王翚对禹之鼎的山水画影响谈略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r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熟人文荟萃,文脉勃兴,艺苑更是名家代出,“清晖老人”王翚便是其中的一位巨匠。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画有家学,后转师王鉴,画艺大进。又经王鉴推荐,从学于王时敏。在名师的指导下,悉心临摹历代佳作且游历山川,画艺终登堂入室,声誉益隆,有“清初画圣”之誉。其弟子众多,形成了“虞山派”,影响后世颇深。
  距离常熟160余公里的兴化同样文化积淀深厚,且不说生于此地、写出《三国演义》的施耐庵,单是康熙年间凭借肖像绘画而得到过诗坛祭酒王士禛“名重辇下”赞誉的禹之鼎,也是艺术史上难以避开的一位名家。禹之鼎(1647—1716),字尚吉,号慎斋,曾官鸿胪寺序班。善画人物、山水、花鸟,尤精写真。肖像画面貌多样,对白描法、没骨法、江南法皆有造诣,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而无论其时抑或当今,禹氏山水画创作却少有世人关注,不免成为缺憾。
  与禹之鼎交往颇多的一代文豪朱彝尊曾在《论画和宋中丞(集刻十二首)》之十四中提到:“百年传写数曾鲸,沈(韶)谢(彬)张(远)徐(易)亦擅名。山水补图还缩手,兼长须让广陵生(谓禹鸿胪之鼎也,曩惟谢差能山水)。”如果说,朱彝尊只是对禹之鼎肖像的山水补图加以称赞的话,那么孔子六十四代孙、以《桃花扇》驰名天下的孔尚任在诗中对禹之鼎山水画的高度赞扬则毫不掩饰——“依然书剑在人间,手弄烟霞夜不闲。粉本应堪悬殿阁,墨图从此压荆关。”从两人的诗句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禹之鼎的山水画创作其实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完全可以在其图写神形的创作之外独当一面。
  从存世的绘画来看,无论单幅山水还是肖像画中的山水补图,禹氏山水画作的确是以宋元诸家为宗,在宋重视李成、郭熙、赵令穰、赵伯驹、马和之,在元皈依赵孟頫、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殊少涉及明贤。就其技法而言则有两种类型,一乃水墨写意,疏淡为宗,二为敷彩工笔,细腻见长,各有千秋。在讲求笔墨意韵的写意画中多有模仿王蒙之作,这与王翚大有干系。
  与山水画大师——常熟黄公望并称“元四家”之一的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山水画受外祖由被明末董其昌誉为“元之冠冕”的艺苑巨匠赵孟頫影响,师法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自创风格,作品喜用解索、牛毛皴,构图以繁密见胜,重峦叠嶂,秀润清新与厚重浑穆常常并美于一图之中(图1)。
  除去宋代马和之,禹之鼎的山水画对王蒙用功最勤,无论是山水补景还是单幅山水创作,都有超乎寻常的表现。虽然文献中没有过多关于禹氏模仿王蒙风格的记载,然而其笔下的作品却留下了明确的证明。最早出现这种风格的画作是禹氏为王士禛画像的《幽篁坐啸图》卷(图2),在创作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六月的行乐图上,画家自题“新城王公命写,用唐右丞诗、元黄鹤山樵画景”,图写玉轮高悬,溪流潺湲,风动碧竹,诗人捻髯安坐,托琴沉思,烘托出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句意境,而山石、墨竹的画法颇得王蒙三昧。禹氏在本年十一月绘制的《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图3)上自题“庚辰冬月用宣纸摹黄鹤山樵笔意”,同样明确点出画法之源,但见山高满幅,寺隐其间,垂流飞瀑,长松挺秀,人行山径,山石多用解索皴,气势苍浑雄奇,正是王蒙构图繁密而呈现厚重浑穆的面貌。《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的《摹王蒙笔意山水》轴(图4)上题有“乙酉(康熙四十四年,1705)夏闰,偶过朱邸,读王叔眀画,爱玩不能去。其上董思翁题曰:黄鹤山樵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又泛滥唐宋诸名家,而以巨然为宗,故纵逸多姿,往往出文敏之外,若使叔明专心师松雪,未必不为文敏掩也。余甚爱文敏之论,服叔眀之画。因穉翁宋八先生命写叔眀山水,漫摹大意请正”,此即59岁的画家对自己服膺王蒙画艺的直白表达。与《仿黄鹤山樵笔意图》的繁密不同,《摹王蒙笔意山水》布局疏简,长松挺秀,高峰擎天,飞瀑倒悬,板桥横卧,一派清旷淡荡的气象。六年后绘制的《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图5)构图满密,松泉飞瀑,竹阴茅舍,历历分明,自题“王叔明前辈有《清聚》、《竹趣》两图,名最重,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春为松斋老先生征索,漫拟其意请正”,依此知禹氏将王蒙两图笔意合而为一,可见已然达到得心应手、信笔成趣的高妙地步。广东省博物馆藏有禹之鼎《仿王蒙山水图》扇面,绘写一水襟带两岸,缓坡之上二高士对坐,茅亭之后幽篁丛生,将自题“竹趣图,漫仿黄鹤山樵笔意”与画法相互印证,可知其言不虚。
  禹之鼎山水画风格多变,其中专学王叔明之法自然受到了时代观念的影响。明末之际,董其昌提出“南北宗”的绘画理论,因董氏尤重南宗,于是董源、赵孟頫、“元四家”备受推崇,继起的画家中手追心摹者络绎不绝,渐成时代趋势。禹之鼎身处这一大的环境之下,对从学南宗山水的意识深入脑海,自然重视从前述宋元家笔墨之间寻找创作的源泉。此外,身边文人与收藏家、画家同样对禹之鼎师法王蒙的画风也有引导的作用,王翚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禹之鼎于康熙十九年(1680)进京为官,时年34岁。此前其与其他文人、画家、收藏家的交往记录殊少,而其进京之后可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人如纳兰性德、姜宸英、朱彝尊、王士禛、严绳孙、宋琬、王式丹,画家如王翚、宋骏业、王原祁,收藏家如宋荦、高士奇,不一而足。随着与文人交游渐多,其群体的审美观念与标准对于提高禹之鼎的艺术追求大有裨益。同画家砥砺艺事,增长闻见,则是提升笔墨技巧的重要途径。而能登收藏家之门,得览佳作巨迹,甚至临摹原本,则是得兼强化审美、锐进笔墨的便利途径。
  倘若说文人偏重“南宗”的绘画审美意识对禹之鼎的观念有所影响,那么王翚则是让禹之鼎在技法上承续王蒙笔墨的特征的主要引导者。王翚在“四王”中画技全面,山水兼师古人、自然,融会南北诸家之长,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王时敏称“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为一”,实非过誉。康熙三十年(1691),王翚得宋骏业举荐,入都主持绘制《康熙帝南巡图》卷的国家工程,七年后方返归虞山。禹之鼎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春随徐乾学南返,居洞庭东山,编纂《一统志》,直至三十五年(1696)方返京师。两人有两年多的时间同在京华,其间王翚同禹之鼎多有合作,皆为禹氏绘像、王氏补图,如康熙三十六年(1697)为王掞所绘《听泉图》卷(南京博物院藏)、《李图南听松图》卷(故宫博物院藏)、三十七年的《濯足万里流图》卷(故宫博物院藏)、表现宋荦向子宋至传授诗文的《学诗图》。 另有王翚、禹之鼎、王原祁、唐岱、宋骏业、杨晋等29人为徐兰合绘的《芝仙书屋图》轴(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广东省博物馆藏)。及至石谷九月归里之前,禹之鼎于二月特绘《石谷南还图》卷为之送行,题诗赠别者甚众。此图今未见原迹,曾刻石于虞山,常熟博物馆藏有拓片。两人的交谊并未因王翚离京而断绝,禹氏晚岁致函王翚,为乔崇修请求王氏作画数件,起首便言“鼎久不奉先生教益”云云,虽为客套之辞,但也应是某种实际情况的记录,并叮嘱石谷“勿以应酬报之”,由其语气可知二人颇为熟稔,非泛泛之交。可以推想,两位画家的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禹氏向石谷求教画艺当属正常。宋荦《论画绝句》第十八首“黄鹤山樵吾最许,风流不让鸥波甥。青弁一图文敏拜,谁其继者虞山生。(王翚)”,可见王翚承继王蒙的笔墨在其所处的时代便已经受到高度肯定。对于禹之鼎画作“极似石谷佳作”的观点,清末的崇彝在评价禹氏为宋荦绘制的《西陂六景图》中《鹊华秋色堂》时就已然指明。 前述苏州博物馆藏禹之鼎《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张珩先生在其《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著录为《松风萧寺图》轴,他的按语中言“此图虽云摹山樵,以画法构图观之,似摹石谷也”。如果徐邦达先生在《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所记同年绘制的《临石谷仿山樵山水轴》便是此幅《松风萧寺图》轴,那么说明张、徐两位先生的判断不谋而合。由王翚笔下模仿王蒙的作品来看,从崇彝到张、徐两位先生的论断都颇为精到,为我们认识禹之鼎的艺术渊薮指明了一个方向。王连起先生论及王翚时,指出其“虽画学思想上随两位老王服膺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但其职业画家的出身、实践却使他并不完全受南北宗观念的束缚,而是遍学诸家,融会贯通,荟萃众长,达到集大成的水平和成就”、“王石谷的笔性在学元四家时最近王蒙,学古功深,胸多丘壑”(图6),王翚的艺术实践摆脱南北宗画论的束缚,以及侧重王蒙笔墨意趣的长处,相信给禹之鼎的绘画思想与技巧变化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禹氏至迟绘于康熙三十九年的《幽篁坐啸图》卷、《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康熙四十四年(1705)的《摹王蒙笔意山水》轴,康熙五十年的《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皆绘制于康熙三十五年禹氏与王翚于京师相遇之后,此亦可从侧面给王翚对禹之鼎的深刻影响提供明证。另有一例,若将王翚《小中见大图》册中《仿王蒙林泉清集图》一开(图7)与前述禹之鼎《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并置一处,两者构图、笔法甚为接近的情形便可一目了然。笔者曾撰文《论禹之鼎对仇英青绿山水画的继承》论及禹氏通过学习仇英的佳构,体悟绘画技巧、审美意识,寻求到一条上窥宋元诸家青绿之法的捷径。同理,王翚的作品也是禹氏远溯赵孟頫、王蒙等名家的津梁,这一点无论是钩沉文献还是对照实物,皆能得到证明。
  平心而论,较之“四王”等专事山水画的名家们,禹之鼎笔下的山水力有未逮,但他能得遇王翚,在绘事技法上得到指授与引领,从而令山水技法有所进境,面目愈发丰富,可谓幸运有加。王翚则能与禹氏联手给其时显宦(如为文渊阁大学士王掞、王时敏第八子绘《听泉图》、为江宁巡抚宋荦绘《学诗图》等)、文士(如为常熟诗人徐兰绘《芝仙书屋图》)创作图画,既与京师政要、文苑有所往来,又照顾到师门与乡情,且能为传播自家声名有所增益,可谓得其所愿。
  尽管在绘画以摹古、仿古为重的清初之际,禹之鼎用功不辍而意欲在山水画坛占有一席之地,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因拜师名门与临仿前贤名迹较晚,以致技艺偏于单薄,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难得大成,虽在肖像画家群中定属上乘,而居山水画家群中便只好厕身中流了。
其他文献
江苏常熟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来有“学道名邦”之称。生活于虞山琴水间的文人学士,辛勤耕耘,各尽所能,历宋元明清,才俊辈出,累世不绝。植根于吴文化沃土上孕育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家学渊源深厚、文化系统承续,并为地方所认同的世家大族,文化名门可谓代有相望。清代更有“翁庞杨季是豪门,归言屈蒋有名声”的谚语,八大家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乐善好施,崇德做人,立身大志
期刊
本刊讯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由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黄美金创作的金油滴撇口盏,被来自福建福清的著名慈善家陈先生和万福禅寺方丈悲升大师以299万元购得。  据介绍,此件口径21.5、高7厘米的金油滴建盏将永远入藏福清黄檗山万福千年禅寺。此前,由黄美金创作的金油滴建盏曾创下51万元的售价。 (李加林 龙敏)
期刊
2000年4月28日,由一个家族六代保存的私人藏书“翁氏藏书”,正式收藏于上海图书馆,藏书的主人则是翁同龢之后裔翁万戈先生。翁同龢于1904年去世,存在天津的藏书传到他的曾孙翁之廉手中,之廉无后,其弟翁之憙的第三子翁兴庆(万戈)过继为嗣子。因此,翁兴庆两岁时便成为翁同龢一房的玄孙,翁同龢的藏书全归翁兴庆所继承。翁家先后三次过继,翁同龢的血脉才得以传承。那时翁同龢藏书的精品留在天津翁之廉家中,194
期刊
宋代潮州笔架山窑是粤东最重要的窑场。其窑业之兴衰,与宋代粤东地区的拓展和对外贸易的兴盛密切相关。从上世纪30年代罗原觉先生刊布潮州城西羊皮岗发现水东窑(笔架山窑)释迦牟尼塑像始,先后有西方人麦康(Malcolm F·Ferly)及我国著名潮籍学者饶宗颐、陶瓷学者陈万里等对笔架山窑进行过调查与研究,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重要成果。上世纪50至80年代,广东省博物馆等机构对笔架山窑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与发
期刊
本刊讯 11月6日,由国礼(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和九州美术馆联盟联合主办的“匠心筑梦 典藏传世 ——2016 国礼皇家宫瓷青州首现大型品鉴会”在山东省青州市宋城大饭店举行。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徐湖平、青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玮亭、国礼(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洪领、居仁堂京瓷(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守培、青州九州美术馆执行馆长王峰等文化界以及收藏界等上百位嘉宾出席。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景
期刊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女画家,她们的出现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民国美术史上画出绚丽的一笔。同时她们积极投入到市场中去,从事形式多樣的卖画活动,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成为中国书画中一朵盛大的奇葩。  那么,如今她们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民国时期女画家参与市场  在民国繁盛的艺术市场氛围下,这些女画家活跃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尤其是以鬻画的形
期刊
老王是位红色收藏爱好者,在所有的红色题材中又偏爱邮票,虽然已收齐了全套文字和编号的新旧邮票,但仍钟情品相好的文革散票或套票。最近他在邮市上见到了一组全新的文1一套、文2二套(双连)、文7四套(方连)、文8二套、文10一套,共10套邮票,而且全部带边纸或厂铭。这些邮票几乎都是文革邮票中的精品,平时在邮市上也是很难碰到,特别是品相好背胶未发黄,仔细观看后一下就令老王动心了。由于店主报价不菲,凭自己10
期刊
钱松喦先生(1899—1985)是我国二十世纪成就卓著的艺术大师,近七十年的美术教育和国画创作生涯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先生谙熟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画风苍劲浑厚,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奇特。先生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从传统意境和图式,转向对现实生活与社会变革的描绘。上个世纪50年代,先生的绘画功力虽深但却没有跳出石溪、石涛、沈周和唐寅的笔墨,文人画习气尚浓。六十岁在壮游祖国名山大川
期刊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酒的酿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谷类酿成之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在商周时代,由于生产力提高,酿酒业发达,青铜铸造技术成熟,青铜酒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商周时代的青铜酒器以其雄伟的造型、精巧的构思、古朴的纹饰著称于世,是中国文物瑰宝中的一朵奇葩。各式各样的青铜酒器,不仅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而且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
期刊
罗汉,其尊位仅低于佛、菩萨,属第三等,但其修行却达到最高果位。按佛典释义,获得罗汉果位,即意味着断尽世间所有烦恼,不再生死轮回,应受天人供应。  或因寄托着渡人渡己的愿望,历来道释画家,都重视表现罗汉形象,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十六罗汉,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但相关文献,对于十六罗汉的名称释义稍有不同,且不管哪种版本,最初阶段均无伏虎和降龙这两个配对罗汉。近日,因研究新发现的《伏虎罗汉》挂轴的需要(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