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术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运动,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体育项目,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也是较易开展的项目,武术已被确定为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必修内容之一,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更有舞蹈形式的套路运动,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没有或罕见的。既是健身、陶冶情操的大众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武术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柔韧、协调、灵敏、力量、耐力等)而且它还有利于发展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学会几套武术坚持经常锻炼,可将学生引向轻松、舒畅、健身的境界之中,因此,武术越来越被更多的学生所吸引,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比较理想的是异质分组的方法,本文试从什么是异质分组、为什么要进行异质分组、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达成效果及分析几方面进行阐述,初探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我校小学五年级学生,五(1)班为实验班48人,五(2)班为对照班48人。
研究时间:2014年3月至6月共10次课。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过程
两班同时进行武术课的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法,练习内容同实验班,学生不分层次统一学、练。实验班采用异质分组教学。
第一,实验前对两班学生进行了五项身体素质的测验,教师用自行设计的武术组合动作及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等指标进行模底测试,测试结果换算成综合成绩后,进行了组间差别检验。
第二,调整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从时间结构来看,武术教学一般由:准备活动(武术操)、教师教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几部分组成,学生之间的交往时间基本上被排除在外,在此对实验班的武术教学时间结构作了必要的调整,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每节课都要安排15——20分钟让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学习活动。
第三,小组内练习。
目标:一是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二是加深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是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能力。社会意识包括参与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社会能力包括分析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协调能力。
内容:一是需要共同推敲掌握技术。二是需要通过互相启发,互相鼓励更快掌握组合动作。三是需要通过共同协作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形式:我们采用学习互助小组练习形式,由技术比较好的同学主持(体育骨干)。进行步骤为:第一步,检查。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技术掌握情况。第二步,分析,组内成员共同分析被检查者的错误技术原因。第三步,纠正错误动作。第四步,合练。即全部纠正完毕后,小组全体学生就难点关键进行强化练习,在小组内练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巡视指导”一是观察是否有不参与小组练习者并了解其原因;二是指导当小组遇到难题时,及时对该小组加以指导(为每组发放学习图片)。
第四,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目标:一是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代表集体”的机会。二是纠正小组的局部性错误,三是促进小组的练习欲望。四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能力。社会意识包括集体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意识、大集体意识。社会能力包括表现能力。
内容:一是小组练习的结果。二是小组练习的体会。
形式:一是汇报式(组与全班之间的交流。)二是互查式(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第五,评价。
目标:一是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二是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观念。三是树立双重责任感(自己认真学习,也要帮助其它同学学习)。四是锻炼学生对于否定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内容:一是对小组的练习进行评价。二是对小组在练习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形式:一是强评价。即按照较为严格的标准评定成绩,并记入课堂学习档案,以促使各小组之间互相比较开展竞争。二是弱评价。即只进行口头评价,一般性的表扬,推动中间的,鞭策差的,在集体性评价阶段,教师应特制注意成绩评定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之既能表示小组之间的差异,也能表示小组内部的差异,以促进组内竞争,同时又能表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习效果不同的各小组间同层次之间的水平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与集体学习挂钩。
三、结果与分析讨论
第一,结果。
一是两班实验成绩比较,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且实验班,六十分以下的没有,而普通班里有2 名学生。
二是两班学习态度比较,根据“学习态度量化表”对学生态度进行了综合评定,评定内容有学习目的、兴趣、课堂气氛、练习积极性、情绪状况、意志力、人际关系、思维等。两班“学习态度”评定结果差异显著,另对学生完成课外练习作为检查,对上课出勤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也是实验班高于普通班。
三是对班级集体喜\厌情况的比较,实验班的同学更加喜欢自己所在的集体。
第二,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利用竞赛和课外练习与社区体育活动相结合,巩固异质分组教学模式。
四、结论与建议
经初步实验研究,“异质分组教学模式”运用在小学高年级武术教学中是可行的,效果明显。异质分组教学为学生之间的协作互补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增强社会心理凝聚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促进课外作业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进行小学武术教学中,可推广应用。
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我校小学五年级学生,五(1)班为实验班48人,五(2)班为对照班48人。
研究时间:2014年3月至6月共10次课。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过程
两班同时进行武术课的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法,练习内容同实验班,学生不分层次统一学、练。实验班采用异质分组教学。
第一,实验前对两班学生进行了五项身体素质的测验,教师用自行设计的武术组合动作及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等指标进行模底测试,测试结果换算成综合成绩后,进行了组间差别检验。
第二,调整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从时间结构来看,武术教学一般由:准备活动(武术操)、教师教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几部分组成,学生之间的交往时间基本上被排除在外,在此对实验班的武术教学时间结构作了必要的调整,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每节课都要安排15——20分钟让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学习活动。
第三,小组内练习。
目标:一是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二是加深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是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能力。社会意识包括参与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社会能力包括分析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协调能力。
内容:一是需要共同推敲掌握技术。二是需要通过互相启发,互相鼓励更快掌握组合动作。三是需要通过共同协作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形式:我们采用学习互助小组练习形式,由技术比较好的同学主持(体育骨干)。进行步骤为:第一步,检查。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技术掌握情况。第二步,分析,组内成员共同分析被检查者的错误技术原因。第三步,纠正错误动作。第四步,合练。即全部纠正完毕后,小组全体学生就难点关键进行强化练习,在小组内练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巡视指导”一是观察是否有不参与小组练习者并了解其原因;二是指导当小组遇到难题时,及时对该小组加以指导(为每组发放学习图片)。
第四,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目标:一是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代表集体”的机会。二是纠正小组的局部性错误,三是促进小组的练习欲望。四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能力。社会意识包括集体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意识、大集体意识。社会能力包括表现能力。
内容:一是小组练习的结果。二是小组练习的体会。
形式:一是汇报式(组与全班之间的交流。)二是互查式(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第五,评价。
目标:一是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二是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观念。三是树立双重责任感(自己认真学习,也要帮助其它同学学习)。四是锻炼学生对于否定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内容:一是对小组的练习进行评价。二是对小组在练习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形式:一是强评价。即按照较为严格的标准评定成绩,并记入课堂学习档案,以促使各小组之间互相比较开展竞争。二是弱评价。即只进行口头评价,一般性的表扬,推动中间的,鞭策差的,在集体性评价阶段,教师应特制注意成绩评定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之既能表示小组之间的差异,也能表示小组内部的差异,以促进组内竞争,同时又能表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习效果不同的各小组间同层次之间的水平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与集体学习挂钩。
三、结果与分析讨论
第一,结果。
一是两班实验成绩比较,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且实验班,六十分以下的没有,而普通班里有2 名学生。
二是两班学习态度比较,根据“学习态度量化表”对学生态度进行了综合评定,评定内容有学习目的、兴趣、课堂气氛、练习积极性、情绪状况、意志力、人际关系、思维等。两班“学习态度”评定结果差异显著,另对学生完成课外练习作为检查,对上课出勤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也是实验班高于普通班。
三是对班级集体喜\厌情况的比较,实验班的同学更加喜欢自己所在的集体。
第二,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利用竞赛和课外练习与社区体育活动相结合,巩固异质分组教学模式。
四、结论与建议
经初步实验研究,“异质分组教学模式”运用在小学高年级武术教学中是可行的,效果明显。异质分组教学为学生之间的协作互补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增强社会心理凝聚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促进课外作业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进行小学武术教学中,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