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塞;临床应用
  心脑血管科中脑梗塞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上存在脑栓塞与脑血栓两种表现形式。超出一半以上的脑梗塞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报道表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行之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文中将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56-88岁,平均年龄为(64.3±1.2)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57-88岁,平均年龄(64.2±1.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详细介绍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针对脑梗塞患者来讲,病情发展比较快而危急,一般会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心理疏導工作做好,保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尽量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治疗与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的介绍,保持良好的态度来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2.2早期体位护理
  病房环境要整洁,每间隔两个小时患者要更换体位。患者保持侧卧式体位,让患者感受到舒适,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医护人员要采取轻柔的手法来为患者更换体位,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不适。
  1.2.3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护理人员为患者以及家属提供健康宣教,让患者真正了解到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必要性,获得患者与家属的配合。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患侧肢体软组织提供按摩,训练患者起坐,等到患者恢复肌力后,指导患者展开积极的自主运动训练,包括洗脸、扶桌子起站训练等[1],协助患者慢慢展开步行训练。
  1.2.4语言及认知功能训练
  早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噘嘴等简单的口腔动作,激励患者展开简单的字母发音练习,等到患者发音正确,逐步增加吐字量[2]。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多听广播,观看电视,从而良好的提高患者的语言以及认知能力。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痊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身体功能恢复90%-100%;显效:身体功能恢复46%-89%;有效:身体功能恢复18%-45%;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护理满意度:利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百分制,非常满意是90-100分,比较满意是60-89分,不满意是低于6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来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利用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对脑梗塞患者来讲,病程较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和病死率,除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外,还会给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早期脑梗塞患者康复几率较大,能够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降低致残与致死率,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3]。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制定出理想的康复训练计划,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加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邸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实践[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3):153-154.
  [2]荣艳萍,王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7,26(24):86-87.
  [3]缪晓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6):11+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时间为2017年3月份-2018年6月份,病例筛选收治的儿童四肢软组织感染的患儿64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优质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以及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统计比较。结果:参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达到81.25%,与研究组96.88%的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成效。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热、拒食、烦躁、喘憋缓解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数据差异(P<0.05);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6例进行观察,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48例。其中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对协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录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协调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对两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相关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对比分析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在LVEF、LVSD、LVDD、IVST、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之间均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当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事故出现率、护理差错出现率以及护理纠纷出现率均显著低于
期刊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老年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随机的从我院抽取了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的300例消化不良的老年患者,分析这些老年患者在接收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及解决的措施,这样对于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事故时非常有意义的。做好老年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护理;消化内科;安全隐患  引言
期刊
腹腔镜手术是在1992年第一次在国外取得手术成功,由于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高,在国外应用也很广泛,并成为了治疗肾上腺肿瘤的最佳选择标准。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也在国内得到了积极开展和推广。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我收集了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下肾肿瘤手术切除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多次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总结护理方法,改进PICC置管前的评估标准,提高患者带管安全。方法:通过对比患者多次置入PICC导管情况的对比,分析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多次置管的风险因素,改善多次置管患者的置管前评估。提高患者置管安全。结果:对于多次置管的患者,增加置管前评估项,做好置管前的充分准备,B超选取最佳内径血管,首选贵要静脉,配合使用超声引导下的PICC
期刊
摘要:通过总结18例热射病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首先调度员接到电话开始,指导患者开始采取降温措施,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直至到达医院,采取不间断降温措施,院内采取联合物理和药物降温方法尽快降温,并做好降温过程中的观察,未出现不良并发症,降温取得满意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热射病;急诊;降温;护理  热射病属于高温综合症,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典型表现为高热、无汗和神志障碍[1]。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