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的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longyan0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有助于发现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育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研究生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于海洋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关键词:农业推广;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6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增加,造成了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但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在于理论的教育,对于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真正的对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因此为满足社会对于研究生的多样化需求,本着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培养研究生的职业工作能力,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运而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培养高质量、新型复合型研究生至关重要。自1991年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还不成熟,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培养质量标准和体系的构建上还未形成自身的特色。自2000年开设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以来,对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更多的传统农业关注如农业、林业、牧业推广专业的研究,而对海洋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研究则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立足于广东海洋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1 培养目标及模式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是与特定的职业背景相联系的,与相应学科的农业硕士处于同一层次的新的学位类型,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由于广东海洋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其特色的定位思考,因此该校在专业设置中充分体现了“海洋特色”,对于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培养不仅仅是符合教育部所设置的专业要求还增添了海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
  1.1 培养目标
  教育部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是:不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将先进的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能力的技能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1]。广东海洋大学对于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是根据教育部的政策为指导而进行有特色的培养。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目标从宏观层面可以简单概括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主,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农业推广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研、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宽广的专业知识同等重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将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以市场及企业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研究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培养模式
  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体系的核心部分,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课程、教学、导师、实践活动方面来进行阐述。
  课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因此课程设置也不相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要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开设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项目或课程。广东海洋大学针对农业推广的专业特点设置适宜的课程并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农业推广是专业学位硕士,学制比较短而且还增加了海洋领域的专业知识,所以增加了课程设置的难度。
  教学: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广东海洋大学采取在理论与案例结合教学法,集体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实地的科学调研或科学考察,并且不时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来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课程结束提交课程论文。除此之外,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还包含教学实践课程成果展示与考评。成果展示形式要求多种多样,以实物展示、PPT汇报、实践思想汇报等为主要考察形式,这项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以及自主思考能力。
  导师: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研究生教育的师资力量主要包括授课师资和指导教师两个方面[2]。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对其所带的研究生进行宏观指导,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参与课题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相关农业活动经验的老师可以从自身参与农业活动的经验出发,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实践经验,回答学生有关农业活动的实践问题,利于学生认知农业理论、构建农业知识体系框架体系,进而更好地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实践活动: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注重对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要求研究生在学术上有所造诣。广东海洋大学建设了许多的实践基地,并且与政府与企业有一定的合作,让专业的研究生对口地参与到项目研究中来,从而检验并提高研究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
  通过建立评估机制,可分析出培养单位和人才使用单位之间的对于研究生不同要求存在的差距,进而高校可以不断改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而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对于研究生质量评估方面有不同的评价方法,韩从梅(2007年)利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理论的综合评判进行个体教育质量评估;张延飞,邓偊,刘峙嵘,等(2011)基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理论,出版构建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程雪(2012)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显性能力和隐形能力,运用BP神经网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评估;王健,曲鲁平(2012)运用问卷调查法、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做了深入研究。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农业推广专业特点,构建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文献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一级指标:招生情况、导师构成、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职业资格、学位论文、社会评价。根据一级指标又细分出二级指标:计划与实际招生数比、招生来源、招生考试、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授课教师、指导教师、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表1 指标权重表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招生情况 15% 计划与实际招生数比 5%
  招生来源 10%
  导师构成 25% 授课教师 15%
  指导老师 10%
  课程设计 30% 课程设计 15%
  论文撰写 10%
  论文答辩 5%
  实践教学 30% 实践教学 20%
  校企合作 10%
  合计 100% 合计 100%
  根据这些指标对于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和德尔菲法来确定这些指标的权重。邀请各专家对高校招生情况、导师构成、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用百分制进行打分,该分数乘以各部分指标的权重,得到四个指标分数,四个指标分数再相加即得到一名专家最终分数。最后,多位专家分数用算术平均数法(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出该高校全日制农业推广培养质量最终成绩。这样就可以通过量化得分来判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得分中分析出在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3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结果分析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从2010~2015年招生计划与实际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本科是否是本专业并且毕业院校是一本、二本或是三本等),授课老师资历以及导师资历,课程设计质量,根据毕业论文撰写及论文答辩情况。由上述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得出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广东海洋大学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中存在以下问题。
  3.1 生源质量问题
  研究生招生一般分为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农业推广在职研究生发展由来已久,但全日制农业推广于近几年才刚刚起步,与在职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生源来源和生源质量有了明显的变化。全日制农业推广研究生招生主要针对本科应届生,同时兼招各社会工作人士,但都需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并要求与农业推广专业相近。目前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良好理论基础的本科生是主要生源来源,且都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因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宣传的不到位,大多数本科生对此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所填报的第一志愿并非农业推广专业,造成本科阶段的理论知识不能作为研究生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影响教师深层次理论的讲授,培养方案也会依据这一情况作出微调,可能会更侧重农业推广理论知识的传授而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影响了农业推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农业推广研究生招生主要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同时兼招各社会工作人士,但因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宣传的不到位,大多数考研学生对于农业推广专业不了解,招收的大部分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调剂过来的,他们本科阶段所学的或考研所复习的并不是农业推广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背景复杂,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
  3.2 教学质量问题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不仅教授先进的学科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培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实践教学。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主干课程要包含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更深层次的前沿理论,并且这些理论能够直接运用于生产实践,用于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但由于生源并非农业推广专业的本科生并且专业学位硕士是两年制,课时有限所以要求在较短的学习时间里安排少而精的课程无疑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以及课下的自学能力也都相应的提高了。广东海洋大学在课程设计中对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设计还有些不足。因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师资比较少,造成了课程重点不突出,与培养要求有所出入,所以造成了教学效果偏差。
  3.3 缺乏实践
  专业硕士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最大区别前者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后者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研究生主要锻炼实践能力的场所是实践基地,但由于实践基地耗资量大,高校自建的实践基地较少,大多数是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并且实践基地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造成了高校的实践基地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广东海洋大学虽然有校企合作和实践基地,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学制为两年,时间较短,期间实习的机会比较少,导致没有真正地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毕业前得到有效的锻炼。
  4 改善培养质量的对策
  根据上述对于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分析结果,针对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的改善对策。
  4.1 提升生源质量
  院校计划招生数与实际招生数是招生过程中首先考量的重要一环,但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偏差,而且根据农业推广各分支学科的不同特点,偏差大小也不尽相同,科学合理设定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招生数,可以减轻招生工作量,保证招生质量。此外,国家于2014年起取消公费研究生待遇,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研究生报考热情,研究生报考率也有所降低,这与国家不断扩大农业推广招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农业推广研究生生源紧张,对实际招生情况产生不利影响。高校应在此基础上仔细考量计划招生数与实际招生数,不宜盲目扩招,盲目招生。在招生人数上要依据本校的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来制定合理的招生人数,并严格根据专业特点严格选拔优秀生源。并通过多种渠道对专业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优秀学生真正了解农业推广专业,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学业奖学金制度,新颖的培养模式等激励考生,吸引优秀生源。   4.2 提升教学质量
  4.2.1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需要与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经济等紧密结合,因此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授课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经验。
  根据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严格审核教师作为研究生导师的资格。研究生对于导师的选择,要充分了解各导师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等,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导师。引导研究生选择实践经验丰富,与企业联系紧密、横向课题比较多做为指导老师。不能盲目追求打牌教授,因为有些教授可能偏重理论的研究,对于实际生产了解不够生产应用、技术推广工作做得少,对研究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存在一定阻碍,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教授不适合担任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
  4.2.2 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授课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课程设置要求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及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4]。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指导,根据其专业特点兼顾研究生专业背景结合学校师资开设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领域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案例的课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因此授课内容应注重研究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的比重,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其实际操作的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4.3 强化实践能力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形成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联合培养模式。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的时间较短,高校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让研究生在实践基地或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实践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高校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人员来高校担任合作导师,作为特聘教师来传授实践方面的知识和技能[5]。
  建立稳定和成体系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是保证实践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支撑条件,也是凝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基本平台。[6]据此,高校需要重点做好构建实践基地体系的工作,并且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文章:按照学科专业的研究边界确定实践基地的选择范围,按照专业学位培养方向选定目标实践基地体系;本着互利互惠的要求,明确高校与实践基地在共同培养研究生上面的权益、责任和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将双方共同培养关系固定下来;高校教师与实践基地开展共同研究,以此巩固高校和基地的关联。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EB/OL].(2009-03-19)[2014-04-16].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ss/gjjl/zcwj/267236.shtml.
  [2]郑国生,王磊.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分析与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教育,2011(4):69-72.
  [3]李文灿,林清泉,黄玲.试论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选择[J].新西部,2009(22):174-175.
  [4]查振高,匡颖芝,丁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初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4).
  [5]戴雪飞,贺梅英.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与出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58-60.
  [6] 赛江涛,马履一,贾黎明.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5):33-36.
  作者简介:田丛(1990-),女,河南商丘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朱坚真(1963-),男,湖南双峰人,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研究领域:海洋经济,区域经济。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意愿的影响如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发现:目前太仓市生态补偿己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用地行为,但由于补偿金转为村财使用,农户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不是很高,并提出生态补偿需尽快通过理念革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农户;发达地区;生态补偿;土地利用决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
摘要:鲤鱼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类,是淡水鱼中主要的鱼种之一。本文就鲤鱼养殖的现状及种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鲤鱼养殖质量提高的对策,能够给养殖户以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鲤鱼养殖;种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965 文献标识码:A  鲤鱼的种类繁多,鲤科鱼占我国淡水鱼类的一半以上,很多鲤鱼的品种都是我国所特有的。鲤鱼鱼体略扁成梭形,体色根据不同的品种而异,常见的有金黄色、浅红色、橘红色等
摘 要:选择一些既实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且又有发展潜力的乔灌木植物,是增加城市靓丽度,并且更加有节约性、生态性的最好的办法。城市绿化植物的使用、绿化系统的组成这2者之间是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调查的,只有在2者之间进行理智、合理地筛选,才能将城市建造成生态型和节约型。  关键词:园林绿化;乔灌木;选择;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为了建设更具有吸力的引旅游资源,
摘 要: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特点,虽然有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新形势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种子市场管理部门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去治理。  关键词:种子;管理;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F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200  种子作为1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种
摘 要:农药部已明确要求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按照GLP管理要求开展农药登记试验,而档案管理又是GLP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农药环境评价GLP实验室实际工作,介绍在GLP体系下的档案管理。  关键词:GLP;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98  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和出口大国,促进我国农药GLP 管理体系和农药GLP 实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于节约型农机化发展寄予更大的期望,当今许多地方农机发展并不节约,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对于实现战略化、节约化农机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循化县对于节约型农机化发展十分重视,坚持不断创新和发展节约型农机化发展战略,本文主要阐述了节约型农机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分析并探究了节约型农机化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循化县节约型农机化发
摘 要:食药用菌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被人们越来越关注,本文是在人们大規模栽培食药用菌的同时提出使其负面生态效应最小的措施。  关键词:食药用菌栽培;生态效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Q914.83 文献标识码:A  食药用菌富含较高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不仅能改善人类的食物构成,提高营养水平,增强免疫能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还具有防癌抗癌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其食用及药用价值被人们越来越关
摘 要:海洋平台在吊装作业下的动位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的安全性。在PL19-3A海洋平台上建立振动传感网络监测系统,连续采集两天的加速度数据,采用基于小波高通滤波的结构动位移计算方法计算各测点的动位移时程,对动位移进行多项统计分析,得到吊装作业时段的最大动位移,并将其与设计文件给出的设计最不利工况下的结构最大位移量进行比较,来评定当前结构位移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设计的传感器
摘 要:Angucycline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多种活性的化合物。现有研究表明angucycline合成过程的环化酶可以作为分子标签探测微生物产angucycline的潜力,指导新angucycline抗生素的开发。基于对环化酶的特异扩增和分析,本研究对来自中国南海17个底泥样品的 angucycline基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10个底泥中存在新的angucycline抗生素资源,其中一种
摘 要:通过惠农本站监测的观测资料数据,对惠农区2005~2014年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主要气象灾害等气象资料的分析,阐述了惠农区2005~2014年期间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类型,结果表明:惠农区2005~2014年平均气温为10.0℃,年降水量为170.9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91.8h,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5%,2005~2014年惠农区主要气象灾害有7种:暴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