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qian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书法产生兴趣。
  关键词 兴趣;书法;培养能力
  
  书法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谈一谈我在书法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我们都会积极主动去做,学生的表现更明显,教师及时能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气氛更浓。学生写字的基础不同,接收能力不同,他们之间就产生了距离,部分学生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切合学生的实际,从点滴开始,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对书法产生兴趣,渐渐的从书写中找到一些规律及特点。让他们对每一笔都产生兴趣,发现美的存在。笔画有方有圆,有钢有柔,体现出力量美感和柔和美感,结体上疏密合理,错落有致,向背生情,重心稳定,给人以和谐美和匀称美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
  在练字的同时,要注意“字外功”的培养,字外功最主要是提高文化素养,了解我国文字,书法简史,书体的演变过程等。欣赏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及同齡朋友的作品是提高书法水平的最好办法,从欣赏的作品中,汲取自己认为好的部分。因为,认识自我价值是确定奋斗方向的灯塔,让学生明确自我实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加油鼓劲作用。学生的写字兴趣就会更浓。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字,不花一番苦功是不行的。在学习中学会融会贯通,力求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因为创新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没有创新的作品不属于艺术作品。一幅字画中的内容、章法,用笔都同别人一样,只重于模仿,甚至仿到一模一样,那么这幅作品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为什么呢?回答是:“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个性,始终是走在别人的后面。”评价只能是“像”,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书法艺术的关键,多多欣赏古今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多请教老师指点,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在习作中大胆尝试种种不同的风格,使学生游心于创作的自由天地,享受到创作带来的快乐。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书法教学中,首先学习基本笔画,但初学者总是把基本笔画写得很标准,却在书写整体字进应用不上,还是按原来的写法写,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把笔画应用到每个字中,这样写出来的字就焕然一新,即规范又美观,但这一点学生是很难做到的,要求他们在平时作业或练习时,集中精力,认真思考,运用哪个笔画更准确、更美观,想好后再落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如:学习笔画时,在学会横、折、钩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写出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教师提示运笔顺序,学生书写。在结构教学中,学习“口”字旁时,口字在左边和在右边分别怎样写,可利用错别字例,让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左边时应稍小而且靠左上:右边时稍大而在中间部位。再让学生思考后总结“左耳刀,右耳刀”“点画”在字中的变化。这种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一般书写规律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写出一手好字,有仅自己受益,别人欣赏后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耐人回味,还可参与校内,班内的版报、墙板设计,为书画天地增添更多的情趣。为亲朋书写春节对联等,同时激发其它同学对书法产生兴趣,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带动全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更好的发展。正如一句话“学以至用”因为书法艺术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让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生活所服务。
  
  五、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学好书法,是靠自己勤学苦练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志和持之经恒的决心才能实现的,其需要眼、脑、手的相互配合,协调进行。眼睛是用来收索信息的器官,手是表达的工具,而脑是将二者相互转化的中介,有时眼睛看到,手却表现不到,其实就是协调能力不够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多观察、多思考、多练、多问,总之要勤。
  
  六、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行成果展示
  
  在教学内容上由易到难,循序赞扬中成长,更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新鲜感,有效避免厌倦和抵触情绪,让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如:全校小学生书法作品展,全班书法展等,将学生的成绩与荣誉感联系趣来,推荐优秀作品在各种传媒上发表,展示学生的学习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高水平的软硬笔书法大赛。
  书法教学中,学生能够正确的练习基本功,少走弯路,并能书与出完整的作品来,其实从侧面就培养了学生以上几方面能力。让学生在优雅的,具有艺术魅力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产生感染和熏陶作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体验美,易于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想往。随着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本课题研究的逐步实施,学生必然会形成一种美化环境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才干,使之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发挥,让他们把环境改造得更美!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现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却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学生们一旦走向工作岗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因此,需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积极培养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实用型人才。对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实行手工会计做账处理,通过实务来
期刊
【摘要】 从分类、分布成因、持续时间和日变化等方面介绍了干热风的特征,提出了干热风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 干热风;特征;小麦;防御措施    干热风是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是小麦主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害的地区主要在黄、淮、海流域和新疆一带。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此时正是小麦扬花灌浆期,也是小麦生长敏感
期刊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 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给幼儿讲
期刊
摘要 传统教育观念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制约了创新精神的形成、发展。新课改把培养国民创新精神摆在了重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大胆质疑、提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发展。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識;现状;培养    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
期刊
教学方法的变革可以被看成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就现实而言,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积极倡导,如情境设置、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學习等。    一、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探究的兴趣,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
期刊
摘要 根据建筑学专业发展的特点,结合黄淮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环节的改革思路,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多样化高层次专门人才。  关键词 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進入21世纪后,蓬勃发展的经济和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得社会对各类建筑人才的需求巨大,对于那些以培养建筑设计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面对建筑学
期刊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期刊
一.研究背景:  1.商业网点的布局关系民生,似是平常,却值得研究。  2.在平时与居民的接触中了解到,居民对震泽镇的商业网点布局颇有微词,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震泽中学的学生有责任去研究这一问题。所以沈一丁、陈飞燕、潘昊、黄骁猷四人就组成了这一课题组。  二.研究目的  1.研究震泽镇商业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策略。  2.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学会关注社会,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课
期刊
国际教科文组织的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其中“学会求知”是第一位的。自主学习就是要学会求知,它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终生学习习惯的关键。目前,学习化社会已初步形成,终身学习已经广泛地为人们接受。新课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很多教师对自主学习仍存有很多疑惑,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下面就自主学习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