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疲劳成因及其应对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心理疲劳是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教师心理疲劳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社会期望过度与观念制约、教师人际关系压力和教育教学压力是教师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者和社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和消除教师的心理疲劳。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指人的神经活动长期过度紧张,心理负担过重,心理冲突加强等不良情绪造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就个体而言,心理疲劳是长时期地思考、焦虑、恐惧或在激烈争吵之后,陷入“心力衰竭”状态。其本质是由于心理功能、神经系统方面利用过度、紧张过度从而导致功能降低所产生的疲劳,或者是由于单调、重复的工作所引起的种种厌倦感。教师长期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工作,不断重复同样内容的教学活动和繁重的教育工作,容易产生心理疲劳而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本文将对教师职业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及调整问题给予一定的探讨和分析。
  
  教师心理疲劳的现状与危害
  
  1.心理专家预测,心理疲劳正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隐形杀手”。调查显示:教师职业面临的心理压力有加剧之势,2004年美国压力研究机构列出的十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中,教师列第一位,而且教师的压力普遍存在。前不久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患有心理障碍的高达50%。在广州市天河区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量表(SCL-90)对在场教师进行测量,结果也有近半数的教师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5%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了压力,嫉妒情绪、焦虑情绪出现的机率也比较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调查发现:91.3%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并认为这已成为教师生活和生存的普遍性问题。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研究显示:51.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2.教师心理疲劳对教师个体身心健康和教育工作整体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对个体来说,心理疲劳会造成个体无力感、注意力失调、感觉失调、记忆故障、意识衰退等。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疲劳往往通过身体疲劳的症状表现出来,所以常被人忽视,当心理疲劳持续发展时,将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失眠、内分泌失调等,最终导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另一方面,教师群体中的心理疲劳将造成教师素质的下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整个教育和社会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教师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
  
  1.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面对教育工作的种种压力,教师工作心理负荷可想而知,心理负荷过高极易引起心理疲劳。过高的心理负荷造成教师高度的心理应激,使人体的紧张程度过高。心理能力使用过度,从而造成心理疲劳。首先,教师工作的高强度、方式和持续的工作时间是引发心理疲劳最客观、最直接的原因。表面上看,教师的工作清闲、自由,上课的时数少,又有较长的寒暑假。但细加分析,教师除上课外,还需要大量的备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交流、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及参加各种集会等许多,这些方面花的时间比上课多几倍,带毕业班课的教师,疲劳明显就是这个原因。其次,教师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是心理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们备课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且效果还不尽相同。心理学研究表明,时间对疲劳的制约性是工作持续时间越长,生理疲劳的程度越大。教师长期加班加点地工作,身心没有得到应有的恢复,久而久之,生理疲劳就可能转变成慢性疲劳而引发健康问题,如果泛化引起学生的心理疲劳,那后果是极为严重的。生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肌肉和大脑的活动都有一定的限制或界限。人自身的机体状况对其生理疲劳同样有不同的影响或作用。如体弱的人易产生疲劳。且性别的差异,年龄的不同,生理疲劳的感受也有一定的差别,而人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又可以提高生理疲劳的感受性和强度。
  2.社会期望过度与观念制约
  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且必须是一个学习者,即不仅具备教学能力和育人的素养,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行动、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自我完善的表现和成绩,同时还应是创造者,即具备创新精神、创造才能和革新成就,而且必须是一个研究者,搞科研、做课题、写论文等等。而社会上认为教师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学习,并无其他作用。教师的神圣使命与现实生活中的偏见,是一对复杂的矛盾,再加上教师自己看不起自己,因而工作无兴趣,动机水平低,分配给完成工作任务的能量值少,影响着神经活动的协调性,导致心理疲劳的出现。教师的行为模式也是引起教师疲劳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今中外,人们要求教师的行为模式:严肃恭顺,刻苦耐劳,克制私欲,淡泊名利,且有把握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至善”的境地。从心理卫生角度上说,如此苛刻的要求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作为俗人教师要符合此行为模式,就不得不对个人的正当欲求强自压抑,或在行动中严加控制,结果,使自己变得拘谨、保守、缺乏自信,更不敢有个性。因而内心潜藏忧虑、紧张,易引起心理疲劳。而行为模式一旦形成,教师自己的言行,要象“教师的样”。受社会主流文化的规约,教师会将自己的身份作为成人世界和优势文化的代言人而限制着教师的言行与处世,进而影响着教师的交往,出现了孤独职业中的孤独者现象。
  3. 教师人际关系压力,精神负重
  现代社会,个人的生活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会引发很多教育问题。其次是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冲突也时有发生。医学心理学家丁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研究者(cooper·Boy)发现,在现实中的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实际工作中又体现教学的“专业个人主义”,为了维护自己在专业能力上的自尊心,把自己的课堂看作一个相对封闭且自足的领域,孤立的探究避免将自己教学中的实质性问题主动地暴露出来以寻求他人的帮助。自然的合作氛围难以在孤立的教学中形成。加上利益分配不公等产生的心理冲突,导致分裂,内耗使教师之间互相戒备、提防、无法合作。孤独感的产生,消极情绪的出现,明争暗斗等消耗着教师的精力。动机理论表明,高动机水平的人在工作时,所付出的能量值大,所以工作时,干劲足,高度专心,而教师的高度专心应与其效果成正比。否则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衡。教师人际关系不适,精神负重,会造成教师严重的心理压力。
  4.教育教学管理压力
  现实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去处理学生的问题。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3/4教师认为,纪律问题对他们的教学效率影响最大。管理学生的困难与无策已成为教师压力和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同时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面对铺天盖地、来势汹汹的课堂创新改革,面对各种模式,面对学校的课改行政推进,我越来越觉得不会上课了,对自己的课堂也觉得面目可憎,深有对不起学生的感觉。课堂效率要提高,学生主体要体现,教师主导要发挥,作业要检查,知识要消化落实等,我的课堂被整得七零八落。反思近年来的教学和学生的表现、成绩,自己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如丧家之犬,无助感、疲劳感越来越重,我还能继续当教师吗?”可见,站了二千多年的教师被焦虑、消极情绪深深地包围着。而社会、学校、家长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排名次、定等级、定先进、评职称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剧了教师间的竞争,造成部分人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这也是教师心理疲劳产生的一个原因。在工作过程中,教师默默地忍受着幼稚学生的不规的言行又不能随意地发泄自己的内心情感。超负荷地工作,内心承受的工作压力与报酬的不成比例是心理疲劳产生的另一原因。
  
  缓解消除心理疲劳的对策
  
  1.重视教师的存在的心里压力源,减轻教师心理负荷
  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对升学率的“孜孜以求”,可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减负的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仍然还是升学率。分数成了老师的命根。另外,整个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教育下代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这也是很片面的认识,家长和社会都应该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全社会充分认识科技的社会价值,尊重智力劳动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尊重知识,尊师重教是现代社会的起码的社会风尚。而“尊师重教”风气在全社会的形成,宽松和谐、充满人情味的教学环境,是消除教师疲劳心理的最重要手段。
  2.建立教师心理支持系统,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减轻心理疲劳吸取国外的经验,建立教师自己的支持系统,如开设聊天室、合唱团等,使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得到适当的锻炼和放松。同时,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如何在不增加或者说在减少时间的情况下,教学效果最佳,作为教师应该从自身上找问题。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有创造性的教师是培养创造性学生的前提。管理者需要树立辨证的闲暇观,以持续不断的“培训”“学习”“研究”来占据教师的闲暇时间,虽然表面上获得了一时的效率,但这种效率终究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3.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高教师心理调适能力
  教师心理疲劳的真正缓解还有赖于教师自身心态的调适,教师应有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认识自己,定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正确认识压力对健康和工作的影响及压力与健康关系的双向性,采用科学的放松方法,进行自我调适,消除或减轻心理压力。于此同时,要求教师遵循心理规律,劳逸结合,多参加文体活动以解除教师的高强度的智力活动所积累的心理疲劳和身体的疲劳,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他文献
2月26日,“2004年度中国最佳电 视主持人颁奖晚会”在上海音乐厅举 行,这也是我国内地首次为电视主持 人举行年度颁奖仪式。中央电视台的 三位“名嘴”包揽分量最重的3个年
全国移动数字电视运营商的结盟构想,与城市电视台的结盟合作,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因为走向市场化的广电运营商,发现单打独斗的能量其实蛮弱的——移动电视谋划协作体低调研讨会
寄宿制学校在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教育公平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但寄宿制学校所带来的学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来看,解决农村学校寄宿生安全问题应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会为辅导的措施,走政府、学校、社会全面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开始,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直接产物
变知识教育为智慧教育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掌握知识;上学,就是为了学到知识。于是,中国的教育千百年来一直是知识教育占了主导。因此使得万千家长视子女的成绩重于成长,不关注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运用知识,只关注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  其实,知识教育只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教师将思考、总结、概括的结果以某种载体的形式让学生记住,导致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  而智慧教育则是指如何分析运用知识的教育,表现为教
当中国电视传媒市场进入跑马圈地时代,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对媒体的评估也不仅仅停留在收视率、到达率等定量的指标上,而是延伸到更贴近实际、更深入的效果评估。媒体对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067-02    一、调查的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荣辱观教育的现状、特点及教育对策,笔者于2007年秋季学期,先后选取北海市区三所高中(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所省一级高中)的454名学生和20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依据调查目的,在
大新铅锌矿每年都有大量报费的硬质合金钻头和刀具,为了翻新钻头合金(即把废钻头的硬质合金切割下来改作他用或焊接新钻头)并节约翻新成本,我们曾自制合金切割机。 Daxin l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它的教学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原则,以“应用、实践”为主旨,紧紧围绕职业岗位需求来开展。《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我院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了满足网站设计与制作这一职业岗位需求而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采用现有教学模式开展《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实际教学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正逐步地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教育理论与教育学各有所指,不能相互替代。教育理论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这为本土教育理论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重建本土教育理论,要走出方法崇拜的误区,要坚持对本土经验做深度的理论研究。    王国维首次介绍国外教育思想至今已逾百年。建构本土教育理论是国人多年的夙愿。然而时至今日,本土教育理论的发展仍然不容乐观。教育理论的具体内容可以千差万别,但其形式却是中外相通的。举凡教育理论都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