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情悟道 感受童话之美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文章篇幅较长,文字浅显,主题明了,故事情节简单。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如果找不到他们与文章的共鸣点,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与童年时童话的阅读没有区分了。那么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其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建设精神家园的作用,充分放大语文学科美学意蕴。
  一、品味打开意境美
  本文是散文化的童话,语言具有诗意之美。可以引导学生在品味欣赏表示色彩的词、拟声词和动词中,促进互动合作,从而激发兴趣,培育情感,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
  童话中的主人公盲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有三个阶段的转变:听世界,感受世界,看世界。
  引导学生通过删减形容词、调换拟声词、找出描绘色彩的词对语言进行品味,便会打开童话描绘的世界,进入童话的意境中。
  盲孩子听世界时听到的声音是“鸟儿黎明时的叫声,春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黎明的世界,宁静清新。鸟儿叫声清脆;春风吹过耳边,柔和温暖;蜜蜂扇动翅膀富有生机。盲孩子的世界清新宁静温柔,然而极为轻柔的声音,只有静心才能注意到,孩子爱动,盲孩子无法参与游戏,世界于他是孤单寂寞的。
  第二处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意境。“牛儿哞哞,羊儿咩咩,潺潺的流水”这些叠音词丰富多变,美妙而充满生机,影子“带着他去牧场听,还攀上山坡去采摘,走过小木桥去。”这些活动丰富了盲孩子对世界的认识,生活范围的扩大,让他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
  三次对世界的认识描绘出不同的意境,这些意境中盲孩子的形象得以呈现。他孤独寂寞,然而身处黑暗他孤独而不悲伤,寂寞而不沉沦,怀抱热切的希望“谁跟我玩儿呢”?正因抱着对生活坚定长久的信念,他才会迎来光的世界,爱的世界。
  黑暗会使我们产生孤独、茫然和恐惧。一旦通过品味进入了语言描绘的情境,对课文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就会产生亲切感。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
  二、想象挖掘艺术美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最丰富、最自由的幻想,这种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极具美感:影子变成了人,萤火虫会说话,太阳月亮齐挂天空。如何体会并再创造这种美呢?可以通过课文中的艺术留白,启发学生想象达到教学目的。
  本文有两处艺术留白。听世界中可问:盲孩子还喜欢听什么声音?可他更喜欢什么呢?学生的想象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他们会找出一切轻柔的声音:蚂蚁搬动食物的声音,花开的声音,雨打窗户的声音……可是他多么喜欢能和同伴玩捉迷藏,爬在高高的树上捉知了,能和小伙伴学游泳、打水仗,背着书包去读书……在想象中他们深切体会到了盲孩子的喜欢、悲伤、渴望等等情感,产生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第二处中有: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得格外早。
  为什么今天月亮特别亮,太阳出来格外早?如果你是月亮、太阳会怎样想呢?经过想象,便能明白作者藏在作品后面,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童话教学可以通过想象把现实中复杂的问题单纯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严肃的问题轻松化,让一些抽象的道理和道德观念自然地潜入学生的思想之中,完美的结局,增强了学生信心,激发对现实世界的憧憬和向往,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三、朗读感受主题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朗读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增强对作者情感的认同,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金波在创作谈中说:我常常想,失明的人最痛苦,没有了视觉,就像丢失了整个世界。给予盲孩子完整世界的正是他的影子。影子主动帮助他,陪他唱歌、讲故事、散步,形影不离,给予他快乐和温暖。风雨来时也不离不弃。如: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听见了翅膀扇动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
  “是你吗?萤火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
  “是我。”一只萤火虫在回答。
  “是我们。”有几只萤火虫在回答。
  “是我们一群萤火虫来了!”有好多好多萤火虫在回答。
  ……在这美丽明亮的灯光里,影子又回来了。
  这纯真的友情让我们感受到爱的美丽,爱和被爱的幸福。文章的主题在这里喷薄而出。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主题的美?安排小组激情朗读最好。一组朗读一只萤火虫,一二两组齐读几只,一二三朗读好多好多,全班朗读无数只萤火虫。随着朗读声音力量的增强,感染力也得以增强。作者美好的愿望如同一颗种子,随着朗读在学生的心田上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四、创设情景领略情感美
  音乐是创设情境很好的载体。作为文学作品,本文的情感和美质是内涵的。在品味鉴赏的同时,根据不同意境和审美的特点,辅之以与情感内涵相近的音乐,创设一种和谐的情感意境,渲染出浓郁的审美氛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净化和升华灵魂。
  本文的情感基调轻柔中略带忧伤,不息的追求换来爱的帮助,真情使得奇迹发生,因此背景音乐采用班得瑞的《雪之梦》比较合适。这首曲子恍若独自在广阔的雪地中漫步,音乐有轻快、跳跃,有低沉抒情,有沉思,有对时光流逝感叹,有对时过境迁感慨,有些伤感,有些惆怅,但不息的是对梦的追求。雪是纯洁无瑕的,梦想是人生追求的动力。这很容易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创造的意境,感受潜在的美。第二意境中用《春野》,轻快优美的音乐如一袭清流席卷,纯净的虫鸣鸟语,传递出因爱的力量让盲孩子感受到的多彩世界。最后以《童年》结束,作为本文文体的归结,情感的归结。当汩汩流淌的音乐悄然响起在教室中时,学生的心沉静下来,跟随文字走进童话的世界,完成一趟美妙的旅行。
  冶情悟道感受童话之美,能使学生的想象飞腾,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高尚纯洁的人格,在本课中实施审美的教育,实在非常适宜。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现在不少高中学校都开设了“唐诗宋词选读”课程,里面节选了大量有关“怀才不遇”的诗词。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该类诗词,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究一下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实质及成因。  翻阅中国古典诗词,我们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古代文人,他们要么悲叹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要么感慨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要么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这些诗人总是认为自己怀有济世之才,却苦于没有遇到明主,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快乐源泉之一,是带领我们走入语文艺术天堂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配合,逐渐在阅读中寻找喜悦,达到理解与领悟生活、体验与感知人生这一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目的。那么怎样教导学生快乐阅读,正确开展阅读教学呢?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具体策略。  一、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挖掘教材。
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水平、作文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构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语文课灵活多变的特点,我们构建了自主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引导精读,自主交流  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应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自由度和参与度,使课堂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自然地完成教学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师必须明确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激活文言文教学呢?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很多人都认为,诵读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诚然,这毋庸置疑,但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况且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因为他们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喜忧参半,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言”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的知识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  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主导思想,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应该更大程度的调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以为,这一学习方式的落实,学生的自主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就会只流于形式,其结果必然是只开花不结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呢?  一、让学生敞开心灵的大门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拥有一颗博大无私、宽厚火热的爱心是每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教
文学是一种开放型结构,这决定了《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是开放型的。综观全书,选编的小说文本是开放型的。选修课程下的小说选本只是纷繁小说史的一些“点”,小说的容量、内涵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这些“点”来带动“面”。这个“点”一如一扇窗口是开放的,在学习过程中可由此对诸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究。小说文本的这种开放型决定了欣赏也应该是开放型的,  文学是一种最具灵性的活动,多元化是小说欣赏的内在要求,小说
一、困惑和现状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英语写作的要求,突出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情感表达的要求。但是写作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在高三英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英语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  现状一:部分教师缺乏对整个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整体规划,对学生没有系统地进行写作指导,缺少必要的语言输入。  现状二:还有的教师在写作
一、 整体设计思想  本课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的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运用Predicting, Skimming和Scanning阅读策略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与消化。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提高,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注重策略指导与运用,促进动态生成。  二、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阅读时,往往只注意粗略的了解大意,不善于去欣赏、咀嚼精彩的细节描写;写作文时,也往往不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只是一味概括地叙述。殊不知,一篇文学作品的闪光点往往就在细节描写上。想一想自己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那些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也往往是作品中的精彩的细节。请看《红楼梦》中写“笑”的一段文字:“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