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散文集的整本书阅读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d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散文集的整本书阅读,必须立足学生本位,通过消除隔膜、调动经验、专题研读等方式,循序渐进,走向文本深处,进而由散入整,整体认知和把握整部散文集。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集的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朝花夕拾》是中学语文学习中学生最早接触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集,也是最早接触的散文集整本书阅读。因此,对《朝花夕拾》进行整本书阅读,对于中学生走近鲁迅、阅读鲁迅、认识鲁迅、学习鲁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指导策略研究,更具独特的意义。
  一、激趣导入,消除隔膜
  受语言、时代背景、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朝花夕拾》与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膜。钱理群先生说,如何让学生走近鲁迅,愿意和他对话,就成了我们进行鲁迅作品教学首先遇到的、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巧妙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初步消除学生与作品之间情感的隔膜,让学生愿意走近鲁迅、阅读鲁迅。
  例如,先让学生介绍印象中的鲁迅,随后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并结合课内精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激发学生了解鲁迅童年的兴趣,顺势导入鲁迅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贴近学生,深入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从学生本位出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1.从学生本位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1)“素”读文本,尊重学生的阅读初体验。
  “素”读文本,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参考其他资料、教师并不加以干预,从而获得阅读初体验。这种初体验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初成果。如在素读《二十四孝图》后,学生纷纷表示“开头部分太难懂了!”“为什么鲁迅先生那么讨厌‘一切反对与妨害白话者’?”“郭巨为什么要把儿子埋了?”“鲁迅为什么讨厌《二十四孝图》?”“孩子们为什么看个书都这么难?”……
  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远胜于教师的解析。只有了解并尊重学生的阅读初体验,阅读指导教学才能真正发生。
  (2)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教学资源。阅读联系生活,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能够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效激发其思维和情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本,加深体验;更能触发其阅读中的思考和创新,提升阅读品质,进而让学生的生命体验成为阅读指导教学的最大助力。
  如为帮助学生理解《五猖会》中“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为了打游戏、看电视、打球等与父母进行谈判的情景;理解《阿长与山海经》中长辈们不愿或不屑为“我”找《山海经》时,教师带领同學们一起回忆生活中长辈们对我们兴趣的忽视等。
  2.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走向文本深处。
  《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对于中学生而言“很难读懂”甚至“读不下去”。《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等就是典型。教师应该从学生理解文本的“心理逻辑”出发,先易后难,以易克难,循序渐进,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1)先易——捕捉容易获取的信息。
  容易获取的信息指的是文章大意、思路等。素读《狗·猫·鼠》后,可以读到“我”是“仇猫”的,并可以迅速搜索到“仇猫”的原因。素读《琐记》后,可以梳理出鲁迅南京求学的路线。素读《无常》后,可以读到“我”和“下等人”比较喜欢无常的“公正”,以及无常的“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
  (2)后难——找出阅读初体验中存在的难题。
  难题指的是文章主旨、重点语句等。如在《狗·猫·鼠》中,作者除了介绍自己仇猫的态度外,还想表达什么?在《二十四孝图》中,文章开篇的诅咒,与标题有什么关系?《父亲的病》中鲁迅为什么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3)以易克难——借助已知信息,解决难题。
  当学生了解了儒者送“我”《二十四孝图》的目的是让“我”学习孝道,结果却适得其反,就可以明白《二十四孝图》尤其是“郭巨埋儿”伤害了儿童的善与孝的天性,进而读懂文章开篇的“诅咒”——《二十四孝图》就是“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代表。
  三、专题研读,由散入整
  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散文集的特点是既能单独成篇,又具有内在的整体性。所以在阅读指导中,在学生已阅读单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调整文章的次序,学会专题研读,从而整体把握文本。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内容上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写人,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有的侧重记事,如《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父亲的病》;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
  因此,在单篇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或独立阅读,或小组合作,开展专题性阅读活动,整体把握《朝花夕拾》以及其中的鲁迅。
  如鲁迅的童年生活专题:让学生筛选《朝花夕拾》中关于鲁迅童年的信息,尝试了解和探究鲁迅的童年往事,体会他童年的苦与乐,全面认识鲁迅的童年经历,从而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领悟鲁迅“朝花夕拾”时的内心世界:“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如鲁迅笔下的人物专题:长妈妈与衍太太两位女性,寿镜吾先生与藤野先生两位老师。搜索各篇中的语段,分析其形象特点,学习并借鉴鲁迅刻画人物的技巧。
  经典常读常新。对于鲁迅,对于经典,“懂”是没有尽头的。对于散文集的整本书阅读,必须立足学生本位,通过消除隔膜、调动经验、专题研读等方式,循序渐进,走向文本深处,进而由散入整,整体把握整部散文集。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今天,你被‘推门’了吗?”某段时间,这句问候逐渐成为一线教师间的流行语。“推门”,指的就是各级教学主管部门轰轰烈烈开展的“推门听课”活动。对于“推门听课”这一课堂监管策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学监控的价值和意义,优化学校管理,发挥“推门听课”的正向效能。  摘要 实施包括“推门听课”在内的教学监控应该以激发教师成长为基础,以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发展为宗
期刊
韩雪屏在《言语知识新视点》一书中说:“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言语教育,应当属于语用研究的范畴。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规则系统,但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去研究语言,而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去进行交际的言语能力。”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语用学理论去指导课堂,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就会使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有“语文味”。  2018年5月,在薛城
期刊
摘要 日常语文教学中,师生“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明确“随文写作”的定义及特点,探讨“随文写作”的价值与意义,研究“随文写作”的实施路径,是推动写作教学的有益尝试。  關键词 初中语文 单元作文教学 “随文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可是,日常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
期刊
摘要 “推门听课”要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必须对听课的铺垫预设、内容选择、方式节奏把握、评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前期准备和规范化操作,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发展,形成以生为本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推门听课”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监控  “推门听课”原本是教育管理者为了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强调的是在教师没有准备的前提下进入课堂观察真
期刊
【案例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习得多少为评价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教”的本质在于指导“学”:一为学生,促进学生自由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二为学习,“教”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三为会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活动,习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获得思维发展和多种审美情绪的体验,并最终成为“自我维持的终身学习者”。  统编语文教材中“自读课”的出现,意味着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现行教学中,笔
期刊
工作室由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增光领衔,共有成员10名,分别来自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5所中学。工作室成员坚守“文字润心灵,书香厚底蕴”的信条,让阅读润泽生命,用智慧引领人生;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追求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快乐、幸福地学习语文,因语文而彰显青春活力。同时,工作室教师紧紧围绕语境中的文本细读,引领学生浸入文本,潜心揣摩语言,悟情、悟理、悟道,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
期刊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先贤今哲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重点难点】  跳出书本联系现实,体会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儒家学说思想是不是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小?多数人回答:是。那么,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真的
期刊
摘要 主题教学有一个基本操作框架: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增强,容量变大,它不仅是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更是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 主题教学 初中化学 实践感悟  一、学情分析  “发热包引发的探究”这节课的施教对象是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的学生,他们对金属的性质、用途、检验、制备等知识点比较熟悉。通过对班级不同层次的
期刊
摘要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优势。地理课堂应该从唤醒生命意识、提升生存技能、润泽生命价值三个方面开展生命教育。  关键词 灵魂 生命教育 初中地理  一、问题的提出  湖南弑师案震惊全国,为什么一个周围人眼中的“好学生”却残忍地将水果刀对准了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班主任?这个不幸的事件说明了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本质被异化,即学校、家庭、社会对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欠缺以及学生生命意识的
期刊
古往今来,以树为写作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但是很少有文章像《那树》这般深刻,这般具有强烈震撼力。这篇文章值得细细品味之处颇多,无论是作者大胆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笔法,抑或是扑朔迷离、具有神秘奇幻色彩的传说、神话,还是优美、凝练、含蓄的行文和悠远绵长的情韵,都给人留下极大的审美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贴近文本的感知层、冲突层和隐喻层3个层面,循此脉络,层层剖析,渐深渐入地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悲剧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