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垃圾的分类处理,简化了垃圾的处理工艺,变废为宝,可有效地提升垃圾的利用价值,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再循环。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居民的“思”与“行”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调查了部分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现状、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找出原因,结合调查结果,逐步提出更合理、民众更易接受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案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居民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知识;学前教育
1、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
1.1政策背景
2018年3月初,南京市全面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如有单位不进行垃圾分类将面临处罚。7月中旬,《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通告》发布,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1.2城市居住区垃圾分类责任人及其履行义务
据《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制度。城市居住区,实行物业服务的,物业服务单位为负责人。其履行义务:(一)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二)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监督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三)设置并保持收集容器完好,整洁;出现破旧或者数量不足的,及时进行维修要换、清洗或者补设(四)明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地点。
1.3小组调研情况
小组成员共走访四个小区,我们发现在南京市全面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处理工作后,江宁区也在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社区环境有了初步的提高。硬件设施整改效果良好,在公交站、街道、小区里也分别设置了三种类别的垃圾桶。但是在诱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氛围却不够浓厚,街道、小区里的宣传横幅只有寥寥几张,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自主性仍然不高,社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也较弱。
2、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
2.1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
调查显示,居民对待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差异较大。问卷显示,在日常生活中64.8%的居民选择不分类直接丢弃生活垃圾,只有12.9%的居民是将垃圾进行精细划分处理的,但是赞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居民却占90.8%。这就说明居民在主观上认为垃圾分类处理是环保行为,是可取的。而在真正去处理垃圾的时候,却沿袭旧的习惯,不分类直接丢弃垃圾。居民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的“思”与“行”有着较大的不同,追根溯源是因为居民没有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较为缺乏环保意识。而如何让居民的“思”与“行”进行统一呢,我们不仅要在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让居民有着垃圾分类处理的客观条件,更是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居民想做,愿意做。
2.2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了解程度
问卷显示,能准确划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人数仅占36%,而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这就反映出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必须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常识。同时,也要从幼儿抓起,在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中融入垃圾分类知识,让幼儿从小就培养起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
2.3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居民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存在问题。他们不知道资源的宝贵,不懂得垃圾中有许多资源可被回收再利用,不了解环境的严峻形势。这部分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活常识不够,在日常生活中又得不到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指导培训,所以意识不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居民的思想觉悟不够高、社会责任感不够强,他们认为垃圾分不分类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只想着自己方便省事。同时,又没有道德的约束,所以肆意丢弃垃圾。
此外,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外在原因也不可忽视。社区对自觉坚持将垃圾进行分类,定点投放垃圾的居民没有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监管力度不够强,使得乱丢垃圾的人没有受到必要的提醒乃至处罚,所以更加肆意妄为。垃圾分类处理的氛围不够浓重也使得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可有可无。
垃圾分类处理的硬件设施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调查小组发现在一些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如三岔路口、社区的活动中心等。这些地方由于居民活动较多,产生的垃圾数量多,而垃圾桶的规格和数量却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
3、针对以上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3.1學习教育方面
注重孩童的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中是否加入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普及,针对这一方面,我们可设计垃圾分类游戏,使幼儿可以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知识,养成的垃圾分类处理习惯,从而影响他们的父母及其下一代。
3.2社区工作方面
社区要积极宣传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定期在社区张贴宣传标语、办黑板报、举办垃圾分类知识小竞赛等。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垃圾处理的监管力度,小区住户要进行定期评比,实行奖惩措施,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做得好的住户发放适度金额的购物券,在社区的微信公众号制作推送进行表扬和批评工作。社区里的环卫工人参与监督,不仅可以减轻了工作量,还能促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有效开展。
3.3政府工作方面
政府要严格执法,依据城市居住区垃圾分类责任人及其履行义务,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其个人进行惩处。加强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力度,给市民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制作公益广告,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的常识。定期给市民发放不同的垃圾处理袋,如绿色袋子放食物残渣,厨余垃圾。蓝色袋子放纸、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垃圾,红色袋子放电池等有害垃圾。
3.4小区基础设施方面
合理设定垃圾桶的数量,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三岔路口。应增加垃圾桶的数量或者放置体积较大的垃圾桶。小区里的垃圾桶应该增加,细分垃圾,并且把它的垃圾类别标志放大,甚至可在垃圾分类的标志上使用荧光使得在光线很暗时可达到醒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晓展.垃圾分类“试点”十年仍“原地踏步”[N].工人日报,2011-02-10
[2]潘顺昌.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1999,(6)
[3]张宏艳.刘晓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调查问卷分析[A].2014-04-20
[4]李稹,雍玥.使杭州成为生活品质更高的宜居城市[N].杭州日报,2011-05-06.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关键词:居民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知识;学前教育
1、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
1.1政策背景
2018年3月初,南京市全面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如有单位不进行垃圾分类将面临处罚。7月中旬,《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通告》发布,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1.2城市居住区垃圾分类责任人及其履行义务
据《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制度。城市居住区,实行物业服务的,物业服务单位为负责人。其履行义务:(一)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二)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监督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三)设置并保持收集容器完好,整洁;出现破旧或者数量不足的,及时进行维修要换、清洗或者补设(四)明确不同种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地点。
1.3小组调研情况
小组成员共走访四个小区,我们发现在南京市全面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处理工作后,江宁区也在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社区环境有了初步的提高。硬件设施整改效果良好,在公交站、街道、小区里也分别设置了三种类别的垃圾桶。但是在诱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氛围却不够浓厚,街道、小区里的宣传横幅只有寥寥几张,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自主性仍然不高,社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也较弱。
2、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
2.1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
调查显示,居民对待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差异较大。问卷显示,在日常生活中64.8%的居民选择不分类直接丢弃生活垃圾,只有12.9%的居民是将垃圾进行精细划分处理的,但是赞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居民却占90.8%。这就说明居民在主观上认为垃圾分类处理是环保行为,是可取的。而在真正去处理垃圾的时候,却沿袭旧的习惯,不分类直接丢弃垃圾。居民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的“思”与“行”有着较大的不同,追根溯源是因为居民没有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较为缺乏环保意识。而如何让居民的“思”与“行”进行统一呢,我们不仅要在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让居民有着垃圾分类处理的客观条件,更是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居民想做,愿意做。
2.2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了解程度
问卷显示,能准确划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人数仅占36%,而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这就反映出居民缺乏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必须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常识。同时,也要从幼儿抓起,在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中融入垃圾分类知识,让幼儿从小就培养起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
2.3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居民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存在问题。他们不知道资源的宝贵,不懂得垃圾中有许多资源可被回收再利用,不了解环境的严峻形势。这部分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活常识不够,在日常生活中又得不到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指导培训,所以意识不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居民的思想觉悟不够高、社会责任感不够强,他们认为垃圾分不分类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只想着自己方便省事。同时,又没有道德的约束,所以肆意丢弃垃圾。
此外,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外在原因也不可忽视。社区对自觉坚持将垃圾进行分类,定点投放垃圾的居民没有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监管力度不够强,使得乱丢垃圾的人没有受到必要的提醒乃至处罚,所以更加肆意妄为。垃圾分类处理的氛围不够浓重也使得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可有可无。
垃圾分类处理的硬件设施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调查小组发现在一些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如三岔路口、社区的活动中心等。这些地方由于居民活动较多,产生的垃圾数量多,而垃圾桶的规格和数量却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
3、针对以上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3.1學习教育方面
注重孩童的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中是否加入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普及,针对这一方面,我们可设计垃圾分类游戏,使幼儿可以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知识,养成的垃圾分类处理习惯,从而影响他们的父母及其下一代。
3.2社区工作方面
社区要积极宣传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定期在社区张贴宣传标语、办黑板报、举办垃圾分类知识小竞赛等。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垃圾处理的监管力度,小区住户要进行定期评比,实行奖惩措施,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做得好的住户发放适度金额的购物券,在社区的微信公众号制作推送进行表扬和批评工作。社区里的环卫工人参与监督,不仅可以减轻了工作量,还能促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有效开展。
3.3政府工作方面
政府要严格执法,依据城市居住区垃圾分类责任人及其履行义务,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其个人进行惩处。加强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力度,给市民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制作公益广告,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的常识。定期给市民发放不同的垃圾处理袋,如绿色袋子放食物残渣,厨余垃圾。蓝色袋子放纸、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垃圾,红色袋子放电池等有害垃圾。
3.4小区基础设施方面
合理设定垃圾桶的数量,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三岔路口。应增加垃圾桶的数量或者放置体积较大的垃圾桶。小区里的垃圾桶应该增加,细分垃圾,并且把它的垃圾类别标志放大,甚至可在垃圾分类的标志上使用荧光使得在光线很暗时可达到醒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晓展.垃圾分类“试点”十年仍“原地踏步”[N].工人日报,2011-02-10
[2]潘顺昌.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1999,(6)
[3]张宏艳.刘晓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调查问卷分析[A].2014-04-20
[4]李稹,雍玥.使杭州成为生活品质更高的宜居城市[N].杭州日报,2011-05-06.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