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困扰的回忆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p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日世界,因为政治气候的变化,正在经历一个历史记忆恢复的时期,相关人物的回忆与各种自传大量问世,林林总总的回忆材料,不仅使得原先私密性的历史记忆浮出水面,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同时也极大满足了人们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与兴趣,连带的,也引起了一些争论不休的困扰。
  其中典型的案例,比如对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一“列宁格勒”交响创作意图的解释带给人们的困扰。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向苏联发起进攻,并下令要将列宁格勒“从地图上抹掉”。希特勒的德国对苏联的进攻,使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焕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不仅积极报名要求参军上前线,并在列宁格勒围困期间创作了《第七交响曲》献给列宁格勒。从当时肖斯塔科维奇本人的表现、表态、表述即当时人们对肖创作《第七交响曲》的意图的感受和记忆,可以说都明确无误地显示这是一首爱国的乐曲,所针对的是希特勒的德国对苏联的侵略。但时过境迁,肖斯塔科维奇在后来的回忆中却出现与他本人当时及整个时代与世界的认识完全不同的说法:他认为自己创作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与希特勒的进攻无关,他说“我在创作这个主题时,想到的是人类的另一些敌人(指斯大林)”(《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这一惊人回忆出自肖斯塔科维奇本人,所以,它不仅为研究肖《第七交响曲》的音乐史家布下了“疑云”,也成为困扰研究二战的历史学家的问题。
  与此相类似的是我国著名翻译家罗稷南先生的回忆。在笔者读大学时曾多次和朋友们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在“反右”或“文革”中,如果鲁迅还活着会怎样?长久以来,笔者的好奇心一直未被满足,这样的问题似乎已习而相忘。近年,突然传出罗稷南先生惊人的回忆。据说在反右运动中,当毛泽东接见上海文艺界人士时,罗稷南向毛泽东请教了一问题:假如鲁迅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毛泽东答道:要么关在牢里写他的,要么他识大体一句话不说。可以想象,这样的话会让无数读者的内心震荡。多年来,许多中国知识人一直在内心和私下设想、追问及讨论的问题,“谜”一样的问题,居然早就有“谜底”,这不能不使人对提问之人的胆气与睿智敬佩不已。毛泽东的回答,让人愿意相信,又真使人不能相信。因为,这毕竟是他亲自聆听的事,而且,它既符合人们的推断与猜想,也符合毛泽东的性格与脾气。但难道在场的人都没有写日记的习惯?相对而言那代文化人常有私下记事的传统,而主席的话更是不应该漏记的。难道不应该欠缺的当时人的记载还没有发现?总之,此事的真实性尚待考察,方可据为典要。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看不到可信的直接文献史料。
  爱伦堡在晚年写回忆录时,一开始便写道:“我早就想把我生平遇到过的一些人、我所参与或目睹的一些事写出来;但我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个工作搁置下来;或为情势所迫,或因心中犹豫——我能否成功地再现那些因年深日久而逐渐黯淡了的人物形象呢?自己的记忆又是否可靠呢?”(伊利亚·爱伦堡《人·岁月·生活》)“记忆是否可靠”的想法不仅困扰着回忆者,同时也深深困扰着研究它的人们。
  回忆是产生于人对自身经历的记忆本能的记述,记述就是“讲故事”。所谓故事,既是一部由真实事件组成的历史,又是一种创作。与文学的创作不同的是,史学“创作”的想象力是受到史事和证据限制的。《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曾戏语,他当初曾想把堂吉诃德送来中国,因没有路费而作罢。作为小说家,塞万提斯自然有权作这样的戏语,发挥令史家羡慕的毫无根据的想象力。而史学工作者则只能根据文献的记载考证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是否带足了路费。黄仁宇曾对史学家的“创作”想象力受到的这种限制深有感触,他说:“历史学家不能自由创造人物,把他们的生命小说化,以求故事精彩动人。”
  回忆录作为一种史学“创作”,想象力是理应受到压抑与限制的,但现实生活中不乏将二者颠倒的事例。所以,钱钟书曾用略有几分夸张的语调说:“回忆是最靠不住的,一个人在创作时的想象往往贫薄可怜,到回忆时,他的想象力常常丰富离奇得惊人。”钱氏强调的是人性的狡狤不可信,针对的是“意识”层面的弱点;而卡尔维诺在《寒冬夜行人》中借作家之口说,“回忆只有在没有写出来的时候,没有具体形式时候才是完全真实的”,从另一个层面指出了回忆存在的缺陷。他们不仅提醒人们在面对“过去”与“往事”时,如何历史性地认识自身,同时,也提醒了人们在阅读、使用这些回忆时,须以历史的眼光审慎对待人类的记忆。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学习作为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正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密切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信息社会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面对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深化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期刊
蒋介石、宋子文与孔祥熙    论及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亲缘脉络纽带是不可忽略的事实。蒋、宋、孔之间虽无血缘关系,但孔妻宋霭龄和蒋妻宋美龄是为姐妹,宋子文则是宋霭龄之弟、宋美龄之兄,三人由此形成牢固的家族亲缘关系网络。在一向注重家族亲缘关系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此等关系的重要性自无可讳言。而当蒋介石成为握有实权的政治领袖之后,一方面是他对宋、孔的长期重用,一方面是宋、孔对他的忠心
期刊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于上海大华饭店完婚,《申报》、《民国日报》、《大公报》、《益世报》在记录这一事件时,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幅令人有诸多遐想空间的历史卷轴画,透过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文本,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历史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一、“衣香鬓影,盛极一时”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申报》第五版即发表了由梅生署名的“中美姻缘小
期刊
在社会形态正发生巨变和巨变的前夜,一定会出现对历史空前关注的热潮,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历史出版物的畅销。假如“正史”不能满足这种关注,一定会有“野史”出来填补。这是文化史上一再出现的一种现象。而正统叙事的下沉和民间叙事的兴盛,已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文化界的一道奇观。以《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出版物的热销,则是这一奇观的典型例证。  毫无疑问,当前的中国正处在历史巨变的前夜,或已走上这一巨变的初始阶段,“
期刊
在中国古代,《尚书》为“五经”之一,乃“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 (《文心雕龙宗经》),具有“与天地为终始”的神圣地位,被历代帝王和士大夫视为政治和伦理典范,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近现代以来,《尚书》又被学界公认为我国最古老的史书、政书、文章汇编,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文学、哲学、文化思想、神话、社会生活乃至天文、地理、土壤、物产等的重要史料。1950年代,顾颉刚先生将《尚书》今译列入自己的
期刊
明成化十二年(1476)四月二十七日深夜的北京城,黄华坊(今东四一带)的教坊司官办妓院附近,修武伯沈昱府中闪出一名头戴白毡帽、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这时的北京城已经宵禁,路上禁止行人。白衣男子似乎轻车熟路,借着残月繁星的微光,走到了妓院区。妓院区的街门已经关闭,男子轻轻叩门。守门人似乎认识男子,街门微开,男子闪身入内,门又迅速关闭了。到二更时分,街门再次打开,白衣男子闪出,依旧步行而回。他没有注意到
期刊
1990年6月19日,有媒体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离休干部、吉林省白城军分区原司令员郑其贵同志,因病于1990年1月26日在合肥逝世,终年77岁。郑其贵同志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科长、指导员、营长、团政委、师长等职。”本着为死者讳的传统,该消息自然未提及180师的如鲠往事,但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郑去世的时间(1月26日)与发布该消息的时
期刊
《沃野》是1979年初春创办,1980年岁末关门的,存活了两年,每年两期,共出刊四期。之所以关门,是因为在“反自由化”的运动中该刊成了“自由化典型”,它的编辑和作者有不少人成了“自由化分子”;关门之后的“余震”继续,一直到1982年春77级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尚未完结,仍然有被追回来接受批评教育、继续“交代问题”的同学。“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不少当年有《沃野》经历的同学和老师,偶尔还在念叨那时
期刊
11月19日 星期六 晴    晨起,王文楚腹泻未止,决定仍由赵永复陪同乘车去临沂。我决定与大家一起自6时15分从郯城出发,30余公里至李庄吃午饭,已12时余。饭后休息片刻,即行起步,傍晚近6时15分到了临沂,天色已晚。今天走得非常疲劳,共走了55公里,创步行串联以来最高纪录。陈、项两位早已到达目的地,我们被安排在粮食局住下。我晚饭吃得很少,急着倒头睡觉。    11月20日 星期日 晴    昨
期刊
一    杨继盛,明代谏臣。《明史·杨继盛传》记载:“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记载尽管简略,但其中提供的信息量还是不少的,大致勾勒出了杨继盛早年的生活与思想情状:七岁即失去母爱的杨继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