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朴平实:语文教学的本真追求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底,笔者有幸聆听了江苏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十余位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展示,收获颇多,感触亦深。相较于反复打磨的优质示范课而言,选手在上课前3小时抽取上课内容,在断网条件下封闭备完课即开始教学,这对每一位选手来说,都是心理素质、知识、能力与经验的挑战。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为缺少了精心花哨的包装,甚至不提供任何音乐素材,这样的“裸课”风格更素朴,设计更平实,凸显了执教者对学生观、课程观、学习观的理解与把握,也更有学习、借鉴与反思的价值。
  一、扣要素,精准目标靶向
  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大家的普遍共识。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体系,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训练目标的序列,并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中。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细化了《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在具体册次、单元、课文的有效落实,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一线教师“教什么”的难题,这无疑是统编教材的巨大进步。
  (一) 选手执教五上《忆读书》一课
  其主要流程为:
  1.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冰心到底有哪些读书经历?
  2. 出示并指导快速默读文中与经典名著相关的回目、短句。
  3. 借助表格梳理并交流冰心阅读的书目。
  4. 借助表格继续梳理作者的阅读时间线。
  5. 深入探究:你觉得她最喜欢读哪本书?
  6. 回归整体:读书对她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其中第3、4、5环节,紧紧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重点聚焦、拾级而上,有效提高了学生梳理信息、把握要点的阅读能力。这些环节教者采取了任务驱动的举措,学生依据相关信息对书目荐星,并结合相关语句、关键处说依据,再通过阅读强化理解。
  (二) 选手执教四上《西门豹治邺》一课
  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安排了三个教学板块:
  1. 认读词语并运用关键词语概述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2. 品读主要情节中对西门豹的语言描写,多角度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3. 积累、内化、复述人物语言,为进一步详细复述主要情节做好铺垫。
  教者巧妙地将语文要素的落实融合在相关板块,这样的设计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在步步踩实中达成了教学目标。教者语言精练,环节紧凑,少了平时教学中那些无谓的节外生枝、无效的旁逸斜出。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因为目标靶向精准,学生学得轻松;因为内容集中,学生学得透彻。
  二、重方法,精细过程习得
  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此后该问题一直成为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对于语文学科而言,给予学生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文知识,已成为教改的重要方向。所以,统编教材重视语文方法的学习,渗透识字、阅读、表达、交际的策略性知识,甚至专门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来强化方法策略的习得。另一方面,方法的学习还需站在儿童立场,重视过程习得,谨防贴标签现象的发生。
  (一) 选手执教三上《司马光》一课
  這是统编教材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教学目标不仅指出要读懂课文,感知文言语体特征,也要初步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教者结合第一句的默读学习,渗透了借助注释、组词理解、结合插图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并在第二句学习活动中,用上这些学习方法自读理解这一句。学生有了教师指导下的第一句的方法领悟,更有了迁移运用的实践机会与平台,学得轻松而又扎实。过程与方法并重,情趣与理趣交融。课堂不仅有文字的温度,更有过程的厚度、思维的深度,简约而不简单。
  (二) 选手执教二上《雾在哪里》一课
  学生一边读文,一边识字。学习到“岸”字时,教者启发学生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当下文出现“躲”字时,老师顺势启发,少数学生说可以用“加一加”记住它,老师趁机表扬并加以强化;到后面识记“暗”字时,几乎所有学生说出了“加一加”的方法。老师鼓励学生:“小朋友们真厉害,一学就会,学了就用。”三处识记生字,置于整个课堂里观照,看似细小之举,实则是教者精心设计、精细安排。方法的习得不是强加,而是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从感知、领悟、迁移、运用到走向创新的习得过程。同时,方法的习得更讲究与阅读理解、人文熏陶的自然融合、巧妙渗透,如水中之盐,品之有味,寻之无迹。从这个角度讲如何教“方法”,的确是教学的艺术。
  三、强语用,精练语言实践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即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回顾以往的语文教学,重内容理解,轻语言表达,这是语言学习的异化现象。统编教材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凸显语用意识,关注语言现象,学习语言表达,向烦琐的分析式阅读教学告别。教材“练习系统”里,借鉴语言形式仿说仿写类练习大大增加,引导学生建构文本对自身意义的练习增多,也更重视了朗读、默读以及词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这就提醒我们面对文本时要关注语言,要寻找学生语言学习的生长点,既要帮助学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本规律,又要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欣赏文学语言。
  (一) 选手执教二上《雾在哪里》一课
  教学第3自然段:“‘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围绕语言学习,教者设计了以下环节:   1. 连词“于是”的学习。
  (1) 在朗读中体会连词“于是”的承接作用。
  (2) 拓展进行句式训练:我要读书,于是,( )。我要写字,于是( )。雾孩子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 )……
  (3) 学生运用“于是”自主表达,使他们在读、仿、说的文本语境、生活语境中初步掌握“于是”的用法和规律。
  2. 学习“无论……还是……都……”的复句表达。
  (1) 教者首先将本段第三句改写成三个单句在PPT上呈现并朗读:① 海水看不见了。② 船只看不见了。③ 蓝色的远方看不见了。
  (2) 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将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学生尝试合并,如:海水、船只和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3) 出示课文原句并与学生合并的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关联词“无论……还是……都……”所强调的“所有事物都看不见”的表达效果,深入体会雾孩子的淘气、顽皮。
  3. 借助朗读理清这一段中三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先写“雾孩子心里想怎么样”,然后写“于是他就怎么做的”,最后写“结果是什么样的”。学生掌握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后,结合文本下面的故事情节,并展开想象进行仿说表达训练:“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有效落实了书后练习第二题。
  整个第3自然段的教学可谓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用”为旨归,从词到句再到段,层层递进,在多样而精练的语言实践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用意识、语用能力,促进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 选手执教三上《父亲、树林和鸟》一课
  他是这样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牛汉生动的语言:首先,出示三组词组“幽深的”“雾蒙蒙的”____,“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____,“浓浓的”“苦苦的”____。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每个词传递出的单独的意思和意味。然后,再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学生在反复比较朗读、想象品味中,感受到多个修饰语连用的句式,充满了鲜明的画面感和强烈的节奏感,表达了更为丰富的意蕴和意趣,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学生浸潤其中,语言的鉴赏力和审美力得到了滋养和发展。
  四、学为中心、学有方法、学以致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笔者以为: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进统编语文教材使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抓住学科本质,突出学为中心,紧扣要素,让学习内容更集中些;注重方法,让学习过程更扎实些;强化语用,让语文素养更厚实些。这样素朴平实的语文课,顺应了语文深度学习的本真要求,理当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2019年秋学期起全国小学都将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基层一线的教师在感受新教材新面貌的欣喜之余,也对新教材的新理念和编者意图深感困惑。近日,我以《名字里的故事》为例,就新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中口语交际教学如何设计实施,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一、穿新鞋,走老路——传统教学思维下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  《名字里的故事》是三年级上册的一次口语交际课,本次口语交际从学生交流自己的名字含义
期刊
阅读著名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的新著《重新认识课堂》,收获良多。一篇篇教学随笔,讨论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课堂教学常识和细节。可就是这些常识,诠释了课堂教学乃是一门科学;就是这一个个细节,折射出课堂教学乃是一门艺术。  比如这一篇《这些话,我们是否常常在说》。作为教师是吃“开口饭”的职业,说话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第一工具”。在课堂上曾经说过的话,似乎有很多已经形成了模板,拿来就能用,似乎谁也没觉得有
期刊
《神笔马良》这本书是配套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篇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曹文轩、陈先云先生担纲主编。书中共有三个故事:《神笔马良》 《牧童三娃》 《大奖章》。三个故事都经典有趣,“正义的力量最强大”“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符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认知,同时对孩童时代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反馈调查,了解学生  关于这本书的阅讀情况,老师上周在班里做了一个
期刊
一、字理识字,渗透汉字文化  师:(出示乌云的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乌云)乌云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  师:(出示生字“黑”)一起读准这个字。(生齐读)所以它才叫“乌云”。(出示“乌” “黑”两张生字卡)“乌”和“黑”是两个字,可是表示的是同一种颜色。所以当我们说一样事物的颜色很黑的时候,就会用上这个词。  生:乌黑。  师:如果这样事物的颜色很黑很黑,我们就把这个词再重复一遍,那就是
期刊
一、识字内容编制的基本原则  统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对于识字的安排,提倡和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有着生理学、心理学上的依据:识字写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分别遵循着不同的认知规律,具体来说,识字的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关系不大,有时有些笔画较多的汉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反而更易识记;而写字则与之高度相关。而且,从认字写字与阅读的关系来看,“多认少写”可以促使学生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提
期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教师教学中要想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从阅读教学的本质上入手,以预习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探索阅读教学改革策略。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新授课中的难点,激发学习的兴趣点,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由
期刊
一、游戏导入,初识家乡风俗  1.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叫“你话我猜”。游戏规则: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用自己的家乡方言说一句话,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再猜一猜他是哪儿的人。如果猜对了,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如果没有猜对,我们就继续猜,或者让说话的人自己公布答案。明白了吗?谁想第一个挑战的?  2.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也有不同。比如,地点上的不同,口音上的不同,当然还有
期刊
本文以2018年江苏小学语文学科抽测情况为例,呈现江苏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状况,并针对监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升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应对策略。  一、从检测数据看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状况  1. 小学生整体语文思维发展趋向看好。江苏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本次语文抽测中,有41%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32.8%的学生达到良好水平,20.6%的学生达到中等水平,仅有5.6%的学生待提
期刊
统编版三下第二单元以寓言为主题的文章组成,涉及中国古代寓言、现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守株待兔》 《陶罐和铁罐》 《美丽的鹿角》 《池子和河流》四篇课文分别用小古文、童话、诗歌等形式加以呈现。小故事大道理,是我们对寓言的基本认知,但寓言作品的意义显然不只是寓意的投射,寓言的诙谐表达、寓意多变、阅读快感等让寓言充满无限魔力。寓言的魔力,源自它是一面多棱镜。  一、余味悠长,伴生出丰富的阅
期刊
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这一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索过程,也体现出学生的理解结果。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发言,应给予他们一定的启示,必要时给予鼓励和指点,将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成效。  一、有依据,巧点评  评在“点子”上,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优点与不足,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能走进学生心中。不能简单地用“好” “不好”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