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习惯”系列(二)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sp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学习习惯:凡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习惯都是学习习惯,无论课内课外、学校家庭和社会。狭义的学习习惯:专指在校学习或与在校学习相关的习惯。本文只讨论狭义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涵盖一切学习活动。听讲,读书,写作业,提问,答问,质疑,预习,复习,应试,每个环节都有个习惯问题。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好的习惯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不良学习习惯则会给学习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习习惯对学习结果有决定性的作用。有鉴于此,家长和教师就容易产生一种很主观的教育思路:既然学习习惯如此重要,教育者只要搞清哪些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把它们拎出来,然后着力加以培养,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学习自然就能上去了。可惜,这种思路太一厢情愿了,太粗陋了,学习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学习习惯也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学习习惯是没有办法统一的,因为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简单的习惯比较好统一,比如洗手的动作,比如走路右行,这些习惯比较好统一,也比较好培养。越是高层次的行为,越不适合这么训练。学习方法,就绝对不适合统一。很多教师发明了什么“三步学习法”“四步复习法”,硬行以此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愚以为这是很外行很蛮横的做法。你可以把此种方法推荐给学生,但绝不能逼迫学生形成此种统一的学习习惯,习惯最好个性化。有的孩子听讲习惯从头到尾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就只注意听最重要的部分,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听讲,而喜欢自己看课本,你很难说哪种习惯好,哪种不好。课前预习,对有些孩子(慢热型)是有利的,对另一些孩子就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害处。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的所谓“培养学习习惯”,指的往往就是一刀切的习惯,他们没有培养个性化习惯的能力,甚至毫无此种意识。这样,他们的培养习惯实际上就成了“按我说的做,就能形成好习惯”,这是很独断的,不科学的,多半是不成功的。另外,教师和家长所谓的学习习惯多指外部可以监控的行为习惯,比如上课是否注意听讲了,作业是否完成了,等等,其实更重要的习惯是内部的思维习惯。人的思维是各有习惯的,即所谓思路,这个东西比行为习惯更重要,但家长和教师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或者没有能力加以判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培养学习习惯如果停留在外部行为习惯的浅层次,即使成功了,也只是保证学生能有个令人满意的学习“姿态”而已,真正的学习质量是没有办法保证的。很多师生都没有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思维习惯,结果就造就了很多的书呆子。
  我并不是反对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正相反,我认为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者的基本功。问题是家长和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时候,最好采用“超市”式的推介方法。就是说,把各种各样确实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哪种更适合自己。如果孩子缺乏选择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适当指点,但要采取“建议”的方式,不下命令,最重要的是让实践证明该习惯是否适合他本人。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学习习惯,当然可以指出,但同时必须给他推荐替代的办法,不能光批评,一般也不可以硬性改变其习惯。任何学习习惯(无论好坏)的养成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专家说至少需要100天),在培养和改变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必须耐心。急于求成的家长、教师不但难以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会促使孩子形成和你对着干的习惯。
  不同类型的习惯,养成方法也不同
  有老师和我讨论习惯的养成。
  小熊老师问:
  我最近在读林格的书,其中谈到一点:习惯培养是有阶段性的,小学生、幼儿园主要培养动作性习惯,即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中学生主要培养智慧型习惯,主要涉及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心理反应倾向等,比如做事有计划、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
  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您能不能根据您的经验,从实践方面简单谈一谈习惯培养的阶段性。
  泥潭老师跟帖说:
  看了王老师的评论,我特意从网上找到了叶圣陶先生的原文《习惯成自然》,叶老举了走路与说话的例子,然后他接着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他的思路是从“走路与说话”推广到“无论哪一种能力”,这里他使用的是逻辑上的类比推理,但是,叶老可能没有注意,使用类比推理推导出的结论是否合理,要看这两种类比的具体情况。
  王老师认为人走路与说话的习惯更多出自本能,后天只不过是发展了先天的本能,的确是这样。但人的很多别的习惯就和本能离得太远了。比如写字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甚至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些更多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基本以先天的本能发展出习惯和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习惯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它们遵循的规律可能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可能是自然而然的,后一个恐怕就不那么自然了。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年张悟本吃茄子喝绿豆汤那套盛行的时候,我的一个亲戚从遥远的地方打电话劝我要生吃茄子,因为大家都知道,炒菜的时候茄子吸油,所以到了人的肠胃里,茄子也一样能吸大量的脂肪。我觉得很可笑,炒菜时茄子吸油,主要是物理作用,因为茄子的组织松软,有很多孔隙。而人的肠胃吸收营养,主要是分子水平的生化反应,和炒茄子完全是两码事。它们是不能类比的。我觉得上过高中学过生物的人想想就应该明白。
  类比推理的用处非常多,比如鲁班被齿状的茅草割破了手指,这激发了他的灵感,发明了锯子。这就是类比推理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文学艺术中,类比更是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中国古诗中的赋比兴。但文学艺术的规律和自然科学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我曾经看到一个说法,说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类比推理,似乎和我们祖先的具象思维有很大关系。我不敢说“中国人”怎样怎样,可是我们教育界喜欢类比推理的特别多。
  小熊老师和泥潭老师的发言提醒我们:必须给习惯分类,笼统谈习惯,研究无法深入,操作起来,也很难成功,因为不同类型的习惯有不同的“养成”方法。我到网上查了查,没什么收获,倒是见到一些“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之类的忽悠。没办法,只好自己来。
  我试着把学生的习惯分成这样几类:
  1.生活习惯
  2.人际交往习惯
  3.课业学习习惯(狭义的学习习惯)
  4.思维习惯
  5.心理习惯(比如情感习惯、自我认知习惯等等)
  我把1、2两种习惯看成“硬”习惯,外显的习惯,4、5两种习惯看成“软”习惯,内藏的习惯,而把第3种,看成中间类型的习惯。
  这五种习惯都是可以训练的,但是:
  第一,越是后面的习惯,对训练主持者的素质要求越高,前两种习惯谁都能“培养”别人,从第3种开始,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做了。
  第二,越是后面的习惯,培养时,越应减少强制因素,否则就会失败。
  我知道这几种习惯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它们有交叉的部分,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分法了。欢迎读者批评。
  培养习惯:“所以然”比“当然”更重要
  这里有海蓝蓝老师提供的二则资料: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贪吃零食,不爱写作业,甚至是旷课逃学。那么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的习惯培养与他之后的人格塑造,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经10年,对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童年教育做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这148名杰出青年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这些人在童年时代就集中体现了6个习惯特点:自主自立,意志坚强,友善合作,明辨是非,选择良友,做人道德为先。与此相反,在对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也有着共同的习惯特点:厌恶学习,不知礼节,好逸恶劳,亡命称霸,是非颠倒,荣辱不清。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明显看出,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最大差异就是习惯的不同,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让人麻烦终身。
  ——孙云晓:《五个习惯影响孩子一生(央视讲演要点)》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呢?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和综效、不断更新。作为父亲教育的最大受益者,肖恩·柯维延续了其父史蒂芬·柯维的惊世智慧,其总结出的7个习惯又是什么呢?积极处世、先定目标后有行动、重要的事情先做、双赢的想法、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协作增效、磨刀不误砍柴工。
  ——孙云晓:《七个习惯影响了三代人的命运》
  孙云晓先生告诉我们,五种习惯,七种习惯,影响人一生,甚至影响三代人的命运。这当然有警示作用和认知作用,但是愚以为,这些意见,只对那些“尚未认识到这五种或七种习惯的重要性”的人,有一些意义,而我们多数人似乎都知道这些习惯是好习惯,都巴不得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有这些好习惯,只可惜常常不能如愿。为什么?这才是我们最想知道的,可是孙云晓们往往在这个问题上言之不详,令人遗憾。他们强调了某种东西,让我们知道了其重要性,或者我们其实早就知道,在此被强化了一番,这都属于“知其当然”,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们“所以然”,于是我们收获就很有限了。说得难听点,这类文章,都有点“布置任务”的味道。告诉读者,此事重要,你一定要重视,你去办去吧!完了。
  恕我直言,叶圣陶先生关于养成习惯的论述,也有点这种味道。叶先生告诉我们好习惯如何如何重要,又告诉我们“习惯成自然”,可是这些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们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努力有的成功,有的就很失败。叶先生对此说得并不详细(主要讲以身作则)。比如李双江夫妇,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做电视节目时很有信心地说:“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不坏,因为我们给他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结果李天一恰好走到反面去了,“习惯”不但没有“成自然”,反而成了“不自然”。我相信李双江夫妇肯定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为什么事与愿违呢?我想,家长若并未做出反面榜样,那一定是他们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犯了自己不曾觉察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违背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某些规律,所以造成了失败。我见过很多人品相当好的家长,孩子不成样子,这不是用“以身作则”解释得了的。怎么回事?作为教育者,这才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果不深入研究“所以然”,则你把养成良好习惯的口号喊多么响也是没有用的。就好像“因材施教”,喊了上千年了,进展有多大?然而其重要性人人认同,无人反对。所以我希望,关于培养良好习惯,我们最好还是钻进去,没完没了地追问“为什么”,争取多知道点“所以然”。我认为这才是对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前辈最好的纪念。
  习惯:培养的、养成的、生成的、预设的
  在2013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记者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您今天的成就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多大关系?”
  达尼埃尔说:
  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对我后来的研究生涯影响很大,事实上,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是个研究人员。我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我会把花摘下来,一片一片撕开,观察里面到底是什么结构。我从小敢一个人与全班同学争辩,最后结果通常我的答案是正确的。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我从来不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但还过得去。我上小学期间,有一次老师把我妈妈叫过去说,您的孩子很聪明,但学习不太用功,您是希望他成绩好一些,还是保留他的天分?我妈妈说,希望我的儿子保留他的天分。于是,我没有花过多时间在提高学习成绩上。   (《环球时报》2013.4.12第13版)
  达尼埃尔在采访中特别强调“自由地思考,批判地思考”。对于科学家,这是极其重要的思维习惯。现在我们要问的是,达尼埃尔的这个良好习惯是从哪儿来的?是学校培养的吗?看来这不是主要的,母亲对此起的作用比教师大。但我们应该向达尼埃尔的这位小学教师致敬,因为他并没有强迫达尼埃尔把精力主要用在提高学习成绩上,他是让达尼埃尔的母亲自己选择“提高成绩”还是“保留天分”。如在我们中国,教师十之八九会把“不用功”作为一个大缺点、大大的“不良习惯”告诉家长,而且肯定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否则就会指责家长“不负责任”。可见,究竟什么是“良好习惯”,不同的人看法也会不一样的。但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习惯的来源。我注意到,达尼埃尔的思维习惯,除了家长和学校的影响之外,好像还有先天的因素,他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我在研究学生早期记忆(一般是六岁以前的记忆)里经常发现,幼儿的许多记忆显示了他们未来可能会有的习惯,比如探究习惯,人际交往方面的习惯,人际关系重视纵向还是横向的习惯。我们甚至能从早期记忆中看出他长大是学文的还是学理的,有时还能看出他的职业倾向。这是用“培养”、“养成”,甚至“生成”都无法解释圆满的。恐怕我们得承认,有些习惯,具有“预设”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一生下来,心里就装好了某种习惯的种子,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我孙子胖胖两岁了,我正在观察他。我发现他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是弄一辆玩具车往前推着玩,乐此不疲。我看着他的动作,感觉何其熟悉,一下子想起我儿子小时候,也是最喜欢这个动作。不过他那时是在沙土堆上,推一个木块做的简陋的玩具坦克,他能没完没了地推呀推,记得我那时很奇怪他为什么不烦。我当初绝没有刻意培养我儿子这么个玩法,现在我和我儿子也没有刻意培养胖胖这种玩法,可见,这两代人脑子里一定有某种类似的“软件”(我好像也有),设定了这种动作,而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关联的。我还发现胖胖对圆形的旋转的东西(比如钟表和汽车方向盘)特别敏感和喜爱,这里应当有他未来思维习惯甚至行为习惯的密码,我正在慢慢解读,以便因势利导,培养他的习惯,而不是把我自认为“良好”的习惯强加给他。很多家长都有这个经验,带孩子去游乐场,有的孩子什么项目都喜欢,有的孩子则只喜欢某些项目,有的全都不喜欢,就在那儿看着。这是无法完全用后天培养和外部影响解释的,你只能承认,他们压根基础就不同。
  我的初步结论是:人的习惯,绝不单纯是家长、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培养”的,应该还有不少成分是无意中受周围影响“养成”的,还有些成分是自己主动“生成”的,还有些成分则是遗传因素“预设”的。至于某种习惯的形成,究竟哪个成分占多大比例,这太复杂了。比如达尼埃尔“自由地思考,批判地思考”的习惯,可能“预设”成分占的比例就比较大,而他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后天培养的作用就更大一些。我感觉越是软习惯,越是内在的习惯,“预设”和“生成”贡献率越大,而越是硬习惯,外部行为习惯,后天培养和养成贡献率越大。而我们目前学校里流行的“培养习惯”的说法,其实主要是指外部行为习惯,虽然也很重要,但既狭窄,又浮面。我们的教育是肤浅的。
  真实的习惯是一种“化合物”
  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了。愚以为,这都是很正常的。像前面提到的科学家达尼埃尔,如果学校非要培养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把聪明用在追分上”的习惯,他肯定会反抗,这并不是不尊重老师,而是学校的习惯培养违反了他的心灵“预设”,无法形成“化学反应”,无法整合。
  但这么一来问题也就来了。一个孩子一个个性,谁知道他的“预设”是什么呀?如果总是担心学校的训练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那还要不要培养良好习惯?干脆放任自流得了。显然不能如此。学校是一个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得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否则无法正常运转。你共鸣也罢,不共鸣也罢,对不起,该遵守的规矩,你必须遵守。
  愚以为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教师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学校尽管规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成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习惯,很好,不能,教师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学校所能完全掌控的。比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希望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我就经常在课上训练,等到学生毕业后,有的果然形成了查字典的习惯,甚至保持终生(其实这种学生比例并不大),有的则一出校门就再也不摸字典了。我能说对于后一种人我的教育失败了吗?我能说后一种学生是“两面派”吗?不能,因为我本来也没承诺此事能形成每个学生的真实习惯。
  所以,我不主张教师总把“培养良好习惯”挂在嘴边,更不希望教师把教育的任务完全看成“养成良好习惯”。这种说法,从一个角度说,是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好像你能掌控学生的习惯、掌控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反应”似的,所谓“先生之志则大矣”。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定位又有些狭窄了,因为教育的任务显然不是“养成良好习惯”所能完全涵盖的。
其他文献
高一,作为高中的起始年级,将为整个高中三年定下基调,打下基础。对住校学生而言,能否顺利适应新的环境,是最先遇到的挑战;而这个新的“环境”里,“寝室”,无疑是最小的单元。于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住校生活”就成为高一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事。如何实现呢?我认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外在行为,用“规则”来引导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住校生管理办法,从寝室卫生要求到寝室纪律条例,林林总总,事无巨细
期刊
遇挫  学期中老班长临时决定出国完成高中学业,“班长”这一职位出现了临时空缺,重选班长迫在眉睫。  当提及选举规则的确定时,班上顿时炸开了锅。有学生认为直接投票选举,得票多者胜出。立刻有学生反驳:“投票最多的人只属于是老好人,绝不适合于当班长!”也有学生认为班长应该在两个副班长之中产生,因为副班长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学生提出应该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担任班长……大家各抒己见,争得面红
期刊
举橙子  中午放学时,我要求学生将凳子反扣在课桌上。可经常有学生忘记。提醒好几次之后,情况依旧没有好转。一怒之下,我宣布:即日起,凡是没反扣凳子的同学举凳子三分钟。  晚上批阅学生随笔的时候,一篇名为《举橙子》的文章映入眼帘。我先是纳闷,等看完后,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  昨天中午,我举了橙子。这是为什么呢?  午睡后,一走进教室,就看到黑板上那几个醒目的大字:张雨萌,没有扣橙子。按照向老师的规定,
期刊
皮亚杰的同事和伙伴们总是亲切地把皮亚杰叫作“老板”,但是皮亚杰并没有作出那种总是拉长着脸的上位者的姿态,这使得他在工作中只有与他人学术上的分歧而从未招来诽谤。他总是面带微笑,圆形的镜片下透出学者敏锐的目光,贝雷帽和烟斗总是伴随着他,这倒是与嗜雪茄如命的弗洛伊德有几分相似,而贝雷帽经常成为他与孩子们玩耍的道具。  皮亚杰的研究工作是艰辛且有趣的。亲人朋友们回忆道,年轻的皮亚杰身材瘦高,他还非常时髦地
期刊
不久前,同事受赠一本书——《做一个纯粹的教师》,介绍说是一位小学教师许丽芬自传,都是爱书之人,于是拿给我分享。作为同行,看着厚厚的一本,颇有几分惊讶,不免胡乱猜测,不会是七拼八凑的教学案例集吧?  翻开书,“听迈克森的钢琴曲时,我握着拖把在洗地板,边拖地边扭动腰肢。听女子十二乐坊的《新古典主义》时,我写下了这个题目。”开篇两句话映入眼帘,字里行间生发着一种女性气息,坦然自在,开始打消我无端的顾虑。
期刊
我不能叫他们“差生”,我不忍心将这个冷漠的词语冠在他们身上。他们只是在学习上遇到了障碍而已,或者说,只是学习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在他们面前掩上了门,还关上了窗。  一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张错误百出的测试卷,一个个鲜红的“×”是多么刺眼。但我无法生气,面对这样一个孩子。  上课时,他总是坐得端端正正的,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珠子跟着我滴溜溜地转。可是,他无法对付自己的学习。面对那一个个汉字,一个个数字,
期刊
我们这代人真的是什么都赶上了——青年时代好不容易才挣得了“公办教师”这只“铁饭碗”,现如今又轮到打破它的时候了。而使你手中这只“铁饭碗”变得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的便是由“企业单位”一点点向“事业单位”浸淫的管理手段——“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应当说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自打地球上有了生物,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则便在生物圈里悄无声息而又恣行无忌地流行开来。其对生物品种的进化和品质的优化
期刊
“组长辞职了”“劳动委员不肯干了!”“班长罢工了”……民选出来的班干辞职、被弹劾、不称职甚至“渎职”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的,而由此带来的,或大或小的人心波动、物色选拔新的班干部、辞职或被罢免干部的情绪安抚、新干部的上岗培训等问题,都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困扰,甚至影响班级正常的运行。  班干部可能会因为工作难度超出承受能力(“闲职”班干少有辞职)、工作方法欠佳或是个人原因等受同学排挤、老师太过严
期刊
没想到我们班教室钥匙的掌管居然成了大问题。  一开始,班主任黄老师把钥匙交给一名走读生保管,可走读生到校普遍比住读生晚。于是经常看到,教室门口乱哄哄地挤了一堆人,都在等掌管钥匙的同学来开门。这样几次后,学生们忍无可忍反映到黄老师处,黄老师又把钥匙交给住读生来管,平时倒也可以,可遇到下雨、下雪天又没法保证按时开门了。在一次学生集体等了20分钟,班级受到学校通报批评后,谁来掌管钥匙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期刊
从教三十多年了,除了散见于报刊的一些论文外,我没出过一本书,直到现在,甚至连出书的念头都没闪现过。可是,我的学生,一个成绩很一般的男孩海生,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要出书。  海生是我班鼎鼎有名的“话篓子”,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和任何人都能说得来;糟糕的是他的作文太差,五年级的学生了,别的同学的作文像模像样,他的作文内容空洞,常常只能写一两百字的豆腐干,而且很多错别字和病句,字迹也不清晰,每次批改他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