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用“解、编、插”诵诗乐开花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诵读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启蒙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为了能够达成这些目标,小学阶段古诗文的诵读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本文中提到的“解、编、插”诵读教学策略,指的是在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难度分解法”“吟诵创编法”和“故事穿插法”。通过这一系列方法的采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发现趣点,品味韵点,保护学生诵读自信,保持学生诵读热情与兴趣,提高诵读效果。
  一、瓣瓣馨香飘,无须彻骨寒——难度分解
  古诗词语言优美,意境隽永,但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词却如寒冬腊梅,并不容易感受,也不容易亲近。他们刚刚接触古诗词,并不会感受到古诗词的诗意和美,而是只有一个感觉——难。古诗词难在生字多,内容广,读通顺是第一道难关。加上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意思和蕴涵意境的理解力不足,也影响了他们的感悟力。因此,学生对古诗词的畏难情绪是首先要打破的坚冰。
  如在带领三年级学生诵读李白的送别诗《送友人》时,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畏难情绪。这首诗的生字较多,学生还不能了解其中很多字的意思。如:“郭”与“城”,他们并不会觉得有联系;“一为别”也不符合一般的表達方式;“孤蓬”和“征”的意象,在他们脑海里没有概念;“自兹去”似乎也不顺口。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些并不熟悉的文字的堆砌,诵读它,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
  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畏难情绪,我们采用了“难度分解法”,帮助学生将教学化整为零,化快为慢。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让学生先圈生字。学生圈完生字后,发现其实真正不会的字就那么几个,逐句读通后,慢慢就有了信心。第二步,让学生听音频。在能读通的基础上,我们让学生边听音频朗读,边找出音频中与自己朗读的不同之处。这样连听三遍后,学生对这首诗就由陌生到熟悉了。第三步,让学生挑战难句子。让学生找出比较难的句子,自己挑战读几次。这样操练下来,学生整首诗就读得顺畅了。笔者发现,采用“难度分解法”后,学生诵读这首诗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二、咏歌泄呼啸,音节宣结滞——吟诵创编
  三、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精力充沛,引导他们诵读诗歌,不只是启发他们的志向和兴趣,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把他们跳跃喊叫、高呼长啸的精力发泄于吟咏诗歌中,将他们内心的压抑和忧闷宣泄于诗歌的音节之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诗歌教育是重要的部分,其意义正在于此。
  为了让学生有反复诵读的兴趣,我们在教他们诵读诗歌时,尝试逐渐引导他们加入自己的个性体验,鼓励他们带上自己理解的节奏、韵律甚至动作去读,让学生把诵读经典当作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带上节奏、韵律读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吟诵。
  吟诵是传统的中国式的读书方法,也是诗歌教育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加以运用。教师先通过一些简单的、熟悉的诗歌教会学生基本的吟诵规则,比如平声长,仄声短,韵字拉长回旋。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用自己熟悉的调式和喜欢的方式进行吟诵,并加上动作,载歌载舞。这种诵读教学方法,我们称作“吟诵创编法”。
  “吟诵创编法”还是发展学生语言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方法。当学生自我吟诵比较成熟后,教师可以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吟诵调,然后再听其他同学的吟诵调,并进行比较、学习,最后再寻找名家的吟诵调让他们欣赏、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吟诵调、教师教的吟诵调,兴高采烈地读,很快就背熟了这首诗。
  三、若得童稚悟诗意,须知前世与今生——故事穿插
  岭南著名诗人吕君忾先生说:故事是一首诗的必备要素。每一首诗都包含一个故事,加上古诗常常用了很多典故,学生要真正了解诗歌、爱上诗歌,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在诗词诵读教学中采用“故事穿插法”,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
  由于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限制,还不能自如地理解诗歌蕴含的故事,尤其是诗歌本身描写的故事。因此,在诵读教学中,教师适时穿插故事来指导诵读很重要。简单的故事就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继续诵读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理解诗意。
  如《送友人》一诗,在熟读成诵后,教师可简单讲解李白送朋友时的场景,告诉学生:“班马”是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而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几句故事情景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感情,并在自己的诵读中表现出来。穿插故事还可以让学生想象补白,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构筑诗词当中蕴含的画面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意境。
  在诵读太久,有些疲惫的情况下,故事可以成为激励诵读的一种奖励。当学生诵读、吟诵得好时,教师将诗词背后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再次集中,互动也会很好,这样,诵读的效果就会得到提高。故事穿插,很好地创设了学习诗词的情境,并且将课内资源延伸到课外,以教师自身的感受带动课堂,形成诵读的“场效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继续读好诗歌的欲望,又让整个诵读课节奏分明,积极有效。
  使用“故事穿插法”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故事以简洁为要,故事只是作为诵读的调节,不可喧宾夺主。这时候,不会像阅读课一样要求故事具体生动,只要大意清楚即可。二是教师要抓住最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去讲,这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爱上诗歌。三是给学生留白,让他们拥有自己想象的空间。
  诵读古诗文本就是一个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的方法,学生对古诗文的感受和理解往往因人而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选择“解、编、插”的诵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和古诗文建立联结,从而达到积累优美语言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小学)
其他文献
【学习目标】  1. 强化巩固字词难点:“间”的读音,“隔”的写法,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汛期”“紧走”的意思。  2. 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3. 学习速读,掌握速读三要求。明白速读的目的是快而有效,并在二次操练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4. 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美的画面,初步感受乡民们美好的情感。  点评:阅读的一般目标与特色目标。本课较好地确定了包括
期刊
【学习目标】  1. 通过导读,让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默读的要求。  2. 通过计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  3. 通过专项训练,初步培养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点评:“快速阅读”主旨学习目标的精准定位。既有目标的总体要求,也有实施手段的具体描述,如导读、计时、专项训练。明确了本课学习目标的独特性,可以保证本单元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和达成度。  【学习过程】  板块一 初读感知  一、明确快速默读的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学生初步认识线段,能正确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 学生在认、找、画、连等数学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教学重
期刊
数学模型是隐含的、内敛的、不易感知的一种数量关系,致使许多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似无意又有意忽略了对模型思想的渗透。在苏教版教材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中,便蕴含着模型思想,是教师们培养学生模型意识、渗透模型思想的良好素材。如果用得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种方式循序渐进,精准构建数学模型  在课堂中,首先要尽
期刊
【编者按】统编版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提出教师要为语文课“加码”,采取“1+x”的教学措施。他强调,“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他还鼓励一线教师在“‘延伸阅读’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去探索、研究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办法。这肯定是一个教学的创新点”。那么,如何开辟一个温儒敏主编所预期的“教学的创新点”,探究出“1+x”的丰富途径及教学模式,进而
期刊
统编版1~2年级教材采用的是绘本式的表达方式。它图文兼备,以图为叙事主体,题材和内容覆盖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借助绘本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与法治教育。这也恰是本版教材有别于《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一大特点。笔者以二年级上册为例,谈谈统编版教材绘本式的编写特点和使用方式。  一、解读编写特点,领会绘本育人精神  从教材的名称“道德与法治”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本学科是“道德”与“法治”的组合;从学科
期刊
学校德育工作尤其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思维走向、创新机制、德育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战略问题。我校在办学过程中精心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文化——“和美”文化。和,即和悦、和雅、和爱等。学校以“和”为文化基调,打造学校文化体系,努力创设学校管理和顺、师生关系和睦、校园氛围和谐、学生和而不同的文化之境。美,即美心、美行、美才等。学校以“美”为文化追求,提炼和升华学校文化,力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搜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
期刊
【摘要】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时代的呼唤。本文基于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阅读速度策略单元”的教材编写特点,对阅读的速度意识、阅读的速度要求、快速阅读的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速度意识 速度要求 快速阅读  一、阅读的速度意识  古人常用“学海”和“书山”来形容学问之广、书籍之多。在这“学海”和“书山”面前,不少人发出了“人生有涯(有限),而知识无涯”的慨叹
期刊
【编者按】从《品德与生活(社会)》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更名意味着课程内涵的丰富与深化。统编版教材在编排思路、基本框架、主题内容组织、呈现方式等方面展现了许多新特点,教师要用好统编版教材,需深刻研读,领会统编精神。本专辑围绕“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领会统编精神”来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2017年秋季,统编版教材开始在全国一年级使用,之后逐年更替。课程名称的更改、教材的变化,意味着德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