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纸残缺的歌吟——浅评萨福诗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萨福的诗因其残缺的特点而获得了巨大的可阐释空间,也以开放的诗歌结构、生动的主体刻画、简约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群等共同书写着个体的深情和怆痛的诗歌世界。
  【关键词】:萨福;诗歌;残缺;艺术性
  萨福,约公元前七世纪到六世纪之间古希腊女诗人,勒斯波思岛人。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缪斯”。她的诗歌多是独曲,现存除相对完整的一首以外,其余约有二百篇残诗。其生活的阶段,是一个由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转换的时代,且所有的诗歌都是由竖琴伴奏演唱,因而它们的流传也基本上是靠口头记诵。她现存诗歌,多是来自芦纸残片、陶画遗存和稍后的艺术家作品中的引用。因此,可以说现存的诗歌基本上是层层叠叠的转述和多重意义上的翻译。
  萨福和她的诗一起都成为了精致的艺术残片,先天的带上了开放性和可供阐释的空间。虽然“残缺”构成了其诗歌的最大真相,但也未曾掩盖其超绝的艺术性。萨福的诗多涉及爱情、母爱、友谊和美丽的自然,风格清新婉约、和谐自然且情真意切。它们以一种炽热的激情诉说着个体的深情和怆痛。
  一、开放的诗歌结构
  如第27首:“好似山风/摇撼一棵橡树,/爱情摇撼我心”,可知的仅有诗人将两个场景并置以传达诗意,即山风吹橡树和爱情打动我,并将山风和爱情、树和我做了归类。虽然两种情境的意蕴达成了一种诗意的和谐,可因为残缺,导致这一切的缘起、进程和结果都是未知的。也正是这样的留白,恰巧让诗歌具有了极大的包容力,囊括了世人的各种爱情样态,它会像山风摇撼橡树一样来摇撼每一个人的心。第28首:“你来了,我为你痴狂;/我的心为欲望燃烧,你使他清凉”。凡此诗境,除了对诗人当时情景的想象之外,更多的想到的是阅读者自己及那个“你”。萨福在完成自己抒发的同时,以一个更大场域给接受者提供了进入自我的门径。
   再如第45首“我从未想到/你,爱拉那——/如此伤人”与74首中“或者你爱一个男子,胜过了爱我”,和如今恋人之间彼此的控诉几乎毫无二致;第69首“采花女子多苗条”,和现实中的一个男子的感叹又有什么分别。这不得不说,当时开放的文化背景和现时多元的时代因素是相像的,也就是说诗歌接受的大环境的相似性尽可能多的保留了一些进入诗歌的途经和以资扩充的可能。
  二、生动的主体刻画
  在所有题材中描写爱情的篇章是最出色的。若将片片残迹的声音主体[2]所发出的诗语组合起来,会发现其背后是一个多情少女或者风雅少妇,尽数交织着复杂多变且细腻如丝的心理描写和对爱的抒发。
  现存的那篇唯一完整的诗:首节:“不朽的、心意斑斓的阿佛洛狄忒,/宙斯的女儿,你扭曲了一干竖琴——/我祈求你,不要用强劲的疼痛,/女神啊,粉碎我的心”。以呼告的祈祷词形式,传达自己的痛苦并慢慢引出她的请求。接下来的篇幅中,一如既往的赞美和娱神,并借助所构建的主体和阿佛洛狄忒的对话模式,一步一步将自己的痛苦和盘托出,即所爱之人不忠于他们的爱情。开头的酝酿在最后和盘托出:“降临我,爱的女神:解除/我這份重负;成就我全心/所渴望的成就;你/且来做我的同谋”。行文中“如今,又一次”标识了神和人视角的差异。一方是不能自拔的请求呼告的声音主体,另一边是见怪不怪的平静之神。面对焦躁的对象,阿佛洛狄忒从神的角度进行解析和纾解,尽管还是被要求同谋。一个热切地沉迷在爱情中的形象活灵活现,她虽然有些懦弱无能、问题反复,但却乐意积极地以自己的方式寻求解决,哪怕是无助的对神祈祷呼告。不由让人在认同她对爱的执着的同时,也泛起了对她是否爱的盲目的疑惑。这些都参与了这一主体清晰化的过程。
  再如,第25首“只要你要”的坚决、第31首“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我先说可以——后说不行”表现出的矛盾、第35首里面“没有哪一个/看到过太阳光的少女/及得上你的才艺”所反映的认同和倾心。凡此种种,听来仿佛言者就在对面,还唯恐我们的误解,不断重复着自己的心思,大胆烂漫、执着坚贞,有一种把爱当成是自己生命全部的意味,十分可爱,惹人怜悯。看着她,我们自己内部的那个内省的、裹挟着想象和隐晦想法的自我若隐若现。诗歌流露的越多,每个读者看见自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简约的语言特色
  萨福的诗歌都是近似于口语式的。这除了当时诗歌流传方式是记诵外,还是作者有意构筑的原因。如第53首:“母亲啊,/我哪里还有心织布!/腰肢纤细的阿佛洛狄忒/让我心中充满/对那个少年的爱慕”。虽然残缺,但其采用的以对话言说方式对生活场景和心理状况的摹写是逼真自然、灵动活泼的。寥寥几句,就将读者带入其中,也全然获得了完整化的可能。面对无法织布的孩子,母亲起始的抱怨终于孩子实情的言说。“啊”字显示的那种无奈,将借口对之阿佛洛狄忒的天真和拙劣,将一个初逢爱情的少年刻画了出来。
  第55首:“黄昏星/收敛起所有/被黎明驱散的——/收敛起绵羊/收敛起山羊/也收敛起孩子在母亲身旁”。一个简单的、很生活化的“收敛”词汇,很轻易的将每一种动作指向了一个施动者,且将自然中两个绝无可能共存的“黄昏”和“黎明”压缩、并置在了一个语境中,无限地增强了诗歌的张力。绵羊、山羊和孩子,它们都是弱小的,被黎明放出又被黄昏召回。当它们被这近似于牧羊人般存在的自然收敛起来的时候,那种依依的生活画面及亲切感完全显现。至此,诗歌传达的那种生命意识才算完结。各种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且处于整个宇宙、星空、时间的共同守护下。
  此外,整部诗集中的艺术手法也是多样的。除最为普遍的对比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之外,随处都是精彩的比喻,如“你好像一棵挺拔的白杨”、“脸色比春草惨绿”、“春使:声音充满了渴望的夜莺”、“眼睛上面黑色夜眠”及“女王般的黎明”等。
  四、特色鲜明的意象群
  “在落日时分,蔷薇指的月亮/压倒了所有星辰,照耀盐海,也照耀/花深似海的平原……而她徘徊踟蹰,不断想念着/温柔的阿迪司;因为你的缘故/她的心被温柔燃烧……”以上一段完全可以当做萨福在其诗歌中创设的意境综合,也包含着她的感情偏向。“要看透一个诗人的灵魂,就必须在他的作品中搜寻那些最常出现的词。这样的词会透露出是什么让他心驰神往,”[3]这里包含的蔷薇、月亮、花,还有此诗中不曾出现的海伦、阿佛洛狄忒、竖琴、花环等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在她的诗中还有一个非常让人深思的现象就是,整部诗集几乎是一个新的奥林匹斯山,神话人物几乎建构了整部诗集的情境创设,且到处充斥着女性神,数量几倍于男性宙斯他们出现的频率,只有“母亲”和她的孩子“克莱伊丝”和她们同在。可是比之于神话。有女神参与的情境大都如上引用的诗句一样,情境安详,到处洋溢着幸福的竖琴声。很鲜明的比之于有“我”生活的现实世界,除了苦痛、露水黄昏之外,数“燃烧”这一词汇出现频率最高,如“你燃烧我”、“我的心为欲望燃烧”、“她的心被渴望燃烧”等。
  可以想象,诗人是多么想与那帮众女神为伍,连她认为的最好的黎明,也是用“女王般”来形容的。而不可超越的现世带给她的,更多的是煎熬和折磨,因为她除了竖琴和蔷薇,一切仿佛露水那般稍纵即逝、难以把握,就连爱情都需要求助于阿佛洛狄忒。至此,约略可以理解诗人为何是那么喜欢黄昏,那么渴望一夜有两夜那么长,全然是一种“浪漫化的疯癫”[4]。
  注释:
  [1]萨福.田晓菲,译.“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3.
  [2]乔纳森·卡勒.李平,译.文学理论入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78.
  [3]胡戈·弗里德里希.李双志,译.现代诗歌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31.
  [4]福柯.刘北成、杨远樱,译.疯癫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12,9.
其他文献
【摘要】:《忐忑》的出现,契合着艺术市场改革的契机,是社会大众在期待心理作用下对艺术市场作出的一种反应。可以说,它是一首具有时代性的作品,其代表的中国新艺术音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新道路。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虽然艺术需要张扬个性,但不论用什么表现方法,艺术都不能丢掉民族的精髓,即健康向上的、中华民族倡导的真善美,这是每个时代都不变的本质。  【关键词】:忐忑;音乐;艺
期刊
【摘要】:姓名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趋向及社会现状,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急就篇》作为一本识字课本,它其中列举的姓名,可以看做是汉代人姓名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本文以《急就篇》前七章所列举的姓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整理,来探究汉代人在姓名方面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急就篇;姓名;命名方式;价值观念  《急就篇》,成书于西汉元帝时期,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
期刊
【摘要】:材料,结构,形式等等要素在产品设计中的的作用及特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材料;结构;形式;功能;质感;结构  一、材料要素  工业产品用的一些材料主要是对于外观和结构上的一些材料的运用。它主要包括金属材料材料塑料工业陶瓷和复合材料等四大类。金属材料硬度比较硬,是建筑上的好材料并且光泽度比较好,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塑料材料的特点轻巧;工业陶瓷:陶瓷经过几千度的烧制,不容
期刊
【摘要】:戏曲最直接的艺术渊源便是民间庙会、广场游艺、宗教巫傩等,戏曲本身就是各种民间艺术要素的相互提炼和融和。广西的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特色,共同滋养产生了代表地方生活特性、民间风俗特点的多元文化艺术产物——桂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与繁荣,桂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从根源上去发掘原因且寻找出路。  【关键词】:桂剧;保护;发展  1 桂剧的概况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是广西
期刊
【摘要】:二胡是民族乐器中,最接近人声的乐器。随着二胡走向世界,地域性开始转变,渐渐登上世界性的舞台,对世界音乐界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同时,新兴崛起的“新型”二胡,也在世界的舞台上有着一席之地----韶琴。韶琴弥补了二胡的一切不完善之处。同时,韶琴也拥有电子音乐的成分。  一、对传统二胡的认知  二胡,是从胡人那里传来的,有两根弦的拉弦乐器。据说是从北方朝鲜族传来的,现在朝鲜族的奚琴,就是二胡的雏
期刊
【摘要】: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很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环境等原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一直比较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受到极端民族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形势比较严峻。除了政治改革,经济政策的有力保障,民族传统节庆艺术活动对民族间交流,和谐民族关系,维护边疆稳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节庆,艺术活动,民族地区,边疆稳
期刊
【摘要】:竹笛吹奏中,音准问题很值得重视,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论述,从温度,竹笛的制作,演奏者的气息、口型等方面对音准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旨在为广大竹笛吹奏者在音准控制技术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演奏水平,促进竹笛事业发展。  【关键词】:竹笛音准;竹笛的制作;风门;气息   音准在任何乐器的演奏中,都至关重要,否则就无力表达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音乐的艺术性也无从谈起。竹笛
期刊
【Abstract】:Crossing is a novel written by a Chinese-American writer, Andrew Xia Fukuda. It told us a story about how the Chinese boy XING survived in all-white American.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is
期刊
【摘要】:实验水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种类,直到现在大多数的画家都还在研究、创新。大部分的新水墨其实还都是偏向于实验水墨,實验水墨更多的是表现一种社会现象,反应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它不仅仅是二维的、平面的、抽象的,它还可以是三维的、装置的,不仅仅是水墨的,还可以是更多材料的拼贴、加工,实验水墨与时代环境、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所需要,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实验水墨;社会现象;艺术种类;抽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国内的重要活动中几乎都会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源于生活,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所选意象突出、鲜明,能使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表现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主题集中;以独特的情节,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鲜;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风尚,反映出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茉莉花》;历史;流传;艺术魅力;风格特点   前言  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