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证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论证题的论据是从史实中概括出来的,所以论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特别提出要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思维方法。所谓“论从史出”,就是你评说历史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有史实依据,不能凭空想象。怎样解决“史论脱节”这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最常见也最实质性的问题呢?本文尝试从日常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中提取可借鉴的案例,以期与大家共勉。
  一、究科生之际晓培养之可能
  1.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特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关于历史的内容是研究历史的,属于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科学性是历史学的基本特性之一。历史科学所承担的任务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这种实证性又是通过搜集、整理、解说、连缀证据、寻求确定性赋予的。更重要的是,历史学科思维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重视论证意识,这是学习历史必须树立的常识。从入门学习就要树立学生的实证性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的基本素质。
  2.史实的推陈出新
  目前,各种各样不断被挖掘和发现的史实,正逐渐并最终取代原先陈旧的、落后的但曾被世人视为亘古不变的史实,这一过程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不断涌现新成果,促进了历史研究的繁荣与进步。其中,考古学之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之重大,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是研究者们的共识与常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历史考古学所作出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如不断发现新的文字资料,包括殷墟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战国与秦汉的简牍、陶文及封泥,以及历代碑刻、墓志等,这些出土文献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见的新的文字史料,具有极其独特的证据价值。
  3.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看,初中生已开始进入基本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期。这一时期,作为思维的主要器官——大脑日趋成熟,为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创造性进一步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构成主体,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协同发展成为中学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此外,初中生的独创性有了一定发展,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在独立意识增强的同时,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之,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我们培养他们的论证意识创造了极佳的机会。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提高证据意识可以通过加强对证据的认知,训练和培养重视证据、积极收集和运用证据的思维习惯和专业精神,树立证据核心价值观实现。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和合作者,首先必须树立尊重史实的态度。
  1.转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什么”讲得比较多,“为什么”分析得比较少,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比较多,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比较少。因此,学生往往倾向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即知道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对于历史事实发生的过程、原因、结果、影响则更多地接受历史教科书中的现成结论。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许多学生对教师告知的结论产生依赖性,变得没有主见,只会揣摩教师的意图和参考答案,缺乏创造能力。因此,历史教学的方式应由传统讲授向探究性学习发展转变,教师精心设计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推断其真实性。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充分的证据,再考虑到历史背景、多种解释与观点、分析变化与延续等,然后综合地得出精辟客观的历史判断。这种转变的重点在于强化史实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论点的论证作用,符合新课程发展提出的“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总之,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实证研究能力。
  2.更新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深入探讨教学内容的学术依据,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如关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实新解、历史解释,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的历史课具有时代性,同时善于将史料推陈出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固然可贵,但我认为普通史料的新利用更重要。教师仍然要放在研究旧的普通史料证据上,不能围绕现成的材料不断地炒冷饭,机械地根据某一类固定的思路、简单地重复运用于论证同一个问题,善于将旧证据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是摆脱旧的思维定势和方法的束缚,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证明新问题,使证据本身蕴含的信息最大化、多元化、立体化。但要特别警戒的是,在操作实践中,这种独创性地运用证据的理念主旨绝不是标新立异,以新奇取胜,更不是推翻前人旧说,另立新说。
  3.正确对待学生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发现、探索证据的位置,放手让学生读、说、议,教师则适时点评。教师的点评只是从中起着转承起合的作用,不可长篇大论。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分析研究证据材料,可能会得出与教材或教师不同的结论,对此,教师不能一棒子打死,因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出结论时,学生是否会运用历史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只要没有政治错误,学生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都要加以肯定,对于不得要领的学生,则要善加引导肯定其对的思路或加以提醒鼓励其深入思考,直到得出结论。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我们要给予有力的理解、支持、保护和鼓励。
  一节优秀的历史课,必然具有某种历史味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然要选择和呈现相关史料,史论结合地对历史进行评说,对学生的思考成果给予合理的评价。
  三、付诸保护行动,诠释历史论证意识
  让学生明确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历史证据就在我们身边”,周围的长辈就是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人,由此发动学生自主寻找身边历史有关的人或物,通过访问长辈,调查本地历史,从自编的家史、家谱中进一步查找史实并集中起来,相互交流,进一步了解国家、地区及家庭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感受和探究历史。学生既学会搜集和处理史实,又锻炼社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充分体现历史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怎样帮助学生树立“史料保护”的意识呢?我认为,对初中生而言,其所能做的是结合自身实际,以乡土史为切入点,通过“将重要的历史证据留在生活中”的方式,为保护历史证据作出切实的努力,可行性较高的方法是社会调查、社会访谈。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还生活着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证言、物证、生活习俗等,也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通过从历史学角度实践的社会调查、社会访谈等形式,既可以证史,又可以将这部分历史证据妥善保存,并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时,可以有选择地略讲书本的例子,因为不是学生身边的例子,总会给学生以距离感和陌生感,可以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框架——我们的行动。这一重点不可能在课堂上用三言两语完成,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书本问题的提示,撰写小论文。这种结合乡土史料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合作等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付诸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其他文献
摘 要: 由于安全、场地的原因,很多体育教育资源被埋没。只要体育教师有“心”,解决好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场地,就会让“闲置”的体育教育资源动起来。  关键词: 体育教育资源 闲置 使用情况  随着我校省二级达标校的验收通过,学校以省一级达标校为发展目标,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然而,由于安全、场地与器材规格等多方面原因,大量体育教育资源被闲置。针对这一情况,我通过
2016年仲夏的一个雨天,周瘦鹃的女儿周全邀请王友琴、我和怡妹在她家聚谈。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我们三个来到周家花园。这个花园,曾是周全开心和伤心的花园,也是我们开心和伤心的花园,因为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和聊天。很多年以后,旧时的记忆或情感已经随着岁月的冲洗逐渐淡化。友琴说了一句,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昔日的影子。话音未落,见周全开了门,笑盈盈地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一踏进她家的门槛,吸引眼光的是挂在门厅
期刊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有很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是一项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具有一定的变化性与实用性。在高中阶段,我们要掌握单纯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指出新课改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高中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化。  传统教学模式落后和单一,课堂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结束了历时两年的由南向北的战略大转移,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名震中外,永载史册。然而,“北上抗日”作为党的政治
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典型的菌根植物,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成功萌发和生长的早期阶段对菌根真菌有绝对的依赖性,在有些成年兰科植物中菌根真菌仍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中国科协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首届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IGCP448—世界岩溶生态系统对比国际工作组会议”于2001年8月30日—9月2日在北京万商花园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国际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
期刊
仿生设计源于自然界,是人类适应大自然的智慧结晶.而现代园林设计应和自然界和谐共处,因为人本就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园林设计中仿生设计在结构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路,首先是从热带(人类是在那里进化出来的)和温带(人类是在那里发展起来的)开始的,但对于遥远而寒冷的两极,却一直望而却步。
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县,依傍戴云山脉,互为毗邻。本世纪二十年代,这里的劳动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
“以人为本”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和追求。当前,应试教育的暗流依然涌动,昭示新课改必然是一个脱胎换骨的痛苦历程,少教多学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