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 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y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 者 按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近年来,浙江省奉化中学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教学、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等方面。这样的研究,无论是对丰富跨学科教学理论,还是对促进跨学科教学实践,都有积极意义。
  陈鲁焕,现任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奉化中学校长。教育管理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宁波化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宁波市创新教师、宁波市骨干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奥林匹克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从教20多年来,陈鲁焕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以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思维,以学科知识体系整合课堂知识板块,以科学方法点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期刊、报纸发表文章50多篇,主编了5本学科教学用书和7本校本教材,主持研究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样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协作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等近十个省、市级课题。其中多个课题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
  自担任校长以来,陈鲁焕秉承“文理兼容,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坚持“严爱相兼,先育后教”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课程教学目标,打造“家校共生,师生共融,教师共和”的和谐校园,并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为推动高中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尽责尽力。
  记 者 陈校长,您好!在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科间的知识整合”的今天,贵校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很有现实意义。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贵校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要义。
  陈鲁焕 好的。我校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概括地说,就是由来自多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讲授跨学科课程。它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与教师的团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它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整合的思维,习得合作技能,形成合作意识,为未来的多样化生活作准备。对教师而言,它能够促使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运用等多个方面,互相支持、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多学科教师的合作还能够促使教师跨学科学习的深入,拓宽教师的知识构架。
  记 者 显然,开展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积极意义,但是要将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那么,学校选择迎难而上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或者说学校实施这一项目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陈鲁焕 首先,就像您刚才所说的,当前的教育非常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随着学科资源利用与教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课程整合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跨学科教学还停留在“1+1”简单的机械整合层次,并未能真正发挥其优势。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明确提出“科目统整”和“建立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联系”的精神和思想,借助丰富的硬件软件教学资源进行跨学科教学,必将成为新一轮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热点和趋势。
  其次,我校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在课程综合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踏实的工作。如在学科课程综合化方面,地理组与物理组部分教师已经就某些有相互联系的主题尝试合作教学;计算机教师在教授设计编程时,也经常与美术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一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已经趋向跨学科整合,如校本课程“自然科学的和谐美”“春之舞”“Flash动画设计”“探索星空”“自然灾害与防治”等,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与完善。这是我们开展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现实基础。
  记 者 具体而言,学校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
  陈鲁焕 我们主要在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教学、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 我们主要开发了以下几种类型课程。
  一是合作式课程。这类课程由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共同设计、讲授。如“中东问题”是一门跨历史和地理两个主题领域的讲授课程,由两名教师共同组织设计、教学课程:一名教授历史,另一名教授中东地理。这门课程的产生是基于跨学科的理念:地理和社会历史的学习必须和文化、理念的学习同步进行才更容易被理解,反之亦然。
  二是集合式课程。这是由两至三门相关主题的独立课程被安排同步讲授,并定期召开一些联合研讨会,融合多学科的观点。如“多媒体技术与绘画设计”这门课,可分成多个部分来讲授,每部分都会侧重该主题的某个方面:一部分侧重计算机绘画设计的可视性和人工智能;另一部分强调计算机绘画的艺术性呈现方式;还有一部分则侧重计算机绘画对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这三部分内容平时单独开设,但是每学期都会安排一至两次授课时间,将三门课整合在一起,进行联合讲授或实验活动。
  三是金字塔式课程。即一门课程由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不同成员在课程组织中承担不同的职责,如名师开讲座,骨干教师组织具体的课程教学,青年教师担当教学或实验助手、负责准备教学资料、批改作业等。学生的学习形式也比较多样,如大班上课、选修课、小组作业、主题研究等。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国外的大课中运用得比较普遍。
  2.跨学科主题课程教学 我们对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与教学技术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基本模式:确定教学主题—形成教学团队—完成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研讨。   3.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包含跨学科的听课、评课与研讨,跨学科的通识教育,不定时的学科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论讲座等。
  4.跨学科主题探究活动 这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教师关于跨学科教学的各级子课题研究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前者不但能提高教师的研修能力,更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后者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一个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方法,共同探索,共同评价。
  记 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您觉得贵校的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陈鲁焕 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应该说还是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教学成效。
  一是开发了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跨学科校本课程,其中一部分校本课程还入选了宁波市精品校本课程。
  二是在参与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中,教师不但纵向深化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横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面对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更显得从容。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也增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权威。学生上课的兴趣更加浓厚,加深了对任课教师的个人理性崇拜,这也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正能量。
  三是跨学科的教学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跨学科教研活动收获挺大,能够激起各学科教师较大的认知冲突,教师们的教学反思更加多元,更加专业,更加深刻。这对促进教师在反思中迅速成长大有好处,也为不同学科教师搭建起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
  四是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活动也培养了教师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教师之间、科室之间串门研讨的机会增多,教师们都认为,能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看待本学科,本身也是一种进步,以前自己太井底之蛙了。跨学科的教研,让教师们接触到了更加精彩的不同的课堂教学文化、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风格。
  记 者 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实施,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成效显著。我想,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学校一定也克服了很多困难。
  陈鲁焕 是的。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组织起来相对复杂,花费也较大,很多教学经验和技巧尚处在摸索之中,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是在资源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需要更多的资源予以保障。无论是教师的组织、教学硬件的匹配,还是新课程内容的开发、行政上的支援等,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投入;在一些复杂的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启动过程中,各学科之间如何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等,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是在信息和经验方面,对教师而言,开展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需要学习更多关于协作教学的经验和技巧,了解不同协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的管理与评估方法,学会相互间的有效合作等。而在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前期,大多数教师不知道从何处去获得这些信息和经验。
  三是在激励机制方面,学校原有的激励制度设计,不能充分支持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开展。从事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对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而言,需要承担风险。因为协作教学需要大量时间,教师必须减少相应从事研究的时间;协作教学启动阶段需要大量努力而结果未知,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可能功效不大;协作教学的独特贡献难于评价,教师的教学努力往往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和奖励。此外,当前的高中教育也偏重于将更多的奖励放在高考学科的教学上,而不是在跨学科教学上。
  四是组织跨学科协作教学在行政管理上也比较复杂,既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需求,也需要课程领导者协调好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教师需要管理部门的基础性支持,如安排上课时间、选择地点、确定学分数等具体问题;教研组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跨学科课程究竟由哪个部门负最终责任,当参与的各部门在评价教学工作量、贡献程度、补偿水平上产生分歧时如何解决等;教学管理部门也要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管理协调、提供适时帮助等系列问题。
  五是在学生方面,参与跨学科课程的学生具有多样化的背景和兴趣,如何设置课程目标去协调差异,也是一个难题。
  记 者 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大概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我想,贵校对跨学科主题协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一定不会就此止步。最后,请您谈谈贵校对这一项目的后续开发有哪些设想。
  陈鲁焕 尽管我们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未来我们还是会在学科整合上继续探究,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现有的成果,并努力去克服面临的困难。一是继续开发跨学科的校本课程,并争取有更多的跨学科课程进入省精品课程的行列;二是进一步完善跨学科教学的组织管理,如教学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争取给予更多的行政支持;三是要继续加强教师在跨学科方面的培训与学习研修,学习更多关于协作教学的经验和技巧,为教师更好地完成跨学科教学任务,给予自我效能感的充分提升。
其他文献
【标题】 厚实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品质  【作者】 鲁国权  原发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1年第07期;转载于《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年第12期  【标题】 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化学实验创新探究  【作者】 付小勤,曾幼淼  原发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1年第09期;转载于《中学化学教与学》2011年第12期  【标题】 谈谈对特异性免疫的教学指导  【作者】 梅籍琪 
期刊
一百多年前,温州中学就诞生在秀丽的浙南大地上。从那一刻起,她就奔涌着独特的文化血脉。被章太炎赞誉为“三百年绝等双”的国学大师孙诒让先生为了开启民智、富强国家,于1902年亲手创办了这所学校。这位大教育家既重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又注重学生国学根基的打造,既倡导学生投身社会活动,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理念从此浸透在温州中学的血液之中,成为每一个学子的文化禀赋——传统就这样深深地扎下了根。  于是
期刊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有教无类”,告诉世人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潜质生也是受教育者,教师对他们应抱持“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但潜质生也有他的特殊性,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给潜质生转化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法。面对潜质生,教师更要多一份期待和坚守。  一、基本情况  小董是我任教班级里的一个男生,对他的最初印象源于他的一手字,不管写字时间多仓促,他的字总是那么整洁、遒劲。但是他的
期刊
一、 教学案例  在上《绿洲》一课时,笔者采用了情境导入法。  【教学片段1】  师 (结合图1《楼兰遗址》的展示,一边播放肖邦的音乐《雨滴》,一边用低沉的语调诉说)这张图片是新疆库鲁克格山麓的孔雀河流域楼兰遗址的照片。河早已断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干涸的荒漠、枯萎的树木、残破的家什、风干的肢体,是解读楼兰兴衰的实证。植被的破坏,大地日益沙漠化,人类最终将自己埋葬自己。  师 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
期刊
历史学科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时间跨度大,特别是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就会感到困惑或者无法产生兴趣,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只有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更多地运用历史文献、历史图片、模拟历史场景等手段营造历史氛围,使那些久远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才能使学生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和感悟历史。下面笔者就以《罗马人的法律》(人民出版社版,
期刊
《孟子·万章上》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孟子提出的著名的分析文艺作品的理论命题,后人概括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理论强调了文本与作者之间的联系,经过后世学者的不断探讨、阐释、实践和总结,已经上升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权威,成为阐释学上的一个重要法则和方法论。而我们知道
期刊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学只注重词汇、语法,很少考虑文本的题材和体裁,学生的阅读也就始终处于一种很被动的浅层次的状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笔者以为,运用近年来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盛行“体裁教学法”理论进行教学,不失为改变这一现状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体裁教学法”,指的是师生在语篇体裁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1)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
期刊
笔者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是美术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他们是一群与普高学生的年龄相当,但心志、特长、习性、文化课基础等方面有所不同的艺术生。他们有个性,却颇有些偏执;他们聪明,但行为习惯上时有懒散;他们爱艺术,课余喜欢看美术类画册,大多时间专注地投入到绘画练习之中,致使文化课学习时间少、基础弱。作为文化课教师,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学生的心性,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坐视不管,更不能
期刊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处处蕴含和洋溢着深刻的哲理。尤其是古诗词,以其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底蕴厚重的特点,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诗即是画,画即是诗”。古诗词音韵优美,富有节奏,形象生动,意境悠远,含义隽永。而哲学理论性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古典诗词,不仅能形象地阐明哲理,加深学生的理解,收到事
期刊
蒋善琪,中共宁海县委委员,县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自担任现职以来,致力于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在《中国教师报》《浙江教育报》《领导科学论坛》等报刊发表了《彰显特色 提升全员 着眼未来——三大工程两大模式创新宁海师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策略思考》等文章,倡导和践行“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宁海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而用心用情,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