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导学课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堂教学要打破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引领,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仅是课堂,更要关注课前和课后,甚至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课堂教学是让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形成“课前——课上——课后”一条龙学习模式。我校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指导方案,通盘考虑学生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根据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而提出的,我们全校师生要切实依据“导学案”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一、课前预习导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可见,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前预习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重点是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各种资料,去质疑问难,并尝试对重点问题进行探究。预习课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健康成长,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思考探究。
  以《鸟的天堂》中的“预习导学”设计为例。
  “预习导学”: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学习“入门”题:
  1、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读第一遍,碰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标注在书上,并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标出自然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读第三遍,画出自己喜爱的词语和句子
  2、给字换一部分组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奖( ) 津( ) 消( ) 观( )
  —( ) — ( ) — ( ) —( )
  你还有那些识字方法,记记其他生字。————————————————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缝隙(xi xì ) 不可计数( shǔ shù ) 泊船(bó pō)
  主干(gān gàn) 应接不暇(yīng yìng) 兴奋(xīng xìng)
  4、下面词语什么意思,你能再写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应接不暇 ——————————— 不可计数————————
  —————— ——————— ——————
  5、读文理解,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6、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简要介绍。
  7、质疑。自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请将课文再有感情地朗读两遍,其中一遍请父母或同学为你评分,并请他们写一写理由。
  评分: ——— 分。(满分100分)
  理由:——————————
  以上设计,在要求明确,内容具体的每一题中,让学生渐入预习的状态,从而产生有效的预习效果。
  ⑴、朗读课文,解决生字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因此, “预习导学” 中的第一小题便是“读读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这为后面的预习练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题是生字学习,讲究方法,不可死记硬背。诸如形声记字法,拆字法,猜字谜,打油诗等。
  ⑵、语言积累,感知内容
  第三、四小题是关于词语方面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有助于让学生在词语的运用中达到语言的积累。其中第五题读文理解,是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的。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这一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深入学文。这样使“预习导学”与“课堂研讨”达到了有机的整合。
  ⑶、搜集资料,培养兴趣
  由于新教材的课文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对有些课文中的作者、主人公、时代背景等不甚了解,因此,针对这篇课文,设计的“第六题”便是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这样的资料搜集练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满足学生获得成功感的愿望。
  ⑷、质疑问难,激发创意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第八小题主要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可以从课文题目质疑、从重点词句质疑、从矛盾处质疑、从标点符号质疑等等。我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则资料,说有一年美国的一个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在一所著名重点中学听了一堂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眼里的好课:教育学生“全都懂了”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美国人眼里的好课则是: 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的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⑸、家长参与,互动提高
  “预习导学”中的最后一题,让学生把课文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让其评分,努力让学生的预习与他人进行互动,在他人的评读中,提前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从而鞭策学生认真预习,努力预习。
  二、课堂探究导学
  课堂导学,区别于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导学案”的设计,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导学案”设计的不是老师“教”的过程,而是学生“学”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步骤、有层次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实践,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在“课堂研讨”的作业设计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利用空白点,设计练习
  为了表达的需要,好多文章留有“空白”的余地,我们要抓住空白点,设计一些“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写一写”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从而促进情感的升华,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在四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在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后,设计一个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在交流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深深体会到: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心连心,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在课文的最后,可设计这样一个想象:假设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在和其他同学的演一演的过程中,学生再次感受到海峡、大陆人民心连心,接受了民族教育的一次深刻洗礼。
  2、读写结合,设计练习
  《卡罗纳》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意大利的小男孩,遭遇了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他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以及周围人的关爱。文章通篇闪耀着人性的美丽,我想,凡阅读它的人,都会为人们之间的真情所动容。
  在本课结尾处,可设计一个写话练习: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到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怎样给予他们关爱呢?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笔,写上自己想要诉说的话吧。也许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挽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就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因为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这样既渗透了情感,又有利于抓住了对语言文字训练的契机。
  3、利用延伸点,设计练习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在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也会以自己新的创意去发展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展开想象,去发展课文情节、超越文本,产生新的效果。《鸟的天堂》最后结尾处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你为鸟的天堂这处旅游胜地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吧。也可根据课文内容,为导游写一篇简短而富有吸引力的解说词。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结尾让小朋友根据身边实际情况,给当地主管部门的叔叔阿姨写一份建议信。这样既让学生关注生活,又学有所用,培养积极的民生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本民族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三、课后拓展导学
  课后导学的首要任务是对本课内容学习情况的检查,因此要设置“巩固检测”这一环节,通过练习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拓展阅读”是对学生课外补充阅读的指导,可利用学生身边的辅助阅读材料,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有针对性、有选择地进行课文阅读;“语文实践”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
  每篇课文的“延伸拓展”,一般由课后巩固性练习、针对这篇课文涉及的拓展型练习、短文阅读练习、学后记组成,多样性的“延伸拓展”中的作业让学生趣味十足。
  1、课后巩固型练习:
  这类练习是基础题,体现每篇课文重点内容的巩固性练习,有时还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是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练习的主要形式有:选择默写词语、巩固性填空练习、按要求改写句子、摘抄好词佳句等等。
  2、拓展型练习:
  针对课文内容,涉及相关的练习,这类题目学生可以选择来完成,可以是课文的续写,可以是拓展阅读,可以是查找资料,可以是剪贴小报,可以是考察访问等等。如,《五彩池》的“延伸拓展”的作业设计中,设计这样的作业: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请你为宣传五彩池设计一则标语。这类作业,旨在让学生从阅读的文字材料中走出来,延伸到文外,课外及语文生活、语言实践的社会空间,以达到“语文教学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境界。
  3、短文阅读练习:
  一般有两篇阅读练习,一篇为课内阅读,一篇为与本课文相关的阅读练习。如,学习了《观潮》后,学生领略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后,又让学生在阅读另一篇奇观《日月潭》。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后,又让学生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感受叶圣陶先生堪称楷模的作品和人品。
  4、学后记:
  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写上自己的学习心得、收获、体会等,这样的小练笔最具语文学科特点了,如在学习了《乌塔》后,学生从乌塔身上反思中国家长教育。学后记中,学生可以写学课文后的感受,可以写自己的收获,可以写今后打算怎么过,也可以写自己是否有和乌塔同样的经历等等。心有所感,手写所想,字数不限,学生在真情流露中奠定了写作的基石。
  我在《鸟的天堂》中设计了这样的“课后导学”:
  (一)巩固检测。
  1、组词。
  规(  ) 隙(  ) 寂(  ) 耀(  )
  梢( ) 稍(  ) 捎(  ) 哨(  )
  泊bó( )pō( ) 干gān ( ) gàn( )
  2、用下面的词语说一句话
  陆续:
  应接不暇: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榕树正在(  )时期,好像把它的(  )展示我们看。那么多的(  ),(  )堆在(  )上面,不留一点儿(  )。那(  )的颜色, 着我们的眼睛,(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
  (二)拓展阅读。
  1、美文美读—— 阅读第四课,及选读课文第一课,阅读描写绮丽自然风光的作文
  2、读写引领——同步阅读练习—第一单元《鸟的天堂》。
  (三)语文实践。
  1、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为鸟的天堂这处旅游胜地的导游编写一篇简短的导游词吧。
  2、选择一处景物, 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四)解疑问难
  对于你的疑问解决了吗?还有疑问吗?努力想办法解决。
  “导学案”是学校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新改革,面对新生事物,我们感到困难重重,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眼里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严谨而富有情趣的
  课堂毕竟是课堂——一段生活,不要赋予太多太多
  孩子毕竟是孩子——潜力无限,幼稚之中透出智慧
  探究毕竟是探究——合作探究要循序渐进遵循规律
  结论毕竟是结论——不追求唯一,追求思维的价值
  我们相信,课堂没有止境,研究就没有止境。追求永无止境,奋斗就永无穷期!凭着我们年轻气盛,凭着我们执著投入、坚持不懈,我校新课堂改革一定会展现一番“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可喜局面。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必须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数学这一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的特点,
期刊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外显出良好的学风、班风。而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见,建设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挑选、培养、使用好班干部。班主任在工作当中,要有计划的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主人意识、创造意识和效率意识,使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用、地位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他们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同学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期刊
语文教学应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放手给其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逐渐培养了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的发展。搞好学生的自学活动,不仅改革了旧的教学模式,而且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无疑是提高
期刊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的结果,数学知识、能力的获得来自于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本身,来自于学生的心理抽象和运算等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创造适宜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培养操作能力,凭借直观获得感知;让学生人人动脑,发展思维能力,使操作、感知经过思维,内化成表象;让学生人人动口,提高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使操作而感知,内化而表象的数学事物再次经过抽象,用语言、文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然而,目前农村小学不仅没能把课外阅读摆在应有的位置上,而且阅读状况令人堪忧。那么,影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加强和促进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  我校六年级的学生均已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从心理学
期刊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学手段上看,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
期刊
我们知道,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课堂教学的低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
期刊
陈晨,2000年9月进入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综合高中班学习,当时的目标就是考大学.2001年初,学校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业教育活动.此时,陈展是校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及学生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化教学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该及时掌握这门现代技术,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电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活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气氛。电化教学将声音、形态、色彩、动作等融为一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活化教学内容,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觉借助生动形象的图像,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有关研究表明:在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