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解惑,拓展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禁”政策被许多人等同于“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两项政策在来源和含义方面有明显不同,“海禁”政策的实施时间也并不局限于明清时期。本文试图通过“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对比,对“海禁”政策开始出现的时间进行考察,还原历史真相,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能力的深度提升。
  关键词:“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官本船制度
  一、疑问出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页中这样定义“海禁”:“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在讲授新课时,笔者这么解读:这是一项对外贸易政策,时间——明清时期,禁止对象——国人,限制对象——外商,要注意区别“禁止”和“限制”两个词的不同含义,“禁止”即完全禁绝,“限制”即有限度地放开而不是禁绝。接着再指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对明朝政策的延续。课后有学生提出疑问:“‘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二、新的发现
  教材对这两个政策的表述很模糊,笔者在课前也并未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对比,于是对学生说:“两个政策内容差不多,‘海禁’政策主要是对内的防范,侧重于经济手段和政治目的,‘闭关锁国’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更侧重于外交。”但事后想想,这样的解释未免有点草率。笔者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两个概念的区别,就去查找资料,还真的发现了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概念的来源不同
  明清两朝的历史文献中,有“通番禁令”“海禁令”或“迁海令”的记载,如《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了清顺治十三年颁布“海禁令”:“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但在明清历史文献中并无“闭关锁国”“闭关自守”之说。
  那么“闭关锁国”这一说法从何而来呢?实际上,这个词首次出现并不是在中国,而是西方列强对日本德川幕府对外政策的看法。为防止欧洲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播和扩大影响,从德川秀忠时起,幕府开始向锁国政策转变,在1633年发布第一次禁令:
  (1)除特许船只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2)除特许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
  (3)已去外国并在外国构屋营居之日本人,若返抵日本应即处以死罪。
  ……
  这一禁令发布后,西方国家对日本幕府非常不满,遂称其禁令为“闭关锁国”,带有明显的不敬之意,这是所能查阅到的最早的“锁国”政策。后来西方国家又把“闭关锁国”这种说法从日本转引至中国,形容中国的“海禁”政策。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近现代中国学者在研究海禁政策时,由于“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含义极其接近,往往把它们看作是同一政策,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把两个政策混为一谈的群体现象。由此可知,“海禁”政策这一说法出自中国,“閉关锁国”则最初来自于西方国家对日本对外政策的观点。
  2.含义有区别
  由于两个政策的来源不同,其含义也必然存在差异。诚如前言,“海禁”指的是禁止中国人私自赴海外经商贸易和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关键是“禁”字,它的重心是阻止和禁绝国人与外国发生经济联系,以防沿海人民出海与外国人联合,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构成威胁。例如:朱元璋时屡次宣布“通番禁令”,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顺治十三年颁布“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海禁政策主要是一项强制性的经济政策,却侧重于政治目的,即最大限度地降低沿海百姓和外国人联合对付明清王朝的可能性,巩固封建统治。
  “闭关锁国”指的是不与外国往来,关键在“锁”,既要锁住自己,也要锁住别人,但即便是日本的“锁国令”,也没有完全禁绝与外国的交往,当时日本至少保留了和中国、朝鲜与荷兰的贸易往来。中国所谓的“闭关锁国”是后人妄加的,假若该政策套用在清代,则表现为至少保留了粤海关,即广州十三行(有些时候也开放了江、浙、闽海关)的对外贸易,从贸易额来看却是与日俱增。也就是说,这个政策并没有真正“锁”住国人迈向海外的脚步,更没有“锁”住外国人来华的脚步。“闭关锁国”政策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后人把“闭关锁国”加之于清朝可能是为了说明封建王朝正在走向没落,通过否定清朝的保守性,论证中国的落后主要就是由此政策造成的而已。但可以断定的是,所谓的“闭关锁国”,比“海禁”政策涉及的范围更广,管制更全面,它侧重于把“自己”封闭起来,同时又尽量减少与外国的交往,更像是一项外交政策。
  在弄清楚了两个政策的区别后,笔者又产生了另外一个疑问:“海禁”政策除了明清两朝外,之前的王朝是否也实行过?这一政策真的是从明朝才开始的吗?
  三、再解新疑
  笔者偶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现了陈树志老师写《官本船制度和元朝的海禁》,文中引用了《元史》中的资料,提到元朝时期曾推行“官本船”制度:“二十一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储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其做法是由官方提供船只,招募商人赴海外经营贸易(可能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招标),所得利润按官七民三的比例分成。对比“海禁”政策与“官本船”制度,它们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明清“海禁”政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而非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所谓的“禁”,即禁止“民间”的海外贸易,而不是禁止“官方”的海外贸易;所谓的“限”,也表现为至少官方主导的粤海关一直没有关闭过,其实质是实行官方垄断性质的对外贸易。元代的“官本船”制度,虽未提到限制外商,但其做法实际上也是禁止商人“私自”出海贸易,商人出海贸易必须是在官方的统筹安排下进行,并且商人只能从利润中拿到30%的“辛苦费”,所以“官本船”制度也是官方垄断性质的海外贸易。由此可知,元朝早已实行过海禁,明清时期将这项政策进行了继承和强化。
  还有学者认为在宋代就曾出现过全面海禁,他们的依据是《宋史·太宗本纪》的记载,雍熙二年赵光义“禁海贾”。又据《食货志》记载:“太平兴国初,私与蕃国人贸易者,计直满百钱以上论罪,十五贯以上黥面流海岛……淳化五年申其禁,至四贯以上徒一年,稍加至二十贯以上,黥面配本州为役兵。”可见,在宋代已经严格限制甚至禁止私下与外商贸易,若被发现将受严惩,虽未冠之以“海禁”之名,但从其操作内容和对违反者的惩罚力度来看,与后来元明清实行的海禁实在没有多大差别。史学界对“宋代是否曾经实行海禁”这一问题存在争议,本人认为不必拘泥于名称,而应关注其实质内涵。
  至此,对“海禁”政策的“追问”告一段落,在查阅过程的不断肯定和否定中,笔者对“海禁”政策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也弥补了人民版教材对“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叙述模糊的不足。
  四、教师感悟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提出疑问,是值得教师鼓励的好事。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式平等交流,是双方思想的碰撞和精神的交流,是一种和谐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绝不是单向的,绝不只是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反馈和提出的问题,也同样会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对教师来说,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马世力.历史(必修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
  [2]陈树志.官本船制度和元朝的海禁[J].中学历史教学,2012(10):3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下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对策。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日常管理  一、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1.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对学生个性发展忽视严重,只关注自身管理的便利性。目前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依然以高校自身为主体,将管理的现实需要放在首位,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管理客体即高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高校日常管理工作者被日常
期刊
教育者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只有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充实心理学知识,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这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该积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要具备最为宝贵和鲜活的教学资源。但璞玉虽好,尚须雕琢。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班主任,首先要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进而对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和禀赋进行了解和
期刊
摘 要:随着音乐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很多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纵观小学音乐教学,一些对于音乐教学不准确的理解充斥在教学实践中,全面发展就是全优发展吗?音乐欣赏的时候需要教师讲得越详细越好吗?对学生的激励越多越好吗?教师怎样处理对教材的认识。笔者提出对音乐教学的四点质疑,力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教育;质疑;激励  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提升学生内驱和激发学生审美体验等
期刊
摘 要: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大部分内容。该课程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解剖学知识难记,生理学知识难理解,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开放实验室、将理论教学带入实验室教学中、完善并优化教学内容、考试改革等方式将理论和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实验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引入课堂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吸收的同时,通过课后的互动达到知识的巩固。通过实践证明,对于web编程基础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web编程基础;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重构了课堂流程,将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
期刊
摘 要:对目前本科“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方法单一、教学案例陈旧、实践教学滞后、产学脱节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教学“理论+实践”架构优化、构建“阶梯式”案例教学机制、完善过程化考核机制、重构“产学一体化”教学机制等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以期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房地产估价;教学架构;案例教学;产学一体化  “房地产估价”课程是为了适应国土资
期刊
摘 要: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推动着大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转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不能与社会上人才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本论文首先介绍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就课程结构的设置作详细的规划,并提出了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实践性;策略  一、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诗歌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如果与适切的字理识字法进行有效结合,抓住文眼、品词析句、体悟诗境、领会情感,将会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为诗词教学打开一扇新的研究之门。  关键词:字理识字;古诗教学;应用  《尔雅》《说文解字》等文字学、训诂学著作昭示着字理识字的深厚渊源。而同样作为中华文学艺术宝库的瑰宝——古诗,以其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意境悠远等独特魅力,吸引着大家去品读、体味。如果能将适切的字理识
期刊
摘 要:中国对服装色彩的运用源远流长,不同的时代,流行的主体不一样,颜色特征也不一样。服装是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见证者。透过服装色彩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服装;色彩;等级;社会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对服装的色彩颇为敏感。大多数人都很注重自身服装颜色的搭配,走在潮流顶端的人对流行色更为关注。服装色彩的使用,在现代已没有了限制,但在中
期刊
摘 要: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而中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易被淫秽色情、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信息所吸引,严重影响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何保证中学生健康上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校园绿色网络势在必行。  关键词:因特网;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方面,互联网给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