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05课程实施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更加规范与明确,教学要求更加科学与理性;但各种文化交织的转型大背景给以灌输为主导模式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依据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在高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之际,积极探索创制隐性化教育意境即通过设置合适的教育教学情景和情境,有意识隐藏教育意图,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意识,构建主动接受的角色意识,最大限度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主体;隐性化教育;意境创制
一 、新课改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化教育的必要性阐释
(一) 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理性思考
教育教学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内控要素,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要素、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各目标皆有质与量的特性,彼此之间又具有累积性和交叉性,四门新课程的系列学习促使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等内化于大学生身心,形成个体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心理认同。即必须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原则性规定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为宏观目标,但绝非像其他专业性课程就直接等同于教学过程的具体目标,必须根据各门课程的理论体系与框架肢解目标使之成为一个目标群即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关系、以及四门课程之间的边界划分出发,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性的具体依据和标准。这些依据和标准的设置须把握教育主体的身心发展性;突显教育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强化教学体系的学科知识性;创制实践模式的功能持续性,最终实现教育教学宏观目标。
新课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学习主体性;就教材而言不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依据,每本教材都配有四本辅助性的参考教材,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保障教学效果,教育教学中须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学生特征合理有效地分析教材、整合教材,这为隐性化教育教学意境创制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变革意境——价值观多元化的客观存在
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的客观事实是时代特征之一,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方式和手段的巨大挑战无可否认。社会多元思想价值观并存是现实存在,但转型发展中一元价值观确立是关系民族存亡的系统工程,工程实施必须在与非一元的交锋和斗争中逐渐形成与修正,这任何人都无法回避。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非常强调观念唯一正确性,彰显了灌输原则,强化了教育目标,却极少考虑学生的心理主体性要求。其原因有教育教学的纪律要求,也有教育者个人难以驾驭教学体系与内容以及缺乏与错误的思想言论、事实和社会现象对撞的能量。事物本就是相对立存在的,大学生总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了解做出判断,“知其所以然”本就是这一年龄段个体成长中的必然,他们渴望了解原始事实,渴望在比较中检验与确立自身的观念,因而教会他们在了解、分析社会真实存在以及学会如何辩证性面对尖锐矛盾和问题而完善观念是其一生受用的“渔”,也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探索的方向与目标。
(三)青年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特征使然
1.我们选择性调查结果(某高校1年级学生连续4年问卷调查)显示:作为接受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明显的递进式现象,就能概括各种社会现象,掌握社会标准并用之来衡量、判断社会事物的程度来看,学生的自我认知(各自的入学时)04,05,06,07级,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为21.6%;23.8%;27.4%;29.9%;就某个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来看也是上升趋势;学生对自己的追求十分明确,并且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做出理性思考;但对是否正确存在疑惑;总体分析认为他们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增强,自我创意成分增加,个性化比较突出;能够非常主动去思索是否应该以及怎样接受教育信息,认知上从“知其然”逐步上升为“知其所以然”,因而对给予的教育信息大多采取个性化的选择、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成长背景及对现实情境的认识与把握就成为其主要判断依据,再加上青年心理成长过程中特有的阶段性自我构建的心理特征,大学生会不同程度的以特有方式接受或抵制信息传递。特别是以“灌输”为主要原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会造成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加上转型大背景下各种思潮的碰撞与冲击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再加上某些教育者过度强调教学主导性而难以关注学生心理及思想实际,单方面以为大学生都应该受自己的诠释和教育,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无法调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势必造成教育零效应或负效应。
2.调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有着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很强的主体性、探索性、怀疑性、自我选择性,但对从外面灌输的思想政治理论有明显逆反心理。从心理学上讲,个体对确定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种与主体无直接切身利害关系的刺激单调、反复出现,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继而可能产生不良的应激心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一直比较充足(06方案的四门课总课时占4年制本科总课时的8.4%,比例相对较高,98方案更高),但其效果不甚理想也有目共睹。原因寻找与策略调整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教授过程中因理论框架严密,存在着理论阐述难度问题,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刺激的重复与再现。而单一的刺激反而会使青年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一种刺激屏障,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因为青年个体在原有的成长经历对既定观念、事物接受和认同大多是相对被动的,但大学阶段是其独立人格的逐步形成以及主体性自我体现要求非常强烈的时期,而主体性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个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与自我心理认同矛盾时的功能表现,它决定着个体接受和认同的最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阐释问题使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彰显一直处于某种压力下而相对被动,其逆反心理有时会演变成为一种消极反抗的病态心理,会为盲目抵触情绪左右,对教育教学内容采取极端的偏激性的反对态度,反而会有意趋向或偏好于教育者所反对的事物,或非主流的观念意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因而针对青年学生心理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创制隐性化教育意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目标是新课改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变革先入为主、目的单一而彰显的灌输式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化教育教学意境重新焕发灌输之能量,以促动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持续发展。
二、 新课改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化教育意境创制思考
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人们在研究学生成才的各因素时,发现存在教学外诸如教育环境、氛围、教师人格魅力、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相对于正规课程系列的无形教育具有显性作用,但因为和正规教育有区别,将之称为隐性课程,他们以隐秘的、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认知形成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我们有着意识形态的区别,但他们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可见学生大量价值观念确立和隐性化教学资源的存在有着显而易见的正相关。
(一)探究与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显性
“为了使社会主义更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系统工程,其实施任重道远。但作为一线教师要有充分信心,自我认知构建与积累中一定要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借其他学科的码头才能出海”的片面认识。要清楚、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是科学而规范,非单纯传达方针政策或培养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课程;也一定要避免将与之相关的如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上靠,当作一般的知识课程。这种显性需要我们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全面实现。
(二)构建“主导课程+辅修教育+目标管理”相整合的隐性化教育教学意境
1.创制四门课程课堂主导教育的隐性化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学手段的创新与隐性化设计,如辩论、反论、讨论、对比等方式,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设置有明确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关心的社会热点等的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从问题入手将理论内化在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最终通过学生充分自主意识支配下的自我辨证思考,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理论内容,在疑难问题研讨中,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回应教师的积极引导,最终实现理论的必然回归,使学生感受到基本理论的当代应用性、实践检验性和现实指导性,即自觉地完成“知其所以然”的时代性认知升华,实现真信、确信的教育教学目标。
2.创制心理素质培育为主的隐性辅修教育模式。开设心理素质培养的选修课程和心理辅导等心理素质培育类教育教学内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实施提供心理基础,因为学生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素质与效果直接正相关。任何一个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都是直接建立在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与塑造自我和对自己及他人负责任的正态心理纬度上,反之也就必然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需条件。不是他们缺乏成为理论素养高者的基础,而是问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接纳会受到心理问题阻碍,其非常态认识与行为也必然会导致他们会对教育教学目的、要求、手段等表现出非常态的态度和行为。当然心理教育与辅导策略应用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无形中会使老师培养倾听能力和同理心,即能够和学生站在问题的同一面去共同面对学生及其出现的问题,实现安其所安与心理教育以至安之若命与心性发展之教育教学目标;单就教育教学与辅导中采用心理学知识及技巧而言,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觉到教育者的理解、协助与尊重,老师能够感受到自我心性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学生与教师以此隐性教育机制的构建实现自我升华,真正实现了“助人”与“自我发展”双重目标。
3.创制适应社会为主要目标的行为指导与训练的隐性化实践策略。根据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注重大学生行为养成隐性化策略,强调学生人格形成的主体性。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在专职教师的辅助下以辅导员老师为主组织教学,主要形成是以学生宿舍社区和基于校园团队修身以及各社团工作指导的三种教学方案。课程通过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团队游戏、小组辩论赛、校园生活情景剧、情景小品表演、文明宿舍内务技能比赛、社团活动巡回汇报以及小组自我管理经验介绍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从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内驱探究的欲望,在其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共鸣、假想操作等获得真实性体验,以实现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以正确的观念引导自我,学会如何做出正确抉择,并且学会遵循正确判断行为模式选择后的自我过程管理规则,以及设定行为结果的责任分析与承担的自我成长性目标。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师生都明显感受到:当教育意图被隐蔽,说教色彩被淡化后,教育内涵更丰富,过程更自然,效果更明显,学生行为自觉自为性的增强从根本上体现和践行了教育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詹文都.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反馈调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http://202.121.15.143:84/document/2005-2a/sx050219A.htm.
[3]武东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思考的若干问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http://166.111.106.5/xi-suo/lkb/jiaoxueyanjiu/wudongsheng.htm
[4]赵甲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的矛盾探析[J] .http://moral.tsinghua.edu.cn:8080/newsdetail.jsp?news_id=144
[5]字秀春. 特别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走过场"行不行? .人民网评论部策划.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5/3423312.html.2005,5,27,16:34
[6]卢清昌,昝启均,徐娟.论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J].西北医学教育,2005,5.
[7]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J].教育评论,2002,1.http://www.nbedu.net.cn/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1817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1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主体;隐性化教育;意境创制
一 、新课改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化教育的必要性阐释
(一) 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理性思考
教育教学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内控要素,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要素、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各目标皆有质与量的特性,彼此之间又具有累积性和交叉性,四门新课程的系列学习促使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等内化于大学生身心,形成个体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心理认同。即必须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原则性规定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为宏观目标,但绝非像其他专业性课程就直接等同于教学过程的具体目标,必须根据各门课程的理论体系与框架肢解目标使之成为一个目标群即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关系、以及四门课程之间的边界划分出发,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性的具体依据和标准。这些依据和标准的设置须把握教育主体的身心发展性;突显教育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强化教学体系的学科知识性;创制实践模式的功能持续性,最终实现教育教学宏观目标。
新课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学习主体性;就教材而言不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依据,每本教材都配有四本辅助性的参考教材,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保障教学效果,教育教学中须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学生特征合理有效地分析教材、整合教材,这为隐性化教育教学意境创制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变革意境——价值观多元化的客观存在
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的客观事实是时代特征之一,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方式和手段的巨大挑战无可否认。社会多元思想价值观并存是现实存在,但转型发展中一元价值观确立是关系民族存亡的系统工程,工程实施必须在与非一元的交锋和斗争中逐渐形成与修正,这任何人都无法回避。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非常强调观念唯一正确性,彰显了灌输原则,强化了教育目标,却极少考虑学生的心理主体性要求。其原因有教育教学的纪律要求,也有教育者个人难以驾驭教学体系与内容以及缺乏与错误的思想言论、事实和社会现象对撞的能量。事物本就是相对立存在的,大学生总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了解做出判断,“知其所以然”本就是这一年龄段个体成长中的必然,他们渴望了解原始事实,渴望在比较中检验与确立自身的观念,因而教会他们在了解、分析社会真实存在以及学会如何辩证性面对尖锐矛盾和问题而完善观念是其一生受用的“渔”,也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探索的方向与目标。
(三)青年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特征使然
1.我们选择性调查结果(某高校1年级学生连续4年问卷调查)显示:作为接受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明显的递进式现象,就能概括各种社会现象,掌握社会标准并用之来衡量、判断社会事物的程度来看,学生的自我认知(各自的入学时)04,05,06,07级,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为21.6%;23.8%;27.4%;29.9%;就某个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来看也是上升趋势;学生对自己的追求十分明确,并且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做出理性思考;但对是否正确存在疑惑;总体分析认为他们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增强,自我创意成分增加,个性化比较突出;能够非常主动去思索是否应该以及怎样接受教育信息,认知上从“知其然”逐步上升为“知其所以然”,因而对给予的教育信息大多采取个性化的选择、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成长背景及对现实情境的认识与把握就成为其主要判断依据,再加上青年心理成长过程中特有的阶段性自我构建的心理特征,大学生会不同程度的以特有方式接受或抵制信息传递。特别是以“灌输”为主要原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会造成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加上转型大背景下各种思潮的碰撞与冲击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再加上某些教育者过度强调教学主导性而难以关注学生心理及思想实际,单方面以为大学生都应该受自己的诠释和教育,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无法调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势必造成教育零效应或负效应。
2.调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有着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很强的主体性、探索性、怀疑性、自我选择性,但对从外面灌输的思想政治理论有明显逆反心理。从心理学上讲,个体对确定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种与主体无直接切身利害关系的刺激单调、反复出现,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继而可能产生不良的应激心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一直比较充足(06方案的四门课总课时占4年制本科总课时的8.4%,比例相对较高,98方案更高),但其效果不甚理想也有目共睹。原因寻找与策略调整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教授过程中因理论框架严密,存在着理论阐述难度问题,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刺激的重复与再现。而单一的刺激反而会使青年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一种刺激屏障,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因为青年个体在原有的成长经历对既定观念、事物接受和认同大多是相对被动的,但大学阶段是其独立人格的逐步形成以及主体性自我体现要求非常强烈的时期,而主体性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个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与自我心理认同矛盾时的功能表现,它决定着个体接受和认同的最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阐释问题使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彰显一直处于某种压力下而相对被动,其逆反心理有时会演变成为一种消极反抗的病态心理,会为盲目抵触情绪左右,对教育教学内容采取极端的偏激性的反对态度,反而会有意趋向或偏好于教育者所反对的事物,或非主流的观念意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因而针对青年学生心理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创制隐性化教育意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目标是新课改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变革先入为主、目的单一而彰显的灌输式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化教育教学意境重新焕发灌输之能量,以促动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持续发展。
二、 新课改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化教育意境创制思考
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人们在研究学生成才的各因素时,发现存在教学外诸如教育环境、氛围、教师人格魅力、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相对于正规课程系列的无形教育具有显性作用,但因为和正规教育有区别,将之称为隐性课程,他们以隐秘的、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认知形成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我们有着意识形态的区别,但他们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可见学生大量价值观念确立和隐性化教学资源的存在有着显而易见的正相关。
(一)探究与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显性
“为了使社会主义更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系统工程,其实施任重道远。但作为一线教师要有充分信心,自我认知构建与积累中一定要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借其他学科的码头才能出海”的片面认识。要清楚、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是科学而规范,非单纯传达方针政策或培养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课程;也一定要避免将与之相关的如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上靠,当作一般的知识课程。这种显性需要我们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全面实现。
(二)构建“主导课程+辅修教育+目标管理”相整合的隐性化教育教学意境
1.创制四门课程课堂主导教育的隐性化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学手段的创新与隐性化设计,如辩论、反论、讨论、对比等方式,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设置有明确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关心的社会热点等的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从问题入手将理论内化在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最终通过学生充分自主意识支配下的自我辨证思考,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理论内容,在疑难问题研讨中,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回应教师的积极引导,最终实现理论的必然回归,使学生感受到基本理论的当代应用性、实践检验性和现实指导性,即自觉地完成“知其所以然”的时代性认知升华,实现真信、确信的教育教学目标。
2.创制心理素质培育为主的隐性辅修教育模式。开设心理素质培养的选修课程和心理辅导等心理素质培育类教育教学内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实施提供心理基础,因为学生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素质与效果直接正相关。任何一个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都是直接建立在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与塑造自我和对自己及他人负责任的正态心理纬度上,反之也就必然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需条件。不是他们缺乏成为理论素养高者的基础,而是问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接纳会受到心理问题阻碍,其非常态认识与行为也必然会导致他们会对教育教学目的、要求、手段等表现出非常态的态度和行为。当然心理教育与辅导策略应用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无形中会使老师培养倾听能力和同理心,即能够和学生站在问题的同一面去共同面对学生及其出现的问题,实现安其所安与心理教育以至安之若命与心性发展之教育教学目标;单就教育教学与辅导中采用心理学知识及技巧而言,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觉到教育者的理解、协助与尊重,老师能够感受到自我心性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学生与教师以此隐性教育机制的构建实现自我升华,真正实现了“助人”与“自我发展”双重目标。
3.创制适应社会为主要目标的行为指导与训练的隐性化实践策略。根据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注重大学生行为养成隐性化策略,强调学生人格形成的主体性。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在专职教师的辅助下以辅导员老师为主组织教学,主要形成是以学生宿舍社区和基于校园团队修身以及各社团工作指导的三种教学方案。课程通过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团队游戏、小组辩论赛、校园生活情景剧、情景小品表演、文明宿舍内务技能比赛、社团活动巡回汇报以及小组自我管理经验介绍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从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内驱探究的欲望,在其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共鸣、假想操作等获得真实性体验,以实现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以正确的观念引导自我,学会如何做出正确抉择,并且学会遵循正确判断行为模式选择后的自我过程管理规则,以及设定行为结果的责任分析与承担的自我成长性目标。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师生都明显感受到:当教育意图被隐蔽,说教色彩被淡化后,教育内涵更丰富,过程更自然,效果更明显,学生行为自觉自为性的增强从根本上体现和践行了教育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詹文都.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反馈调节[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http://202.121.15.143:84/document/2005-2a/sx050219A.htm.
[3]武东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思考的若干问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http://166.111.106.5/xi-suo/lkb/jiaoxueyanjiu/wudongsheng.htm
[4]赵甲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的矛盾探析[J] .http://moral.tsinghua.edu.cn:8080/newsdetail.jsp?news_id=144
[5]字秀春. 特别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走过场"行不行? .人民网评论部策划.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5/3423312.html.2005,5,27,16:34
[6]卢清昌,昝启均,徐娟.论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J].西北医学教育,2005,5.
[7]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J].教育评论,2002,1.http://www.nbedu.net.cn/article/show_article.asp?ArticleID=1817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1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