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中医特色疗法在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经验。方法:将6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37例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优于对照组90.0%。结论: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治疗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关键词】 妇科术后;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中医特色疗法; 护理与观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7.9%[1]。由于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容易引发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2]。临床并不少见,多见于年龄大、体质差、手术创伤大、渗血多、手术时间长的患者,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3-4]。若处理不当,易造成多发性肠瘘、肠坏死、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是密切病情变化,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自1999年3月-2013年3月间本院妇科住院手术患者并发EPISBO患者67例,其中3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年龄22~60岁,平均(36.7±3.7)岁。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6例,子宫全切术10例,剖宫产术后4例。观察组37例,年龄25~63岁,平均(38.2±4.3)岁。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23例,子宫全切术12例,剖宫产术后2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梗阻症状出现在术后5~13 d,平均7 d。表现为术后肛门已有排气、排便,但进食后又出现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停止,伴有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查体:腹部压痛不明显,无肠型及胃肠蠕波,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平片示:小肠有多个窄小液平面,有时在结肠内可见积气,但无孤立巨大肠袢表现。
1.3 方法
1.3.1 治疗与护理方法 (1)西医治疗与护理: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肠外静脉营养支持;静脉滴注生长抑素、地塞米松和H-受体阻滞剂,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肠内炎性渗出减少,减轻肠壁的水肿。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大黄15 g(后下),芒硝15 g(冲),厚朴30 g,枳实30 g,大腹皮30 g,炒莱菔子30 g,桃仁12 g,赤芍12 g。水煎400 mL,取药液200 mL保留灌肠Bid,连续应用1~3 d。肠功能恢复后,经胃管注入药液100 mL,Bid,夹闭胃管2 h,连用2~3 d;针灸取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脘。腹痛,呕吐加章门、内关、上脘,腹胀加大肠俞。针刺手法用强刺激,得气后留针20~30 min,每隔5 min行针以增强针感,每日一次。疗程2~3 d。
1.3.2 护理观察指标 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X线检查肠腔积液、积气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失,肛门排气、排便;腹软无压痛,恢复正常饮食后不再出现梗阻症状。显效:腹痛、腹胀缓解,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消化功能改善,进食后偶有轻微腹胀但无梗阻。无效:3 d后腹痛加剧,腹胀明显、症状不能缓解或中转手术者。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全组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均好转治愈出院,无中转手术及护理措施不当的有关并发症,对照组中转手术3例。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妇科、外科手术愈来愈多的开展,术后并发EPISBO也常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增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预防EPISBO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诊治与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3.1 术后胃肠功能动态变化及EPISBO临床特点的观察 正常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大部在第3天左右恢复,此时出现少许的排气或排便之后开始进食,进食后很快出现肠梗阻症状应慎重对待。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排便的同时再行腹部肠鸣音听诊及肠蠕动的动态变化,以正确判断肠功能是否完全恢复,才能决定患者是否继续胃肠减压或饮食。(2)充分掌握EPISBO临床特点,当患者并发EPISBO时腹痛症状不显著,以胀痛为主,腹胀、腹部膨隆一般为对称性,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腹部触诊有柔韧感,但各部位的柔韧程度不均一;无明显腹膜炎体征,触不到明显肠绊或包块。(3)但在临床观察和护理中若发现患者腹痛转为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或胃肠减压液或者血性液体;腹胀明显且不对称,有局限性隆起又可触及压痛性包块;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伴发热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做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以便与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准确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2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恐惧的情绪是患者个体所面临的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可以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等[5]。但过渡持久的焦虑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从而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心理护理干预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护理工作中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或具体体现。只有了解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或恐惧的情绪,一可减低术后伴发症的发生,二可消除患者因术后不久而并发EPISBO所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维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治疗效果和愈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妇科术后;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中医特色疗法; 护理与观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7.9%[1]。由于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容易引发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2]。临床并不少见,多见于年龄大、体质差、手术创伤大、渗血多、手术时间长的患者,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3-4]。若处理不当,易造成多发性肠瘘、肠坏死、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是密切病情变化,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自1999年3月-2013年3月间本院妇科住院手术患者并发EPISBO患者67例,其中3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年龄22~60岁,平均(36.7±3.7)岁。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6例,子宫全切术10例,剖宫产术后4例。观察组37例,年龄25~63岁,平均(38.2±4.3)岁。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23例,子宫全切术12例,剖宫产术后2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梗阻症状出现在术后5~13 d,平均7 d。表现为术后肛门已有排气、排便,但进食后又出现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停止,伴有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查体:腹部压痛不明显,无肠型及胃肠蠕波,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平片示:小肠有多个窄小液平面,有时在结肠内可见积气,但无孤立巨大肠袢表现。
1.3 方法
1.3.1 治疗与护理方法 (1)西医治疗与护理: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肠外静脉营养支持;静脉滴注生长抑素、地塞米松和H-受体阻滞剂,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肠内炎性渗出减少,减轻肠壁的水肿。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大黄15 g(后下),芒硝15 g(冲),厚朴30 g,枳实30 g,大腹皮30 g,炒莱菔子30 g,桃仁12 g,赤芍12 g。水煎400 mL,取药液200 mL保留灌肠Bid,连续应用1~3 d。肠功能恢复后,经胃管注入药液100 mL,Bid,夹闭胃管2 h,连用2~3 d;针灸取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脘。腹痛,呕吐加章门、内关、上脘,腹胀加大肠俞。针刺手法用强刺激,得气后留针20~30 min,每隔5 min行针以增强针感,每日一次。疗程2~3 d。
1.3.2 护理观察指标 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X线检查肠腔积液、积气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失,肛门排气、排便;腹软无压痛,恢复正常饮食后不再出现梗阻症状。显效:腹痛、腹胀缓解,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消化功能改善,进食后偶有轻微腹胀但无梗阻。无效:3 d后腹痛加剧,腹胀明显、症状不能缓解或中转手术者。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全组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均好转治愈出院,无中转手术及护理措施不当的有关并发症,对照组中转手术3例。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妇科、外科手术愈来愈多的开展,术后并发EPISBO也常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增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预防EPISBO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诊治与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3.1 术后胃肠功能动态变化及EPISBO临床特点的观察 正常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大部在第3天左右恢复,此时出现少许的排气或排便之后开始进食,进食后很快出现肠梗阻症状应慎重对待。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排便的同时再行腹部肠鸣音听诊及肠蠕动的动态变化,以正确判断肠功能是否完全恢复,才能决定患者是否继续胃肠减压或饮食。(2)充分掌握EPISBO临床特点,当患者并发EPISBO时腹痛症状不显著,以胀痛为主,腹胀、腹部膨隆一般为对称性,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腹部触诊有柔韧感,但各部位的柔韧程度不均一;无明显腹膜炎体征,触不到明显肠绊或包块。(3)但在临床观察和护理中若发现患者腹痛转为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或胃肠减压液或者血性液体;腹胀明显且不对称,有局限性隆起又可触及压痛性包块;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伴发热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做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以便与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准确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2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恐惧的情绪是患者个体所面临的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可以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等[5]。但过渡持久的焦虑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从而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心理护理干预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护理工作中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或具体体现。只有了解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或恐惧的情绪,一可减低术后伴发症的发生,二可消除患者因术后不久而并发EPISBO所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维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治疗效果和愈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