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该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父母必须做孩子的好榜样。家长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遵循的原则。学会尊重孩子。不要溺爱孩子。
【关键词】学生;家庭教育;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0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那么,家庭作为儿童重要的一个教育基地,家长该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父母必须做孩子的好榜样。
人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终老师。事实也是如此。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甚至父母对问题的争论等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做父母的,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无所顾忌,出言不逊。力争把自己铸造成一个合格的、文明的现代父母,避免孩子焦虑综合症的发生。
二、家长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对待孩子成绩有颗平常心。其实说起来容易,真正改变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每当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先学会深呼吸,出去转一圈,再回来面对孩子。久而久之,就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控制住脾气,孩子的性格比原来有所好转。在偏激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性格都很激进,容不得沙子。只有父母的改变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2.作为家长,要常表达对孩子适度的期望。正确的期望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按照家庭的具体条件,把立足点放在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确定培养目标。父母应该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喜欢的学科,当他取的好成绩时,要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的能力。当他兴致高涨时,趁势提高对他的其他学科的要求。三、学会尊重孩子
年龄有老少之分,地位有高下之别,生活有贫富差异,但人格必须平等。因为是孩子,就轻视、漠然,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隐性伤害。不平等,是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通病。当孩子出现在面前时,第一概念是儿子,当然没错,但更准确地说,第一概念应该是一个人,一个有自尊的人,尽管他现在还要依赖父母。有了这种概念,父母才可能去尊重孩子,否则家庭教育就无从谈起。遇到事情,要耐心听完孩子的解释,帮他做出合理的判断。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下次再遇到这类事情该如何处理?家长的耐心疏导不仅能平复孩子的心情,而且有助于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
四、不要溺爱孩子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的主旋律。呵护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们必须把握分寸,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娇惯孩子。孩子回到家里,除完成作业外,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些家庭,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天上的星星,家长也恨不得上天去摘。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公主”的毛病会一天天滋长。如果长期下去,不但累坏了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害了孩子。孩子总有离开父母的一天。如果不从小锻炼他们,那么,孩子以后走上社会,总是缩手缩脚,依赖性特别强。这样的孩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吗?
“好的行为收获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收获好的性格,好的性格收获好的命运。”我希望每个家长当能从孩子小时就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梁实秋先生曾写到:“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在习惯方面却各不相同。一旦习惯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很不容易。‘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关键词】学生;家庭教育;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0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那么,家庭作为儿童重要的一个教育基地,家长该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父母必须做孩子的好榜样。
人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终老师。事实也是如此。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甚至父母对问题的争论等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做父母的,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无所顾忌,出言不逊。力争把自己铸造成一个合格的、文明的现代父母,避免孩子焦虑综合症的发生。
二、家长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对待孩子成绩有颗平常心。其实说起来容易,真正改变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每当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先学会深呼吸,出去转一圈,再回来面对孩子。久而久之,就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控制住脾气,孩子的性格比原来有所好转。在偏激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性格都很激进,容不得沙子。只有父母的改变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2.作为家长,要常表达对孩子适度的期望。正确的期望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按照家庭的具体条件,把立足点放在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确定培养目标。父母应该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喜欢的学科,当他取的好成绩时,要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的能力。当他兴致高涨时,趁势提高对他的其他学科的要求。三、学会尊重孩子
年龄有老少之分,地位有高下之别,生活有贫富差异,但人格必须平等。因为是孩子,就轻视、漠然,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隐性伤害。不平等,是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通病。当孩子出现在面前时,第一概念是儿子,当然没错,但更准确地说,第一概念应该是一个人,一个有自尊的人,尽管他现在还要依赖父母。有了这种概念,父母才可能去尊重孩子,否则家庭教育就无从谈起。遇到事情,要耐心听完孩子的解释,帮他做出合理的判断。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下次再遇到这类事情该如何处理?家长的耐心疏导不仅能平复孩子的心情,而且有助于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
四、不要溺爱孩子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的主旋律。呵护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们必须把握分寸,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娇惯孩子。孩子回到家里,除完成作业外,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些家庭,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天上的星星,家长也恨不得上天去摘。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公主”的毛病会一天天滋长。如果长期下去,不但累坏了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害了孩子。孩子总有离开父母的一天。如果不从小锻炼他们,那么,孩子以后走上社会,总是缩手缩脚,依赖性特别强。这样的孩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吗?
“好的行为收获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收获好的性格,好的性格收获好的命运。”我希望每个家长当能从孩子小时就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梁实秋先生曾写到:“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在习惯方面却各不相同。一旦习惯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很不容易。‘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