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和他的朋友们是时候了!中国传统的复兴!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下来30年,中国将不再拥有各种成本优势,也不再有可以无限挥霍的环境资源,必将转型至有高附加值、鲜明民族文化的领域,以中国文化进入世界主流为契机,掌握文化话语权。因此,下面的30年,将是中国文化崛起的30年。真正基于中国文化的世界顶级品牌,将在这个时代涌现。”
  
  韩熙裁夜宴、牡丹亭、重屏会棋,这是九朝会三间VIP私人会所的名称。历史的名剧名画,如今都成为触手可及的新东方主义美学空间。这次的东家是蔡明:科宝博洛尼、九朝会品牌创始人。九朝会是他亲自设计的顶级中式会所,寄托了他对古代丈人士大夫生活方式的向往。而这次与叶锦添合作,推出“叶锦添·九朝会”的三大VIP私人包间,则让这个品牌跨入了基于中国文化的世界顶级品牌之路。
  蔡明说,他与叶锦添做“九朝会·叶锦添”是一拍即合的,两个人都迷恋东方文化,都有自己的抱负,而你也很难找出一个像叶锦添这样逻辑柔顺,而又能一下从地球跳到火星的设计师。叶锦添有艺术家的天然情绪:简单、发自内心、自然率真,还有艺术家的天赋:危险、天马行空,缪斯一招手。就忽略世间所有。
  
  BQ=《北京青年》周刊
  C=蔡明
  
  BQ:您邀请叶锦添打造“九朝会·叶锦添”系列是出于什么目的?
  C:抢占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中国需要走在前面的品牌,来与中国文化一同崛起。我新创“九朝会·叶锦添”这个品牌就是希望跳出家居本身,打造一个基于中国文化的世界顶级品牌,这是我的目标。当然世界顶级品牌无论是LV还是爱马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诞生后的30年他们基本是不盈利的,所以我已经做好亏损十年的准备了,失败就失败了,当自己玩了一场。
  BQ:您是如何判断中国奢侈品面临起步这个时间点的?
  C:随着中国GDP的升高,中国人开始寻找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感,现在正是处于文化自信感的萌芽阶段,一部分人开始拥有这样的需求,开始寻找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回过头来发现,我们却并没有“好东西”可以拿出手。正因此这部分人,开始呼唤基于中国文化的中国顶级品牌,与此同时国外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开始关注运用中国元素,从而越发呼吁中国奢侈品的形成。
  BQ:其实我们曾经是拥有奢侈品的,甚至领先于世界,而那些我们曾经的骄傲却并未传承下来,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C:前几年我看了一本书,讲的是晚明时期的消费,那个时候写的诗需要唱出来,把吃饭饮酒和诗词放到一个整体的氛围和环境里面。基于这个我后来去了京都。在京都一个很贵的餐厅,我发现它的设计不是最主要的,而是那种状态。比如说歌伎表演一些技艺,但最重要的是能和人交流。这种状态在中国现在没有了。
  我觉得奥运世博之后,中国国家形象极速曝光,文化自信空前膨胀。对比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三宅一生的横空出世,现在的中国,也必将经历这一阶段。
  BQ:您怎样看大多数的中式设计都过于符号化和具象的问题?要如何改善这个问题?
  C: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包括我做九朝会,也是希望大众能够从体会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开始,再到里面的每一件物品。这一次,我们和叶锦添合作,叶锦添很追求使用者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他们相互是知音的关系,他是非常关注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内心感受的,而非西方物理学的所谓规则。更多地是拥有画画的那种透视感,例如我们的牡丹亭的设计便使用了散点透视,设计师将景观缩微,将我们需要应用的,也是重要的地方放大,虽然不合比例。
  BQ: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因为历史原因,境遇十分不同。您怎么看这种不同中蕴含的机会?
  C:中国的文化因为太过于庞大和深远,意味着它能够被发掘的东西更多,比如日本的禅花园,枯山水,被很多西方人所认可,其实它也是中国禅文化的一支,中国的儒释道文化是可以发掘更深的,不管是魏晋、北宋,还是唐、明时期,都有它们鲜明的特点,需要被我们挖掘,而我们这代人要做的就是基于中国文化,与时俱进,使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技能,深度理解中国的古典情怀,将它们相结合。
  BQ:那么您认为中国奢侈品的真正形成还需要多久?
  C:理智地讲,中国奢侈品的真正形成还需要30年的时间。中国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30多年,是一个野蛮崛起的30年,这30年,中国是靠牺牲工作时间,浪费资源和高能耗,换来的GDP世界排名的迅速崛起。但这30年的崛起,文化没有跟得上,外国人未必能高看。1979年的时候,我们家里面没有洗手间,一个楼道共用一个厨房。这30年,给别人留下的中国的文化印象是不能支撑一个顶级品牌的,只能做到大陆货。比如埃塞俄比亚,即使出现一个天才设计师,也不可能做出奢侈的品牌,因为他的国家文化不能支撑起一线的品牌。
  中国刚经过30年的“野蛮”增长,以环境,资源、廉价劳动力的代价获得GDP腾飞。接下来30年,中国将不再拥有各种成本优势,也不再有可以无限挥霍的环境资源,必将转型至高附加值,鲜明民族文化的领域,以中国文化进入世界主流为契机,掌握文化话语权。因此,下面的30年,将是中国文化崛起的30年。真正基于中国文化的世界顶级品牌,将在这个时代涌现。
其他文献
法国早期艺术家、文学家、电影演员在一起把酒言欢的地方叫做沙龙,那些沙龙联姻了很多文化界的盛事,现在北京有了“De Club”,希望更多好事情也诞生在那里。要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目的地,是有目的而来的。不是快餐店,不是累了歇脚的地方。“我今天没有事情干,我去‘De Club’会碰到想要碰到的人。”  在今日美术馆的后身藏着一个神秘的俱乐部,不大的门脸,白天的时候门口架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新
期刊
米兰·昆德拉乃至更早的阿尔蒂尔·兰波都说过:生活在别处。说了也白说,我们的生活没别处,能有个地儿呆着,就不错了。  我有时躺在“大东海”或“海阔天空”洗浴中心的沙发床上,周围一片昏暗,有些男人的鼾声,有一只女宾的白腿静锁光阴,有一串脊背被拍击的急促声音,这个夜晚,内心空荡。  长发女技师的手在打磨我的足底,我的足底曾经浪迹天涯,曾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曾踏进三万英尺的云底,却在她的拿捏之下,不堪一击
期刊
我有一个哥们儿,和我关系很铁,在观影数量上,我们也都相差无几。但他极为推崇的两部电影,都是我看不下去的,一部是《机器人瓦力》,另一部就是奥斯卡大热电影《社交网络》。前者是我在必须要交作业的情况下,强打精神分两次看完的,后一部,在看到三分之二时,就放弃了,隔了很多天,才鼓足勇气把剩下的三分之一看完。  我问他,《社交网络》好在哪里?他回答:凌厉的剪辑,暴风骤雨一样的对白,还有,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剪辑
期刊
读德语诗人保罗·策兰的诗:  数杏仁,  数数苦的让你醒着的,  把我也数进去  脑子里想到的,竞一直是南北杏。脸色苍白的策兰捻着它们数过去。痛苦的牙痕,那样的一弯白。却白得结实,它轻而无法穿越的质感,就是你绕不过去的痛苦。  痛苦未必大喊大叫,浓墨重彩。经历纳粹劳动营痛失双亲的犹太诗人保罗·策兰,这句诗写出其痛苦隐忍的存在。策兰的诗,往往因隐忍,而有钢的色泽一  “神啊——我们来了——”  不是
期刊
The stiletto,英文的原意是短剑,也成了人们比喻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有那么多名媛名人趋之若骛,要了命都要蹬上一双细高跟女鞋的代称。细高跟女鞋有多细有多高?至少是10cm开外吧?细高跟女鞋有多热?请看看红毯上从来没有消失过的一双双鞋跟高到吓人、细到可怕的stilletto,完全可以扭断脚脖子,真是要了人命,可越是这样,穿出来的效果越出彩,虽然也有倒霉鬼失去平衡摔倒在红毯上的尴尬,但stilet
期刊
李立群是个高产演员,在各类电视剧中驾驭正反角色都驾轻就熟,他早年间与赖声川合作的舞台剧更被文艺爱好者一直奉为经典。他并不帅气逼人,也不是让人第一眼可以认出来的明星,可从台上到台下,他全然没有演艺明星的浮华,举手投足间都能透露出实打实的内在底蕴,也许这和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舞台有关。从2002年起,自打为孩子上学移居加拿大以后,每年的一部舞台剧便是李立群给自己充电的法宝,“我每次回台湾都需要演舞台剧,我
期刊
2010年3月,世界最顶尖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Hadid)造访广州和北京,各地媒体大标题写着:建筑女魔头来了!扎哈·哈迪德是谁?其实,她的作品对大众来说并不陌生,广州大剧院已经被称为广州新文化地标,而她为北京设计的望京SOHO也一度因为潘石屹和宋丹丹的骂战而引起高度关注。  今年1月,宋丹丹在微博上炮轰潘石屹在北京盖廉价楼,用独特的“丹丹体”调侃说,“潘总,我就是个演员没多少钱,我请你
期刊
只要我们不仅仅有肉体,那么注定会生活在别处。只要肉体被闭锁在单一的时空,那么希望总在异域和远方。不过,即便是肉体本身,终归有机会去游荡、去漂流,“在路上”的飞翔状态不只属于凯鲁亚克,不信,读读《寂静玛尼歌》吧。  没错,《寂静玛尼歌》讲的是肉体的故事,但如果想在其中找到所谓。用身体写作”的惯常刺激,你就错了。柴春芽贯彻的,是截然相反的故事模式,或者说价值取向。《寂静玛尼歌》讲的不仅仅是肉体,虽然其
期刊
刚开始接触建筑时,我非常喜欢扎哈·哈迪德的作品,她的建筑突破了九十度垂直的墙和立面的关系,很有力量。但看的东西越多,就越能分辨哪些东西有价值,好的建筑应该是适度的。套用老前辈关肇邺先生的话,“重要的不是兴起,是得体”。  扎哈特别有趣,别人问她女性建筑师有什么特质时,她说,我是女的吗?女性建筑师会不自觉地忘记性别特征。我自己也是特别刻意地避免穿高艰鞋,穿有蕾丝的花衣服,我想表现一个很中性的状态。但
期刊
BQ=《北京青年》周刊  Z=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P=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lk Schumacher,建筑学者,扎哈事务所合伙人)    “我们对怀旧不感兴趣”    BQ:1981年您第一次到中国,现在再来中国,你感觉到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Z:变化很多。1981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最震撼的是千人一面的景观,每个人都穿着中山装,几乎没有车辆,只有自行车,除了自然景观之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