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是国家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明高度繁荣直接而深刻的表达。学校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把法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求“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从培养“遵德守礼”“奉公守法”社会公民角度出发,探索法治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目前中小学基于国家基础教育实际,实施法治教育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法治文明不仅拓展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而且从课堂教学、育人环境、课外实践等方面,让中小学思政教育变得更有底气,更加震撼人心。
课堂教学:从“尊师尚法”到“亲师信道”
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要为法治文明发声,讲法治课既要“有意思”,也要“有意义”。在黄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黄石一中”)《思政与法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70后骨干教师示范引领,80后、90后青年教师大胆创新,例如学生在结合时事政治学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骨干教师强调“在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的发展与完善”。青年教师则提出“思维误区”一词,指出“‘西方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西方的法治就是比中国好’,这些思维、观点都是极其错误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善于倾听人民的声音,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决定了它具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是最有资格和实力谈民主、讲法治的执政党”,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民主、法治的深度思考,增强了学生“一心向党”的“向心力”,树立了教师“一心为公”的“公信力”,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法治的认知水平,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要成为法治文明的传播者,还必须做到“有底气”。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法治文明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如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10课时的法治培训;开展“圣水泉沙龙”“道德讲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教师”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等。教师必须做到依法执教、身正为范,拒绝语言暴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在培养学生尊重多元、包容不同的同时,对学生形成的模糊认知要善于引导,对学生接触到的错误主张要纠正;以民主的课堂管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对教师在职业道德、个人修养、法律规范上的认同感,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尊师尚法”的良好课堂氛围。
育人环境:从“润物无声”到“掷地有声”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牵动着千万个家庭,影响着整个社会稳定。将法治文明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共建”“多措并举”,形成“全黨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让思政教育不仅能发挥思想教育的“润物无声”作用,还能发挥法治教育的“掷地有声”作用。
学校搬迁至新校区,占地276.73亩,有优美的校园环境,配置了省内领先的现代化设施,但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面对新校区交通不便的情况,作为连续两届市政协委员、教育界代表,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我坚持“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用法律制度普惠教育”理念,先后提交《延长8路公交车线路,促进新区发展,加快建设鄂东特大城市》《关于开通“两镇一区”到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交车的建议》等提案,最终被市政府采纳实施。这不仅极大改善了学校交通环境,更促进了开发区教育、就业、医疗、旅游等多项事业发展。让民主法治建设落地生根,真正成为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关切,为思政教育构建了良好的校园外部环境。
新校区拥有近2000多名住宿生。据统计,新校区初期近90%的住宿生拥有智能手机。高中生认知能力有限,自控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学校介入并进行科学管理。2018年以来,学校把学生手机管理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出台并实施《黄石一中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管理办法》,将其写入学校《治校制度汇编》,作为依法治校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学生手机民主法治化管理。学校思政教育成果《放下手机,让爱回家》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中荣获“部级优课”奖。
课外实践:从“法理深度”到“生活温度”
我们寻找法治文明建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既要有法理本身的科学性,也有法治实践的多样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瑰宝的传承性。
2019年6月11日,在第三十二个国际毒品日暨国际反毒日到来之际,黄石一中师生成为黄石市禁毒警示教育基地第一批参观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外思政课”。一流的法治专家介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让学生回顾“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等民族历史,了解“青少年毒品预防”“新型毒品”等前沿动态,形成禁毒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在长期的探索中,黄石一中形成常规德育、智能阵地、法治智库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新途径。在德育工作方面,黄石一中完善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团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开辟法治文艺、普法直播、法治微课等法治教育新路径。在活动阵地方面,学校设立微型消防体验室、交通法治模拟室、禁毒法治陈列室等智能活动阵地,独创禁毒教育党员示范岗、交通法规学生志愿宣传队、法治戏曲进社区等活动形式。在法治智库方面,聘请法制副校长,邀请高校法学系教授,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法治专家,合力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食品安全、青少年毒品预防、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制教育新课题。
2018年7月,黄石一中《微型消防体验站》获评“湖北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黄石一中法治教育课外实践取得的突出成果。黄石一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法治前沿,气象万千的法治社会和中华传统的法治文明;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深刻地认识到吸收外来法律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坚定理论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要回首过去,坚定文化自信,检索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迹,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领域,将“法理的深度”变成“生活的温度”。
(作者系黄石市第一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王娜娜
课堂教学:从“尊师尚法”到“亲师信道”
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要为法治文明发声,讲法治课既要“有意思”,也要“有意义”。在黄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黄石一中”)《思政与法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70后骨干教师示范引领,80后、90后青年教师大胆创新,例如学生在结合时事政治学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骨干教师强调“在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的发展与完善”。青年教师则提出“思维误区”一词,指出“‘西方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西方的法治就是比中国好’,这些思维、观点都是极其错误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善于倾听人民的声音,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决定了它具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是最有资格和实力谈民主、讲法治的执政党”,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民主、法治的深度思考,增强了学生“一心向党”的“向心力”,树立了教师“一心为公”的“公信力”,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法治的认知水平,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思政课堂上,教师要成为法治文明的传播者,还必须做到“有底气”。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法治文明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如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10课时的法治培训;开展“圣水泉沙龙”“道德讲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教师”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等。教师必须做到依法执教、身正为范,拒绝语言暴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在培养学生尊重多元、包容不同的同时,对学生形成的模糊认知要善于引导,对学生接触到的错误主张要纠正;以民主的课堂管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对教师在职业道德、个人修养、法律规范上的认同感,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尊师尚法”的良好课堂氛围。
育人环境:从“润物无声”到“掷地有声”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牵动着千万个家庭,影响着整个社会稳定。将法治文明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共建”“多措并举”,形成“全黨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让思政教育不仅能发挥思想教育的“润物无声”作用,还能发挥法治教育的“掷地有声”作用。
学校搬迁至新校区,占地276.73亩,有优美的校园环境,配置了省内领先的现代化设施,但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面对新校区交通不便的情况,作为连续两届市政协委员、教育界代表,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我坚持“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用法律制度普惠教育”理念,先后提交《延长8路公交车线路,促进新区发展,加快建设鄂东特大城市》《关于开通“两镇一区”到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交车的建议》等提案,最终被市政府采纳实施。这不仅极大改善了学校交通环境,更促进了开发区教育、就业、医疗、旅游等多项事业发展。让民主法治建设落地生根,真正成为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关切,为思政教育构建了良好的校园外部环境。
新校区拥有近2000多名住宿生。据统计,新校区初期近90%的住宿生拥有智能手机。高中生认知能力有限,自控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学校介入并进行科学管理。2018年以来,学校把学生手机管理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出台并实施《黄石一中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管理办法》,将其写入学校《治校制度汇编》,作为依法治校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学生手机民主法治化管理。学校思政教育成果《放下手机,让爱回家》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中荣获“部级优课”奖。
课外实践:从“法理深度”到“生活温度”
我们寻找法治文明建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既要有法理本身的科学性,也有法治实践的多样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瑰宝的传承性。
2019年6月11日,在第三十二个国际毒品日暨国际反毒日到来之际,黄石一中师生成为黄石市禁毒警示教育基地第一批参观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外思政课”。一流的法治专家介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让学生回顾“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等民族历史,了解“青少年毒品预防”“新型毒品”等前沿动态,形成禁毒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在长期的探索中,黄石一中形成常规德育、智能阵地、法治智库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新途径。在德育工作方面,黄石一中完善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团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开辟法治文艺、普法直播、法治微课等法治教育新路径。在活动阵地方面,学校设立微型消防体验室、交通法治模拟室、禁毒法治陈列室等智能活动阵地,独创禁毒教育党员示范岗、交通法规学生志愿宣传队、法治戏曲进社区等活动形式。在法治智库方面,聘请法制副校长,邀请高校法学系教授,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法治专家,合力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食品安全、青少年毒品预防、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制教育新课题。
2018年7月,黄石一中《微型消防体验站》获评“湖北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黄石一中法治教育课外实践取得的突出成果。黄石一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法治前沿,气象万千的法治社会和中华传统的法治文明;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深刻地认识到吸收外来法律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坚定理论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要回首过去,坚定文化自信,检索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迹,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领域,将“法理的深度”变成“生活的温度”。
(作者系黄石市第一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