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嘴”的词义演变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嘴”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之一,现多指人嘴,最开始时并不指人嘴,《说文》中指鸟头上的毛角,从毛角义引申指鸟嘴,再到动物嘴和人嘴,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轨迹。探究“嘴”的词义演变,把握其发展脉络,对于我们认识字义发展对字形演变的影响大有裨益。
  關键词:嘴;词义;演变
  作者简介:喻迪(1993-),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二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古及近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2
  嘴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之一,最开始并不指人嘴。嘴本作觜,是个后起字,《说文·角部》:“觜,鸱旧头上角觜也。一曰觜,觿也。从角,此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角觜,‘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头上毛有似角者也。”“鸱旧”是猫头鹰一类的鸟,嘴在这里就是指鸟头上凸起的部分,即鸟头上的毛角。“毛角突出、坚硬的特点与鸟嘴相同,于是引申出鸟嘴之义。”[1]从毛角引申到鸟嘴,再引申指虫类动物类,最后引申指人嘴,中间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上古文献中“嘴”几乎没有指鸟的毛角义,指鸟类的也很少,大多借以指星宿名觜觿,是二十八宿之一。如《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中古和近代文献中,“嘴”也有少量的用以指星宿名的文献资料,但大部分用以指鸟类、虫类、动物类或者人,词义已经有了引申,逐渐向人嘴靠拢。
  “‘嘴’的词义经历了由最初专指鸟类,到用于虫类,再到指称动物和人。” [2]最后定格于以指人嘴为主要职能的演变过程,大致经过了五个时期的词义演变。
  1.两汉时期
  “嘴”在《说文》中的毛角义,在文献中并不多见,这一时期的“嘴”大多指星宿名,指鸟嘴的用例很少。“嘴”指星宿名,全都以“觜”字形出现,无一例外,如:
  (1)《史记·天官书》:“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为虎首,主葆旅事。”
  (2)《淮南子·天文训》:“西南方曰朱天,其星觜嶲、参、东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
  (3)《汉书·天文志》:“中元年,填星当在觜觿。”
  “嘴”用作鸟嘴义,最早出现在东汉,此时还未产生“嘴”字形,仍写作“觜”,如:
  (4)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李善注引薛综曰:“喻七雄为斗鸡,利喙长距。”
  2.魏晋至隋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这一时期,“嘴”除了继承两汉时期多用于星宿名的用法外,还增加了鸟嘴和虫嘴的用法,并有少量的文献指植物和人嘴,义项逐渐扩大。较之两汉时期,“嘴”用于星宿名的用法已大大减少,多见于《后汉书》、《魏书》和《宋书》,如:
  (1)《后汉书·志·五行六》:“七年四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在觜觿,为葆旅,主收敛。”
  (2)《魏书·志》卷二:“神龟二年二月丙辰,月在参,晕井、觜、参右肩、岁星、五车四星。”
  (3)《宋书》卷十三:“若谓举中语兼七列者,觜参尚隐,则不得言,昴星虽见,当云伏矣。”
  西晋以后,“嘴”指鸟嘴的用法逐渐增多,鸟嘴的种类也不局限于几种,只要有突出、坚硬的特点,都可以用“嘴”。如:
  (4)《水经注》卷十三:“赤觜鸟,亦曰阿雏。”
  (5)《禽经》:“鸟擅搏斗者利觜。”
  (6)《梁书·侯景列传》:“忽有野鸟翔于景上,赤足丹觜,形似山鹊。”
  “嘴”用作人嘴,最早出现在南朝,文献中已有记载,如:
  (7)《南齐书·刘休列传》:“而犹以此,里失乡党之和,朝绝比肩之顾,覆背腾其喉唇,武人厉其觜吻。”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大量汉译佛经问世,佛经文献中出现了“嘴”字形的写法,可视为最早用例,从“觜”到“嘴”,增加了意符“口”以形象表义。“嘴”指鸟嘴的用法广泛见于佛教文献中,并且“嘴”的意义还出现了引申,可指虫类的嘴和植物的尖部。指鸟嘴的用法如:
  (8)《菩萨本缘经》卷下:“常为狗犬之所噉食,铁觜诸乌挑啄其目。”
  (9)《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作金翅鸟金刚宝嘴。从海龙边。夺取金钵。”
  (10)《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八:“鼻隆高满如鹦鹉嘴。”
  从鸟类的嘴引申指虫类的嘴,鸟嘴尖锐和坚硬的特点也保留了下来,所以“嘴”用作虫嘴时也会带有尖、利的特征,一般指针嘴虫和铁嘴虫,也可以细指到蜂和蚊,如:
  (11)《正法华经》卷二:“有针觜虫,及铁喙鸟,在丘圹间,见人死尸。”
  (12)《大智度论》卷十六:“水中有虫,以铁为嘴。”
  (13)《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二:“譬如蜜蜂嘴,集诸种种物。”
  (14)《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譬如以蚊嘴,犹可测海底。”
  “嘴”也可从鸟类的嘴,通过相似引申,指植物的尖部,表现其尖锐的特点,但这种用法的用例很少,可视为偶见的个例,如:
  (15)《摩诃止观》卷七上:“今以譬显此义,植种于地,芽嘴初开,生根下向,枝叶上布。”
  总之,魏晋南北朝至隋这一时期,“嘴”的用法出现了较多的引申,用例也更为丰富,与两汉时期较为单一的义项有着明显区分,体现出词义演变的时代性。
  3.唐五代时期
  唐代文献中“嘴”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义域也进一步扩大,不仅用于指鸟嘴和虫嘴,也可从鸟嘴义引申指动物的嘴,从“嘴”暗指尖锐的部分引申指物体的尖部,指人嘴的用法相比上一时期也有显著的增加。此时,“嘴”和“觜”的区分不大,可以混用。指动物嘴的用例仍比较少,动物的种类也不多,多见于指猪和鱼。如:
  (1)《敦煌变文校注·舜子变》:“天知至孝,自有群猪与觜耕地开垄,百鸟衔子抛田,天雨浇溉。”   (2)《异闻集》:“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首红额白,身作青黄间色,无鳞有涎,龙形蛇角。嘴尖,状如鲟鱼,动而有光。”
  指物体尖部的用法也很少,只出现于指横笛。如:
  (3)《通典》卷一百四十四:“今横笛去觜。其加觜者,谓之义觜笛。”
  唐代中期,“嘴”变成了“口”的同义词,用于指人,但“嘴”用以指人嘴的用例,相比于指鸟嘴,还微乎其微。直到五代时期,“嘴”的普遍用法仍用以指鸟类,以鸟嘴为表述主体,带有指鸟类时嘴喙尖锐的特点,引申指人时也带有牙尖嘴利的意味,所以指人嘴的时候,会带有一些贬义色彩。如:
  (4)《寒山诗》:“买肉自家噇,抹嘴道我畅。”
  (5)《寒山诗》:“美舌甜唇嘴,谄曲心钩加。”
  (6)《敦煌变文校注·齖?新妇文》:“阿婆嗔着,终不合觜。”
  (7)《朝野佥载》:“尚书右丞陆余庆转洛州长史,其子嘲之曰:‘陆余庆,笔头无力嘴头硬。一朝受词讼,十日判不竟。’”
  4.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嘴”的用例进一步扩大,指鸟嘴以外的用法逐渐增多,出现了较多的指人嘴和动物嘴的用法,动物的种类从唐五代时期多限于鱼和猪,扩展到马、驴、犬、狮子等类别,人嘴的用法也大大增加,出现了“口嘴”、“唇嘴”等连用的形式。指动物的用法如:
  (1)《辽志·岁时杂记》:“八月八日,国主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
  (2)《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宣政间,郓州有数子弟,好议论士大夫长短,常聚州前邸店中。每士大夫过,但以嘴舒缩,便是长短他。时人目为‘猪嘴’,以其状似猪以嘴掘土。”
  (3)《五灯会元》卷十五:“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话。”
  (4)《促织经·卷上·观促织形象》:“钳像蜈蚣钳,嘴像狮子嘴,头像蜻蜓头。”
  “嘴”指人嘴的用法,依旧带有贬义色彩。如:
  (5)《古尊宿语录》卷十四:“师云:‘相骂饶汝接嘴,相唾饶汝泼水。’”
  (6)《快嘴李翠莲记》:“妈妈道:‘他见你,一定不敢調嘴。’”
  (7)《古尊宿语录》卷三十六:“我老儿气力稍劣,口觜迟钝,亦无闲言语与你。”
  (8)《五灯会元》卷十九:“上堂:‘本来无形段,那复有唇觜。’”
  (9)《挥尘录·挥尘余话卷之二》:“端初怒,操俚谈诟曰:‘子觜尖如此,诚奸人也。’”
  这一时期,“嘴”还有一种引申的用法,可以指瓶嘴,从其暗指尖锐的部分引申而来。唐五代时期已有横笛嘴的用法,此二义相通,都是指物体的尖部。如:
  (10)《太平广记》(出《儆诫录》):“蜀郭景章,豪民也。因醉,以酒注子打贫民赵安,注子嘴入脑而死。”
  (11)《桂海虞衡志·志器》:“有陶器如杯碗,旁植一小管若瓶嘴。”
  (12)《五灯会元》卷九:“师曰:‘同别且置,汝道瓶嘴里什么物出来入去。’”
  5.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是“嘴”用例的高频时期,文献资料显著增加,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代。下表是上文五个分期“嘴”和“觜”在爱如生古籍库中的出现次数,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用例的繁荣。这一时期,“嘴”和“觜”有了大体分工,“觜”多指鸟嘴、星宿名和地名,较少用于指人,“嘴”可用于遍指。
  两汉至元这一期间,“觜”的使用频率都要高于“嘴”,自明代开始,“嘴”已逐渐成为一种更为常用的写法,用例大大超过了“觜”。民国后,“觜”已逐渐废弃不用,只作为一个偏旁出现,不能单用了。从“觜”和“嘴”使用频率的时代演变中,可以看出词义发展对字形取舍的影响。“嘴”多用作与口相关的意义,如鸟嘴、动物嘴和人嘴,所以有“口”字旁的“嘴”字形,更能体现字义的承载,也能得到更多的接受和使用。
  “嘴”在这一时期的用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常用的义项从鸟嘴转向了人嘴,指人嘴时带有的贬义色彩也削弱了,逐渐向中性靠拢,清代时已少有贬义。如:
  (1)《今古奇观》卷十三:“一时间,家中大小都聚集来,七张八嘴好不热闹。”
  (2)《警世通言》卷十五:“县主还未开口,那几个令史在旁边你一嘴我一句,道自己管库没了银子。”
  (3)《金瓶梅》第九十一回:“见者多言闻者唾,只为人前口嘴多。”
  (4)《红楼梦》第三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到清代末期,“嘴”指人时已经成为了中性词,与指人的“口”字意义相当,不带感情色彩。“口”在《说文·口部》中释义为:“口,人所以言、食也。”指人用于说话和吃饭的器官,一开始就是指人的。“嘴”由最初多指鸟嘴,到清代多指人嘴,提升到了与“口”旗鼓相当的位置,其重要性在清代显著增强。到了现代,“嘴”已成为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之一。
  综上,“嘴”经过了两汉至元明清的词义演变,从最开始借为星宿名,到由毛角引申出鸟嘴义,再由鸟嘴突出、尖锐的特点引申指虫嘴和动物嘴,最后引申指人嘴,中间经过了五个时期的历时演变。词义的发展演变会经过漫长的时期,现在常用的意义,其实已历经时间的挑选。同时,“嘴”的字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两汉时只有“觜”字形,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兴盛,大量佛经文献问世,汉译佛经中出现了“嘴”字形的写法。一直到明代,“嘴”字形才成为更常用的写法,使用地位提高。从“嘴”词义演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汉字的形体变化有时会受到所记录词义变化的影响,与词义匹配度更高的字形,更易被接受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彤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疏讲[M].成都:巴蜀书社,2012:28.
  [2]吕传峰.“嘴”的词义演变及其与“口”的历时更替[J].语言研究,2006(03).
  [3]贾燕子.“口”“嘴”上位化的过程和原因[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5(05).
  [4]祝注先.说“嘴”[J].辞书研究,1981(02).
  [5]史锡尧.“口”、“嘴”语义语用分析[J].汉语学习,1994(01).
其他文献
依稀记得,那年我应聘到档案馆,原单位的老领导几度挽留,而我最终却坚持了自己的初衷.rn在我心里,档案馆是一方神圣的土地.它典藏古今、墨香四溢,圣洁而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
期刊
IT 技术的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并以此开展了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应用。同时,各级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管
摘 要:《新青年》诞生于中华民国成立不久。作为当时大众传播媒介的典型代表,其空前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也促成了“新青年”这个群体,作为崭新的角色,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进而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视角对《新青年》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青年》宝贵的办刊经验,以期对当今大众媒介的发展,尤其是大众媒介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和引导方面有所启发。  关键词:大众传播;《新青年》;
摘 要:嗣真《书后品》将其正书列为第四,真书和正书即是我们所说的楷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对其楷书的笔法和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将钟繇楷书的部分隶意脱除,变端庄质朴为清新妍丽。张怀瓘《书断》将其正书评为妙品,说其风格为“婉然芳树,穆若轻风”。《唐人书评》云“插画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由此可见,卫夫人在深得钟繇楷书的笔法基础上与家传之风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清新典雅的楷书风格。
摘 要:漢语中的量词是汉语区别于其它语系语言的特点之一,相对于印欧语系中英语里的量词“a, an, the”要丰富许多。并且其使用广泛,应用性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量词在汉语整个词汇系统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量词作为一个表示计算的单位,可以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同时下分的分支也有很多,然而本文主要究于其中一点进行分析,分析汉语中的描写性量词和其使用特点。  关键词:量词;描写性
摘 要:由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语言的主体认知方式,以及词义系统中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约束的原因,一些现代汉语词汇在网络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便有了新的含义。随着网络的普及,汉语中的网络流行语层出叠现,并逐渐从网络扩散到传统媒体,甚至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用语。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及基本义与新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其客观的现实意义,引导汉语言健康规范地发展。
妈妈常说哈雷的卧室脏得都能长成橘子林了。哈雷才不这样觉得呢,他感觉还挺不错,墙壁蓝蓝的,常把他带到甜甜的梦乡,玩具也放得很好,窗下的架子上还种着一棵橘子树哩。橘子树
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商业银行内部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作为贷款审核的参考,以帮助银行有效控制消费信贷风险,促进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同时本文还对
“五一”假期,吹总竟没有赶着牛车到世界各地收购牛皮,而是整天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牛皮唉声叹气。“吹总,我可从没有见过您这副样子,您这是怎么了?”阿笨弱弱地问道。吹总闷闷
摘 要:通过对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进行解读探讨,辨析他所提出的文化理论,得出费斯克对大众文化在语义上进行了转化和辩解,更倾向于强调大众文化的创造力、娱乐性以及逆反作用的结论。虽然费斯克在大众文化的乐观方面有着积极正面之处,不过对于大众文化的生产力是否过于标榜,也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关键词:费斯克;大众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简介:石涧(1988-),女,汉,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