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舞动的圈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
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米罗那充满幻想的奇妙艺术。由于米罗画自由活泼、想象奇特,在幼儿与小学阶段常常是最先被学生了解的世界级绘画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拓宽五年级学生的艺术视野,拉近其与艺术大师及作品间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米罗的绘画作品,感知其简洁自由的抽象表现手法,了解大师的创作追求和艺术风格。
2.体会作品带给自己的心理感受与视觉效果,并能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
3.发现米罗画的造型要素与特点。
4.通过网络与电脑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增进艺术能力与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感知米罗画的基本特征与风格。
2.尝试运用windows画图软件创作自己的“米罗画”。
难点:理解抽象的艺术语言。
四、教学准备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板块,制作成专题学习网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想象
师: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想象游戏吧!
教师在黑板上画“○”形,问:“它能让你联想到哪些形象?”
生:皮球、西瓜、车轮……
教师再画“米”字,问:“它让你联想到什么?”
生:星光、雪花、乘法号……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么,就让我们赶快进入那充满想象的奇幻王国吧!(点击进入专题学习网站)
(设计意图:抽象艺术的欣赏需要想象力的参与。课伊始,我用2个小小的想象游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介绍米罗,认知“抽象”概念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初感”板块,自由浏览混入米罗画的多幅儿童画作品。
师:这些画会是什么人画的?
生:小学生画的,有些地方看不清楚画的什么,比例也不太符合生活中的事物。
师:这么多的画里有一幅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这幅画色彩涂得很均匀,我想一定是艺术家的画。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们与米罗的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两者的异同,使学生明了大师作品也充满着儿童般的幻想,拉近大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师:你们可真细心,在观察中能研究比较。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也看出了这位艺术家的画特别有孩子气,就像我们小朋友的画一样,他就是西班牙的米罗,一位有着孩子般童心的艺术家。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赏析”板块。
师:他的画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你观赏后有什么感受?
生1:好像有一些人和动物的形象,仔细看又不太像。
生2:画中有一些数字。
师:画中的形象和内容不十分清晰、确定,有些作品甚至连名称都没有,我们常常把这种艺术叫做抽象艺术。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米罗的抽象画。
师:抽象,简而言之就是不描绘具体形象。比如我们画一个“○”,可以让人联想到许多形象,但如果在“○”周围画几笔,我们就只能联想到一个具象的太阳。所以,简洁的“○”形更具有抽象的意味。
课件展示:从具象到抽象渐变的课桌与帆船。
师:从上至下,你发现了什么?(见图1)
(设计意图:将学生熟悉的形象引入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行认知迁移,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更深刻地理解越简洁的形象越抽象的道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把握米罗画造型要素
师:简洁也是一种特征。比如一个太阳,米罗只是象征性地用了一些红色,连阳光都省略了,但仍然让我们联想到了太阳。因此,米罗画的造型要素很鲜明,可高度概括为点、线、面(形)。
师:我们先来研究他画中的“线”有什么特点。四年级下学期,我们了解了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我们就来比较一下米罗画的“线”(图2)与蒙德里安画的“线”(图3)有哪些不同?
生1:蒙德里安画的线都是直线,而且只有水平线和垂直线两种。
生2:米罗画的线是曲线,很随意。
师:米罗的线自由活泼、富有情感性,被称为热抽象。(教师用windows画图软件演示)他画的每一根线、每一个形都显得自由、洒脱,没有蒙德里安那样的规矩严谨(被称为冷抽象),就像在跳舞、又像在狂欢,异常的活跃奔放。所以,米罗画在画图板中适合用喷枪、刷子、铅笔等工具来描绘,不适合用几何形的工具。同学们,你们能试画一根自由的线条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发现、把握米罗画造型要素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我选择以“线”为突破口,引用了曾经学过的蒙德里安作品进行对比,既起到了复习旧知的作用,又深化了对米罗画“线”造型的认识。我还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明白用什么电脑画工具更适宜表现米罗画,为学生创作做好铺垫。)
师:轻松自由也体现在“点”与“面”的造型元素中。你看那些点,大大小小,不规则地散布于画面,有的还用自由的线进行串联,就像星座图。(见图4)画面中还会不断重复出现两种形象,你发现它们了吗?
生:小圆点和星光(“米”字)。
(设计意图:学生饶有兴趣地寻找,发现米罗画独特的视觉符号“米”字和圆形小黑点。)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超文本”板块。
师:让我们找一找,米罗画用到了哪些颜色?
生:大红、金黄、桔黄、天蓝、浅绿、黑、白色。
师:米罗与我国抽象艺术家吴冠中先生用色的特点有相似之处,他们用色的种类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简洁的特点,但又有所不同,你发现两者的不同了吗?
生:米罗用颜色画的面积多,吴冠中只是点缀一下,很有些点睛之笔的意味。
师:米罗在绘画用色的多少方面,确实有别于吴冠中先生惜色如金的特点,米罗较多地采用大面积平涂,在画图软件中可用“填色”工具来实现。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比较米罗与吴冠中作品在使用色彩上的异同。学生一旦经过比较,发现米罗用色的特点,就能自觉在创作中运用。)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童画”板块。
师:全世界有许多人喜欢米罗画,因为看到他的画会让人联想很多,也许这就是米罗画的魅力吧!其他学校学生画的米罗画,他们用颜料直接涂于画纸,作品传递出一种欢快与自由。
(设计意图:这是从大师作品回归到孩子作品的过渡。可鼓舞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在向学生暗示这样一个信息——人人都有望成为艺术家。)
(四)艺术实践
师:今天,同学们也有机会当一回“小米罗”,创作一幅米罗画,不过我们要用电脑里的画图软件来创作。
网页展示步骤图:①用“填色”工具为画面确定整体色调。②选好颜色和笔触粗细,用自由的线条画出构思好的主体,注意要简洁。③点缀米罗画特有的视觉符号“米”字和圆形小黑点。
要求:发挥想象,在windows画图板中创作一幅作品,内容不限,力求体现米罗画的典型特征。
播放教材中的乐曲——约翰·施特劳斯《无穷动》,在舞动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五)展示与表述
1.学生把作品上传到网站展示区,之后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并给作品留言或加“★”鼓励。
(设计意图:利用网站上传功能,快速呈现课堂学习成果,分享创作感想,尊重每位学生对作品评价的愿望和权利,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2.师生共同赏析和点评典型的或颇受大家关注的作品。
(设计意图:利用网站快速统计的功能,找出热门的焦点习作。)
(六)总结与延伸
对于米罗这样富有开拓精神的抽象画家,我们应尊重和客观地加以认识。同时,他也留给我们一个如何去继承,如何去创新的问题。今天同学们的实践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课后能多多关注马蒂斯、康定斯基、马列维奇、毕加索、克利、夏加尔的作品,正是这些艺术大师的不断探索,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人类精神世界。
(设计意图:艺术课程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多样的艺术信息,认识、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并参与到传承与发展之中。课的结尾老师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艺术大师,是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本课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稍有不慎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压抑。为此,我决定采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比较法教学。那么,用什么来比较?怎样比较更有效?我想起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可感的视觉形象,学生通过视觉比较,能够有效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本课我在两个环节使用了比较手法:一是在向学生解释“抽象”这一概念的时候。“抽象”概念本身很难懂,如何化难为易,把抽象变为形象?经过思考,我向学生展示了书桌和帆船的渐变图形,让学生通过视觉比较,领悟越简洁的形象越抽象的道理。二是让学生把握米罗画的造型要素与特点之时。我引入了中外两位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作对照,使学生深化了对米罗画舞动的线和平涂色块的认识,也让课堂探究变得趣味横生。
课中各环节的微观设计也为本课增色不少。如课伊始即用两个抽象图形来引发学生想象,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认识米罗画造型要素特点时,我结合画图软件的练习为创作埋下伏笔。在学生作品展评时,更是突破常规,让学生间进行互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评价主体的作用。
本课信息技术在艺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谓巧妙且富有创意,它既是“信息的来源”又是“创作的媒介”,充分与艺术学科融合起来。教师利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在比较中猜测、在比较中欣赏、在比较中分析、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品评,使课堂教学有趣而有效。
课开始,教师利用猜一猜的游戏拉近了小孩子与大画家的距离,而后从多角度比较欣赏,帮助学生感受米罗画的特点:简洁、抽象,不规范的曲线造型,色彩丰富饱满、以平涂为主。执教教师从以上三个维度,巧用网页图片,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多视角对比欣赏,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米罗抽象画的造型要素和相关画图软件的表现方法,突出、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还注意发挥信息技术互动的特有功能,及时进行课堂作品的点评、浏览、欣赏、投票和留言等活动。本课为丰富艺术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作了一次有益探索。
(点评人:江苏常熟市实验小学吕月琴)
《舞动的圈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
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米罗那充满幻想的奇妙艺术。由于米罗画自由活泼、想象奇特,在幼儿与小学阶段常常是最先被学生了解的世界级绘画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拓宽五年级学生的艺术视野,拉近其与艺术大师及作品间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米罗的绘画作品,感知其简洁自由的抽象表现手法,了解大师的创作追求和艺术风格。
2.体会作品带给自己的心理感受与视觉效果,并能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
3.发现米罗画的造型要素与特点。
4.通过网络与电脑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增进艺术能力与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感知米罗画的基本特征与风格。
2.尝试运用windows画图软件创作自己的“米罗画”。
难点:理解抽象的艺术语言。
四、教学准备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板块,制作成专题学习网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想象
师: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想象游戏吧!
教师在黑板上画“○”形,问:“它能让你联想到哪些形象?”
生:皮球、西瓜、车轮……
教师再画“米”字,问:“它让你联想到什么?”
生:星光、雪花、乘法号……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么,就让我们赶快进入那充满想象的奇幻王国吧!(点击进入专题学习网站)
(设计意图:抽象艺术的欣赏需要想象力的参与。课伊始,我用2个小小的想象游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介绍米罗,认知“抽象”概念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初感”板块,自由浏览混入米罗画的多幅儿童画作品。
师:这些画会是什么人画的?
生:小学生画的,有些地方看不清楚画的什么,比例也不太符合生活中的事物。
师:这么多的画里有一幅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这幅画色彩涂得很均匀,我想一定是艺术家的画。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们与米罗的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两者的异同,使学生明了大师作品也充满着儿童般的幻想,拉近大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师:你们可真细心,在观察中能研究比较。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也看出了这位艺术家的画特别有孩子气,就像我们小朋友的画一样,他就是西班牙的米罗,一位有着孩子般童心的艺术家。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赏析”板块。
师:他的画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你观赏后有什么感受?
生1:好像有一些人和动物的形象,仔细看又不太像。
生2:画中有一些数字。
师:画中的形象和内容不十分清晰、确定,有些作品甚至连名称都没有,我们常常把这种艺术叫做抽象艺术。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米罗的抽象画。
师:抽象,简而言之就是不描绘具体形象。比如我们画一个“○”,可以让人联想到许多形象,但如果在“○”周围画几笔,我们就只能联想到一个具象的太阳。所以,简洁的“○”形更具有抽象的意味。
课件展示:从具象到抽象渐变的课桌与帆船。
师:从上至下,你发现了什么?(见图1)
(设计意图:将学生熟悉的形象引入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行认知迁移,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更深刻地理解越简洁的形象越抽象的道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把握米罗画造型要素
师:简洁也是一种特征。比如一个太阳,米罗只是象征性地用了一些红色,连阳光都省略了,但仍然让我们联想到了太阳。因此,米罗画的造型要素很鲜明,可高度概括为点、线、面(形)。
师:我们先来研究他画中的“线”有什么特点。四年级下学期,我们了解了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我们就来比较一下米罗画的“线”(图2)与蒙德里安画的“线”(图3)有哪些不同?
生1:蒙德里安画的线都是直线,而且只有水平线和垂直线两种。
生2:米罗画的线是曲线,很随意。
师:米罗的线自由活泼、富有情感性,被称为热抽象。(教师用windows画图软件演示)他画的每一根线、每一个形都显得自由、洒脱,没有蒙德里安那样的规矩严谨(被称为冷抽象),就像在跳舞、又像在狂欢,异常的活跃奔放。所以,米罗画在画图板中适合用喷枪、刷子、铅笔等工具来描绘,不适合用几何形的工具。同学们,你们能试画一根自由的线条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发现、把握米罗画造型要素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我选择以“线”为突破口,引用了曾经学过的蒙德里安作品进行对比,既起到了复习旧知的作用,又深化了对米罗画“线”造型的认识。我还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明白用什么电脑画工具更适宜表现米罗画,为学生创作做好铺垫。)
师:轻松自由也体现在“点”与“面”的造型元素中。你看那些点,大大小小,不规则地散布于画面,有的还用自由的线进行串联,就像星座图。(见图4)画面中还会不断重复出现两种形象,你发现它们了吗?
生:小圆点和星光(“米”字)。
(设计意图:学生饶有兴趣地寻找,发现米罗画独特的视觉符号“米”字和圆形小黑点。)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超文本”板块。
师:让我们找一找,米罗画用到了哪些颜色?
生:大红、金黄、桔黄、天蓝、浅绿、黑、白色。
师:米罗与我国抽象艺术家吴冠中先生用色的特点有相似之处,他们用色的种类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简洁的特点,但又有所不同,你发现两者的不同了吗?
生:米罗用颜色画的面积多,吴冠中只是点缀一下,很有些点睛之笔的意味。
师:米罗在绘画用色的多少方面,确实有别于吴冠中先生惜色如金的特点,米罗较多地采用大面积平涂,在画图软件中可用“填色”工具来实现。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比较米罗与吴冠中作品在使用色彩上的异同。学生一旦经过比较,发现米罗用色的特点,就能自觉在创作中运用。)
学生点击专题学习网站“童画”板块。
师:全世界有许多人喜欢米罗画,因为看到他的画会让人联想很多,也许这就是米罗画的魅力吧!其他学校学生画的米罗画,他们用颜料直接涂于画纸,作品传递出一种欢快与自由。
(设计意图:这是从大师作品回归到孩子作品的过渡。可鼓舞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在向学生暗示这样一个信息——人人都有望成为艺术家。)
(四)艺术实践
师:今天,同学们也有机会当一回“小米罗”,创作一幅米罗画,不过我们要用电脑里的画图软件来创作。
网页展示步骤图:①用“填色”工具为画面确定整体色调。②选好颜色和笔触粗细,用自由的线条画出构思好的主体,注意要简洁。③点缀米罗画特有的视觉符号“米”字和圆形小黑点。
要求:发挥想象,在windows画图板中创作一幅作品,内容不限,力求体现米罗画的典型特征。
播放教材中的乐曲——约翰·施特劳斯《无穷动》,在舞动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五)展示与表述
1.学生把作品上传到网站展示区,之后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并给作品留言或加“★”鼓励。
(设计意图:利用网站上传功能,快速呈现课堂学习成果,分享创作感想,尊重每位学生对作品评价的愿望和权利,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2.师生共同赏析和点评典型的或颇受大家关注的作品。
(设计意图:利用网站快速统计的功能,找出热门的焦点习作。)
(六)总结与延伸
对于米罗这样富有开拓精神的抽象画家,我们应尊重和客观地加以认识。同时,他也留给我们一个如何去继承,如何去创新的问题。今天同学们的实践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课后能多多关注马蒂斯、康定斯基、马列维奇、毕加索、克利、夏加尔的作品,正是这些艺术大师的不断探索,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人类精神世界。
(设计意图:艺术课程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多样的艺术信息,认识、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并参与到传承与发展之中。课的结尾老师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艺术大师,是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本课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稍有不慎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压抑。为此,我决定采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比较法教学。那么,用什么来比较?怎样比较更有效?我想起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可感的视觉形象,学生通过视觉比较,能够有效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本课我在两个环节使用了比较手法:一是在向学生解释“抽象”这一概念的时候。“抽象”概念本身很难懂,如何化难为易,把抽象变为形象?经过思考,我向学生展示了书桌和帆船的渐变图形,让学生通过视觉比较,领悟越简洁的形象越抽象的道理。二是让学生把握米罗画的造型要素与特点之时。我引入了中外两位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作对照,使学生深化了对米罗画舞动的线和平涂色块的认识,也让课堂探究变得趣味横生。
课中各环节的微观设计也为本课增色不少。如课伊始即用两个抽象图形来引发学生想象,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认识米罗画造型要素特点时,我结合画图软件的练习为创作埋下伏笔。在学生作品展评时,更是突破常规,让学生间进行互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评价主体的作用。
本课信息技术在艺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谓巧妙且富有创意,它既是“信息的来源”又是“创作的媒介”,充分与艺术学科融合起来。教师利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在比较中猜测、在比较中欣赏、在比较中分析、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品评,使课堂教学有趣而有效。
课开始,教师利用猜一猜的游戏拉近了小孩子与大画家的距离,而后从多角度比较欣赏,帮助学生感受米罗画的特点:简洁、抽象,不规范的曲线造型,色彩丰富饱满、以平涂为主。执教教师从以上三个维度,巧用网页图片,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多视角对比欣赏,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米罗抽象画的造型要素和相关画图软件的表现方法,突出、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还注意发挥信息技术互动的特有功能,及时进行课堂作品的点评、浏览、欣赏、投票和留言等活动。本课为丰富艺术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作了一次有益探索。
(点评人:江苏常熟市实验小学吕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