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体小说与象征手法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音乐小说:音乐家主人公和交响乐曲式结构
  罗曼·罗兰曾写信告诉友人:“我要写一部音樂小说。”这部音乐小说指的正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纵览这部作品,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篇章结构的布局,还是在语言节奏的把控以及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音乐性。
  从人物原型来看,克利斯朵夫身上有着贝多芬的影子。贝多芬除了是音乐大师,还被萧伯纳称为“反抗性的化身”。而罗曼·罗兰也将其坚毅勇猛的性格,以及不向贵族低头的反抗精神,融入了克利斯朵夫的形象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具体感受一番。
  首先,克利斯朵夫的家族虽然祖孙三代都是音乐家,却一直依附于当地的大公爵。克利斯朵夫对这种难堪的地位从小就表现出抗拒:6岁时,他挥拳反击贵族少年的欺辱;11岁时,他因为要给不懂音乐的贵族们表演,还必须亲吻他们的手而感到屈辱;14岁时,他被贵族夫人奚落,写了极具反抗意识、十分大胆的回信……
  其次,克利斯朵夫对音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万事万物在他心中都能变成音乐。一次,年幼的克利斯朵夫因不愿练琴,被父亲赶到了又脏又暗的楼梯上。悲伤使他的感觉变得格外敏锐,屋外莱茵河的水声由此激发了他的音乐灵感。小说中这样写道:“克利斯朵夫简直看不见那片水了;他闭上眼睛想听个清楚。连续不断的澎湃的水声包围着他,使他头晕眼花。……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地往前冲刺。而多少音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像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钢琴上清脆的琶音,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笛……”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分,使他能够明白学者所说的“宇宙空间包含着音乐”,而这部小说则是用文学的形式,将音乐“镶嵌”在文字之中。
  小说的结构也极具音乐性。罗曼·罗兰独具匠心地采用了交响乐四乐章的曲式结构来构建小说的框架。具体而言,整部作品一共分为四册,相当于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第一册由《黎明》《清晨》《少年》三卷组成,犹如交响乐的序曲,描写了主人公少年时代的生活以及他的感官与感情的觉醒;第二册的《反抗》《节场》二卷,构成交响乐的第一乐章,表现了主人公与社会的激烈冲突;第三册包括《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三卷,可视为交响乐的第二乐章,其氛围和第二册的热情与憎恨形成对比,“是一片温和恬静的气氛,咏叹友谊与纯洁的爱情的悲歌”;第四册的《燃烧的荆棘》《复旦》二卷,采用了交响乐中“快板”和“急板”的节奏,“写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飚,是内心的疾风暴雨”;此外,小说的结尾部分可视为末乐章。
  在这种结构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成败得失等各种对立的因素搭配组合在一起,彼此冲击应和,形成交响乐旋律的“激流”,最后趋于和谐与统一。整个作品气势浩荡,浑然一体,鸣响着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强音。
  二、心灵小说:以情感推动情节的发展
  作为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显著艺术特点还在于:一般的小说是由情节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而这部小说则是由人物的心境变化带动情节的发展。


  罗曼·罗兰曾表示:“音乐小说的材料应该是情感,而且首先是那种最具人性、最普遍的并尽可能强烈的情感。人物的存在实在只是为了成为这种情感的载体,情感在他身上体现,他生活在情感中,主宰它或为它牺牲。……音乐小说应该是来自心灵本质的情感的自由盛开。”《约翰·克利斯朵夫》正是这样一部具有强烈音乐性的抒情史诗。小说讲述了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但实际上他的人生经历并不离奇复杂,小说的情节也较为简明单一。克利斯朵夫的少年、初恋、家境、出逃、遇友、作曲、演奏等经历,小说固然都有清楚地交代,但它们都不是表达的重点,小说所着力刻画的是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他对一切遭遇的内在感受才是故事的内核。譬如情感、考验、启示、热情、憎恨、反抗、温和、恬静等复杂的心理感受,才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音乐小说,着重描写和真正想要表现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几次重要的情节转折点,如克利斯朵夫逃亡法国、隐居意大利等,都是主人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而引发的行动。
  三、长河小说:篇幅宏大、象征意蕴丰富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另一独特的艺术成就,还在于它的“长河小说”的结构形式。在法国文学中,“长河小说”原本仅指篇幅浩大的长篇小说,但因为这部作品宏大的篇幅和恢弘的气势,这一名词从此成了一个赞语。
  此外,这部作品中也有许多与“河”有关的意象,如“生命之河”“音乐之河”“自然之河”“思想之河”“心理之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之河”。河与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河的流动性能够很好地表达生命的自由涌动,以及人生的坎坷曲折、跌宕起伏。于是,罗曼·罗兰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生命之河的意象:“生命的狂流”“力的巨潮”“灵魂随波逐流”“像在岩石中间奔泻的急流”“生命的大河”“悲惨生活的浪潮在生命的底下流动”“灵魂在无垠的太空游泳”这样的短语在书中比比皆是。生命之河,既象征着主人公不断反抗的一生,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
  著名翻译家傅雷在本书的《译者弁言》中表示:“莱茵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是全书的象征。所以第一卷第一页第一句便是极富于音乐意味的、包藏无限生机的‘江声浩荡……’”书中的莱茵河便是自然之河的象征。在小说的开篇,在写克利斯朵夫的出生前,作者首先描写了莱茵河的声响:“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而在小说的结尾,濒临死亡的“克利斯朵夫看到自己肘子靠在楼梯旁边的窗槛上。他整个的生涯像莱茵河一般在眼前流着。……”可以说,莱茵河伴随了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他出生在莱茵河畔,结识朋友在莱茵河畔;身处异国时,眼前浮动的是莱茵河;临终弥留时,耳边听到的仍然是莱茵河的涛声。这些亘古不绝的江河“断片”,形成了一条贯穿故事始终的自然之河,象征着克利斯朵夫奋斗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充满张力的心理能量,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深情。
其他文献
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他住的那一座大楼上,同居的人很多,他却都不理人家,也不和人家在一间食堂里吃饭,偶然出入遇见了,轻易也不招呼。……  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屋里连一朵花,一根草,都没有,冷阴阴的如同山洞一般。书架上却堆满了书。他从局里低头独步的回来,关上门,摘下帽子,便坐在书桌旁边,随手拿起一本书来,无意识的看着。偶然觉得疲倦了,
期刊
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城隍庙,那么,城隍庙是怎么来的,里面供的又是什么神呢?这还要从古代的城市建设说起。  古人建城,会在城墙外挖护城河,挖好之后蓄上水,叫作“池”,“城池”一词就是这样来的。而没有蓄水的护城河则叫“隍”,因此有了“城隍”这个词。古人认为与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的保佑,那么自然也有一个神在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它便是城隍神,也有的地方称之为城隍爷。既然是神,就要建庙来供奉它,城
期刊
缠足,据说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发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有“缠足”一条,记述了李后主让嫔妃窅(yǎo)娘用帛纏绕双脚,使脚显得纤小,向上屈成弓形,如新月一般,跳起舞来更加优美。后来窅娘就开始裹脚,宫廷风尚传到民间之后,人人效仿。  到了宋朝,缠足已经成为贵族女子的时尚,苏轼《菩萨蛮·涂香莫惜莲承步》便是一首咏足词。后世甚至形成了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女性的脚和鞋,如清朝方绚便著有《香莲品藻》一书
期刊
1926年,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受邀前往剑桥大学开设一系列关于小说的讲座。他很得意,因为这个讲座级别很高,有很多厉害的人曾经应邀开讲;同时他也很惶恐,因为他必须要精心准备讲座的内容,才能让剑桥的专业听众挑不出毛病。为此,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读了许多英国当时的优秀小说,他甚至给某些作者写信询问他们最优秀的作品的书单……  一年之后,他来到剑桥。第一场讲座,他诚惶诚恐、谦虚谨慎,谁知道听者众多,且大家看起
期刊
尽管这样做毫无道理,但在本书如一颗轻盈的子弹透过我的头颅的时候,我已打定决心不去知晓任何有关该书作者的信息。此外,“纯洁性”是我努力拼凑出的短词,意在表达作品超脱叙事直击主旨的纯粹简洁。  ——小记  《沙之书》既作为本书的书名出现,又以本书末章的章回名独立存在,在博尔赫斯的精心安排下,最为直观地概括了本书的特点——无穷无尽的“沙之书”。引博尔赫斯在后记中的语句为证:“‘沙之书’是一部有无穷无尽页
期刊
如果要形容一个人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我们会用“字斟句酌”這个成语。不过,很多人应该想不到,这个词其实和中国古代的酒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斟,作名词时指羹勺,作动词时指用勺从酒樽里舀酒入杯。古人喝酒比较讲究,一般要准备盛酒器和饮酒器,用盛酒器来装酒,再用勺把酒舀到饮酒器里,然后才能喝,于是就需要“斟”。酌,广义上和斟同义。区别是:斟表示程度浅,不满一勺;酌表示程度深,满满一
期刊
关注娱乐新闻的人常会看到“某某戏杀青”“某某演员杀青”之类的说法,表示这部戏拍摄完成、这个演员的戏份拍完,但是,为什么会用“杀青”这样一个看起来和拍戏没什么关系的词呢?这就要追溯到古代的书写方式了。  在人们需要用竹简写书的时代,为了避免竹简朽烂遭虫蛀,需要先将竹简放在火上烘干,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烘干后的竹简颜色由青变黄。用火烘干竹简这一方法,“陈楚间谓之汗……吴越曰杀”(《风俗通义》),于是
期刊
阅读提示  这段文本主要讲述了克利斯朵夫遭遇人生中第一次欺凌的经历。虽然彼时的他还是个腼腆的孩子,但面对阶级压迫时不畏强权、维护自我尊严的表现,已经预示了这位“平民英雄”未来不寻常的人生之路。  选段精批  那天,母亲替他穿了最干净的衣服,那是人家布施的旧衣衫,由鲁意莎很巧妙很耐性地改过了的。依着她的吩咐,他到她工作的人家去接她。他一想要自个儿进去,不免有点儿胆小。一个当差在门洞下面闲荡,拦住了孩
期刊
此印为铜铸,印纽形式为高鼻纽,印的背后有楷书体的刻款,从右上起顺读为“中书省之印”,为少见的唐代官印遗物。此印所属的中书省始设于魏晋,沿至隋唐,在三省六部制中与门下省、尚书省并为中央最高机构,主要职能为执掌机要、起草诏命等,以中书令为长官,直接服务于皇帝。  在隋唐时期,新出现了一种造印方法:以铜片叠成文字后,再与印面凹槽焊成整体。其成印后的字口较深。此件“中书省之印”即是以此种方法制成,并且这一
期刊
作家档案  冯骥才(1942— ),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  出生地:天津  代表作:中篇小说《啊!》《神鞭》《三寸金莲》,散文集《珍珠鸟》等  走近冯骥才  主要作品  冯骥才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冯骥才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冯骥才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并发表大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