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使儿童成为社会化的人,就要使他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的规范,简而言之,就是做到社会允许的事情可以做,社会规则反对的事情不去做。当然,光靠家长和老师或其他成人的外在约束是不够的,需要儿童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需要经历由内而外的过程。
【关键词】体验 社会学习理论 道德系统 班杜拉 柯尔伯格
一、儿童的道德知识和行为是可以习得的。
不管是孔子的“人性本善”观点,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观点,都告诉了我们一件事,儿童在先天上是有道德观念的。
在孩子开始说话的阶段,父母就已经在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例如不能打架,不能耍赖,要和其他人一起玩游戏,玩具要学会分享,这一部分的道德习得除了家长的耳提面命之外,还有他们向周围人的模仿获得的。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通过自己实验研究表明,个体、环境、行为是交互决定的,也就是说周围的环境会影响个体,然后个体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从而又能对环境产生作用。儿童的模仿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是直接模仿,在孩子3岁左右开始,我们会发现我们说的话、做的事情,孩子也在说,在做,比如我们扫地,他也会去抢扫把扫地。另一种是观察行为和结果以后,他会告诫自己不去做。举例而言,比如说两个孩子在玩游戏,其中一个孩子玩了插座,被家长打哭了,那么旁边一个孩子也许在今后遇到插座,就不会去玩,因为他记得那个被打哭的伙伴。
当长时间的这样观察学习变成一种模式以后,班杜拉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自我强化。他会自己将以往习得的行为建立一个准则,对自己学习和回忆出的行为进行归类,然后用这种准则知道自己的行为。这一点与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是前道德判断阶段,就是道德认知不守恒;第二是他律道德阶段,就是根据成人的标准来判断;最后是自律道德阶段,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的道德水平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从单个具体事例的体验,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此时,父母、老师、周围的同学、成人都是他们习得道德的范例。
二、宽容、激励、榜样、扶持是儿童完善道德水平的必需品。
在儿童能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的过程中,成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然,这种角色不是上帝,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必要,而且也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道德上帝的角色,站在制高点上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评判。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宽容,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研究,儿童真正形成独立的道德评价系统最起码要到11岁以后,在此之前,我们对于孩子需要充满人文关怀,允许他们用各种方式探索这个社会的规则,比如偶尔的任性,与同伴之间的冲突,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却没有遵守规则……我们可以宽容这些不良行为、甚至是负面情绪的出现,因为这是孩子探索这个社会道德规则底线的一种方式,就像是人类挑战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一样,没有必要如临大敌,抱着宽容的心态,接受孩子的言行举止,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也是经过了许多的探索才获得的,我们现在的孩子这样聪明,会有自己的经验积累,所以,不要扮演道德上帝横加阻拦。
激励是对孩子最大的褒奖,一个整天跟在父母身后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等待父母铺好路才肯走的孩子,一定不会有出息,因为他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的乐趣。所以对于孩子的行为,要激励他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做事方式,做人方式,只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越多,将来形成的道德系统才会更加完善。
毫无疑问,榜样自然是我们成人。我们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孩子面前,每件事都三思而后行是不会错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过马路,我们都会说给孩子听:“红灯停,绿灯行。”但是真正这样做的家长有多少?不要带着孩子闯红灯,如果这样做了,无非是两个结果,第一,闯红灯成功了,那家长在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闯红灯是安全的,但这是个错误的结论,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另一种就是闯红灯失败了,那么成人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诉孩子不能闯红灯,这个代价未免也太大了。所以,在孩子面前,言出必行,三思而后行,让孩子从我们身上看见的就是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比我们说教一百句都强。
扶持就是指引孩子去建构正确的道德系统,是扶持,不是包办和替代。事实上,我们无权决定孩子的道德系统成为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可以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指明正确的方向,不断修正孩子的方向,使得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三、采取适当措施,使我们的道德教育更加系统和科学。
所有心理学家,不管是精神分析还是人本主义学派的大师们,都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儿童诗必须的,关注不因外在目的或利益,而是个人本身的价值。因此,对于学校的德育氛围,我认为可以适当引入心理学中一些方法,保证孩子在每一个阶段,得到的都是相对应的方法。我们的生态学校,生态课堂,乃至于生态德育,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本主义的理论和短期内见效较快的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给儿童的道德水平提升,以及最后的道德系统的完善做出保障。
人本主义的思想其根源就是认为人事富有创造性的,是有成长潜能的个体,尤其是儿童阶段,可塑性强,尝试的欲望强烈,而亲身体验带来的心灵触动是记忆最为深刻的,人类总是现有实践,才有理论的,对于儿童也是一样。
对于儿童的道德系统完善,我们不包治百病,我们可以用“强化”、“惩罚”、“代币制”、“行为契约”等比较适合的方法进行修正,最终使儿童能从容走向社会,使儿童的内心建立起强大的道德系统。
如果把儿童比喻成一棵小树,那么最为强壮的树干就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只要道德系统没有损毁,那么这棵树一定不会长歪,但是树能长成什么样,关键是儿童自己攫取自然中的空气、水分、养料,我们的作用是作为他还未成年时旁边支撑的木条,不能取代他们的成长过程,但是可以辅助他们的成长。请让我们尊重他们的每一次体验,包括内心的情感流露,最终促进他们形成自己个人的、强大的道德系统。
参考文献:
[1]《生命与教育》 冯建军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3月
[2]《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关键词】体验 社会学习理论 道德系统 班杜拉 柯尔伯格
一、儿童的道德知识和行为是可以习得的。
不管是孔子的“人性本善”观点,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观点,都告诉了我们一件事,儿童在先天上是有道德观念的。
在孩子开始说话的阶段,父母就已经在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例如不能打架,不能耍赖,要和其他人一起玩游戏,玩具要学会分享,这一部分的道德习得除了家长的耳提面命之外,还有他们向周围人的模仿获得的。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通过自己实验研究表明,个体、环境、行为是交互决定的,也就是说周围的环境会影响个体,然后个体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从而又能对环境产生作用。儿童的模仿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是直接模仿,在孩子3岁左右开始,我们会发现我们说的话、做的事情,孩子也在说,在做,比如我们扫地,他也会去抢扫把扫地。另一种是观察行为和结果以后,他会告诫自己不去做。举例而言,比如说两个孩子在玩游戏,其中一个孩子玩了插座,被家长打哭了,那么旁边一个孩子也许在今后遇到插座,就不会去玩,因为他记得那个被打哭的伙伴。
当长时间的这样观察学习变成一种模式以后,班杜拉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自我强化。他会自己将以往习得的行为建立一个准则,对自己学习和回忆出的行为进行归类,然后用这种准则知道自己的行为。这一点与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是前道德判断阶段,就是道德认知不守恒;第二是他律道德阶段,就是根据成人的标准来判断;最后是自律道德阶段,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的道德水平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从单个具体事例的体验,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此时,父母、老师、周围的同学、成人都是他们习得道德的范例。
二、宽容、激励、榜样、扶持是儿童完善道德水平的必需品。
在儿童能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的过程中,成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然,这种角色不是上帝,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必要,而且也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道德上帝的角色,站在制高点上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评判。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宽容,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研究,儿童真正形成独立的道德评价系统最起码要到11岁以后,在此之前,我们对于孩子需要充满人文关怀,允许他们用各种方式探索这个社会的规则,比如偶尔的任性,与同伴之间的冲突,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却没有遵守规则……我们可以宽容这些不良行为、甚至是负面情绪的出现,因为这是孩子探索这个社会道德规则底线的一种方式,就像是人类挑战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一样,没有必要如临大敌,抱着宽容的心态,接受孩子的言行举止,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也是经过了许多的探索才获得的,我们现在的孩子这样聪明,会有自己的经验积累,所以,不要扮演道德上帝横加阻拦。
激励是对孩子最大的褒奖,一个整天跟在父母身后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等待父母铺好路才肯走的孩子,一定不会有出息,因为他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的乐趣。所以对于孩子的行为,要激励他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做事方式,做人方式,只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越多,将来形成的道德系统才会更加完善。
毫无疑问,榜样自然是我们成人。我们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孩子面前,每件事都三思而后行是不会错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过马路,我们都会说给孩子听:“红灯停,绿灯行。”但是真正这样做的家长有多少?不要带着孩子闯红灯,如果这样做了,无非是两个结果,第一,闯红灯成功了,那家长在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闯红灯是安全的,但这是个错误的结论,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另一种就是闯红灯失败了,那么成人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诉孩子不能闯红灯,这个代价未免也太大了。所以,在孩子面前,言出必行,三思而后行,让孩子从我们身上看见的就是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比我们说教一百句都强。
扶持就是指引孩子去建构正确的道德系统,是扶持,不是包办和替代。事实上,我们无权决定孩子的道德系统成为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可以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指明正确的方向,不断修正孩子的方向,使得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三、采取适当措施,使我们的道德教育更加系统和科学。
所有心理学家,不管是精神分析还是人本主义学派的大师们,都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儿童诗必须的,关注不因外在目的或利益,而是个人本身的价值。因此,对于学校的德育氛围,我认为可以适当引入心理学中一些方法,保证孩子在每一个阶段,得到的都是相对应的方法。我们的生态学校,生态课堂,乃至于生态德育,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本主义的理论和短期内见效较快的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给儿童的道德水平提升,以及最后的道德系统的完善做出保障。
人本主义的思想其根源就是认为人事富有创造性的,是有成长潜能的个体,尤其是儿童阶段,可塑性强,尝试的欲望强烈,而亲身体验带来的心灵触动是记忆最为深刻的,人类总是现有实践,才有理论的,对于儿童也是一样。
对于儿童的道德系统完善,我们不包治百病,我们可以用“强化”、“惩罚”、“代币制”、“行为契约”等比较适合的方法进行修正,最终使儿童能从容走向社会,使儿童的内心建立起强大的道德系统。
如果把儿童比喻成一棵小树,那么最为强壮的树干就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只要道德系统没有损毁,那么这棵树一定不会长歪,但是树能长成什么样,关键是儿童自己攫取自然中的空气、水分、养料,我们的作用是作为他还未成年时旁边支撑的木条,不能取代他们的成长过程,但是可以辅助他们的成长。请让我们尊重他们的每一次体验,包括内心的情感流露,最终促进他们形成自己个人的、强大的道德系统。
参考文献:
[1]《生命与教育》 冯建军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3月
[2]《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