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后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制约因素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冷战后,日本确立了“普通国家化”战略,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也深受其影响。“普通国家化”在推动日本联合国外交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制约了其联合国外交的发展。本文将从日本对历史的认识问题,对和平宪法的突破,外交缺乏独立性三方面来阐述“普通国家化”对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制约。
  关键词:日本;联合国外交;“普通国家化”;制约
  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61-03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所谓联合国外交,是指一个国家“在联合国内开展的外交”和“通过联合国开展的外交”的总和。冷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是在“普通国家化”战略思想指导下展开的。
  一、“普通国家”的提出
  “普通国家”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日本政要小泽一郎在其1993年出版的《日本改造计划》一书中提出来的。小泽一郎在该著作中认为:日本既已成为经济大国,就应当成为“国际国家”,其前提是首先成为一个“普通国家”。“普通国家”有两个要件:“其一,对于国际社会中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当然负起责任去做;其二,对努力构筑国民生活富裕安定的各国,以及地球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课题,尽自己所能进行合作”[1]。小泽认为,日本在第二个方面即经济援助等领域已有贡献,然而在安全方面还远远不尽人意,“总是以宪法和法律制度为借口”未能提供军事支援。因此,小泽一郎的“普通国家论”就是要在“为国际安全做贡献”的名义下,力图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对日本不能发挥对外军事作用方面予以改变。
  其实,“普通国家化”不仅仅要在军事领域做贡献,它更包含着多方面的综合目标:第一,突破宪法第九条束缚,名正言顺地拥有军队和集体自卫权以及对外军事行动能力;第二,改变经济大国的单一特征,成为拥有综合外交能力的政治大国;第三,调整对外关系,提高对美关系的对等程度和对中、俄、西欧关系中的相对地位;第四,提高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和干预能力,成为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大国。
  “普通国家化”战略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政治大国”这一大国主义战略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二战结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一直专心致力于经济发展,在国际政治中保持低姿态。然而随着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功,一些政治家不满足于在国际社会只发挥经济作用的现实。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开始把追求政治大国地位纳入了政府的决策日程,试图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本的政治作用,尤其是中曾根内阁加速了政治大国化的进程。冷战结束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愿望日益强烈,迫切要求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强调要在国际安全领域做更多的贡献。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不得不设法摆脱一系列相关的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国家化”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普通国家化”对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制约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联合国外交作为日本总体外交的重要组部分,深深地打上了“普通国家化”的烙印。一方面“普通国家化”战略对日本的联合国外交起了推动作用。日本加大了联合国外交的力度:删除“敌国条款”,从国际法上改变战败国的地位;为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奔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争常运动;冲破国内宪法的限制向海外派兵;为联合国各机构出资,做经济贡献;参加联合国框架下有关“人类安全保障”问题的各项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努力,日本在联合国的地位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但是,另一方面“普通国家化”战略也给其联合国外交带来消极影响,这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普通国家化”意味着日本政治右倾化,不利于其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所谓“日本政治右倾化”包含着两方面的基本含义。首先,它意味着在“保革相争体制”中,保守势力的执政和优势地位日益增强,革新势力的社会影响日趋衰弱。其次,它意味着在“保守执政优势地位”内部,“保守本流”路线的地位日趋下降,“激进保守派”路线的地位日趋上升。政治右倾化具体表现为:在国家形象定位上,日本意欲摆脱战后体制,否认侵略历史,企图通过重振“日本精神”来重塑本国形象;在国家战略上,日本采取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干预地区秩序的“大国路线”,它是对“吉田茂”路线的否定;在对外路线上,日本进一步向“挟美制亚”的方向倾斜;在外交手段上,日本从倚重经济外交逐渐向重视政治外交、军事外交的方向转变。
  “普通国家论”是“激进保守派”这一路线的集中反映。而冷战后日本确立了“普通国家化”战略,这也就意味着日本政治日益右倾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界不断有各类人物粉墨登场,散布“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美化侵略战争,否认战争责任和战争罪行。其根本意图在于彻底否认日本历史上的一切罪恶,激励和恢复国民的“自信”和“自豪”,重振“大和民族”昔日的“雄风”。小泉纯一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小泉纯一郎作为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就任首相以来,不顾亚洲国家人民以及绝大多数日本人民的反对,连续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也遭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坚决反对。
  日本在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遭受日本侵略的东亚国家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实在是强人所难。朝鲜一直公开反对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2001年3月13日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公报,再次表明了立场:军国主义复活和谋求成为军事大国的日本没有资格成为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首要任务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要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先必须承认对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侵略,并向他们道歉和进行赔偿,以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2]。韩国驻联合国大使金之勋2005年3月31日在纽约公开表示,将努力争取到联合国三分之一的票数阻止日本入常。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于2005年4月12日在会见日本共同社社长山中丰彦时说道:“中国民众实在无法理解,一个不能正确反省侵略历史、不能正确理解受害国民众感情的国家,竟然要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不仅是中国国民的心态,也是日本其他邻国国民的普遍想法。”[3]   日本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还使得许多国家担心,如果支持这样一个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日本会在联合国推行霸权政策,会借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对国际社会干下新的伤天害理的事情。
  (二)“普通国家化”战略下日本突破和平宪法、争当“军事大国”,对其联合国外交有负面影响
  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为达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力,不承认国家之交战权”。依据该条款,日本放弃了战争,废除了军备,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这部宪法自颁布之日起,就成为日本各种政治势力争论的焦点。一方面以右翼保守势力为核心的“修宪派”千方百计要修改宪法。另一方面,进步革新势力以及平市民团体等则形成“护宪派”,不屈不挠地与“修宪派”抗争。冷战后,日本确立了“普通国家”战略,“修宪派”进一步抬头,主张要有公开的军队,要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一样,参加到联合国的集体安全和其他的军事行动中去。
  “9·11”事件后,日本获得了对和平宪法“微调”的良机,以反恐为名,通过了“反恐怖”三项法案。“反恐怖”法案的通过,开启了战时向海外派兵的先例,使自卫队的海外军事行动合法化、制度化,自卫队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世界。2003年小泉内阁利用朝核危机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有利氛围,在参众两院通过了《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等“有事法制”三法案。“有事法制”通过后,自卫队具有了进行战争的自主权,意味着“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确立,日本“合法地”掌握了攻击他国的主动权。2015年9月日本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新安保法案的核心就是解禁集体自卫权。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一旦美国卷入和第三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要行使盟国的义务,极大地增加了日本卷入战争的风险,将海外派兵合法化。由此看来,在一系列外围立法的强烈冲击下,尤其是新安保法案的通过,集体自卫权的解禁,“和平宪法”的许多内容已经名存实亡。
  上述这些都表明日本要走通过修改宪法第九条,重新武装以成为“军事大国”的道路。联系其侵略和战败史,这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国家的警惕,成为其“入常”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三)“普通国家化”道路上日本仍需日美同盟,使得日本联合国外交独立性不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和美国确立同盟关系至今,不论日本外交如何变化,始终都与对美外交有关,日美关系构成了日本外交的基轴。那么冷战后在以追求“自主性”为目标的“普通国家化”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日本为什么还要坚持日美同盟?
  首先,日美同盟对日本的安全和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自主防卫路线虽然体现了民族主义精神,但是却不能成为现实的选择。如果废止日美同盟条约,可供日本选择的道路有武装中立,或者建立地区性的集体安全框架,再或成为联合国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然而,到目前为止,日本认为这些都是不现实的选择,它们只会增加亚太地区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因此,在今后若干年,日美同盟仍将存在下去。其次,日本认为,通过日美同盟“借船出海”,是日本实现“普通国家化”一个比较便捷的途径。“普通国家化”虽然强调外交的独立自主性,但是日本的综合国力同美国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日本不可能通过追求同美国政策的差异和同美国立场的距离来实现“普通国家化”。日本的“普通国家化”只能通过在与美国不断协调与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最后,日本认为,通过日美同盟可以保持对华战略优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亚洲出现了“强强并立”的局面:中国从政治大国走向经济大国,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政界一些人士将中国看作其“普通国家化”道路上的重大障碍,并且认为只有“依靠日美同盟这个支柱,日本有可能与日趋大国化的中国保持对等的合作关系”。
  日本在“普通国家化”的道路上仍然需要日美同盟,这就使得日本的联合国外交难免打上美国全球战略的烙印。虽然冷战后日本联合国外交在支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解决环境等全球问题、推动裁军等方面与美国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显示了其外交独立性的一面。但是当联合国与美国有矛盾,日本仍将优先考虑美国的立场。日本派兵参加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2004年1月19日,日本自卫队先遣队兵分四路开进了伊拉克。这是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依然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纽约的拉尔夫·本奇联合国研究所所长本杰明·利夫林就曾在一次讨论会上明确地说:“美国有必要在联合国内发挥带头作用,并且需要得到日本的支持”,换言之,日本在21世纪的联合国内的作用就是要协助美国发挥其领导作用[4]。2005年12月,时任外相的麻生太郎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日美同盟关系应该优先于联合国,如果联合国与美国的主张发生对立,日本将优先考虑日美同盟关系。总之,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是又无法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使人怀疑日本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国发挥政治作用。
  总体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联合国外交仍将会贯穿于日本外交的始终,日本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联合国框架内扩大自身影响力,积极争取成为联合国核心成员,实现政治大国的理想。然而由于上述种种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日本“入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如果日本能够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用实际行动向曾经被侵略的国家表示真诚的道歉,努力恢复亚洲国家对日本的信赖,真正作为亚洲的代表去谋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保持与美国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处理好联合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坚持和平宪法第九条的精神,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为最终目标开展联合国外交,以此来争取世界人民的支持,那么,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核心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小泽一郎.日本改造计划[M].日本讲坛社,1993:104-105.
  [2]肖刚.冷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86—187.
  [3]连会新.日本的联合国外外交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38.
  [4][英]赖因哈德·德里弗特.愿望与现实——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历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67.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民航飞行人才为主的专业型高校。经过近六十余载风雨发展历程,形成了博学笃行、远举高飞的精神理念。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在飞行学生管理工作上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具有准军事化特征和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西部12个省区开始实施一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特岗计划”。“特岗计划”实施十年来到底成效怎样,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特岗教师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如下:应完善相关制度,保证特岗教师再就业;提高特岗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关键词:教育;“特岗计划”;特岗教师;调查研究  中图
期刊
摘 要: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笔者和课题组通过对国家中部省份12县区的调研后发现,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比较快,但是其在发展中浮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破解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转变理念,把治理理念引入公共文化建设之中。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权利;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66-02  自公
期刊
摘 要:在知觉哲学的意向内容论与知觉关系论之争中,意向内容论者以“外表-内容纽带”为核心洞见,建立了对于自身立场的支持性论证。但是意向内容论同时遭到了布鲁尔的经验现象个别性挑战。这一挑战是前者难以回应的。为回应这个挑战带来的疑难,一个可能的理论方向以意向内容论为框架,将对象置入知觉内容之中,以此建立一个整合性理论。  关键词:知觉;意向内容论;知觉关系论;个别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研究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是当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探索性研究方法从创新视角出发,厘清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内涵,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四个维度,论证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89-02  
期刊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教育状况十分严峻。同时由于家庭和学业教育的不完整,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基本情感需求,导致其问题愈加凸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乡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业教育现状,归结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2014年10月-2015年1月,对黑龙江省未进行机构整合的46所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内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和团体访谈,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技术人员女性偏多(89.2%);平均年龄为42.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2.8年;近3年整体培训率低(55.5%),培训需求强烈;认可机构改革政策,心理准备充分。并
期刊
摘 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中国法治事业得到全面而有效地推进。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法治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探索法治观念养成路径如下:国家和高校应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创设良好的环境;大学生要自觉增进自身法治意识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依法治国;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养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湛江地区由于其历史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为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使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更加生动、形象,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有: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将乡土教材与统编教材相结合;
期刊
摘 要:现代农业企业是农业经济的细胞,在推进经济发展、农业产业振兴、农民生活富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好现代农业企业,因此,依法治企对于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现代农业企业在依法治企方面经验还不足,在依法治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对现代农业企业中的依法治企做了新的设想,并以湛江农垦局为例,阐述了依法治企的必要性、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