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机构大作用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z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是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成立50周年,《国际博物馆》杂志第243卷(2009年第3期)以“光辉50年”为题,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期专号以示纪念。
  ICCROM是个不大的机构,仅仅20余名工作人员,依靠77个会员国额外提供其向UNESCO缴纳会费的1%——每年大约140万美元的经费预算开展工作,但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批相关人士撰文回顾该组织50年的发展道路,检讨其成立历史、行动方针、运行机制乃至遗产概念内涵的演化、具体的保护与培训活动,及其作为政府间组织遇到的问题,其发展国际性遗产保护科学的雄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等,既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也的确可以称得上“光辉”二字,堪称为小机构发挥了大作用,非常具有启迪意义。
  其何以如此,我想大概主要得益于以下这几点:
  1.准确的战略性定位。ICCROM的成立即是因为一批有识之士在二战之后看到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前景。较早成立、并和UNESCO具有特殊关系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专家们认识到遗产保护对博物馆事业的决定性意义,不仅率先成立了文物保护方面的分支机构,更建议UNESCO成立专门组织,发挥更大作用。经过多方协调,最终成立了ICCROM,并将其总部选在当时世界上保护与修复力量最为雄厚的罗马。ICCROM是各方协商与跨国界共享当时有限的遗产保护资源愿望的结果,因此,协调与共享也成为其一贯秉持的行事方针。
  2.积极服务于UNESCO的文化遗产战略。虽然ICCROM是相对独立的政府间机构,但它始终与UNESCO保持良好的同盟和协作关系,更是其重要的咨询机构以及理论、技术的支撑机构。ICCROM积极参与UNESCO的重要遗产保护活动、项目,担当重要的组织协调职责,1970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诞生后,它还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人选评估、监测等工作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3.把握并引领文化遗产保护潮流。ICCROM以精心设计的理事会制度和广泛联系专家的方式团结了一批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顶尖专家,紧跟理论与技术的前沿,并和有关大学、保护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多种层次、多个领域和方向的培训项目,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宝贵的人力、技术、经验的支持,并编织了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网络。
  4.不遗余力地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信息传播与观念推广。ICCROM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图书资料收藏与管理系统,并不断完善传播与分享的方式与方法,最近更联合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等重要机构将资料全部上网,为专家、同行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也有效地发挥了自己的凝聚作用。同时,ICCROM还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与理念,与社会各界缔结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扩大遗产保护工作的社会基础。
  当然,ICCROM在全球各地不间断地实施或指导的一系列重要的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尤其是重大的自然灾害、灾难之中或者之后的文化遗产抢救等,更是其为文化遗产事业做出的最直接的贡献。
  这样,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开拓,ICCROM在保持小规模的同时,已经使自己发展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领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机构,更是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理念、技术、经验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分享的重要平台,以及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过世纪之交及千禧年来临之际的普遍性反思,人类越来越意识到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及长远的未来的愈益重要的发展资源,无论在确立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身份认同,推动跨文化交流与对话,还是共同熔铸更加理性的未来全球性的新文化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遗产评估、保护、管理方面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在纪念ICCROM成立50周年的同时,它所荷载与倡导的价值、理念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尤其是其关于遗产价值、信息、保护经验等的广泛分享的理念和做法,可以使得有限的专业人士在当今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发挥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使作为人类创造力重要见证物的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发挥更加合理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肯合作发掘肯尼亚海岸中国文化遗存    明代郑和下西洋后编制的《郑和航海图》曾清晰地标明了郑和船队所去的最远地点——非洲东海岸的慢八撒、马林迪(今属肯尼亚)等处,而在现实中的肯尼亚东海岸拉穆群岛便有着大量中国文化遗存,当地数百年来也一直有一个传说,几百年前,一艘中国商船在附近海域触礁沉没,部分中国水手在该岛南端的上加村登陆,后迁至西尤村,并繁衍至今。至今,当地不少人仍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
期刊
历史考古学家罗伯特·佩恩特(Robert Paynter)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人类学教授。他关注不平等研究的考古学方法,强调种族、阶级、性别和现代世界形成中国家行为的物质性。  戴维·格拉斯伯格(David Glassberg)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历史学教授,从事公共与环境史教学。著有《历史感:美国人生活中的老地方》(Sense of Histmy:The Place of t
期刊
布鲁斯·奇尔顿(Bruce Chilton)是纽约州巴德学院的伯纳德·伊丁斯·贝尔宗教教授(Bernard Iddings Bell Professor of Religion),亦是该校高等神学院院长之前他曾执教于欧洲的剑桥、谢菲尔德、明斯特等大学,以及美国的耶鲁大学(作为第一位莉莲·克劳斯《新约》教授[Lillian Claus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他最新
期刊
科内流斯·霍尔托夫(Cornelius Holtorf),嵩典林奈大学(Linnaeus University)考古和遗产研究学科负责人,从事考古学、遗产和当代社会的交叉研究。    文化遗产通常指的是民族或其他社会群体的集体身份,由于这些集体身份从该群体广泛认同的源头以及共享的历史之中汲取营养,因而常常具有排他性。如果有着不同的过去,融入这个群体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同样,不管你个人意愿如何,你都拥
期刊
安德烈亚斯·潘塔扎托斯(Andreas Pantazatos)拥有英国雷丁大学哲学硕士学位、杜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杜伦大学文化遗产伦理中心担任副主任,同时在本校哲学系教授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目前,他致力于管理伦理和德性伦理的研究。    近年来,管理原则(principle of stewardship)——在此原则下,考古学家是过去(the past)的管理者——已经变成考古学伦理
期刊
拉亚·克洛梅尔(Laia Colomer)是考古遗产经理和博物馆主管,目前也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纳历史博物馆“博恩计划”(the Bom Project)的协调人。她的研究领域包括考古中的政治策略、城市遗产管理政策、遗产活动中的社会经济学,以及性别考古学。    从旧石器时代直至19世纪,巴塞罗纳的历史一向与蒙锥克山有着密切关联。此山曾经有过采石场,同时在军事及海事上扮演过战略性角色。在19世
期刊
·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遗产与社会中心”首届国际会议之文件选编·共享的遗产/共享的挑战: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遗产与社会中心”的研究目标(Elizabeth chilto&Neil Silberman)·争论中的遗产重要性和ICOMOS视野的转变(Gustavo Araoz)·冲突社会中博物馆的角色一IcOM的观点(Alissandra cummmins)·由冲突走向一致的遗产PUSH
期刊
王超,2004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同年8月考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博物馆处任科员,2007年11月调任北京鲁迅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任助理馆员。2010年3月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博物馆展览理论文章《从两本书谈博物馆展陈的和谐》。    鲁迅文化遗产的分布    鲁迅先生的一生,波澜壮阔,却颠沛流离。  鲁迅先生少小离家去南京求学,而后到日本学医,弃医从文后回杭州和家乡绍兴任教,
期刊
H.马丁·沃布斯特(H.Martin Wobst)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人类学系的研究生部主任。教授考古学理论和方法论,其研究方向包括更新世生态学和欧洲史前史。    在这篇文章里,我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谈了一些关于散居遗产影响冲突的研究案例。谈到遗产和散居,我本人便是个散居者。我在汉诺威长大,小时候那里还是西德的一部分,但是从1963年起我就在美国生活了。我和我的妻子用英语交流,但是我跟孩子
期刊
迈克尔·L.布莱基(Michael L.Blakey)是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资助的人类学教授,美国研究学教授,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历史生物研究所所长。他同时也是美国人类学协会“种族:我们如此不同?”展览的资深顾问。史密森学会国立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资深顾问。他曾经担任纽约市非裔公墓考古遗址科学指导,如今该遗址已经成为国家古迹。其著述涵括了生物文化人类学、生物考古学、博物馆与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