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对武术套路节奏感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的曲调变化与武术运动中的节奏变化有着奇妙的内在联系。将音乐用于武术套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本文就音乐独有的旋律、节奏、节拍与武术套路动作节奏感的相融合,培养学生感悟音乐,在音乐中领悟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性——表现力进行了论述,培养学生用心感悟音乐,体会武术的美感及其节奏感,使音乐旋律与武术节奏感
  
  音乐是以节奏、旋律等构成的听觉艺术,同时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特点。武术套路是一种注重动静疾徐、刚柔相济、节奏分明的武术形式。在我国.音乐运用于武术,史料也早有记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就有以“击刺之法”配以音乐的武舞,称为“舞象”也可称为“象舞”,以周人灭殷为题材的《诗经?维清》中,郑注日:“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疏日:“文王时有击刺之法,武王作乐,象而为武,号其乐为象舞。”此典故中的“象舞”及“武舞”都与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是此处的“武术”是广义的概念,既可以指技击武术也可以指武术套路。而唐代家喻户晓的“剑舞”已接近现代的配乐武术表演。
  1、音乐具有一定能量激发学生学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武术套路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传授技术为主,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厌烦情绪。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武术的教学效果。作者认为:音乐的曲调变化与武术运动中的节奏变化有着奇妙的内在联系。将音乐用于武术套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对事物特殊认识的倾向,是人们去积极钻研、探索并从事一定实践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比较敏锐,想象力丰富,情绪高涨,意志力强。一堂武术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把音乐应用于武术教学中,恰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套路是集力量、速度、灵敏、柔韧于一体的,刚柔相济、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项目,它具有较强的攻防技击性,而技击性动作又表现出非常复杂和多部位、多角度、多方向的特点。对于感兴趣、好奇、再加上没有什么基础学生来说, 能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并在演练中将它们表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所学的困难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采用多讲、多示范、多练习的方法去强化动作,课堂气氛就会沉闷紧张,尤其在课的后半部分,学生练习时更会感到单调乏味,逐渐形成疲劳感,所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容易分散注意力,从而激发不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习气氛和练习积极性很差。即使在教师的带领和督促下,手和脚虽然不停地练,而精神上始终兴奋不起来,无法将自己融合到武术套路动作练习中,只是应付式地学习,从而使学生心理容易产生厌恶和疲劳感,练习效果很不理想。将音乐用于武术教学,可通过悦耳优美的乐曲使大脑皮质产生兴奋。在大脑皮质指挥下有关部位建立起暂时的联系,使动作与音乐结合为一体,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被音乐揉化了的动作变得刚健有力且富有艺术的魅力,学生就能以愉快的心情和美的享受去学习、接受新的动作。用这种心情去学习新动作,势必使形成新动作条件反射的时间大大缩短。此外,研究表明:音乐具有一定的能量,能通过声纳系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丘脑下部,使体内快反应物质上升,产生心率加快,血容量增大,供氧能力改善,肌肉协调性增强,能够使人精神振奋,提高人体的唤醒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动员起人体机能。所以,一首雄壮而有气势的歌曲能使人激情满怀,情绪激荡,自然就为学习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且思想活跃,记忆力增强。由此,当歌曲与武术动作编排在一起时,动作就容易记住,并且不易忘记。所以说歌曲有助于动作的学习。
  由于音乐以它独有的旋律、节奏、节拍与人体产生联系并发挥作用,因此音乐是运动技能技巧形成的重要条件。从生理学角度看,人体对某种刺激的感受,不仅决定于对感官的直接刺激,而且决定于同时受到刺激的其它系统的机能状态。对一种器官的一定刺激,能提高其它感官的感受性。音乐通过听感受器向大脑皮质发放冲动,能使其它器官系统在大脑皮质区的相互联系下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力量和协调性,使学习者完成动作时感到轻松并更快更好地消除疲劳。从耳与音的关系来看,耳是一条敏锐、准确、耐劳的传导通道。人的听觉对音乐极为敏感,对节奏反应极强,同时又不像视觉和运动觉那样容易疲劳。运动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产生作用的。而音乐能借助极为敏感、耐劳的通路——耳向大脑皮质传递冲动,引起处于抑制状态下的运动中枢在大脑“强迫命令”下运动,让运动觉提高兴奋继续运动,挖掘机体的运动潜力。
  人若在音乐中进行运动就把旋律的空间和节奏的时间与运动的技能技巧、方位等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就形成一条由音乐刺激所引起,以运动神经支配运动为终止的条件反射弧。根据条件反射弧建的越多,运动技能越易形成的原理,在配有音乐条件下比没有配音乐的条件下进行武术教学效果更好。每一套武术套路是由数十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包含着方向路线、架势结构、劲力方法、停歇顿挫、意气、神韵等要素,都是按一定的动作节奏来完成的。动作节奏反映动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时间特征。运动时,用力的强度、运动空间的范围和动作历时的暂久性构成了武术动作的节奏变化,武术动作的变化都有一定的特殊节奏。它是由单个动作根据特定的时间间隔和运行速度连接在一起的节奏变化。武术动作的节奏,是动力在时空上的分配方式;是运动的不同阶段或各个环节以及负荷与恢复的安排中的时间特征,轻快、有冲击力量、更有弹性。在音乐中进行武术教学就是把旋律的空间和节奏的时间与运动的技能、技巧、方位等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音乐的意境、情感与运动技能、技巧、运动方位结合起来。在音乐中进行武术教学,把这样的反射弧加以巩固,学生练习武术动作也就容易掌握了。从另一方面来说,音乐也能振奋人的精神,学生在单调而紧张的运动后,容易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从而产生疲劳状态。在教学或运动的过程中,听一些活泼欢快、有鼓舞性的乐曲会使肌体的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产生兴奋,心跳加快、心脏活动增强、肝糖的动用增多,改善大脑和肌肉的供血量,达到缓解或解除大脑抑制状态的目的。从而使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昂,肌肉的紧张程度增强。
  2、培养学生对武术套路动作节奏感,音乐曲目选用非常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增强武术套路节奏感这个目的,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武兴趣,那么就必须根据武术套路的特点选用般配的音乐吸引学生的视听觉。因此音乐的曲目选用非常重要。
  2.1根据不同类型拳种的特点选用不同音乐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总的来说,从练习的外在形式和发力的方法上可以分为内家和外家。比如说,太极拳的轻柔舒缓、少林拳的威猛刚勇、八卦掌至柔至刚,分别代表着它们的不同特点,那么在音乐的选配上就要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可配以悠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使学习者随着舒缓柔慢的音乐节奏,将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太极拳动作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出太极拳行云流水、绵绵不断的技术特色,使音乐与武术的动作和风格融为一体。
   2.2 根据动作的攻防特点和发力方法选配音乐
  武术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攻防技击性,主要表现形式是武术的具体动作,其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节奏使武术的风格特征得以显现。在武术教学中如果配以音乐,再结合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武术的内涵和神韵。比如说,少林拳的威猛刚勇,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少林拳的劲力特点,可以选用一些节奏感特别强烈的音乐,配合动作的发力特点,使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音乐的合理选用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动作在什么地方该“顿”,在什么地方该“挫”,以加强动作的节奏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真正含义,感到自己处在一种攻防格斗、技击搏杀的意境里。这体现在武术中富有顿挫的动作对节奏的影响,尤其是音乐的影响特别强烈。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武术。
   2.3 在器械和对练教学中利用夸张的音乐
  在对练中由于要发生身体接触,而接触的时机和接触时发力的大小不好确定,如果单纯讲解不容易说清楚,而利用音乐来模拟和暗示,这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音乐的长短、强弱、快慢、停顿的变化结合动作的变化,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中学习武术。在器械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影视武侠片中的音效来渲染练习的气氛,但要适当控制,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反而有碍动作的学习。
  3、学生感悟音乐及其对武术套路动作表现力
  在练习中,一首好的配乐再加上与学生武术动作的融合,会给学生和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审美感受,产生特有的美的情感体验。音乐伴奏会给武术套路运动带来特有的魅力,在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中更有利于学生完成流畅而优美的动作,因为,武术套路运动跟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表现力,是练习者把外在的动作、内在的情感和所配音乐和谐统一所表现出来的,是其运用智慧、音感及体力对技术的再创。
  众所周知,人的审美感受能力主要是通过视觉与听觉来实现的,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视觉具有真切性,形象性和空间性等特点,可以把事物的形象直接呈现于一定的时空之中。武术动作表现出的美感,听觉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因此,学生能否把武术动作及其所蕴涵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这主要看其表现力如何,而影响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音乐。如果学生能更好的感悟所配音乐,把自己溶于音乐,充分利用音乐这一媒介展现自我,使动作与音乐相得益彰,从而达到表演者、观众、裁判三者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效果。因此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及其对武术套路动作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仅仅要求学生刻苦的训练,用心的去体会。还要求老师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增强对音乐、艺术的感悟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动作表现力之目的。
  4、学生体会武术演练中的节奏感和对武术美的感受力
  大千世界,从昼夜的交替,时序的变化,潮汐的起落,日月的运行,直至人体的呼吸交换,脉博跳动,无不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节奏感。武术也不例外,它是由单个动作根据特定的时间间隔和运动速度连接在一起的节奏变化。人们对武术中的节奏形象描绘为“ 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雀,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在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高低、刚柔的对立转化中表现鲜明的节奏感。比如长拳套路要求节奏分明,即运动时动作、组合、段落之间所表现的韵律变化恰如其分,整套动作既在快速中进行,又通过速度、力量的变化有机地处理刚与柔、轻与重、疾与缓等演练技巧。它表现出的技击美、形神美、动态美、造型美、意境美、节奏美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节奏感直接体现着武术素养水准。音乐节奏及音乐中伴有的动作提示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时间感和节奏感,使其前庭器肌肉、肌腱、关节囊等本体感受的反馈信息建立新的联系,形成所需要的正确条件反射或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此外,音乐还借节奏的快慢与强弱来表现感情的起伏与主体思想,武术也一样,它与音乐是相通的,故学生可通过音乐的美来体现和感受武术的健与美。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可以对武术动作的特点和演示起到烘托作用,增强学生对武术动作的领悟力,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音乐进行的快慢而起伏,与动作的动静相渲染,从而提高学生的动作表现力。在武术教学中配以音乐,久而久之便使学生更加熟悉音乐,了解音乐,同时渴望更深的理解音乐内涵,这样就提高了对节奏感和美的感受力。当音乐的节奏能够很好地控制学生的武术动作速度、节奏以及动作之间的连贯性时,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与音乐发生密切关系,当动作几乎与音乐变化合二为一时,音乐旋律的连贯性和节奏的弹性会使学生的武术动作变得流畅协调,动力节奏感得到提高。具有良好动力节奏感的学生不仅能准确优美地完成动作,并且其动作更具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龚 斌.浅析体育与音乐的关系[J].上海体育学报,2001,(6).
  [2]周惠新,李湘远.艺术的运动和运动的艺术——论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J].上海体育学院,2004,(3)
  [3]余 芳.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
  [4]罗海燕.配乐和表象训练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J].华南师范大学,2004,(5).
  [5]周利娟,黄晓华.论武术运动中音乐与套路相结合的演练形式[J].广州体育学院,2004,(3)
  [6]舒威杰.浅析音乐在武术套路中的运用成都[J]体育学院2008,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上学生的引导者。这样学生才会集中精神去思考、去参与课堂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了本文迫切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 主体化 引导者 主动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从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的内容可以知道,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有较强的概念性,并且需要用到生产实践
自从为人师之后,连续当了近10年的班主任,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最深。记得曾经有一位同事说过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当时不以为然,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竟有了相同的感觉。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面对着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班主任工作就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古语中常有“严师”之称,我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集“严师”、“慈母”、“挚友
【摘要】校外体育教育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教育全过程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体育教育在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健全、身心健康、人格和谐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校外体育;机构场所;体育工作者;体育策划;安全    1、引言  学校体育是较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校内体育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和研究,使学生学会学习。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深深地体会到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更是一种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此,学校教学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承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教会他们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数学教育能让学生在参与教学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谈到智伯无德而亡时写的一段话,这段话一直引为后世帝王的取人用人之术。确实无德之人,是坏人;无德之才,是歪才。这种才,比无才更糟。因此,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德才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对成绩不是很好但却占大多数比例的学生,
【摘 要】古典诗歌阅读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也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一线教学中,笔者总结了诗歌阅读鉴赏的命题特点及提问方式,并就常见提问方式给出了相应的答题技巧。  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高中数学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习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程应用意识实践    一、高中数学应用题问题的教学实践  高中阶段学生年龄一般在15—17
【摘 要】本文基于对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这三篇文章的分析,来探究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及其寓意。  【关键词】教学 文艺评论 古诗词  新编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编排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单元的学习要点是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但三篇课文都谈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
高三化学复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对原来遗忘知识的建构,并且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在与刺激信息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出新的生长点,从而使原有知识和经验得到改造、重组、完善、提高和发展,达到生成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也正是古人说的“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优化化学复习教学、提高复习实效的关键就是要使我们的复习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
【摘 要】如何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教育一直关注的难题,本文针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即重视物理环境的营造;创设条件,推行探究性实验;重视对实验的反思和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等。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学生 探究 评价 媒体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了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