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实践拓展性语文课程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2781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拓展性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们对各部门学习的理解,进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将从单元组合实现学生人文知识综合训练、古诗文积累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背景、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入手,谈谈自身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以期对广大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一、拓展延伸,综合掌握
  语文学科不是一个单一学科,它综合社会、文化、经济、历史、地理以及民风民俗等多个学科。语文教学和学习也不能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内容,必须拓展延伸相关联的一类知识并组合成单元进行系列性学习,才能使学生们的各个方面能力得以综合训练,得以提升。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7年级语文课文《社戏》时,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后,对课文《社戏》中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清新的风景美、淳朴的人情美、曲折的叙事美、活泼的语言美进行了逐一赏析后,我话锋一转,引导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民间风情做进一步的探讨,我国都有什么传统节日?有什么样的民间风情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有针对性的设置了“传统节日和民间风情”为单元组合形式的综合训练,让同学们自主搜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以及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地理课上,让地理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民间风俗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的各民族聚集地。音乐课上,让音乐老师教唱一些关于民族民风的歌曲和音乐,如《十五的月亮》《小背篓》等。课外我还组织学生们进行了《我眼中的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通过这种我为学生设置的一系列单元组合式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的训练,激发了学生们关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对各种人文知识的综合掌握。
  二、诗文积累,了解社会
  古诗文中有许多语言非常精妙的诗词以及文言文,不仅在朗读的时候让人觉得朗朗上口、工整押韵,在情感的表达、景物的描写方面以及社会背景的折射上,也有着十分突出的成就。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们进行诗文积累,感受作者所用的字词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社会背景因素,进而有效把握古代诗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在講解苏教版初中语文《出师表》一课时,让学生们反复诵读这篇朗朗上口的古文,让学生们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所要传达的寓意,了解当时三国鼎立的社会大背景,进而引导体悟当时作为蜀国主要支撑的诸葛亮那种孤立无援与苦苦支撑,以及“出师未捷”的郁郁寡欢和自己不久于人世、壮志未酬、后继无人的无奈和悲凉心情。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们链接讲解了三国时期的社会大环境,诸葛亮为什么孤立无援、苦苦支撑,并且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以加深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文中“出师未捷”、“身先死”岂是一个“愁绪”能表达的情感。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多次对古诗文的学习,自己对于这首词中的韵味表达有了新的感悟,进而深刻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后,明白了词中表达的作者“壮志未酬”、“身先死”愁意之绵延不绝。让学生们对于诗文大意的把握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进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们诗文积累,在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了解体悟诗文大意,汲取古代诗文精华内容。
  三、社会实践,提升能力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就学习传统文化而言,学生们不应当仅仅只是从课本内容上进行学习,还应当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让学生们通过实践,认识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文化痕迹进行发扬光大。
  在暑期,我要求学生们主动去了解学习江苏徐州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痕迹有哪些,并写成实践报告的形式以宣传自己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们在对江苏徐州的历史文化、人文痕迹充分了解后将自己的探访心得写到自己的作文里,在训练写作能力的同时,将自己对江苏徐州当地的文化痕迹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大力宣扬。实践结束后,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实践报告和作文,学生们总结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草编、剪纸、泥人和布艺等传统纺织工艺品。学生们对每一种工艺品的历史发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感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通过让学生们进行社会实践,寻访当地历史文化、人文痕迹的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们的假期生活,还能促进学生们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有利于家乡文化的进一步宣扬,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以至于热爱祖国的情感。
  由此可见,进行古诗文学习积累可以促进学生们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大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升华自身的文学素养。希望笔者的以上见解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21011)
其他文献
揭示了双馈风电场等效电阻随着双馈风力发电机转速和系统自然谐振频率变化的规律,提出应用等效电阻分析双馈风电场感应发电机效应危险区域的一种新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双馈风
"世事洞明皆学问",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是光靠书上那些知识就能达到优秀的,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说生活即学问,从生活中学才能真正把语文学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入的课文都是意蕴深远、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解读后才能掌握其中的价值取向及思想内容。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高效应用文本解读教学法,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文本解读教学方法运用的具体手段与方法,以飨读者。  一、从题目入手解读文本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很多课文的题目通常都已经暗示或告诉了读
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总是在不断的教学和实践中,进行着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但只要善于总结和思考,那失败的烦恼总会逐渐减少,而成功的喜悦就会逐步的增加。现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几点自身的思考,仅当抛砖引玉。  一、语文教学须落实主体地位  在历年的中考语文中,我们都有这样的发现,不少学生对相关文本所涉猎的语文知识掌握得相当牢固,平时的相关测验也都是那样的沾沾自喜
读与写本身具有直通性,以读来促写,以写来引读,读与写融合,构建“读写共生”的教学情景。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写作的意愿,在解构文本中透视写作思路,剖析写法,融入情感。通过群文阅读,来揣摩写作主旨,优化写作方向。  一、阅读文字,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趣  文字是构成文本的基本单位,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阅读文字,从文字中感受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在苏教版初中语文《背影》一节中,对于文
初中教育过程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能够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应坚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现阶段的阅读教学,比较崇尚的理念在于高效课堂,通过开展合理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更好改善现有的不足,同时可以在未来教育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强烈的必要性。以下是几条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1
在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明朝张岱的散文名篇《湖心亭看雪》,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数句,生动体现了西湖雪景之空阔,雪景下长堤、湖心亭、小舟、人物等之渺小。栩栩如生,极具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痕”,原指创伤愈后留下的疤,而在诗中将长堤勾勒成淡淡一抹,轻卧在西湖雪岸上。“点”本是
我们在场一个 bipartitecomplicated-coupled-oscillator 系统的 eigenstate 问题的一般讨论。由一个概括中间的纠缠的状态的使用, Hamiltonian 的表示,特征值和特徵函数是获得
语文是讲求“听”“说”“读”“写”“编”等综合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我认为在这些基础能力中又以“读”最为关键。“读”才能促进其他几项能力的学习掌握;“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以“读”促“写”,以“读”促“品”,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是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我个人浅薄地认为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应讲究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意识  有了朗读的意识,学生才能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