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应正确分析和掌握小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及形成原因,并研究出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的办法,帮助小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
  一、对学困生的理论界定
  所谓学困生,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学习困难(1earningdisabilities)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Kirk(1983)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认知过程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开始把研究视线伸向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领域。对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整个小学阶段的发展都可能会不断变化的。他们的思想单纯,没有涉世经验,在各方面都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认真地研究小学生的心理是为更好的培养社会未来“建筑师”。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学生心理现状令人担忧,年段不同,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和行为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则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面的影响。
  (一)学困生自身的因素
  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些儿童是处于智力落后的边缘上。心理学家把他们称作“发展暂受阻的儿童”。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他们认为学习是为父母而学,为老师而学,因此学得被动,缺乏进取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们中的大多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课后不做作业,即使做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还有些学生意志力薄弱。很多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选择退避三舍,而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围事物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由于学困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二)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影响学困生的社会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目前社会公认的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当今社会竞争愈来愈烈,人际关系也更为复杂,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学生,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有时也会去其精华、取其糟粕。如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蔓延,使得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追求;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各种淫秽、凶杀等不健康录像制品、不洁书刊的泛滥,学生接触社会传媒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他们往往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对他们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最初是家庭。通常情况下,家庭内部成员关系和睦相处,孩子性格开朗乐观,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相反,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将会给孩子心灵造成极大心理创伤,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性格,难以与他人交往。据了解,我们发现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单亲家庭或孤儿为数甚多。他们有的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家教不严;而有的家庭对待孩子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等考过试再来过问,动辄就是辱骂,甚至是棍棒相加,从而造成孩子不敢说真话,直至厌学;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急于求成,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只重视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的片面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当前,虽然素质教育的大旗举得很高,但众多学校尚未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教师教学好坏和学生有没有出息的唯一的标准,学生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另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心理上疲劳,情绪焦虑不安。最后成了心理障碍学生群体中的一员。
其他文献
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使应用题教学成为学生思维灵动的舞台呢?笔者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使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期刊
2013年2月26-27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办在北京召开了学习贯彻《教育督导条例》研讨班。督导办何秀超主任、周坚副主任主持召开会议。各省教育厅主管厅长(总督学)、督导室主任,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教育局分管局长、督导室主任,中国教科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上海市教科院基教监测中心负责人等270多人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的议题是: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教育督导条例》,总结2012年教育
期刊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猜想与验证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敢不敢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是不是真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提出真问题?这些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观,即良好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敢说真话的品德。在教育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  一、鼓励学生敢说真话,创造机会说真话,才能提出真问
期刊
一是“勤”字当头,以身作则。勤快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尤其是七年级班主任。新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习要求不熟悉,班主任多讲还不够,还得多做——以身示范效果更好。只有班主任勤快,才能做到有效管理。要勤快就得不怕吃苦,而苦中之乐却是普通任课教师难以体会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保证班主任做到,早上、中午都提前十分钟到校,对班级
期刊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种活动。而语文教学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效果,不能只靠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只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造性。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挖掘新课程的潜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如何才能实现语文的创造
期刊
一、理论  (一)次声波的概念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当今认为:频率为0.0001Hz~20Hz的声波。  (二)次声波的传播  1.因为声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衰减越大,故对次声波的吸收效应很小,(如0.1Hz的次声在空气中传播时,比频率为1000Hz的可听声吸收系数小1亿倍!);据观察;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传播至数千千米的距离。  2.通常的液体,固体对次声波的特强穿透
期刊
对学生的评价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就评价方式而言,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试及标准化考试等以选拔、甄别为目的,强调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方式,如实作评价、动态评价、变通性评价、卷宗评价、直接评价等。与程序固定、形式规范、关注结果的正式评价相比,非正式评价方式更灵动,更关注师生交流、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注重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亦是重视情感交流的语文教学活
期刊
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将是音乐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以下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愉悦氛围,培养兴趣自信  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教师既要懂得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还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活跃,乐感强,积极性高,兴趣盎然,并能大胆表现自己,满怀自信心的唱歌,此时教师对于这部分人则要求他们声情并茂
期刊
成功的学校管理经验是: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价值,认识到人是提高工作效益的不竭源泉。“人是最重要的”,很多学校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然而,一些学校的管理者仅仅是从口头上肯定,却没落实到行动中,更有甚者把管理的失败归咎于教师的不合作,却不对自己的管理是否有道进行反思,对是否真正关注和重视了学校人力资源这一要素进行思考。  培育和挖掘学校的人力资源,根据自己学校管理实践的体验,可从以
期刊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西周时期就定期“视学”,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督导。隋朝时首设“国子监”,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教育行政和监督机构。1909年,清朝政府颁布了《视学官章程》,产生了我国近代教育督导第一个专门性文件。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教育部设有“视学室”,实行中央、省、县三级教育督导模式,基本建立了我国现代教育督导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反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