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课堂 (Effective Class)是指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处理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差异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有效课堂 同课异构 个性 本质 资源开发 教学效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看其是否达成传授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掌握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运用。近日,参加了“展示有效课堂、彰显名师个性”的英语学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教学对象的不同,种种的因素,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异构”。从教学的本质来看,“异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它讲求课前的充分研讨,追求课堂的百花齐放,注重课后的评价反思。这种教研模式能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同时通过对比,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异构”要不要“同”?要。无论怎样的“异构”,肯定是有“同”的,甚至可能是“很多同”。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必须“同”。无论怎样的“异构”,到底“构”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构思,还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风格,还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个性,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同”的。如果有太多的“异”,则意味着不成熟,也标志着危险。但太多的“同”意味着简单的重复,意味着机械的操练,这与教学的本质相去甚远。“异构”需要智慧。教学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的艺术性,最终也落脚在“教学的个性化”上。对我们自己来说,“异构”,是一种冒险,是一种突破,是一种个性的张扬,是一种“惯性我”的否定。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达成有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同课异构”的“同”即同一教学内容,“同”更在于目标的同一性,它讲求课前的充分研讨,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具体讨论这一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然后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有目的的实施一定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就本课来讲,是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Section B的If you are an athlete, will you be happy?为阅读载体,围绕语篇框架——成为运动员的利与弊两方面来展开,从而培养学生能够就job用If…will…作决定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学会获取有用信息,学习课文的重点语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打下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进行阅读训练,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非重视对学生阅读训练的指导不可。在本次活动中,四位教师在“同”目标下,尝试了“各异”的做法:有的教师重视合作学习指导(Team work),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她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预习语篇内容或准备有关材料,回答问题、完成图表、组织语言资料。另一位教师则在Pre-reading discussion环节设计了看图并根据语篇进行口语练习,把语篇改编成角色扮演。教师们也都重视指导阅读技巧(Reading skills),提高语篇理解能力。授课教师还运用了快速阅读(Skimming)找中心句(Topic Sentence)、通过上下文(Context)猜测生词的词性和词义、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细节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并归纳各段大意、回答一些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图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语篇的字里行间理解文章内涵,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做题技巧。为了构筑语篇框架,授课教师也特别重视语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一位教师采用了对课文进行缩写的方式,训练书面表达。另一位教师则结合教材内容,强化指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训练,做了一篇完成对话的练习。还有一位教师则是由本单元的几幅图画入手设计出一幅总结性的图片,要求学生看图写作。应该说授课教师的这些做法能较有效地使学生把语言技能转为语言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从而达到语篇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学生资源开发力度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是资源,教材是资源,教学设备是资源,信息技术是资源,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当我们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时,绝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教师教教师,学生教教师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生资源是活的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次活动中一些浅尝辄止的做法:如某位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词汇联想法本来是为了促使学生拓展知识的很好的途径,然而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们写了满满一黑板的单词,教师一带而过。我们不仅要问:其利用价值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以学生总结的职业类的lawyer一词引入本课的job?一位哲学家曾不无讽刺地说过,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让教师“闭嘴”。也有位教师反复地讲解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的句式结构,即便是学生在处理练习题时她也不停地说。而另一位教师则把“能言善辩”的机会给了学生,她精心设计了一项“if接龙”的口头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if造六个以上的句子,要求前后意思连贯,逻辑性强。学生作业结果:If I have a large sum of money, I will buy a big house to live in and a beautiful car to drive; if I have a car I will drive it to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side; if go to the countryside, I will see beautiful views; if I see beautiful views, I will have a good mood; if I have a good mood; I will have good ideas to do my homework; if I do good in my homework, the teacher will praise me…学生思维开阔,讲述生动有趣,课堂传来一阵阵赞赏的笑声。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用心去设计,一项原本枯燥的造句作业也会变得充满乐趣,自然学生资源的开发也落到了实处。
这里还要说说“同课异构”的“异”,笔者的理解是指在这种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必须去深入观察、分析、比较,教学重点各有侧重,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目标定太高了实现不了,或者目标定的太低实现起来非常容易,都是无效教学。如果了解这个班的学生他有什么差异,那你的目标就会定得恰当一点。有的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布置了难易不同的两道练习题,由学生自选。结果,全班无一人选第二道题,说明老师有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学习任务的愿望,但难易设计不合理,最终不能达到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等等。课堂教学中老师设计的小组活动无实质性交流或不需要小组讨论,相反应当采用个体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形同虚设;有的老师设计了信息量大,而又有训练价值的练习活动,但不给学生操练时间,只让一个学生练一遍就匆匆结束,自然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应该公正点说:教学需要“知己知彼”,教学是“以学生为本”,同课异构不用自己的学生很难会出彩!看台上的教师,本校的因为与学生的熟悉而流畅如N遍排练后的演出,外地的教师一个简单的指令却重复再重复才有一点回应。学生不能适应教师的语言习惯与授课风格,自然就不能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有效地配合教学,而期待着“精彩”而来的听课教师们看到的也就不是真正代表着名校教师独特风格的课。
四、从教学效果看教师素质
有效课堂主要看一个活动是不是能够达到效果。那么这个活动是否能达到效果呢?在活动的设计阶段、材料的准备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活动的反馈阶段,都受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可能受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一个教师有比较先进的理念,有很好的教学方法,他可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更容易达成效果的活动。在活动的素材选择或者材料选择阶段,一个老师如果他掌握的材料比较多,他的视野比较开阔,对材料的鉴别能力比较强,那么他可能选择一些更合适的材料。在实施阶段,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素养等等都可能影响一个活动本身的实际效果,比如说最简单的教师的指令。指令不当的话,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应该是引导性的评价者、示范者,如果教师的评价不到位、评价机制跟不上,实际上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的闲置。在活动的反馈阶段,教师怎么去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怎么去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问题?怎样给学生一些反馈?都会与这个活动的实效性有关系。总体来讲这次参与同课异构的授课教师中,出彩者仅有一位教师,平庸的两位,不客气地说还有一位上差课的教师,听课的教师也只能把其当作反面教材吧?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应该说,经过英语教育专业培训,绝大多数老师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能力。但语言能力不等于教学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时常出现语言上的科学性错误和教学方法上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例如,教师带有浓重地域色彩的中国式英语,一开口便有南腔北调的差异;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给出的提示词语本身就有错误;在自编的单项选择练习题中,有的题目出现两个答案都正确的现象。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处理能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活动设计能力、专业素养等等,确实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一些重要因素。由此看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还大有可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需要创新,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可以是热情似火,也可以是行云流水。“同课异构”中,教师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较量,产生的是“雪可借梅三分白,梅也增雪一段香”的效果。
同课异构活动只有科学严谨,才能达成有效课堂,真正实现对教师的引领作用。精彩,仅仅期待是不够的!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该思考一下如何解开那些阻挡精彩的有形无形的绳索。能解一个结,也是收获。
关键词:有效课堂 同课异构 个性 本质 资源开发 教学效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看其是否达成传授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掌握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运用。近日,参加了“展示有效课堂、彰显名师个性”的英语学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教学对象的不同,种种的因素,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异构”。从教学的本质来看,“异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它讲求课前的充分研讨,追求课堂的百花齐放,注重课后的评价反思。这种教研模式能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同时通过对比,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异构”要不要“同”?要。无论怎样的“异构”,肯定是有“同”的,甚至可能是“很多同”。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必须“同”。无论怎样的“异构”,到底“构”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构思,还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风格,还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个性,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同”的。如果有太多的“异”,则意味着不成熟,也标志着危险。但太多的“同”意味着简单的重复,意味着机械的操练,这与教学的本质相去甚远。“异构”需要智慧。教学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的艺术性,最终也落脚在“教学的个性化”上。对我们自己来说,“异构”,是一种冒险,是一种突破,是一种个性的张扬,是一种“惯性我”的否定。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达成有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同课异构”的“同”即同一教学内容,“同”更在于目标的同一性,它讲求课前的充分研讨,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具体讨论这一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然后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有目的的实施一定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就本课来讲,是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Section B的If you are an athlete, will you be happy?为阅读载体,围绕语篇框架——成为运动员的利与弊两方面来展开,从而培养学生能够就job用If…will…作决定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学会获取有用信息,学习课文的重点语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打下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进行阅读训练,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非重视对学生阅读训练的指导不可。在本次活动中,四位教师在“同”目标下,尝试了“各异”的做法:有的教师重视合作学习指导(Team work),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她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预习语篇内容或准备有关材料,回答问题、完成图表、组织语言资料。另一位教师则在Pre-reading discussion环节设计了看图并根据语篇进行口语练习,把语篇改编成角色扮演。教师们也都重视指导阅读技巧(Reading skills),提高语篇理解能力。授课教师还运用了快速阅读(Skimming)找中心句(Topic Sentence)、通过上下文(Context)猜测生词的词性和词义、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细节的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并归纳各段大意、回答一些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图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语篇的字里行间理解文章内涵,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做题技巧。为了构筑语篇框架,授课教师也特别重视语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一位教师采用了对课文进行缩写的方式,训练书面表达。另一位教师则结合教材内容,强化指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训练,做了一篇完成对话的练习。还有一位教师则是由本单元的几幅图画入手设计出一幅总结性的图片,要求学生看图写作。应该说授课教师的这些做法能较有效地使学生把语言技能转为语言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从而达到语篇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学生资源开发力度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是资源,教材是资源,教学设备是资源,信息技术是资源,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当我们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时,绝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教师教教师,学生教教师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生资源是活的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次活动中一些浅尝辄止的做法:如某位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词汇联想法本来是为了促使学生拓展知识的很好的途径,然而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们写了满满一黑板的单词,教师一带而过。我们不仅要问:其利用价值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以学生总结的职业类的lawyer一词引入本课的job?一位哲学家曾不无讽刺地说过,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让教师“闭嘴”。也有位教师反复地讲解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的句式结构,即便是学生在处理练习题时她也不停地说。而另一位教师则把“能言善辩”的机会给了学生,她精心设计了一项“if接龙”的口头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if造六个以上的句子,要求前后意思连贯,逻辑性强。学生作业结果:If I have a large sum of money, I will buy a big house to live in and a beautiful car to drive; if I have a car I will drive it to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side; if go to the countryside, I will see beautiful views; if I see beautiful views, I will have a good mood; if I have a good mood; I will have good ideas to do my homework; if I do good in my homework, the teacher will praise me…学生思维开阔,讲述生动有趣,课堂传来一阵阵赞赏的笑声。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用心去设计,一项原本枯燥的造句作业也会变得充满乐趣,自然学生资源的开发也落到了实处。
这里还要说说“同课异构”的“异”,笔者的理解是指在这种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必须去深入观察、分析、比较,教学重点各有侧重,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目标定太高了实现不了,或者目标定的太低实现起来非常容易,都是无效教学。如果了解这个班的学生他有什么差异,那你的目标就会定得恰当一点。有的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布置了难易不同的两道练习题,由学生自选。结果,全班无一人选第二道题,说明老师有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学习任务的愿望,但难易设计不合理,最终不能达到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等等。课堂教学中老师设计的小组活动无实质性交流或不需要小组讨论,相反应当采用个体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形同虚设;有的老师设计了信息量大,而又有训练价值的练习活动,但不给学生操练时间,只让一个学生练一遍就匆匆结束,自然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应该公正点说:教学需要“知己知彼”,教学是“以学生为本”,同课异构不用自己的学生很难会出彩!看台上的教师,本校的因为与学生的熟悉而流畅如N遍排练后的演出,外地的教师一个简单的指令却重复再重复才有一点回应。学生不能适应教师的语言习惯与授课风格,自然就不能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有效地配合教学,而期待着“精彩”而来的听课教师们看到的也就不是真正代表着名校教师独特风格的课。
四、从教学效果看教师素质
有效课堂主要看一个活动是不是能够达到效果。那么这个活动是否能达到效果呢?在活动的设计阶段、材料的准备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活动的反馈阶段,都受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可能受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一个教师有比较先进的理念,有很好的教学方法,他可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更容易达成效果的活动。在活动的素材选择或者材料选择阶段,一个老师如果他掌握的材料比较多,他的视野比较开阔,对材料的鉴别能力比较强,那么他可能选择一些更合适的材料。在实施阶段,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素养等等都可能影响一个活动本身的实际效果,比如说最简单的教师的指令。指令不当的话,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应该是引导性的评价者、示范者,如果教师的评价不到位、评价机制跟不上,实际上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的闲置。在活动的反馈阶段,教师怎么去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怎么去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问题?怎样给学生一些反馈?都会与这个活动的实效性有关系。总体来讲这次参与同课异构的授课教师中,出彩者仅有一位教师,平庸的两位,不客气地说还有一位上差课的教师,听课的教师也只能把其当作反面教材吧?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应该说,经过英语教育专业培训,绝大多数老师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能力。但语言能力不等于教学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时常出现语言上的科学性错误和教学方法上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例如,教师带有浓重地域色彩的中国式英语,一开口便有南腔北调的差异;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给出的提示词语本身就有错误;在自编的单项选择练习题中,有的题目出现两个答案都正确的现象。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处理能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活动设计能力、专业素养等等,确实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一些重要因素。由此看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还大有可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需要创新,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可以是热情似火,也可以是行云流水。“同课异构”中,教师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较量,产生的是“雪可借梅三分白,梅也增雪一段香”的效果。
同课异构活动只有科学严谨,才能达成有效课堂,真正实现对教师的引领作用。精彩,仅仅期待是不够的!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该思考一下如何解开那些阻挡精彩的有形无形的绳索。能解一个结,也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