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里红妆。
  会让每一个听到的女子心向往之吧。
  说的是从前家底殷实人家的女子出阁,浩浩荡荡的嫁妆队列排出十里之遥。
  那阵仗、那排场、那规模、那气势,多幸运的女子才能摊上啊。
  重要的是那份昭告天下的不管不顾和欢天喜地、不服来比的霸气。
  听奶奶说过一个“十里红妆”的故事。
  说是爷爷的一个姑姑订婚后,家里请了几十个木匠,为置办嫁妆忙活了快一年。新娘子出阁那天,红木家具发送了一杠又一杠,送嫁的隊伍绵延不绝,以至于娘家到夫家近十里的路程都不够长。打头的第一杠嫁妆已到夫家门口了,还有几杠嫁妆在娘家抬不出来,不得不绕着村子和山路转圈,才让嫁妆都出了门。都说这是百年难遇的“十里红妆”盛况,沿路的人都到路边看热闹,拦喜轿、讨喜糖,新娘子的糖果发了一大木箱。那热闹啊,好像每个路人都是来贺喜的亲戚,好像走过路过的村庄都在办喜事一样。
  可惜那新娘子嫁过去的当晚夫家失了火,那摆了几进院子的让左邻右舍艳羡不已的精美绝伦的家具,连同未及开箱的压箱陪嫁,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连烧不掉的金器银器都无影无踪。大喜大悲的夫家公公捶胸顿足,说是曾梦到一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吉时一到,一笔勾销”,他不信邪就没理会,没想到真的应验了。幸好新娘的娘家人心胸宽广,家底殷实,一边帮助亲家重整河山,一边请了和尚做法事,同时又请了木匠重新做家具,新娘又是有名的贤良淑德、貌美如花,这桩婚事才得以延续。也不知是不是应了“越烧越旺”的本地俗语,后来那夫家真的是家道越来越好,大家都说是新娘子旺夫,把娘家的财气都带到夫家了。那火烧夫家的情节便渐渐被人们从记忆中刻意删除了,那十里红妆的典故讲到新娘嫁入夫门就戛然而止了。
  


  后来某天在博物馆突然邂逅了别处“十里红妆”的婚俗,我在那里被定住一般挪不开步。心底浮现出当年奶奶说完“十里红妆”后叙述的和爷爷的故事:爷爷写给奶奶的“毛线买好了,打毛衣的针也买好了,就等你来”的粉色的情书;爷爷半夜从天而降般在一个破码头的难民堆里找到奶奶,两人抱头痛哭的一幕;他们在战乱中举行的简单而隆重的西式婚礼;他们一生短暂的相爱之欢愉和漫长的分离之苦痛;他们的生离、他们的死别……像电影画面般清晰,仿佛亲眼所见,胸口被汹涌的难过和绝望撑得生痛,我拼命忍、拼命忍,才终于没有当场崩溃而大哭……如果可以爱着,就让全天下都知道。
  如果可以爱着、活着,一起到老。
  这才是一个女人想要的一辈子的红妆吧。
  (风吹麦浪摘自九州出版社《向暖而生》一书,庞 彦图)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文人是很看重衣着的。三闾大夫就喜好修饰打扮:“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我闭眼可以想见,他从汨罗江畔高高的山冈走来,风吹得仙袂飘举,身影映刻在蓝天上,好似一尊缓缓移动的雕塑,绚烂、精致、灵气四溢。潘岳写《秋兴赋》,说到晋朝士大夫的生活情景:“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穿着素绢罗绸的上好衣服,头上还要缀上许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现代文人也不示弱。邵洵美的衣着器用就相当
期刊
一  日本北海道有个登别市,登别有家小咖啡馆,咖啡馆里有个老妇人。  老妇人六七十岁了,看起來还很精神,而且妆容精致,衣着也比较华贵。有客人进门,她会热情地招呼,递菜单、倒水、烹调食物、上菜、收银、收拾桌子,也都是她一人亲力亲为。香港旅游作家梁迪伦开始以为她是老板,一问才知道,老人只是员工,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7年。老板是一个经营海洋馆、度假村的有钱人。这家咖啡馆其实没什么生意,但老板觉得她在此地工
期刊
我儿子欧文大约7岁的时候,爱上了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东大街乐队,尤其爱乐队里那位魁梧的萨克斯演奏家克拉伦斯·克莱蒙斯。欧文决定要学着像克拉伦斯那样演奏萨克斯。我和老婆都为他的这种雄心壮志感到高兴又好玩。同样,我们也像一般家长那样满怀希望,希望自家孩子能有天分、成气候,甚至是个神童。我们送给欧文一支低音萨克斯作为圣诞礼物,还给他请了一位本地音乐家做老师。然后我们就祈求一切顺利,准备静候佳音。  7个
期刊
经济学里有一个现象叫银行挤兑,说的是如果银行的信用度下降、有破产传闻,就会有一大堆人因为恐慌而冲到银行取钱。当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银行就有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由此你可以看到恐慌的力量。而在我看来,整件事情最诡异的地方还不在恐慌的破坏性,而是身在局中的人,会看到“恐慌”是合情合理的,非如此不可:早担心银行要破产,你看,现在不是破产了吗?他们因为恐惧,而制造出令
期刊
安托万·莱里斯被人们称为“反恐英雄”,但到现在他也说不准自己是否赢了这场战役。  在2015年巴黎那个响彻枪声的周五晚上,安托万·莱里斯第一次和恐怖分子相遇,并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该对那些用突击步枪杀死妻子的人说些什么呢?静默了三天后,他拨开眼前晃晃悠悠的午餐、尿不湿和家居服,一句话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你们休想得到我的恨。”  打开电脑,这位34岁的法国记者很快就把文字敲进了脸书账号,得
期刊
我不相信有哪一个真正的摇滚乐迷没有玩过空气吉他,正如一个古典乐迷不可能没试过在家里装作是指挥,随着音乐舞动双手一样。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躲起来玩,觉得这是件很私人的事,就像淋浴的时候唱歌,公开示范肯定要被人笑掉大牙。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不只有人会当众“演奏”空气吉他,还有人把它当成一门表演艺术,办起了世界大赛,要从全球芸芸空气吉他好手中挑出佼佼者。他们觉得表演空气吉他比弹真吉他更有摇滚精神。
期刊
  
期刊
这家面向大西洋的露天餐馆,坐落于南非开普敦。  妩媚的紫薇花,在啾啾的鸟鸣声里,着了魔似的,放纵而浪漫地开了一树。海风一吹,浸在春意里的花,便大梦初醒般地徐徐掉落,纷纷扬扬,好似淡紫色的雪。  树下,有木桌、木凳。  长长的木凳上,有两个人,一男一女,长得胖圆胖圆的,肩靠肩,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  男的头发白得很彻底,银亮的光辉优雅地闪烁着;女的呢,三千烦恼丝处在“将老未老”的尴尬状态中,灰褐相杂
期刊
換一种装束,判若两种人生。这场“变形记”,颠覆了我们对社会标签定义下的人生形象的固化认知。不是人靠衣装,而是人内心的力量,让他们成功地驾驭了新的“身份”。
期刊
说起“吃”来,我们中国人是自认天下第一的,我们有八大菜系,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做菜技巧,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从2012年以来,在大江南北兴起了一股吃日本料理的风气。国内的中产阶级出入日本料理店的次数明显增多,而在北京和上海,仅在2013年一年,就增加了1300家日本料理店。这就很尴尬了,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美食大国,却被简单的日本料理“入侵”了?  再看看在国际上的认知程度。中餐虽说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