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主要是识字、词语、句子、段、篇、章的教学。大量的识字、词语、句子、段、篇、章的讲解都要在阅读中进行。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很重要。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读得响亮,读出感情来,不可错一字、多一字、少一字、倒一字。老师的朗读要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在朗读的同时教学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学会认生字,理解新词。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迷津是关键。要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老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让学生既有情感的体验,又有情景的指导,在感悟和理解中朗读课文。还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停顿时间长短的不同,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的读法调整。对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停顿等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和语言结构作恰当的明确的指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老师要点拨,教学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才能把学生引入文本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解。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多安排些时间让学生朗读,但一定要注意朗读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读。课堂上除了老师的朗读外,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让学生恰当运用默读、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提问朗读、扮角色朗读等方法。还可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字、词、句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讲读课文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说读文章的次数多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词语虽不深奥,但学生理解得不很到位。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老师讲多了学生就可能接受不了,讲深了学生就可能理解不了,甚至可能弄得个老师越讲越朦胧,学生越听越糊涂的结果。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引导学生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丰富。讲读课文,要以读为主,精讲多读。可以这样说,课文的思想性,教育意义,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包含在课文中的。老师在教学课文时要做到精讲多读,讲读结合。读中有讲,讲中有读。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意、读中体验情感、读中学习写法。
  南宋教学家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有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之岂不到乎?因此,在要求学生朗读时应该集中注意力,用心思考,把朗读与理解结合起来。教学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灰雀》时,笔者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指导学生读。先告诉学生,《灰雀》写的是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事情。提出列宁、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让学生带着思考,细听老师朗读课文。接着教学生字、新词,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如何把握好有关的字、词、句,指点哪些地方要用怎样的语气,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布置学生像老师朗读课文那样去读全文。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的誠实和天真?学生带着这样三个问题去自读课文。由于这篇课书中的对话比较多,为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習惯,我就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通过对话朗读,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老师提出“读了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感想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爱护大自然,珍惜生命。”有的说:“诚实做人,知错就改。”还有的说:“不管对人还是对物,都要有一颗关爱之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三、熟读课文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从三年级起开始习作,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唐代诗人杜甫自有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小学生“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实在没有必要和可能。但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妙词佳句,学会谋篇布局,为写作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作,是引导学生入门习作的最好范文,让学生先“吃透文本”,再“触类旁通”,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就能触景生情,就能把文章写好。
  所谓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培养学生说话开始,要把读与说,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阅读重在吸收,说话重在倾吐,写作重在运用。读是写的基础,读是写的前提,读是写的培训。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有课文《秋天的雨》,作者用诗的语言,诗的感情,描述了秋天的特点,带给人们秋天美的感受。教学时老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综合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精讲多读,读写结合,才能培养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进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在读中提炼中心,读懂文本。在读中感悟,学会表达,学会写作。读为写奠定基础,写为读提升层次。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分不开的。读与写结合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学的进步,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要老师们把读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读为讲,精讲多读,读写穿插”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语文爱好者专业素养的根本方法。愿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去实践。
其他文献
一、培养具有良好品质的孩子,首先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  “模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的言语和行为出现不当时,就会引导学生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例如:,有一次我看到有个学生在休息时翘着小腿坐着,我就走过去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这样很没有礼貌。孩子听了我的话嘟着小嘴说某某老师每次休息时就是这样坐的,说完就跑开
期刊
一、预习的重要性  (一)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综观国内外各种学习理论,无不强调“预习”这一环节。  (二)预习有
期刊
农村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体素质较差,还受各种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影响和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这就导致对体育教育产生认识上的错觉,甚至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如何进行农村学生体育教学,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对这一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研究体育教材的可朔性  1.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了解教材,
期刊
口述历史是口述者亲历,有血有肉,带有大时代历史背景下,关于个人、国家的思考,能在历史教学中呈现多面的历史,创造一个让学生亲近历史、感悟历史的新时空,增强历史感。因此,展开口述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口述是一种古老的记载历史的方法,现代意义的口述历史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是运用一切手段收集、保存、传播当事人或者目击者回忆的口述凭证,然后整理成文字稿
期刊
一、绪论  情景交际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为教学创设各种不同的语境,通过语言来达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在创造和利用情景来组织课堂教学,要尽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使英语课堂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关于情景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我是从以下的几方面进行阐述的。  二、课堂模拟情景表演,创设语境  为英语教学提供各种教学语境和真实的交际情景,营造英语交际情景和气氛,使学
期刊
一、引言  新高考形势下,全国卷更凸显语篇的重要性,其中写作是高考的重头戏。评分标准强调有效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连贯性是考核学生好作文的重要衡量之一。然而,部分英语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本身也没有意识到英语写作中连接词的重要性或者没有使用恰当的连接词以形成有逻辑的行文。本文基于Halliday & 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采用语料库检索与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年的广东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的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知道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呢?当堂检测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何设置有效的课堂练习呢?  二、实践研究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设置有效的课堂练习。  (一) 选择和设计练习时要从实际出发  老师选擇和设计练习题前,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疑点和弱点,精心设计好练习题
期刊
走进绿树繁花的校园,听见琅琅的读书声,你会心旷神怡;置身精彩的语文课堂,听见琅琅的读书声,你会浮想联翩:感悟、品味语言文字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体会学生通过朗读传达出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但我更多的思考是,这琅琅读书的背后,蕴含了教师平时多少的辛勤努力,教育者实践中多少的心思与智慧!如何让朗读为语文课堂增加炫彩的一笔,增添生命力呢?如何让学生的书声琅琅,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语言的精妙、朗读的
期刊
一、教师要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经验与知识的整合,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使文本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流向
期刊
一、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意教育  在《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这一课题中,叙述了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辉煌成就:举世闻名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商代制造青铜器,春秋晚期冶铁,战国晚期炼钢等。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同学们为生活在这个文明古国而自豪。但到了近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缓慢,在解放前甚至煤油(又称“洋油”)、火柴(又称“洋火”)、烧碱(又称“洋碱”)等都要从外国进口。痛苦之感,刺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