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是一个不变的故事。千百年前有人歌颂教师,千百年后还有人歌颂教师。对教师的赞颂之词俯拾皆是,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是“成灰泪始干的红烛”、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们周围充斥着教师颂歌,各种漂亮的词汇把教师捧上了天。
  实际上很多教师都无愧于这些赞誉,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默默中流淌着自己的生命,滋润着脚下的土地,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似星晨,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着美丽的人生,诉说着奉献的故事,用东风化雨,春泥护花的责任感来培育学生。可教师不是神,更不是佛,当风吹来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幡动而心不动”,既生而为人就会食人间烟火,一个个的血肉之躯就一定会有人的七情六欲,就一定会有人性中不能克服的弱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少人渐渐对自己的工作变得疲惫困乏甚至厌倦。
  工作量大,课时多、学生多、事务性的工作也多,长年的繁杂与琐碎磨蚀掉了曾经的激情,久而久之,我们便很容易忽视了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将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看成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将膝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成了毫无个性的产品:只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不看到“岁岁年年人不同”,对自己的工作只想到量的累积,不追求质的飞跃,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对工作的好奇心,一切只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
  中国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这种转型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长效性,按理说,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而教育在本质上与短期行为势不两立,教育队伍应该由眼光最远的人组成。可惜,现在事情并不如此,中国教育还是要分数的。官员希望在任期内出政绩,校长希望一个学期就上一个新台阶,教师要求学生赶快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家长们则睁大眼睛盯着孩子的名次……立竿见影的心态严重地侵蚀着教育界,考试分数已经成了生产指标一类的东西。既要“学生成绩拔尖”,又要“学生素质发展全面”,这些都使每一位教师有了不小的压力,很难找到当老师的乐趣。与此同时,对教师综合评价制度的不完善、评优晋级的不合理现象等,都使教师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虽然社会对教师有着诸多的高要求、高期望,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却“不尽如人意”。在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段话:“教师的生活现状: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员化,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家长上帝化,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话。满腔热血把师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罪。急难险重必须到位,教书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青春年华如此狼狈。”当然这段话有不少戏谑的成份,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富的大款和教师长期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在住房、经济收入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超负荷的劳动付出和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潜在价值与教师微薄收入的强烈反差,致使部分教师心理失衡。
  于是,教育界继“学生流失”一词之后又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教师流失”;在教育中也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有些人整日唉叹抱怨,抱怨工资待遇低下,抱怨学生基础太差,抱怨家长这不管那不管,抱怨领导不重视他……他们不愿再多花一点力气,不想尽可能地做善、做媒;马马虎虎地做,只求"做了",出现问题,只顾找借口开脱。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人生价值的存在。对工作,一没信心,二没热情,能躲则躲,能敷衍则敷衍,对得起工资卡上的工资是他们最大的工作动力。至于是否对得起学生对得起青春对得起生命则完全不想了。
  教师职业是光荣的、伟大的,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只要踏进教育的河流就一下子都伟大起来了。教师职业本身不能增加我们的人格魅力,不能提高我们的智慧,增加魅力和智慧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要让我们的生命有光彩,需要我们自己发光,而不能指望我们的“身份”的光芒来照亮我们。教育拒绝浮躁,任何虚浮的行为,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误乃至失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人的本性是未完成的,人应该永远处于开放的、学习的状态,不断超越自己,才是合乎人性的。我们若不能天天成长,学生又怎么可能天天成长?
  总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要学会不断超越自我,永远做一个未完成的、开放的、生机勃勃的人,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当然,成长,除了主观的愿望外还有赖于生存的环境,我们更期待苹果树能有好的生长土壤。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有感觉。”显然,语言教学的关键是促使语感的生成、发展和提高,也就是说,培养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关键。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感觉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成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日记为写话提供了写作的新天地,它取材自由,体裁不限。在这里,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在这里,孩子们把一颗颗童心抒发的淋漓尽致……日记,成为学生写作的基石。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呢?  一、让学生对日记产生兴趣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学生是否对写日记产生浓厚的兴
期刊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一、关注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主观的心理因素,而学习动机则源于学生的心理需要。要让学生把说话、写话训练任务当成“自我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说话的欲望。教师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把学习的需要同自己伟大志向联系起来,使之转化为具有稳
期刊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无疑给新时代的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融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使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偏差。下面分析一下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一、脱离实际,盲目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用幕布代替了黑板,把教学内
期刊
听力是英语教学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听力理解题已计入中考、高考总分,而且分值也比较高。而部分学生因为听力较差而倍感苦恼。因此,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已迫在眉睫。因此教师应在采取有效办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同时,培养和激发其训练听力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地去学习。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听力课程中把英语歌曲赏析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
期刊
电脑音乐课程的开设在各高校已经有五年以上的时间了,现在很多学校都面临着设备更新与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问题,其中就有硬件硬件音源与软件音源的使用上的合理分配问题,这个问题的形成就是由于早先电脑音乐教室的建立都是以硬件音源和合成器等昂贵设备构成的,电脑的配置很快就落后了:如我们学校的2002年配置的电脑是赛扬1.7的CPU加40G硬盘和128M内存。这样的配置如果是用硬件音源,显然是已经够了。但随着时
期刊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完成其它体育训练任务的一条有效途径。适时地采用游戏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练习的力度,而且对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都有显著的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形式多样、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
期刊
面对目下材料作文“卷土重来”、席卷天下之势,一些高中语文老师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喜的是对材料作文似曾相识,打过交道,可以说是老对手了;忧的是久不练习,已显得有些生疏了,特别是在当下话题作文之风愈烈,网络小说狂舞的时代,自由、随意的观念已深入一些学生之心,要想要求学生正确立意,之后写出中规中距的文章已显得格外艰难。  故此,对于现在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敏感,静下心来,躬下身子,深入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运用一切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非线性编辑系统则是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技术装备。  一、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已从传统板卡型(视频采集卡)发展到无卡软编,再发展到目前的CPU+GPu非线性编辑,也就是I/O板卡负责上下载、CPU负责编解码运算、GPU(图形处理器)负责特效合成的新型非编系统。  二、非线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