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地震美国“造”?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产生的强大破坏力引起军事家们的注意,他们通过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试图把这种自然的能量变成人类可以控制的力量,从而制造出骇人听闻的环境武器。
  3月份以来,阿富汗北部连续发生强烈地震。在短短的20余天内接连发生范围如此之广、损失如此之大、震级如此之强烈的地震,这对于阿富汗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于地震如此频繁发生的原因,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国际主流媒体甚至引用了莫斯科一家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心专家的观点:美国在阿频频使用的重磅炸弹可能是造成这次地震的罪魁祸首!
  
  一位前苏联科学家的"天才"构想
  
  人类早就注意到自然界多变的气象条件,如雨、雪、风、雷电等对战场环境带来的影响,但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可遇而不可求。核武器问世后,一位极具想象力的苏联科学家忽发奇想:何不用核爆炸的方法激发大量的能量,产生人造海啸、雪崩、引发火山、改变大气物理结构等等,从而产生极大的杀伤力?他曾向苏联最高统帅部建议说:"向富士山投放几颗大威力的炸弹,以便在日本本土引发地震,一下子消灭日本帝国主义。也可在美国海岸深水区内投放热核爆炸物,引发海啸,让美帝国主义遭受毁灭性损失。"这位苏联"天才"科学家提出的武器就是环境武器。由于技术上、理论上的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一"天才"构想未能被苏联统帅部认可。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苏联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和新地岛开始核试验的时候,伊朗、芬兰和其他一些靠近苏联核试验基地的国家发现,苏联的地下核爆炸同这些国家境内的地震之间有一种奇特的联系,并为此多次对苏联的核试验提出抗议。但因缺乏理论根据,又拿不出任何证据,最后都不了了之。苏联的地震科学家也注意到这种奇怪的核爆效应。他们发现每次核试验后的一段时间内,在距爆炸中心20~30公里的区域,时常会测得地面发生微弱的震动,这使他们马上意识到其巨大的军事应用价值,并报告了苏共中央。当时正在为与美国的核军备竞赛处于劣势而大伤脑筋的赫鲁晓夫听到这个消息心头一动:何不用核爆炸产生的地震、海啸和山崩让美帝国主义遭受灭顶之灾?此后,苏联科学家立即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去。他们进行了多次试验,充分证实了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引起环境变化,可以用于毁灭敌方。在自70年代以后的20多年里,苏联投入巨资进行代号为"墨尔库里斯-18"的环境武器研究计划,并在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等地进行了32次试验。苏联解体后,由于财力短缺,俄罗斯丧失了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但新的研究并未停止。
  美国也没闲着,暗地里忙得如火如荼,并第一个将环境武器部分投入实战。
  对于环境武器的研究,美国更是不甘人后抢在了苏联的前头。1949年美在佛罗里达州神秘的坦帕湾空军基地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环境武器。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开发的武器陆续用于实战。1971年6月,为切断北越的运输供给线,美军利用西南季风在局部战场大量地投放碘化银战剂,实施大规模的人工降雨,暴雨使著名的"胡志明小道"遭受极大的破坏。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近千亿美元进行研究和开发,并提出了研制一种"地震炸弹"的设想,这种炸弹能在地下爆炸,造成危害极大的地震或海啸。进入90年代,美国又在内华达州进行了一系列地下核爆炸试验,以检验"地震炸弹"的效果。1974年10月,美国利用人工影响的方法将一台风引向洪都拉斯,使中美洲国家损失高达千万美元,人员伤亡逾万人。此后,美国在大西洋上又成功地进行过三次人工引导飓风实验,其人造飓风技术日臻完善。
  美国还制造了一种能耗尽局部空间氧气,进而造成人员死亡和一些需要氧气的机器停止运转的武器--吸氧武器。当飞机将其投掷出去以后发生爆炸,产生强大冲击波,可杀伤半径600米内的人员,在半径100~270米范围内,可大量摧毁敌方装备,同时还可形成直径约150~200米的真空杀伤区。在这一区域内,由于缺乏氧气,即使潜伏在洞穴内,人也会窒息而死。该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回声和闪光还能极大地震撼敌军士气,使藏在山洞里的人丧魂落魄。将它用于海战战场,会使人无声无息地死亡,舰船莫名其妙地停止运转,飞机令人恐怖地坠入海中......这种武器结构简单,只要在普通弹药中掺入大量吸收氧气的化学药物即可。这种武器已在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中使用,杀伤力超过20枚"飞毛腿"导弹。国外有人称之为"小型原子弹"。
  苏联解体后,美国用重金收买了一些苏联的科学家,获取苏联研究的众多细节及成果,加紧了对环境武器的研究。
  
  环境武器正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真正杀手,它不仅害及敌手,也戕害自己,是极其危险的"死亡玩具"。
  一位著名的生态学家指出:"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可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由于这场大战,大自然在崩溃、在衰亡,其速度之快已到了这种程度:如果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的能力。"现在人类为生存每天都在大量破坏生态环境,但有的人竟想用环境武器制造更大的生态灾难,其结果不仅伤害了敌人,也戕害了自己。北约部队使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炸弹、导弹对南联盟狂轰滥炸,给巴尔干地区甚至整个欧洲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生态破坏。这些含有核废料的放射性武器爆炸后,其中的放射性物质会散播到其他地区,飘入空中、落到地面、进入河流。这将对人口稠密的欧洲包括参加轰炸的北约成员国产生生态威胁。由于炸弹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达数十年,因此,清除这种放射性污染十分困难。此外,被摧毁的炼油厂、化肥厂、石油化工企业释放出的浓烈有毒烟灰和致癌化学物质,污染了河水、河床、多瑙河食物链,并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这种危害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阿富汗战争再次证明,环境武器这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不仅对进行战斗的地区造成直接的损失,而且使生物群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美军战机投下的生态破坏性武器,从南到北"地毯式"的轰炸给阿富汗地表环境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据悉,一枚炸弹爆炸时,除了能产生近3000摄氏度的高温,还向土壤和空气中排放大量诸如硝化甘油等有毒的化学物质,高温和有毒物质破坏了土壤层的养分结构。专家认为,要让这些土壤自然恢复到昔日的可耕状态恐怕要上千年的时间。
  环境武器是冷战时期美苏进行军备竞赛而玩的极其危险的"死亡玩具",冷战结束后这一危险倾向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最近几场战争中各类新式武器系统的使用使生态系统严重恶化的事实,已向世人发出警示:要保护我们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就要像全面禁止核试验一样阻止某些军事大国开发或使用生态破坏性武器。▲
其他文献
很难说清美欧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左起: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美国总统布什。  5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向世贸组织递交了在美欧钢铁贸易争端中拟对美国产品实施制裁的清单。欧盟对美国行使报复措施的态度之坚决、反应之强烈、涉及金额之高,表明美欧贸易摩擦愈演愈烈,WTO在解决双边贸易纠纷中面临考验。    关税大战镜头回放    近年来,美欧在贸易领域的诸多层面撕破脸皮
期刊
以前曾有观点认为,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史实证明:同样是专制制度,在生产力水平甚至更为原始的俄罗斯产生了近代科学,而在同期相对先进、文明的中国却没有产生。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制度与近代科学的产生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这里拟用表格对比的形式说明,两位几乎处于相同时代、同样英明的国君,由于对近代科学技术认识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治国战略,给国家带来的却是百年后不
期刊
海德尔、勒庞、福图恩......,布什、小泉、贝卢斯科尼......右翼思潮的兴盛是西方政治向右转的前提,也是极右翼得势的社会基础,极右翼的得势又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向右倾斜。西方世界为什么全面右倾?右翼思潮为什么盛行于世?极右翼为什么扶摇直上?它们将对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为世界格局带来什么变数?  --编者  主旨发言:阎学通  教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王缉思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
期刊
长久以来,在西方,哲学家们一直面临知识分子角色的诱惑,把自己变成权威的代表。  --利奥塔《没有讲台的讲台》  现代知识分子神话把现代知识分子放置在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承担着超越自身专业以外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职责,用利奥塔的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被等同于一种普遍主体(universalsubject):“在我看来,‘知识分子‘更像是这样的思想家,他们把自己置于人类、人性、民族、人民、无产阶级、创造
期刊
秦伯益:军事医学科学院前任院长  张明国: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  鲍鸥: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4月1日~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倡议书中写道:去年5月,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一篇题目为《中国能否第一?》的文章,以"李约瑟之谜"为引子,指出:在公元15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领先于欧洲,但在其后几百年间,中国闭关自守,工商业未能自由发展,
期刊
不是个公正的调解人    美国一直在调解中东和谈,而且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如何看待美国的作用呢?美国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美国的调解促成了阿以之间的和解,推动了和平进程,因为中东人民渴望和平,阿以之间的深刻矛盾在客观上需要外因的推动和中间人的调解、斡旋;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调解和推动和平进程中,往往带有自己的意图和目的,是从自己的全球战略出发考虑问题的,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美国也难
期刊
去年12月3日,以色列沙龙政府下令将阿拉法特"软禁"在西岸城市拉马拉他的办公楼内,成为巴以争端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件。此后,阿拉法特再未走出大门一步。阿拉法特这次被围,与1982年他被以军包围在贝鲁特那次经历虽然境况和细节迥异,但它所反映的巴以斗争实质却是一样的,或许是历史的巧合,较量双方仍然是在沙龙和阿拉法特之间,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首。阿拉法特当年在贝鲁特与以军展开巷战,辗转于建筑物与战壕之间,硬是
期刊
没的文化与历史发展进程:先进与后进    近代中日两国在引进西方科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以两国在认识与处理外国与本国科技文化关系上持有的不同的对外文化价值观为前提的,而这种差异又是以两国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为基础的。  从历史上看,当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时,日本列岛才组合成最初的群落;当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时,日本才开始滋生出奴隶制的萌芽;当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各登文坛,竞相争
期刊
3月16日,中国副外长李肇星的对美交涉,让人感觉回肠荡气,十分痛快。李肇星在关于台湾问题上的三个发问,铿锵有力,令美方无以作答。李肇星指出:中美关系从来就是双向、互利的,而不是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赠予或恩赐。这一说法很得要害。有了这一判断,我们就不必担心美国当局在对华关系上走边缘。  现在中美关系麻烦很多,又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重要关头。美国在对华关系上小动作太多,欺我太甚,同它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
期刊
曾有学者著文指出:"俄国知识分子是从俄国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的。普希金、莱蒙托夫以及他们以前的知识分子,几乎都出身于贵族阶级。这使他们自然地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于自己的民族,对于俄国社会具有几乎是原发性的责任感。在当时的俄国,贵族阶级是俄国的支配阶级,这个阶级对俄国有支配权,同时,它也要为俄国社会负责。"俄国知识分子"从支配社会的贵族阶级的感觉中获得俄国知识分子的那种人格魅力"。  的确,俄国的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