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脑脊液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确诊的18例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动态脑电图及结构磁共振等检查资料.结果:18例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5.4岁,平均病程5.6年,男性6例,女性12例,17例以记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9例有痴呆家族史.MMSE平均分为14.3分,中重度痴呆患者12例.18例患者的脑脊液检查均表现为Aβ42降低,Aβ42/Aβ40比值降低,磷酸化Tau蛋白(181)或总Tau蛋白升高.13例患者完成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发现3例PSEN1基因突变,4例SORL1基因突变,1例ABCD7基因突变,1例A2M基因突变;18例患者的APOE基因ε2、ε3、ε4基因型携带频率为1/36、27/36、9/36.11例完成动态脑电图检测,均为异常脑电图.影像学表现为:8例患者海马萎缩不明显或相对较轻.结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时间较早,起病隐匿,但进展快,就诊时往往已经是中重度痴呆,主要以记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多有痴呆家族史,脑电图多有癫痫样放电,阿尔茨海默病致病基因或者高风险基因携带率高,部分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海马萎缩较轻.
其他文献
2021年新高考数学Ⅰ卷第22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运算法则、利用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点偏移、证明不等式恒成立.试题稳中求新,体现了考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等有深入的考查.本文对该题的解法及命题进行探究,以期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
2021年安徽中考已经结束,但试题研究才刚刚开始.多年来,安徽卷第23题压轴题,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图形简明清新却内蕴丰富,问题似曾相识但立意创新,试题新颖别致又思路自然.自2015年开始,安徽中考第23题或多或少都与旋转变换有关,但今年的第23题试题改变了这种风格,动静相宜,源流共舞,细细品来,试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起到了很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新课标提出高中数学教学要以主题教学,即单元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没有从整体的角度设计章末复习课,导致章末复习课流于形式,浅尝辄止,达不到巩固新知、深化理解、迁移应用、提升素养的目的 .本文以《数列》的章末复习课为例,在素养的视角下设计“题族”,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迁移应用,融会贯通,以期用“题族”教学这种方式,来阐述章末复习课教学设计的一般路径.
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不一定能应用乘法原则。深入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检验两对基因在不同个体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自由组合”,即配子基因型频率等于两种基因频率的乘积。解题时,优先使用配子法,慎用乘法原则。若亲代或配子的基因型满足乘法原则,则可应用乘法原则解题。
概述了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平衡以及群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的相关知识。命制了4种常见类型的试题,凸显素养导向,强化能力考查,以期为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和命题工作提供参考。
日本是亚洲地区老龄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之一,2017年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规模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27%。为应对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以及认知障碍导致的社会问题,日本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年金、雇佣、护理等领域的法律制度及对应措施,努力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其经验值得参考。
以日本教材中“与光合相关探究实验”为案例,比较中、日教材在该类实验的异同,并在实践教学中扬长避短、相互借鉴,以期对人教版教材的实验进行创新和拓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安徽医学》推出“医者仁心•光影传情——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摄影展,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展现我省医务工作者“白衣披甲,坚守一线”的精神风采,激励更多医护人员爱党爱国、创先争优,推动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一、背景rn? 愿景rn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习近平rn?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病rn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现已有百年历史.1901年,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诊治了一
期刊
深受学生喜欢并能让学生津津乐道的教师,都是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深深打动人心的教师。课堂教学要有味道,一方面需要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好素材;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巧妙地实施教学过程。好的生物学课堂一般会有科研味、历史味、生活味、人文味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