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伊德看《失孤》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彭三源编导,刘德华和井柏然主要的电影《失孤》,改编自真实的社会事件,上映后取得了三天破亿,十天破两亿的好成绩。它除了有明星的卖点,更重要的是它看似单调的寻亲之路,却不断地流露出发人深省的部分。影片虽然已“打拐”为主题,但是却远远超出了这主题,它处处充斥着悲哀,也处处充满了温情,让人回味无穷。
  【关键词】:失孤;生死理论;三重人格
  人生是漫长而痛苦的,又是短暂而幸福的,是荒凉又孤独的,又是热烈又喧闹的。有人选择生,有人选择死,在幸福中自然选择生,在痛苦中容易选择死,但是如果痛苦仍然选择了活着,那么唯一支持的理由就是希望。《失孤》以“打拐”为主题,也以“回家”为主题,虽然影片中主人公们都各有各的不幸,但是电影却并不是给人以一种纯粹的悲哀感,而总是在不经意间洋溢出一点希望,也正是这些希望,支撑着不幸的人,度过那些漫长的寻找岁月。失去了家人,我们就都成了孤儿,体会着失去的孤独感。为何世间总是充满着像《失孤》这样的苦楚,充满着这种种善与恶的不断较量,也许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找到答案。
  一、《失孤》中的生死理论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雷蒙·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极大地冲击了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理论引入中国后,又给国人的思想以巨大的冲击。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也谈及生死。他将生死论述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都是人类动物性的表现,这两者之间也处于不停的搏斗中,共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1]
  ㈠死的本能
  生存和死亡是人们不断探讨的一个话题,生存会遇到种种惊喜,也会遭遇种种磨难,但这却是人人都了解的。死亡却不同,它总是充满了神秘主义的恐怖色彩。但是有时候人却认为相对于人世的失望、痛苦、悲愤,这种未知的领域反而显得不那么恐怖了,更像是一种解脱,也是对尘世所有痛苦的一种结束,所以那些选择生存的不理解选择死亡的的,选择死亡的不明白为何痛苦还要选择艰难生存的。弗洛伊德的生死理论中“死”就是指死亡本能,它是指从有机物回归无机物状态的倾向,常常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比如杀伤、自杀,这都是一种死的本能。
  影片中周天意的母亲和孩子的故事虽然一直处于电影主线的穿插之中,但是她们的故事却是有丢、有找、有找到,故事情节是相对完整的。因为性别歧视问题,周天意没有被人贩子卖掉,所以人贩子不停地带着孩子奔波,加之好心人的相助,孩子终于找到了。但是孩子的母亲却没有机会听到这个好消息了,在孩子找到的时候,孩子母亲的绝望程度已然达到了顶点,她万念俱灰,从桥上一跃而下,再也未能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儿。她选择了死亡,也许是无法承受失去的痛苦,也许是无法面对以后没有了女儿的人生,更多的是,没有了希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希望啊!失去了希望的她,除了找,就只能选择死亡了。
  失去了孩子的父母和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总是处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替挣扎中的,有一点消息,哪怕是一丝希望,万水千山,也不能放弃。在曾帅寻找家人的路途中,他满怀希望去找铁索桥、竹林、长辫子的家乡,但是迎接他的却是不断的失望和猜测,父母是不是还活着?他们会不会找我吗?还能找到他们吗?找不到家人的他觉得见不到自己的母亲,去见见丢孩子的母亲也好,但是雷泽宽却阻拦了他,告诉他了一个新疆妈妈的故事。新疆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明知是错的,但是仍然领养了那个孩子,孩子父母三年后找来,新疆妈妈又失去了一次“孩子”,坚持不下去,选择了死亡。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是孤儿,失去了孩子的父母也是孤儿。
  ㈡生的本能
  与死的本能相对的,便是生的本能,这是指与个体深沉相关的一类本能,代表着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创造性活动。生与死,都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无论生有多么痛苦,我们都极少会选择死,因为只有活着,才有生生不息的希望。人们对未知的事情总是本能的带有一点恐惧之情,生存相对于死亡而言,恐惧度远远要小得多。选择了生存下去的人,死就是没有再探讨的必要的了,而真正重要的是,应该如何活着。
  雷泽宽跟众多丢了孩子的家长一样,面对的是一个破碎了的家庭,他说:“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对得起儿子。”所以他找了十五年,无论别人跟他说什么,也无论他遭遇了什么,他没有选择放弃,他说:“我跟自己说,毕竟有别的小孩找到了。”他跟曾帅说:“我见过四百多个丢了孩子的家长,有的离婚了,有的疯了,有的还在找,有的死了。”那些还在找的家长,跟雷泽宽一样,选择了生,选择了找,选择了继续那份希望,继续支撑承受失子之痛的父母活下去的希望。他虽然坚强、坚韧,但也终究是个凡人,他也会无助难过,他去问老僧人,为什么丢的偏偏是他的孩子,而他的孩子还能找到吗。老僧人说:“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他了,缘灭。”也许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即使让人失望痛苦,但也终究难以放弃,他又奔波在了寻找的路上。亲情是人类生来就具备的能力,也是死亡带不走的情感,是人们所有情感的根基,也是人们所有感情的最终归宿,它只会生长,永不消灭。
  三、《失孤》中的三重人格理论
  西格雷蒙·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贡献,是对潜意识的发掘。他在《自我与伊底》中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他认为人的意识可以分为三层,上层为意识,中层为前意识,底层为潜意识。与意识相应的人格为“本我”,也称“伊德”(id),这是一种受“快乐原则”支配的本能冲动;与前意识相应的人格为“自我”(ego),受现实“原则支配”的现实化了的本能;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与潜意识对应的人格为“超我”(super ego),它受“至善原则”的支配,是一种道德化了的自我。[2]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快乐欲望,超我以道德原则警告自我不能答应本我的要求,自我在面对这两方面压力下,根据面临的环境做出调和自我和超我的要求的合常理的行为决定。[3]
  影片没有将每一个小孩的被拐过程全部演绎,只是以周天意小女孩的被拐后的情境展示出来,但已然让人对人贩子深恶痛绝。难道人贩子就不会为人父母吗?难道他们连一点点的同情心,一点点人之常情也没有了吗?也许完全否定的答案并不是很客观,因为人性是十分复杂的。人贩子只是将孩子看做是可以获取金钱的货物,当住户因孩子是女孩不愿买卖时,她就在不停降价,仿佛是在出售一件物品,全然不顾孩子的哭闹,也不会去想孩子父母的焦急和崩溃。此时的他们,“自我”已然占据了上风,完全没有了人所应该有的良知和底线。他们一次兽性的买卖,就可能令一个或者两个家庭支离破碎,给孩子的未来,给失去孩子的父母的心灵,造成不可弥补、无法磨灭的伤害。即使孩子以后被找到,就如曾帅一般,那他该如何选择,回归自己的家庭后,再与养父母家的姐姐结婚吗,如果结,那他的人生是一场交易吗,如果不结,这对于养父母的家庭,无异于也是失去了一个孩子,这一切已然再也回不到当初的轨道。   雷泽宽与曾帅的相遇,也许就是雷泽宽的“善缘”,没有雷泽宽,也许就没有曾帅与家人相逢的那一刻。曾帅被人贩子拐卖后,成了黑户,没有身份证,不能乘火车,不能乘飞机,甚至不能高考,不能结婚。他幼时虽然就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但是他不敢说,他在遵循着“现实原则”,慢慢长大成人后,他决定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去过正常人的生活。这都是他的“本我”体现,努力去避免痛苦。他也在寻找的道路上不断怀疑,一度想要放弃,但是还是坚持下来,找到了家人,找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回归家庭。
  影片中时不时透漏出的温情,也许就是影片中众多人身上常常体现出令人感动的“超我”部分。雷泽宽应该是影片中“超我”的代表人物,他几乎每一个细节,每一动作,都带着他那善良的倔强。周天意丢了,他无意中看到了寻人启事,就用自己的水把寻人启事浸湿,再小心翼翼地揭下。虽然他已经欠了不少人的钱了,但是他在帮助别人时却没有吝啬,用自己的钱打印照片,默默地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寻找孩子。当他遇到曾帅时,他也是同样默默地为曾帅寻找家人,曾帅不小心向雷泽宽透露出自己是和其他孩子同时被拐的这一信息,雷泽宽便半夜起身去电脑上帮他发信息,这成为曾帅找到自己的父母亲人的重要一笔。虽然他这十五年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但是难以想象他这十五年帮助多少人找到了孩子,让多少家庭结束了痛苦。
  不仅仅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富有着这种“超我”精神,影片中多个配角也常常给观众以温情的感染。比如,雷泽宽骑着摩托车去泉州,但是行驶错了方向却不知道。因为违规,警察本来该处罚他,但是警察却没有,而是好心告诉他错了方向然后画地图给他指路,还偷偷夹进地图里两百块钱。也许他只需要不处罚雷泽宽就可以让人看出其心之善,但是他仍然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按照“至善原则”去帮助雷泽宽,这也让雷泽宽在寻找的孩子的道路上多出了几分坚持。再如,一个女孩儿看到了雷泽宽在网上发的关于曾帅寻找家人的信息,主动做起了一个志愿者,她上网搜查信息,给派出所打电话询问,也许这只是她的一个小小的“超我”的表现,但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关爱,也帮着了曾帅以后可以拥有一个正常人的人生。
  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人性自然也是复杂的,它充斥着善与恶的纠缠,也充斥着自我、本我、超我的不断较量,但是人的信仰却不能复杂,无论自身多么矛盾,也要去相信真、善、美,相信每一次遇见都是一种缘分,相信坚持善心,缘聚自能相见。无论真实的雷泽宽是不是找到了他的孩子,但是还是相信影片中这个多结善缘的雷泽宽最终会找到他的孩子。
  注释:
  [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43.
  [2]陈明树.文艺学方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5-96.
  [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43.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发展,文明演化,在弘扬与传承传统艺术的过程中,逐渐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从而扩容艺术,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在此其中,摄影艺术作为科技与文明的淬炼精华,其本身便成为美术艺术领域中极为传神的艺术形式。然而,对摄影活动的认知,其究竟是艺术的宣泄,亦或是映像留存的手段,不同立场之人站立于不同角度之上,将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不过,从艺术创作与情感宣泄的角度出发,如何令摄影思维与艺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雕塑,建筑,绘画,工艺等等。下面我就从传统工艺中选取一个我比较熟悉的方面来谈谈我对中国传统造型的认识,那就是木版年画。  【关键词】:木版年画;文化交流;工艺  说到木板年画,不得不提年画,作为木板年画的前身,年画是缘何兴起的呢?根据史料记载,东汉时,除夕之夜,“乃画荼、垒并悬苇祟于门户,以御凶也”;南北朝时,有“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百鬼畏之”的记
期刊
【摘要】:近年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现实社会中已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法学界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共鸣。但是,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 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亟待修改和完善。笔者在系统研究我国精神损害赔偿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以及提出如何系统完善的建议,以期引起法律界对相关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赔偿
期刊
【摘要】:加强电视摄像技巧主要从摄像的颜色配比、摄像画面的角度、摄像设备应用等多重摄像技巧入手进行分析,提高电视节目的播放效果。同时积极引用新科技手段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转型升级,实现传统媒体在新传播时代中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电视摄像技巧;技术运用;技巧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发展,新闻媒体传播的更新发展对电视节目摄像技术带来冲击和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科
期刊
陕西韩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代史圣司马迁的故乡,然而有很多人不知道“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陕西韩城。  戏剧《赵氏孤儿》中的赵武、程婴、公孙杵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左传》、《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名著都有记载。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赵世家》,赵武的祖父赵盾先后辅佐晋襄公、晋灵公执政,赵武的父亲赵朔也是晋国的将领。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
期刊
【摘要】:我国金融业统一监管的可能性分析是近年来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反对者、支持者的声音不绝于耳,了解其背后不同的声音与根据对于研究统一监管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层层递进来探析金融业统一监管的可能性。首先,从我国金融各行业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及未来趋势。随后,从实现统一监管所面临的现行监管协调机制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入手,探析我国金融业统一征
期刊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本文分析了在多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采取的对应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综合性建筑的发展使建筑平面布置和体型变化日趋复杂化。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近年来由
期刊
《开国大典》的作者董希文曾说:“我们的各种艺术都应该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关于油画,不仅要继续掌握西洋的多种多样的油画技巧,发挥油画的多方面的性能,而且要把它吸收过来,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血液,并使其有自己的民族风格。”  近些年来,中国风、民族风在各行各业中颇为盛行。音乐、美术、服装、建筑等领域都有所体现,人们开始挖掘和回归民族特色的元素,发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开国大典》这幅油画,可以说
期刊
【摘要】:在中国大多读书人眼中,英国人李约瑟先生可以算的上中国科学史的另一种表征。而他的理论——中国科学技术曾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代落后于西方的说法也是深得众人信奉。人们把“为什么近代科学未能产生在中国”看做“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一经提出,诸多学者便针对如何解答这一问题以及这个命题的真伪性开始了广泛而长久的争论。可绝大多数的关注点似乎都不在难题答案本身,而在于这一难题背
期刊
【摘要】:本文属于对废弃工业空间转型可行性的分析报告。由于当代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大量闲置或废弃的工业建筑。废弃的工业建筑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它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可以通过改变身份,在演绎下不断生存,续写城市历史,体现城市文化。  【关键词】:废弃工业;空间转型;可行性  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经历了漫长千年,从工业社会至今,短短百年,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