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理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间的竞争和合作日益加强,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日益明显,产业集聚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产业集聚的出现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于对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现有的文献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理论部分介绍了产业集聚理论的概念、集聚经济的内涵及其经济效应,最后阐述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05-02
  自Marshall(1890/1916)提出產业集聚的原因之后,空间集聚现象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兴趣,纷纷根据自身研究背景基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现象。Hovver(1937)第一次将集聚经济划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上个世纪80年代“产业区”和“产业空间”成为了学者们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很好的样本(Scott,1983;1988),标志着对产业集聚现象研究的再一次深入。Poter(1990;1994)阐述了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本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这以后学着们又一次兴起了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
  Marshal(1890)把经济规模分为两类:外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在相关地区的集中程度。内在规模经济则取决于从事生产的企业的资源、组织形式及管理的效率。Marshall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导致了产业集群的产生。Krugman(1991)建立了一个“中心—外围”模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产业间的联系,制造业会在经济规模大的地区产生集中,并且这种集中会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Krugman认为收益递增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底层从而导致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势,具体来说就是地理上收益递增的表现形式是产业集聚现象。Rolelandt and Hertog(1998)对产业集聚的定义是:“为获取新的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就是产业集聚。”Poter(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产业集聚是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现象。”仇宝兴(1999)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众多独立的、相互联系的小企业根据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在一定地域空间上集聚,建立起的产业组织形式。”王辑慈(2001)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在地理上靠近、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因共通性和互补性而产生联系从而在一起。”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本文认为产业集聚的内涵是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特点是社会群体和经济主体在特定区域的集聚。社会群体和经济主体在集聚区域内在经济活动中的协作创造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分享彼此的知识。
  二、集聚经济的分类
  集聚经济,即集聚的经济利益指的是各个集聚主体之间的彼此联系和社会经济因素在某一特定时空的集聚所导致的收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常见的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空间集聚:一种表现为特定区域内同一产业的不断集中,例如美国的硅谷和北京的中关村等;另一种经济的空间集聚表现为不同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集中,例如一些具有多元化产业的大都市区。Hovver (1937)根据这种现象首次将集聚经济按不同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和城市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地方化经济指的是某单个产业的地理集中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情形下的产业集聚又被称为专业化集聚。城市经济是指多个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了多样化经济从而促进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情形下的产业集聚又被称为多样化集聚。
  三、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效应使得集聚区域内企业比集聚区域外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促进集聚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集聚效应表现如下:
  (一)规模经济效应
  区位自然禀赋和分工的差异促使产业集聚的形成,同时产业集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差异,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促进区域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降低交易成本
  产业集聚不仅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的谈判成本。产品价格的不同不仅仅与产品差异相关,也与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缺乏相关。在产
  业集聚区域内,消费者可以相对容易的通过对多个供应商价格的询问来大致了解商品的价格,这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这样的搜寻过程使得消费者往往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其所需商品。对于供应商而言,由于产业集聚区域内存在众多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出与竞争和获得交易机会的考量,供应商在谈判过程中报价的真实性会提高,谈判更加容易达成,这就降低了由谈判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三)创新效应
  产业集聚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概率要远远大于处于孤立区位的企业,这是因为,相似企业的地理集聚加大了企业间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研发活动,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改进等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关联产业的创新在集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传导性,能够形成创新的连锁效应。此外,随着区域内产业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潜在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多样性都会提高,处于区域内的企业能够更加容易的发现当前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相关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提供新产品和新工艺。
  (四)资源配置效应   相对与集聚区外的企业,生产要素在集聚区域内企业间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集聚最初产生于那些资源易获性的地方。随着集聚的不断进行,集聚区域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特定技能的劳动力池,此时,同类型的企业在选址时出于对特定技能劳动者的需要也会去该集聚区域内办厂,这就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和管理人员。这些资源集中在一起,自发的完成相互作用,完成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已被经济学家证实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然而长期以来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理论中都没有纳入地理空间因素,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才将二者统一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Krugman 、Fujita和Venables等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阐述经济活动在特定时空集聚的原因,开创了主流空间经济分析的新时代。新经济地理学经在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考虑了空间的因素,阐述了客观存在于现实中空间集聚现象,进一步的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规律和途径。经典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在静态的视角下来建模,缺乏對经济增长的动态认识。Fujita and Thisse曾指出:“这些静态模型所涉及到的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的数量是由一些经济参数所决定的,而这些参数网网是不变的。”所以,它们并不适合用来考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新经济学理论动态模型的是Martin 、Ottaviano和Baldwin,他们把空间经济学计量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融合在一起,阐述了经济持续的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内在关系。Keller(2000)、Ciccone(2002)等研究证明了产业集聚情形下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其逻辑如下: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促进了技术的空间溢出,技术溢出的存在提高了溢出接收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企业效率的提高又会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产生更多的技术知识溢出。因此,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存在一种双向促进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J]. 重庆大学学报,2007,(4);1-10.
  [2]李金滟、宋德勇,新经济地理视角中城市集聚理论述评[ J ]. 经济学动态,2008,(11);89-94.
  [3]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 技术创新与管理,2010,(2);181-184.
  [4]任晶、杨青山,产业多样化与城市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8,(5);631-635.
  [5]Arrow, K. J.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 [A]. In: Nelson, R.(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1962:609-624.
  [6]Hovver,E. M.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ial location[J].Review of econ omics and statistics,1936,18 (4):162- 171.
  [7]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8]Ma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 ics[M].London:Macmillan,1890.
  作者简介:
  李玲(1989—),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2013级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其他文献
问题的提出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园对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本教科研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园始终走“科研兴园”的发展道路,以期在教育科研中促进园所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小课题研究相对于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而言,是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反思、内省、探究的
期刊
摘要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调查贵州省700名初中生,以了解贵州省初中生情绪行为特点。结果发现:有半数以上的初中生困难总分不达正常水平;贵州省初中生情绪行为除品行问题和多动维度外其它维度和困难总分比上海市常模严重;除同伴交往这个维度外,其余四个维度及困难总分在学习成绩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学習成绩差的学生得分最高。因此贵州省大部分初中生有情绪行为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
期刊
童话剧表演是幼儿喜爱的一种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故事中的童话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语言、动作、表情等),对童话故事进行再现的一种游戏形式。童话剧在视觉上给予幼儿美的享受,在精神上给予幼儿爱的慰藉,在心灵上给予幼儿善的熏陶。童话剧表演在幼儿园中被广泛使用,有的以游戏的形式在表演区或专用室开展,有的作为一种展示形式,更多用于舞台表演。然而,综观现在各幼儿园的童话剧表演,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動。真正的数学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本文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课堂练习设计等方面谈论了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051-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样式、多种方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体系的构建逐步趋于完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将首先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随后对现代企业进行文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对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未来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管理;必要性;要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032-01  随着
期刊
摘要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既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其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挑战,社会工作教育既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要对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带来的新要求作出回应。本文坚持应以实务为导向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并探究和分析其必要性,从上海市某高校的实践为基础,探索以实务为导向开展社会工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实务;社会工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从小送孩子参加音乐专长的培训,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在青少年儿童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基础;青少年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092-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
期刊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人,其涉及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于一体,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所学的地理事物,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使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原则与不足两个方面就“多媒
期刊
摘要对于我国房地产行业来说,周期波动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详细论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以及防范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剧烈波动的对策。  关键词防范;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111-01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波动现状  经济周期波动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时间
期刊
摘要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