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十张画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摇篮—地理环境
  如它的蒙语名称(tal,平原,草原)表述一样,乌珠穆沁草原的地理特征是平原,是舒缓和辽阔。以前我没留意这里缺少河流,没发觉井和水泡子(淖尔)只是脆弱的水源。乌珠穆沁或许就因此不能成为历史的中心,虽然它确是草原的奥深。不过小湖和水井即是尚无近忧,无论如何,天下还是数这儿牧草茂盛。
  即便在古典时代,这片草原的辽阔也具有封闭作用,所以古老的磨制小刀能上溯匈奴时代。它还具有神秘的消融性,走马灯般过往的民族都渺无踪迹,剩下的蒙古语是唯一的通用语。考古是困难的:人群文化类近,包括游牧技术的传统都代代因袭。
  谁也没有料到,当这里被铁丝网划分为以户为单位的私用营地以后,亘古的牧草居然不够吃了。一页已经呼啦翻过,一切都迎来了质的改变。
  生命—春
  对牧人来说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重要的了,此时迎接的不仅是生命,也是财富。接羔季里,女人的作用无可替代。她们驯服(该说是劝服)不认羔的母畜的技巧和耐心让人叹为观止,接羔中她们哼着对奶歌的情景,是草原上最动人的场面。
  由于生产对象和财富、家畜生命的一体化,在游牧世界中很少有无视生命的例子(如其他世界对私生子的歧视)。游牧技术的秘密,就在于唯牧民能如对待人一样,看待家畜的生命。不用说,在这干系重大的季节里,学龄儿童处于两难。牧区学校在这时放假,不仅由于忙、不仅由于儿童在接羔生产中分担着重要的任务,也因为:念书远不及接羔中的接触生命重要。为什么知识青年很少能独立地放牧一群羊?为什么外来户很难成为职业牧民?原因在于他们的血液中,缺少牧人式的文化和生命观念。
  喜庆—夏(下)
  在富裕的积累之上,文化和传统诞生了。
  草原的游艺聚会,多是与游牧生产和传统宗教连接的。祭敖包,是最基本的丰足吉祥庆典。虽然也有“白月”(即汉地农历春节)的祭典,但它一般举行在夏末,水草膘情都最为肥美之际。百姓们惯用宗教意味清晰的词儿(nair)称呼它,而并不用意为戏耍的新词“那达慕”。近年来恢复了由喇嘛主持的方式,各庙宇在周密研究之后,排列了各地的当祭敖包。祭会的宗教内容有高僧们诵经,而赛马和摔跤,则是祭典中最基本的两项世俗竞技。
  白色—夏(上)
  白马比喻夏季的奶食和丰饶。
  虽然有酷暑和暴雨,但是青草茂盛,马儿肥胖,舒适的日子毕竟来了。在繁忙的一春辛苦之后,人们搬到一个绿油油的夏营盘。羊群和人者懒洋洋的——羊群像粘在草地上一样原地吃草,人住得稳定,消磨着酷暑和丰腴。汉语中有一个词叫“驻夏”,它用以描写这种日子特别贴切,以致我总怀疑它来源于某种游牧的启发。
  “白色食物”中包括奶食和奶酒。奶茶相对于无奶的黑茶,令人感到惬意。酸奶豆腐和鲜奶豆腐、黄油,以及美味的奶皮子,是食生活中的佳肴,相当于农民们的菜和肉。还有奶酒,它是一种低度的蒸馏酒,它供给了蒙古草原以最大的享受,当然也浇灌了愈来愈重的酗酒奢侈之风。
  迁徙—秋
  秋天的草结了实,而且前面就是可怕的严冬。在这个季节里,家庭大都把老小留在毡包或瓦房里,轻便出牧,追逐多汁饱油的草。走场(otor)这个词应该古老且多义。而在乌珠穆沁,词义变得狭窄,走场快要成了一个秋季的代名词。它的含义也衍变为多搬家、吃好草、少饮水,使牲畜油膘结实。当然,不排除冬天雪灾降临时的逃出围困。
  游牧的本质就是迁徙。大约到1970年为止,乌珠穆沁草原的年迁徙数,大约有15到20次之多;也就是说,大约到西历1970年为止,游牧方式在北亚草原的存在,超过了二十几个世纪。
  回忆起往昔秋季的走场,那是快意的时光。拆下毡包的顶子,落地搭一个三角窝棚。一两天移动一次,羊群就在跟前吃草。那是天空湛蓝、白云浓厚的季节,没有什么繁重的劳作,而羊群却一天天肥胖起来了。
  雪国—冬
  一年之中,有一半是严寒的冬季。气候在那时(仍以1970年为限)如古代一样冷,人越冬需要穿上皮裤、有马蹄袖的大羊皮的袍子、毡靴以及皮帽子。青营盘,避风坡,补充盐,种种经验决定着生死。
  你再也看不见——穿着厚厚的羊皮德勒和方头毡靴,却能轻灵地跃马而上,马蹄溅起雪雾,寂寞地飞驰在白蒙蒙雪海。你再也看不见,那升起暖意的炊烟的、星点蹲踞于雪原的灰黑毡包了。
  怕冷的人,未曾深思熟虑就慌张选择了更结实的土木房屋。人们已经快要忘了——车和毡组成的棚圈,也曾奇异地御寒。那时早上发抖的山羊挤在车下,死命挤到雪下取暖。无疑那样的防御是薄弱的,带有冬贮草的房子,自亘古以来就遥远地诱惑。
  新时代的定居趁虚而人。从1984年畜群和草场实行分割,定居和草场私有化的发展迅疾如风。
  如今返回乌珠穆沁,次第只见座座的房子,红瓦砖墙,遥遥蜿蜒的铁丝网,阻断道路。难得见英武的骑手从山顶冲雪而下。现在的放牧——每天把羊群赶进铁丝网就是了。草地不争气地褪化了。拨开稀薄的草根,阴险的沙,已经露出。自夸草海的乌珠穆沁,破天荒地感到了牧草的穷匮。
  加上不祥的暖冬,加上无雪的黑灾。不到十年,新的疑虑已使人惴惴不安。
  血脉—社会
  几个不同来源的家族,恰好就是一个小小社会的几块基石。如同农耕地区,如同一切东方的民族一样,所有政治的、阶级的和表面的争斗和睦,都围绕着这种家族关系展开。
  在牧区,家族和家庭的第一含义是生产性的——家,是一座ger(毡包)或一组ayil(邻居),是一个男出牧女守夜的牧人小组,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游牧单位。
  俄国蒙古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夫留意了游牧历史中的“阿寅勒”(ayil,就是主人家庭及其辅助的毡包)。但是“阿寅勒”(ayil)只是最小的游牧细胞,而整个的系列应是:一个家(ger)、一个家和依附的邻里(ayil)家族(ayimay)、社会(nigem)。
  每逢社会剧烈地变动,人们就退回到家里。这是最后的壳。而几个血缘维系的家,即家族,则是可信任的堡垒。在集体所有制瓦解以后,它更牢固地成为乌珠穆沁的互助组织。
  不过牧民种的是草海万顷,卖的是商品牛羊,手里不是拥有麦子而是现金。所以一种用金钱解决问题的形式,在暗中取代互助。
  牧人—人
  古老的游牧生活造就了“malcin”,即牧人。
  他们仿佛被天特意生于斯土,男女老幼都悄然嵌人于自己的位置,既无一分多余,也无一分短少。生下来他们就似乎有一些天赋,比如辨识牲畜的神秘视力。但谁又都只具备自己的一角本事,所以必须女靠男、长靠幼。观察久了,只觉得那里的男女拼成一对,便活脱如一个浑然的太极。加上长者和小孩,大家各司其职,男驰骋女挤奶,老人警示经验,儿童承担仔畜——家庭便俨然是一艘草海里不沉的船。
  之所以骑手喜欢歌颂母亲,不过是因为那些女性太奇妙了——她们快活、大方、强韧、宽容。生育次日便下地劳动,创造一半财富却安分随命。牧人组成的家里,男女各有不同的分工,一般说来男外女内,只是外人不知这“内”的一半有多重要。组成家的牧人在游牧活动中如乳融水,他们的游牧生产和他们的个人生活丝丝人扣,亦生活亦劳作的形态不可思议。
  朋友—畜
  mal,也就是牲畜,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核心。
  与活着的牲畜相依为命的方式,造就了这个世界的许多性格。面对生命的存在,造就了完全异于农耕或都市的思维。也许,农民们很难理解——在远处的草地里,那些人不单单是在受苦和劳累,不是对着死板的土壤。马有骏马,牛通人性,农与牧是不一样的。人性被牛马驼羊的生命引诱启发了,活泼的家畜,给了人以一种有情调的生活。
  mal:牛、马、羊、山羊、驼,合称五畜。匈奴云“使我六畜不蕃息”,可能加上了耗牛。它们是牧人的依靠,也是牧人的朋友。至于狗,这种更加性灵的家伙虽不可或缺,但它不算牲畜。
  古歌—艺术
  环境和生活的调子,创造了艺术形式。马鬃和肠弦相摩擦,奏出的音质只会是悲凉的。马头琴的物质特性,使它完成了对舒缓的蒙古古歌的伴奏。当然应该是歌在前、乐器在后。但细细端详它,马头琴起源的古老是无疑的。
  当我说这都是来自它们丰富的环境时,好像概括还没有达到全面——游牧世界的确并非那么缺乏变化。还是用天山做比较——哈萨克崇山峻岭的牧区,就与乌珠穆沁大不相同。无独有偶,诞生于那里的另一类被造的乐器,是琴声急促宛如蹄音的冬不拉。也许西亚融人的血性更在意纵马的快感,所以冬不拉表现了骑马的行动方式。
  这种马鞍之歌是最随意的歌曲。它们的曲调只有大概,歌词可以即兴增删。在颠簸中,直到唱得胸臆吐尽心腹痛快时,它才最后获得完成。
  同样,这样的音乐形式,不时也遭农耕和市井出身的人报以哈欠。但牧人并不寂寞,他们可以去对牛弹琴。在时间大河之中,在20个世纪的吟唱里,游牧的文明,丰满起来了。
  马头琴在两根肠弦间奏出的低沉呜咽,强调了蒙古大草原的平坦感觉,也暗示了它的单调。它与随之而起的歌子唱和,一唱三叹地重复真知,抒发胸中的惆怅。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歌就被它俘虏了。谁能解说它呢?那难言的预感,朴素的比兴,宿命的思想,韵脚的滋味!
  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过文化的纵深构造。他说文化由物质的、行动的,以及精神的三元构成。在如此五种牲畜一片牧草、颠簸鞍上迁徙不已的—物质和行动之后,蒙古的心情,草原的精神是什么呢?
  作者简介
  张承志,男,回族,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省济南市。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自由职业作家。1978年开始笔耕。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已出版著作30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其他文献
我已经不止一次看见各地报纸说许多当地知名的书店扛不住了,要关张;其声凄凄,万般无奈中传出一声叹息。尤其是那些具有特色的小书店,全凭着创办人的一腔热血,与唯利是图的社会抗争,景象壮烈,令人唏嘘。  记得年轻时逛书店是极大享受,那时新华书店气派,店大欺客,决不开架售书,你想买哪本书就和售货员说,她高兴就甩给你一本,不高兴就不理你,自己聊天喝茶插科打浑,那时候我为了买书没少看售货员的脸子。后来改革开放,
期刊
博物馆是专门庇护思想的场所。最没有能力识破这类思想的人都知道,面对一幅接一幅排列的图画,他们凝视的却是思想,都知道那些图画珍贵,而画布、干枯的颜料和镀金的木画框并不稀罕。  凝望伦勃朗的画时,看到一个老妇给一个少妇修指甲,看到一串珍珠项链在毛皮上隐约闪烁,看到红色地毯或淡红色印花棉布,看到壁炉生的火照亮昏暗房间的尽处,而晚霞透过窗户照进窗口,看到老妇给少妇梳理柔软光滑的长发,看到船闸上一抹阳光,河
期刊
(1)  我能这么称呼你吗——倒牛奶的女人。  见到你的前10个小时,我还在巴黎的卢浮宫想念你,想你那淳朴动人的身姿。  终于又和你见面了,在辛格运河的岸边,在你今天住的阿姆斯特丹南教堂中,在这幢华丽雄伟建筑豪华的屋子里,遇到的你,还是那么丰满美丽,那么充满生活气息。这里,比起你当年的厨房要惬意许多?你能习惯那千千万万仰慕你的眼光吗?面对这些瞻仰,不知你是否舒服,还是有些别扭,但为什么我感觉你的面
期刊
湿漉漉的风景  湖南最近频频大雨,许多乡市都有淹水之虞,凤凰不例外,豪雨来了又走、走完再来,住民偶尔到了必须疏散的境地,但很快又能回到家园,在某地生了根,世再乱,亦会回来;或是,世愈乱,愈想回来。  其实想象中的凤凰本来就是湿漉漉的,雨水来袭,尽管不应幸灾乐祸地说是“应景”,却仍难禁觉得非常印合气氛。  是的,必须承认对凤凰的湿濡印象又是来自沈从文,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或散文谈的多的都是水,河边江边
期刊
这是我第三次遇见梵高。  在我的艺术经历中,梵高,是一个如同神一般的存在。10年前我还在读初中时,就曾为了一幅梵高的《麦田》第一次来到上海,那时一同展览的还有一张莫奈的《睡莲》。十几岁的我站在那张橙黄的麦田下,望着画中地平线上一抹桃红色的房顶,揣摩着什么,不记得了,但我确实是冲着梵高去的,而且在那幅画下站了半个小时。  在美院附中学习了西方绘画技法后,我从图书馆中借出了一本涵盖了几乎所有梵高作品的
期刊
姥姥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画由心生  画由心生?  那我的心在哪儿?我画画的时候常常是脑子一片空白,好多幅画落下第一笔的时候都不知道后面怎么画。  手不具体,心却知道走向。  艺术其实没有绝对的规律,它不像电脑的程序。艺术的程序是什么?是你这一生的堆积,加这一小会儿的感悟。  本性难移  原来是想通过画画把本性移了。50年了,干什么事都是急性子,一件事做不完恨不
期刊
湘西,在很多人听来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常年的云雾缭绕,遮住了它的真实面目,幽暗的高山险壑,屏蔽了进入的道路。岁月静静的流淌,千年前的楚文化和巫术一直在这里流传。  桑植县的白族  桑植县是湘西深处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县城。县城里有一个白族乡,我就出生在这个乡镇上。  那时候,乡政府总会举行一些大型民族活动。白族乡的人会提前一个月准备,四五个人身着白衣红镶边的人,围成一圈,手里拿着根竹马鞭,上面扎了
期刊
在100年前,杨柳青镇骄傲地作为闻名天下的画乡时,这镇南36村(亦称南乡)乃是镇上大大小小的画店或版印或手绘的加工基地。所有农人几乎都画一手好画。每个家庭都是“婆领媳做”的手工作坊。人们所说“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就是指这南乡而言。当年这南乡年画的集散地炒米店村,专事营销年画的店铺竟达到100多家,可见气势之盛!然而这曾经草绿花红的“神奇的土地”因何渐变得荒芜了?  近年来我几次到南乡考察寻访民
期刊
发现地球之美
期刊
国画、油画、当代艺术。  本期藏家沙龙精心挑选数种不同品类的藏品以飨读者,它们分别由知名艺术品经营机构提供推荐,尽管品类不同,市场价格也有高有低,但无一不是精品力作,各具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