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可以“理育”的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同时,中学历史教学要在更新理念时不弃传统,吸纳新法时固守精华,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渗透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历史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策略研究,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历史理论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73-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等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正刷新着中学历史教坛。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要在更新理念时不弃传统,吸纳新法时固守精华,特别是当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国际风云变幻不定,人们的思想和信仰多元化,更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渗透教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渗透。众所周知,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学习历史事实,更不能只是讲故事,而是要发现特点、总结规律、以史为鉴,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与方法对于内化历史教学内容,优化历史教学过程,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历史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策略研究,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要性
  1.国家对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明确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的弱化现象
  虽然前面提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历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却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弱化的现象。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材缺乏。在历史课程中,很少见(或者说从未见)单独的历史学科理论的编撰,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老师们或者参照政治教材;或者通过教学辅助资料帮助;或者自己查找来进行补充。
  (2)教材编写的缺憾。高中历史教材是按模块(专题)编写,理由是初中已学习了通史。但我国长期存在城乡差异,广大农村初中由于经济等方面原因,存在历史教师不足、开课不足的现实,部分学生的历史基本素养不高,影响了高中课程的学习;同时新教材历史必修本与选修本之间又存在内容重复,支离破碎,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弊端。这种现实更要求历史教师不能只就历史的一个侧面来讲述,而要立体式地交待,更要求老师能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感知规律、运用规律。所以,历史理论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理念过分西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多地关注了西方近代教学理念,强调近代化范式,忽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史实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点以及中国特有的红色理论在中国的积极作用。
  (4)部分学生存在“史学无用论”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坚持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理科人才,高校招生也是理科招生多,所以当今社会形成了重理轻文的现象,而文科中的历史科更显得弱势,“历史无用论”自然随之漫患于社会。面对这些情况,作为历史教师,更应加强对历史结论及其规律的研究、传播,一方面要让人们(社会)接受到“以史为镜”的滋养,另一方面也以史学的应用性、可知性、普及性使其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其实,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这种偏见不但很快被纠正,而且,社会对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渴求与日俱增。
  上述情况,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渗透教学,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策略
  1.理论讲解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而一些生活现象完全可以成为教学素材。对于根本原因的概念(指主要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学生可以背诵下来,可是,就是不能将理论与解题实践联系到一起。对于这种现象,笔者采用新闻上的一个片段来引导学生区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即:一个乡间路边骑自行车玩耍的小女孩儿,突然与横过大路的拖拉机相撞,由于拖拉机开得很慢,所以,只是小女孩的车轮卡在了拖拉机的轮间。当时车未损,人未摔。但事后不到一小时,小女孩倒地身亡,于是孩子家长一纸诉状告到法院,可拖拉机手不认为女孩之死与自己有关。相持不下的结果是用法医鉴定,结果显示女孩死因是先天性心脏病发作而亡。材料给出后,让学生寻找女孩死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学生觉得很好理解。除此之外,在对比中西医的优劣时,可将生活中求医看病的事物联系起来,也可将中国民间的偏方联系起来,理解中医廉价、取材广泛、应用性强、负作用小等特点。这样,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2.理论理解学科综合化
  虽然各科的知识划分领域不同,但道理往往是相通的、可互用的,这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综合方面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1)语文科:在区分主客观原因(或条件)时,学生显得有点为难,这时老师就教学生用语文的划分主、谓、宾的方法,找动作的发出者,就分清了主次。如历届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常常困扰在“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上,因为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如何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是“西方列强(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是根本原因?”,就得运用句子成分划分方法:“英国打中国”,主语是英国,宾语是中国,根本原因要从主语“英国”找,再根据战争是外交的手段之一,外交为政治服务,政治是由经济决定的,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物理科:在分析德国成为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首发地的根本原因时,学生不好理解“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老师就用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学生马上明白“哪里压迫(压力)越重,反抗力(反作用力)就越强”。
  (3)数学科:在讲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指导思想时,学生困惑为什么不是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指导思想。老师就用数学的交集来演示,学生一目了然。当然,这一方法用于解释“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本人)的思想”的问题也很奏效。
  (4)化学科:在理解“多极化”即世界的多力量重心时,学生又有难度,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化学老师曾经运用过的分子结构模型,通过联想原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原理来理解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美国等世界力量间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理解了“多极化”其实就是各种力量间的一种制约与平衡。
  当然,政治、地理就更多地运用在历史教学中,以弥补历史学科本身的局限,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科间的交融。在学习1949年国共的谈判时,对于周恩来总理将4月20日定为国民政府最后签字时间这一史实,就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是这个时间,而不能更后一点?”引导学生将季风与时间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有效地整合知识,活化历史。
  3.理论运用试题化
  能否真正地理解历史理论,还要依赖学生在做题加强辨析,所以对练习题的精心选取是必要的。
  (1)经济理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例题: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B)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在讲授各种原因的区分时,这样设计了一题,以便学生区别与把握:例:从下列各选项中,找出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A B C D E);直接原因(F);根本原因(A)。
  A.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迫切希望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B.清政府社会制度落后,政治腐败。
  C.清政府军队装备陈旧,纪律败坏。
  D.清政府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E.清政府的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F.林则徐领导的正义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4.理论诠释形象化
  笔者所理解的教学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在于深入浅出,而不是把通俗的知识晦涩化。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表格或图示,会减轻学生的理解负担,并有利于视觉学习的学生的更深入领会。如上图所示对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经济领域带来的影响的图示设计,在课堂运用中效果就很明显。
  5.理论掌握渗透化
  从高一开始,历史学科就不断出现“生产力”、“生产关系”、“国体”、“政体”等概念,可是政治科要等到高二才能涉及全面具体的学习。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涉及有关概念的史实讲授中,有意识地进行反复渗透与强调。
  如在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的出现促使社会在动荡中进步,并使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分封制、井田制)走向瓦解,体会生产工具在生产力各要素中的决定地位,与此同时理解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从中国1978年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农民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生产积极性因分配制度和生产管理制度的改革而提高;中国的农业经济因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史实中,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者这一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的作用;从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与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的比较中,更能深刻地体会生产关系中各要素改变的领域和程度之不同(春秋改革是改变生产关系中的产品分配关系,而商鞅变法改变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再有,对于孙中山引以自豪的“社会革命”——“平均地权”的分析,看出他旨在通过改变产品分配制度而不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达到缓冲社会的阶级矛盾的理想主义色彩。
  6.理论讲授简易化
  在做单项选择题时,学生头痛的题之一就是题干问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可是题支却有几个类似选项。这时,教给学生一些简便方法,学生可以顺利应对很多类型题。如:
  (1)学生用记口诀方式来解决问题:“原因的原因是根本原因”、“目的的目的是根本目的”。
  (2)当复习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时,用“A阻碍了B的发展”来总结旧统治对新兴经济、政治力量的阻碍。
  (3)当分析事件特征时,老师总结出特征题的几种类型:第一种是“A与B相比A的特点,是问A特点”;第二种是“A与B相比B的特点,是问B特点”;第三种是隐藏了参照物:“A的特点是”,如“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特点”就是隐藏了参照物“西方各国”,而要突出苏俄从重工业开始的独到之处。
  (4)根本原因选择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列,选生产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并列时,选社会存在;政治与经济并列时,选经济;内因与外因并列时,选内因,当然偶而也有客观原因却成为根本原因的,如:①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即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还没腐朽到该被推翻的程度。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程度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③《资政新篇》没能实施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当时中国没有本国资本主义经济这一社会基础。
  三、一些思考
  当历史理论教学变成一种有意识行为时,学生便能因此更加轻松地应对各种试题、跳出题海,提高探求规律、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当历史理论教学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养成了学生习惯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规律探究问题的良好学习和思维习惯。学生也更加善于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自觉地进行比较与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更感觉到历史理论的认识与把握不是只有教师才能掌握的一种技能,学生更能做到,学生是可以理“育”的。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要为学生插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翅膀,让同学们在成长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 覃运初.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6)
  2 叶 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34~42
  3[美]杜 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
  4 赵亚夫、粟云霞.谈谈历史科学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2).历史风云网,2007.04.22
  5 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6 [日]河南一.以学生自身认识为基础的历史教学(赵亚夫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7)
  7 张凤娟.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6)
  8 欧阳邦华.历史课堂教学与创造性思维[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要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得高度重视其相关的教材改革和建设,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使教学效能真正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教材改革 教师作用 合理分配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49-0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最近在一次重要
期刊
【摘 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职业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50-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至2010年连续七
期刊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如果离开阅读谈写作或离开写作谈阅读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本人开始尝试将课堂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训练,结果效果较好,以下就谈谈本人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课堂阅读教学中好词佳句的积累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地吸收
期刊
【摘 要】当代信息社会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优势肩负起这个责任,起到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 大学生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61-01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早提出“信息素质”一词,他将其解释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
期刊
在近几年的实验进程中,凌源市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改实验工作正在扎实、有效、稳步地推进之中。理念在冲击,思维在碰撞,观念在更新,方式在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加强师资培训,明确课改理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实验是否能按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结合我市实际,确定整体培训思路:实验区教研员,各实验校的领导必须
期刊
《毛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说的是诗歌是借助语言来传达抒情主人公的主观情感,也就是说诗歌的语言所描摹自然万象的“景语”,所引用或者直接刻画人物形象的“人语”,所交代叙述事件的“事语”,甚至有些直接传情达意的“情语”,其实都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现,是由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以诗歌中的“万物”(景物、人物),都会深深着染上“我”(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色彩”。  先看2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调查问卷所做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林业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林业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教育 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05-03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是人的基本语文能力之一,它对听、说、写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阅读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101-01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摆
期刊
校本教研课例主题研讨,即以发生在课堂的典型教育教学实例为载体而展开的教育教学研究和讨论。它是不少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一种新的教研模式。正是因为具有贴近大众、即时方便、交互性强、实效显著等优点,课例研讨这一教研模式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推广,并越来越受到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课例研讨的方法多种多样,梳理一下,较为普遍使用且具有相当实效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确立鲜明的主
期刊
一、以生活为本,设计教学。  1.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让《品德与生活》课活起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所说真实,所感真切。  在教学一年级《春节习俗》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一段放鞭炮的录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时候的场面,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