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鸡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鸽子鸡刚到我家时,还是一只小炕鸡。春天里,妈妈买了二十只小炕鸡。在这些小炕鸡中,谁也分不清哪一只模样俊,哪一只模样丑。除了颜色不同,几乎都是一样的大小,一样的嗓音,一样的模样,一样的可爱,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小炕鸡不易养活,娇气得很。米吃多了,会撑死;水喝多了就拉肚子,会拉死;暖了,会热死;冷了,会冻死。今天死一只,明天死一只,到翅膀上插满羽毛时,就只剩下六只了。
  这六只小鸡都有名字。个子最小,长得像鸽子的,我们就叫它鸽子鸡。其他几只分别叫花公鸡,黑公鸡,白母鸡,黑母鸡,芦花母鸡。没有一只小鸡的名字像鸽子鸡这么好听,这么顺口。鸽子鸡是只母鸡,虽然个子最小,但羽毛最先插齐,灰鸽子似的羽毛看上去顺眼又养眼。我们小孩子看鸽子鸡的眼神,就跟小伙子看长发美女似的,回头率竟达百分之百。
  两只公鸡整天争着打鸣,也争着打架,还争着向母鸡们大献殷勤。特别是那只花公鸡,一肚子花花肠子,它不知从哪里啄出半截蚯蚓,大老远就开始呼唤母鸡,把那半截蚯蚓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引得母鸡们直流口水,争先恐后地向它奔去。唯独鸽子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躲在一旁独自觅食,一副高高在上我行我素的样子。
  鸽子鸡不去争宠,还看不上花公鸡的做派,即便是花公鸡把那半截蚯蚓举到了它的跟前,它也当作是诱饵,总是避而远之。望着鸽子鸡远去的背影,花公鸡的鸡冠子就羞得特别红,红得像火苗。
  鸽子鸡不把花公鸡放在眼里,对黑公鸡也毫无亲近之意。虽然黑公鸡在与花公鸡的打斗中,常常出其不备在劣势中胜出,但仍不能把鸽子鸡征服。鸽子鸡似乎拟定了交友原则:宁缺毋滥。
  我原以为鸽子鸡奉行的是独身主义,后来发现我错了,因为邻居家有一只红公鸡常到我家串门,鸽子鸡对红公鸡暗送秋波,眉来眼去的。这一行为,当然是被花公鸡和黑公鸡不能容忍的,它们结成统一战线,对红公鸡穷追猛打,直打得红公鸡血流满面,哭腔连天。但红公鸡似乎不长记性,好了伤疤就忘了疼,三五天之后,红公鸡又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篱笆墙了。
  邻居家的二叔仿佛占了个大便宜一样,对红公鸡的行为不管不问,还常常暗笑,像阴谋得逞似的。而妈妈却到二叔跟前告状,说我家大半碗的玉米粒全让红公鸡吃光了。二叔笑道:“哪里就是它一个吃的呢?它吃得完么?不是还有你自家的鸽子鸡吗?”竟说得妈妈理亏似地无言以对。
  2
  我们的鸡舍坐北朝南,东边是鸭舍,西边是兔舍。鸭舍东边,有一棵一人多高的腊梅;兔舍西边,也有一棵一人多高的腊梅。在我的印象中,鸽子鸡从没有在鸡舍宿过,它一直宿在隔壁的兔舍里。当我发现鸽子鸡宿在兔舍时,妈妈怎么都不肯相信,直到亲眼见了鸽子鸡早上從兔舍走出来,还是不能相信:“咦!这鸽子鸡怎么会宿在兔舍里呢?”妈妈百思不解,全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说:“鸽子鸡也许是嫌鸡舍太拥挤了吧。兔舍就一只兔子,它和兔子宿在一起,也许只是图个清静。”
  妈妈说:“鸽子鸡不和大伙吃一棵葱。它看不上花公鸡和黑公鸡也倒罢了,与白母鸡、黑母鸡和芦花母鸡也走不到一块儿,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像你(妈妈用筷子指着我),好标新立异。”
  妈妈说得没错,鸽子鸡宿在兔舍,的确不是因为鸡舍拥挤。因为中秋节时,我家把两只公鸡都杀了(邻居家也把红公鸡杀了,村里的公鸡几乎被斩尽杀绝了),鸡舍宽敞了许多,但鸽子鸡依旧我行我素地宿在兔舍里。
  “起来起来起来——起——来——起——来——喽——”
  我原以为杀了花公鸡和黑公鸡,就再也没有谁喊我起床了,想不到鸽子鸡却学着公鸡的腔调打鸣了。听到鸽子鸡“起来起来”的呼喊,妈妈就说:“鸽子鸡变态啦!”
  听到母鸡打鸣,说鸽子鸡变态,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讲真如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想,鸽子鸡也许是用打鸣的方式,来寄托对邻居家红公鸡的思念吧;也许它像一位伟人说的那样,在久久的沉默中突然爆发了吧;也许是受不了院落里的寂寞,或是怕我们受不了院落里的寂寞吧……总之,我不相信妈妈说的“变态”。
  妈妈说鸽子鸡“变态”,鸽子鸡仿佛受到了奇耻大辱,加之妈妈对鸽子鸡夜宿兔舍的探究,也让鸽子鸡浑身不自在,仿佛视它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但鸽子鸡还是作了让步,它不再夜宿兔舍了,而是改宿在兔舍西边那棵一人多高的腊梅上。想不到鸽子鸡宿在腊梅上,打起鸣来字正腔圆,嗓音更加嘹亮,和它小小的个子极不相称。它那独特的“起来起来”的呼喊,整个村庄都能听见。
  其实,鸽子鸡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它虽然与白母鸡、黑母鸡和芦花母鸡走不到一块儿,对人却极为亲近,从不怕人。在四只母鸡里头,就数它胆子大,竟敢跳到饭桌上抢食。
  我每天放学回家,都爱逗鸽子鸡玩。我把不多的几粒米聚到掌心,让鸽子鸡一粒一粒地啄,啄得掌心酥酥的,痒痒的,那感觉就像癞蛤蟆爬到脚面上似的,让人心跳加速,想笑又笑不出来。鸽子鸡很听话,比狗还听话,我只要喊一声“鸽子鸡!”鸽子鸡不管在哪里,都会连飞带跳地跑到我的跟前。我让它低头它就乖乖地低头,直到把头低到地上;让它抬头它就抬头,直到把头抬到尾巴上。我还恶作剧似地用指甲敲着它的嘴巴,让它向右向右再向右,让它向左向左再向左,天天转,天天练,鸽子鸡的脖子就在我面前转来转去。先是九十度,后是一百八十度,最后竟能转到三百六十度。家里人看我和鸽子鸡做游戏,就像看杂技表演似的。
  3
  在四只母鸡里,鸽子鸡第一个下蛋。下的蛋特小,像鹌鹑蛋,第一个蛋皮上还有一丝丝的血迹,仿佛剖腹产似的。我从没见过这样小的鸡蛋。妈妈见了又哈哈大笑,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还唠叨着要申报吉尼斯纪录。我边笑边为鸽子鸡辩护:“对鸽子鸡来说,即便是鹌鹑蛋,也是大的了!还能让它怎样?”
  鸽子鸡似有自知之明,很谦虚,虽然最先下蛋也从不声张。不像其他几只母鸡,下了蛋之后就满院子“来拿来拿”地叫唤,还争着要吃要喝,仿佛一下子成了我们家的功臣,那趾高气扬的样子,宛如乡下女人生了个男娃。   不知是自惭形秽还是谦虚过度,不久,鸽子鸡连鹌鹑蛋也不肯下了,两三天才下一个。
  妈妈说:“鸽子鸡下的蛋小也倒罢了,可它还摆架子,就像生产队长似的,官不大,架子倒不小。”
  我对妈妈说:“谁家的鸡也不能每天都下蛋,这就像再会写诗的人,也不能每天都写一首诗一样,就是李白,怕也不能做到。”
  妈妈听了就不再抱怨,只是哈哈大笑,似乎笑我把鸽子鸡与诗人相比,真是太恰当了,或是太不恰当了。
  只是十年不遇的一场鸡瘟,让这几个刚刚开始下蛋的母鸡们变得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了。下红皮蛋的白母鸡最先发病,接连两天下了两个软皮蛋就不再下蛋了,整天躲在阴暗处呻吟不止。黑母鸡和芦花母鸡像怕它孤单似的,也陪着白母鸡一同呻吟,一同拉稀,一个个的尾巴上像挂着婴儿的尿布片,又湿又臭。唯有鸽子鸡没有受到鸡瘟的感染,它依旧宿在腊梅枝头,依旧把我从沉睡中喊起。当我起来看到鸽子鸡精神不减时,自己也变得十分精神了。
  那场鸡瘟,除了鸽子鸡,全村的公鸡、母鸡全都死光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妈妈说。可鸽子鸡并没有什么福气,不仅没有福气,还因食物中毒险些丢了性命。
  我家住在村子的尽西头,再往西就是生产队的大田了。那年种麦时,麦种都侵泡了农药,主要是防止蝼蛄之类的害虫偷吃。鸽子鸡哪里知道这些,它到大田里散步时,终是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随口捡起几粒麦种吃下肚,就中毒了。
  我从学校回家,连喊三声“鸽子鸡!”都不见鸽子鸡的影子。四下里尋找,才在鸭舍东边的那棵腊梅下找到了全身痉挛的鸽子鸡。我看到鸽子鸡两腿无力,羽毛凌乱,精神不振,满眼含泪。鸽子鸡的泪水没有流出,我的泪水倒流了出来。我知道鸽子鸡将不久与世了,它在含泪向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我连忙抱住妈妈,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妈妈无所不能:“妈妈,救救我的鸽子鸡吧!快救救我的鸽子鸡吧!”
  妈妈左右为难,但也只是犹豫了小半碗饭的工夫,就提着那把锋利的菜刀向鸽子鸡走去了。
  妈妈三下两下,三下五去二拔去了鸽子鸡脖子下方的羽毛,在鸡嗉子上割开了一道三指长的口子,把嗉子里散发着农药味的麦种一粒不剩地全部挖出,又用肥皂水冲洗了三遍,然后才把刀口缝上,像缝我撕破了的裤角一样缝上。最后,又往鸡嘴里滴了几滴豆油,塞了半片土霉素药片,才算给鸽子鸡做完了手术。
  手术后,鸽子鸡的体质一落千丈,大不如前了。像患了抑郁症的,整日里无精打采的,也无力跳上腊梅枝头了,更没有力气打鸣了。三天后才开始喝水,一周后才开始进餐。看着鸽子鸡弱不禁风的样子,谁也不敢断言它一定能够康复起来。
  可是,在冬天就要来的时候,鸽子鸡竟然换上了全新的羽毛,新插的羽毛依旧是灰色的,只是颜色深了些,看上去更像鸽子了。
  鸽子鸡依旧宿在腊梅上,只是上树不像以前那样一跺脚一展翅就能飞跃到树枝上,而是飞了三五次才能栖到它原来的高度、原来的位置。
  鸽子鸡天天在腊梅树下练习飞翔,飞上又飞下,飞下又飞上。有一天,竟然飞越了腊梅树的高度,像鸽子一样飞上了天空。
  那一天,天蓝得像海,只有一大片海岛似的白云。那一天,全村人都把脸仰向天空,看鸽子鸡像鸽子一样一圈圈地盘旋。
  我也久久地仰着脸,直仰到脖子发酸,直仰到鸽子鸡像鸽子一样慢慢飞远直到钻进了云层……
其他文献
帅哥赵新华青睐的目光,遭遇淑女刘亚男婉转的秋波,立刻碰撞出爱的火花  赵新华曾是我的邻居,住对门。去年底,我搬来松坪山时,买了个新沙发,商家不送货,我只好自己扛上楼,扛到门口,横竖进不了屋。赵新华正好出来,见我尴尬,主动出手帮忙,帮我把沙发抬进屋里。然后,我们坐在新沙发上抽了一支烟,赵新华见墙上挂着羽毛球拍,就说:“哥们你也喜欢打羽毛球?我也喜欢,有时间我们一起玩吧。”  第二天是周末,赵新华敲开
期刊
七月毕业季,骊歌又响起。  从前有一首歌,唱的是“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  后来有一首歌,叫《校花和流川枫》。这个七月,在一个音乐节目上,一支叫黑撒的乐队唱起了它。  这首歌讲的是一对男女学生的校园爱情,毕业后他们各居一城,爱情被异地磨损,二人最终分了手,等到在同学会上再见,各自身边都有了别的人。  “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发生/在这城市之中/这样的故事每年都结束/消失在风中/还记得当年
期刊
我向来不是一个重视虚仪的人。每年生日,最多就是在家里晚餐做多两个菜,跟老公对坐吃完,再牵手出门散个步。没有烛光惊喜,也不呼朋引伴,因为我不觉得生日就一定跟其他寻常日子有区别。  反倒是小时候过生日要郑重其事得多。虽然当年的中国小孩并没有收生日礼物的待遇,大人做几个小寿星爱吃的菜,煮一碗煎鸡蛋寿面,已足够让小寿星欢天喜地,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我10岁之前,过生日除了这些,还有一個小小的仪式。  那时
期刊
张艺谋拍过一部好玩的电影《有话好好说》,有这么一个情节:书商姜文和女朋友瞿颖闹别扭,与情敌打了一架,摔坏了路人李保田的手提电脑,李保田缠着让他赔。姜文把女朋友带回家,二人重归于好,欲行大事。姜文讲情调,熄灭电灯,点上蜡烛,播放情景音乐,气氛营造十足,正要有所动作,李保田来敲门索赔电脑了。姜文不愿意开门,门外说什么他都答应,李保田满意而去。姜文很扫兴,从被打断的地方接着行大事,他觉得没劲,必须重新来
期刊
四年前,儿子去哈尔滨上学之时,我只给他买了一张机票,没去送他,任他自己飞了去。  一转眼,儿子就要大学毕业了。  大学毕业典礼,相当于成人典礼,欧美国家很是重视,家有孩子大学毕业,全家老少都要盛装出席,见证孩子的非常时刻,送上祝福,分享快乐。近些年,出国留学的中国孩子多起来,毕业之际,条件允许的家庭,家人也会不远万里去庆祝。  在中国,似乎不怎么流行家长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孩子毕
期刊
1  平沟村有一座教堂。教堂里,有几棵银杏树,粗壮,虬枝如铁,枝叶撒开,犹如伞盖一般,将教堂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教堂里的洋牧师约翰早就被土匪杀了,现在,住在教堂里的是洋牧师的中国妻子路得。  不知几时,独行大盗张铁斧盯上了路得老婆婆。  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出强盗,有的成群结队,打家劫舍;也有的独自一人闯荡,杀人放火。这个张铁斧,就是单干的,手持一柄大斧,精准打劫。因此,当地人十分怵他,编了顺口溜道:
期刊
开蒙礼  古人上学,没有年龄限制,有三四岁上学的,也有八九岁上学的,穷人的家孩子有可能终生不上学。  学童第一天上学,必行开蒙礼。  第一步,自正衣冠,来到孔子像前,双膝跪地,九磕首,再给老师三磕首。  第二步,老师以毛笔蘸朱砂液,在学童眉心点一颗红痣。“痣”喻“智”,这一点,就算是开启了智慧之门。  第三步,学童用力击鼓,以喻“茅塞顿开”,学童击鼓的同时,需大声喊出自己的决心和愿望,鼓声越响,孩
期刊
婚礼,是一种仪式,而且从古至今都是结婚新人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幸福的期許。  有人说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绝对不容马虎。这当然没错。  所谓婚礼中的礼,是重视,是尊重,更是庄重的人生仪式。首先是对婚姻的重视,才会更注重婚礼的仪式,同时也是对见证婚礼的亲朋好友的尊重。  我第一次感悟到婚礼的美好,是小时候看《撒哈拉沙漠》,对于三毛和荷西而言,相爱便是一切,其他的都是其次,但再不管不顾也终究要有世俗的仪式。三
期刊
代斯是谁?  代斯是谁?你可能记住了她的脸,也记住了她扮演过的角色,却不能把这些与她的名字对上号。这没关系,在一个能让你记住角色的演员和一个人红却作品乏善可陈的明星之间,代斯更愿意成为前者。  如果你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你一定还记得那个叫胭脂的翼族公主,生于魔族却满腔柔善,一身黑衣下面藏着一颗天使般的心。  如果你看过《烈火如歌》,你一定还记得那个叫刀冽香的江湖女子,眼神坚定,爱憎分明,霸气
期刊
与婚恋有关的重大环节,按时间线索来捋,无非是求爱、求婚、订婚、结婚,以及接下来的纸婚、皮婚、花边婚、象牙婚、银婚、金婚、钻石婚……也不排除有人嫌这一系列婚太过啰嗦,索性用“离婚”这一环节干脆利索地终结了后续的所有麻烦。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诚意满满,希望自己和伴侣能够从求爱到钻石婚,全套体验。  前一段豪门子弟小何求婚超模小明的新闻刷爆网络,求婚原本是一件美好事,但这次求婚却收割了海量瓜众笑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