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如何切实抓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所关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 探究原因 ;教师培训 ;途径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创设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心理教育放到课堂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开展心理辅导,家长密切配合,巩固小学生心理健康。根据《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被看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突破口,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关注。如何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体会,谈点其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留心观察,收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1、老师对考试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斥责和全班同学投来抱怨的目光。
  2、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敢面对。
  3、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不拿饭给你吃了!”第二天,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或逃学了。
  4、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迷津”,被罚做N多遍,这样一个庞大的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5、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6、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棍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发肿,还有让学生蹲马步等。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就极力阻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二、认真分析现象,找出现象的共通点
  以上几种现象是对教师小学生心理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特点是:
  1、教师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前面提到的罚学生翻番地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受挫感、自卑感、考试焦虑、缺乏兴趣、丧失自信、学校恐怖、厌学、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等等。
  2、教师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讽刺以及家长式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委屈、羞愧、自卑、失落、失望、说谎、不思进取,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心理严重,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心里负担加重。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并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害却是更深的伤害--心理伤害,破坏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共同讨论、探究产生伤害的原因
  第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匮乏。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自己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第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也有一些教师朦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第三、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概念模糊。其实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第四、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诸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治疗”等名词更是闻所未闻,也无人对此提出什么要求,而在家长群体中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论点是:“师生如父母,教师对学生没坏心,打两下也没关系”、“老师总是对的,無论怎样批评学生都应该的、可以的,对老师的语言、方法和态度不能苛求”、“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那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家长和舆论却从不考虑这“打两下”、“批评”、“惩罚”是否已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也就开始“打两下”、“批评”、“惩罚”。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伤害,什么是心理障碍等也就懒得问津了,却不知是其害无穷,有的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
  四、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教师开展培训
  1、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的思想、智力、成长都是有差异的。笔者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了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①、具有稳定的情感;②、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③、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④、智力正常;⑤、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②、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感情绪,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人、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⑥、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第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具体包括:①、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②、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⑤、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第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開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时期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段。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五、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
  2、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开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4、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我矫正、自我诊治、自我训练、自我修复心理障碍,这样也最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等。让学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主意识等。更要向家长宣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6、通过家访,向学生家长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操作方法,使他们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并通过家访,了解小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小学生的科学方法。
  7、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思想、智力、成长都是有差异的,教师更要用正确的眼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亲信的人,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爱,感受老师的辛劳就是为了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学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兴趣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兴趣是教师组织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健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育;兴趣;愉快教学;评价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正处在童
期刊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在一个层面。由于它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特别重视,所以《课标》专门列出,加以强调。在语文课程中设置综合性学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但在实践过程中,
期刊
【摘要】写作在英语学习中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有助于训练语言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书面表达则是中考写作题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行科学训练和学法指导是提高英语书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提高学生英语大冶  书面表达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写作技巧进行书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生子女比重大,对于条件优越、呵护倍加的独生子女来说,对人对事缺乏责任感,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往往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的、教育培养的人,最终要在社会分工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成为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为了适应未来的社会不同的转变,必须对学生进行前提性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容忽视。  一、责任心,促进学生的自信  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应着眼于时代
期刊
【摘要】地理是一门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初中地理更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初中地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同学们更深感受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  初中
期刊
CCTV-1播出的一期《谢天谢地你来啦》中,演员尚大庆推开门后,面对的是一个名为《天气预报》的单元剧,在剧中主持人要求尚大庆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依次说一遍。我相信这个小问题一定难住了不少人,许多同学在学习中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不是说不全就是记不准各省的相对位置。  下面我们就用一个小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大家找一张中国行政区划图,我们将以下的8个省区: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和海
期刊
【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法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而是应将语言形式、意义、交际功能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际语言运用中自由地运用语法。一直以来,教师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上也有许多争议,认识也形成误区。本文介绍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探讨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实施策略  语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教师在初中英语语
期刊
【摘要】新教材的改革体现出它全新的亮点,体现出它独具魅力的格调。新教材为学生自主的预习提供思考的空间,以拓展学生的体验、感知、探索和分析的能力,数学教师必须理解新课改诸多因素的迁移,才能把握住自己的教育教学出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数学教师 ;新课改 ;;理解;探索; 拓展  新課改主要涉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新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改革。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提供了很好的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才能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主要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带有情绪色彩的一种心理体验活动。学生在学习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一个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一个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更是学校教育过程中良好的班风班貌等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良好的学习品质、个人行为习惯和心理的养成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对于儿童主体的发展乃至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