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的重中之重。然而,多数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大喊“难写”,苦于“无米之炊”,而老师也往往苦于作文“难教”。这“两难”境地似乎已成为小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在写作训练中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主体观,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师生共同轻松畅游习作乐园呢?联系作文教学实践,学习新课标,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善于激情,善于把握时机,善于评价,学生就会很快地走进作文天地,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一、营造自由表达氛围,激发个性表达欲望
1.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以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合理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情绪,再加上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怎能“自由、创意地表达”?教师要善于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对作文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字数等不作任何限制,倡导“随意作文”。学生的作文只要写真话抒真情,哪怕是一两句话或一个片断,都应及时肯定,大加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允许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
2.激发个性表达的欲望
(1)游戏激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可以在作文前设置游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会有写作内容和写作热情,而且能调动他们写作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记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学生玩吹泡泡游戏,我说:“盆里有肥皂水,现在,请大家拿竹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多。”学生动手动脑,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接着,我问:“泡泡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气球。”“像飞船。”……“请大家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写哪些作文题?”“《泡泡飘行记》、《顽皮的小泡泡》……”学生一边沉浸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提起笔不停写着,享受着作文的快乐。
(2)实践激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因此设计课堂小实验,既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其写作兴趣,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例如,在教学“一次有趣的小实验”时,我设计了“水流不出来”这样一个小实验。课前,让每个学生带一个杯子来做实验。上课时,我提来一大桶水,并请学生拿出一张纸。我先做示范:杯子装满水后,在上面盖上一张纸,然后倒置过来,水竟流不出来。学生们看了,都觉得奇怪,也都跃跃欲试,试验时,有的被水溅了一身,没成功;有的成功了。失败者纷纷找原因,并急着向成功者取经。学生弄明白问题后,都获得了成功。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过程写下来。这样学生感受深刻,自然就乐于表达了。
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自然,不但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能激发起写作兴趣。因此,我重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出外郊游、调查采访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饱含激情地写出来。
如中秋节快到了,“月饼大战”开始了,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请你去商场、超市,观察各个品种月饼的外包装、色泽、香味、图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看月饼的内馅,品尝一下味道,觉得哪一种月饼最令你满意,同时,统计或咨询一下单位时间内购买月饼的人数,比较哪个品牌的月饼销量较高,然后写成一篇作文,半个月后交。同学们都乐此不疲,有的说:老师,我要拿个照相机去把各种月饼照下来;有的说要买个月饼来尝尝;甚至有的当起了小记者,写出来的作文质量较高。
二、降低作文难度,鼓励表达方式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要让学生用童心写童趣,字数上不再苛求,可长可短,自由发挥。我时常让学生换换口味,如小诗歌、新闻稿、小型的调查报告、课本剧、小小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表达欲,让他们发现原来作文还可以这样写。
写作过程开放了,可以事先让学生拟好题目,给学生一至两周的准备时间。到了真正作文时,学生便文思泉涌,储备丰厚,有话可说。还可以是小组合作、亲子作文、互动作文等,使得作文不再是硬梆梆、冷冰冰的,而是始终温暖如春。
我还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充分张扬其个性。有的孩子擅长诗性语言,我绝不强求其写白话,有的孩子语言幽默,我不会要求其写一篇朴实的文章,这样就使其学得开心,成效也高。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长期以来形成的作文评价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阅—学生改。这是一种低效的作文评价方式。作文评价不妨采取小组互批互改、同桌互批互改、学生自批自改等互动形式,这样能不仅使学生之间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能给学生提供完善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更善于写作。
每次作文,我都先让学生自改后,再带回给家长改,然后小组、同桌互批互改,最后由教师批。对孩子偶尔的一个好句子、一个好词,我都给予赞赏,甚至夸大他的这一亮点。孩子写出好文章,我除了在作文本上写出热情洋溢的鼓励语外,还让他们当众朗读,或者张贴在优秀作业栏上,或者在家长会上展示,或者不遗余力地帮助推荐到各类刊物上发表,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都千方百计地修改好自己的作文。
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既自娱自乐(写作文),又互相学习(批改作文),使作文成为了学生的乐趣,让学生走进了作文乐园。
一、营造自由表达氛围,激发个性表达欲望
1.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以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合理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情绪,再加上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怎能“自由、创意地表达”?教师要善于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对作文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字数等不作任何限制,倡导“随意作文”。学生的作文只要写真话抒真情,哪怕是一两句话或一个片断,都应及时肯定,大加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允许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
2.激发个性表达的欲望
(1)游戏激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可以在作文前设置游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会有写作内容和写作热情,而且能调动他们写作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记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学生玩吹泡泡游戏,我说:“盆里有肥皂水,现在,请大家拿竹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多。”学生动手动脑,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接着,我问:“泡泡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气球。”“像飞船。”……“请大家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写哪些作文题?”“《泡泡飘行记》、《顽皮的小泡泡》……”学生一边沉浸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提起笔不停写着,享受着作文的快乐。
(2)实践激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因此设计课堂小实验,既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其写作兴趣,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例如,在教学“一次有趣的小实验”时,我设计了“水流不出来”这样一个小实验。课前,让每个学生带一个杯子来做实验。上课时,我提来一大桶水,并请学生拿出一张纸。我先做示范:杯子装满水后,在上面盖上一张纸,然后倒置过来,水竟流不出来。学生们看了,都觉得奇怪,也都跃跃欲试,试验时,有的被水溅了一身,没成功;有的成功了。失败者纷纷找原因,并急着向成功者取经。学生弄明白问题后,都获得了成功。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过程写下来。这样学生感受深刻,自然就乐于表达了。
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自然,不但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能激发起写作兴趣。因此,我重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出外郊游、调查采访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饱含激情地写出来。
如中秋节快到了,“月饼大战”开始了,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请你去商场、超市,观察各个品种月饼的外包装、色泽、香味、图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看月饼的内馅,品尝一下味道,觉得哪一种月饼最令你满意,同时,统计或咨询一下单位时间内购买月饼的人数,比较哪个品牌的月饼销量较高,然后写成一篇作文,半个月后交。同学们都乐此不疲,有的说:老师,我要拿个照相机去把各种月饼照下来;有的说要买个月饼来尝尝;甚至有的当起了小记者,写出来的作文质量较高。
二、降低作文难度,鼓励表达方式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要让学生用童心写童趣,字数上不再苛求,可长可短,自由发挥。我时常让学生换换口味,如小诗歌、新闻稿、小型的调查报告、课本剧、小小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表达欲,让他们发现原来作文还可以这样写。
写作过程开放了,可以事先让学生拟好题目,给学生一至两周的准备时间。到了真正作文时,学生便文思泉涌,储备丰厚,有话可说。还可以是小组合作、亲子作文、互动作文等,使得作文不再是硬梆梆、冷冰冰的,而是始终温暖如春。
我还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充分张扬其个性。有的孩子擅长诗性语言,我绝不强求其写白话,有的孩子语言幽默,我不会要求其写一篇朴实的文章,这样就使其学得开心,成效也高。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长期以来形成的作文评价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阅—学生改。这是一种低效的作文评价方式。作文评价不妨采取小组互批互改、同桌互批互改、学生自批自改等互动形式,这样能不仅使学生之间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能给学生提供完善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更善于写作。
每次作文,我都先让学生自改后,再带回给家长改,然后小组、同桌互批互改,最后由教师批。对孩子偶尔的一个好句子、一个好词,我都给予赞赏,甚至夸大他的这一亮点。孩子写出好文章,我除了在作文本上写出热情洋溢的鼓励语外,还让他们当众朗读,或者张贴在优秀作业栏上,或者在家长会上展示,或者不遗余力地帮助推荐到各类刊物上发表,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都千方百计地修改好自己的作文。
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既自娱自乐(写作文),又互相学习(批改作文),使作文成为了学生的乐趣,让学生走进了作文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