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声清脆的蝉鸣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近年来,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重视,中小学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华古诗文教学,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亲近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本刊特推出“漫读古诗词”专栏,让我们和名师一起徜徉在中国古诗词的世界中,感受魅力,汲取营养,浸润心灵,传承经典。
  蝉
  [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朝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最辉煌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唐诗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者风范,唐朝造就了唐诗的艺术高度,唐诗印证了唐朝的辉煌。
  唐朝有许多重臣名士都是文章写得好而位极人臣,或常被后人提及,虞世南应该算其中的一位。他从558年到638年,历经南北朝、隋朝、唐朝,活了81岁,也算是德高寿长。《咏蝉》是典型的借物喻人之作,具有浓郁的象征色彩,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境界高远。
  首句“垂饮清露”,“”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指代官宦。在一般人心目中,显贵的身份地位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诗人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饮清露”的形象中。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的议论。蝉叫的声音能够传很远,很多人认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在这首诗里却表达了别样的看法,他认为正是由于“居高”声音才传得远,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借助权势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述:“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意思为:不必托高官的权势,也不必借史家的言辞,名声远传于后世。桀骜孤高的灵魂,不需要羁绊,更不需要像攀缘的凌霄花那样,借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于是,那一声声蝉鸣,不再是聒噪之音,而是文人气骨的倔强之语。
  同是詠蝉,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高人语;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那一声清脆的蝉鸣,落在你的心湖,又会漾起怎样的涟漪?
  (郭学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
  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其他文献
一、温故导学  爱是一根心链,拴紧你我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爱的故事中去。(板书课题:爱之链)  1. 出示重点词语,采用多种方法朗读。  2. 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乔依、老妇人、女店主) (师点拨:这就是小说的第一要素——人物)  3.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互帮互助)  那么,这“爱”是怎样被连接起来的?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仔细品味。  二、合作探究  1.
期刊
In this article,we present a distributed resource and power allocation scheme for multiple-resource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The global optimization of multi-
一、复习词语,巩固字音  1. 出示词语卡片(每个词注上拼音,折叠起来。若学生读错,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指名读,开火车读。  红润 脸蛋 等会儿 呼吸 深沉  头发 汗珠 额头 窗外 先后  2. 教师随机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儿化音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在读词的复习中巩固字音,强化正确的读法,以突出低年级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  3. 过渡: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期刊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读文的任务,先来回顾一下课文,从题目来看,小草和大树分别指什么?(成功前后的勃朗特三姐妹)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选用这些词语,试着有条理
期刊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语文老师是教语文的,更是教学生学语文的.周一贯老师在《语文课改:在整合中实现课程的超越》一文中说:“语文是人类思想交际的重要工具,在各领域都有
期刊
一、诵读韵文,导入新课  (PPT出示《对韵歌》)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对韵歌》,让我们一起读读吧。(学生齐读)  师: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我们拍着手来读,我读红色的字,你们读蓝色的字。比如我说云——  生:我对雨。  师:我说雪——  生:我对风。  ......  师:读着读着,我们就读出了对韵歌当中的美。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古诗——《绝句》,看看我们又能读出什么样的美呢?  
期刊
会议
我所于80年代参加省甘薯育种协作攻关组的高淀粉品种选育研究,选出高淀粉、高产、抗病的粉、食兼用新品种“3101”,1988年通过技术鉴定。1989~1990年生产示范3万多亩。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