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臨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胸痛症状缓解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疏通梗死的心血管,缓解患者胸痛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指的是由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得部分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而引发坏死的临床综合征,发作时临床多见全身性发热、恶心呕吐、胸痛、心衰及休克等症状,严重者还会猝死[1]。由于该病发病率、死亡率高,寻求高效的临床救治方案是医疗事业的重点研究课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受经济发展与医疗技术不平衡的制约未能在临床上普遍应用,而静脉溶栓治疗则更为便捷,且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2]。我院以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7.6±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3],且均存在超过30min持续性胸痛,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抬高,排除溶栓禁忌证患者,梗死部位:前壁梗塞33例、侧壁梗塞19例、下壁梗塞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7.5±4.5)岁,梗死部位:前壁梗塞17例、侧壁梗塞10例、下壁梗塞3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57.8±4.7)岁,梗死部位:前壁梗塞16例、侧壁梗塞9例、下壁梗塞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梗塞部位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取5000U低分子肝素每12h皮下注射1次,同时取0.1-0.2mg硝酸甘油静脉注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取100-150U尿激酶(厂家:XXXXXX,国药准字号:XXXXXX)兑入浓度为0.9%的1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5d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胸痛症状缓解时间。
1.3判定标准[4]
显效:胸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状态;有效:胸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检查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胸痛症状仍存在,且心电图检查未见好转。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通过比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2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1.6±1.1)h,对照组的则为(15.3±7.0)h,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0.5898,P=0.0000)。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其是由冠脉闭塞所引起,因此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就在于恢复受阻血管与受损心肌,使得患者的生命体征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控制病情、提高预后情况[5]。经临床研究表明,冠脉闭塞后的6h为最佳治疗时间,在这6h内心肌的组织学改变是可逆的,若能使闭塞血管再通、受损心肌恢复血流灌注,即能改善心梗状态。
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快捷、经济,能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尿激酶作为溶栓治疗的首选药物,其能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其能迅速转变为纤溶酶,部分药物还能渗入血栓内部,将血栓内部的纤溶酶激活,从而达到溶解冠脉血栓,使闭塞血管再通的功效[6]。为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展开本次研究,将其与常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效果满意。结果显示:溶栓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其总有效率高达93.33%,胸痛症状缓解时间则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这足以说明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在短时间内保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疏通梗死的心血管,缓解患者胸痛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妮.3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07):64-65.
[2]陈流亮.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0例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05):83+96.
[3]任乐易.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9):1944-1945.
[4]王建海,陆建穷,黄海燕.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01(01):47-49.
[5]周凡.58例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4):553.
[6]陈雪晶.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06):2957-2957.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指的是由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得部分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而引发坏死的临床综合征,发作时临床多见全身性发热、恶心呕吐、胸痛、心衰及休克等症状,严重者还会猝死[1]。由于该病发病率、死亡率高,寻求高效的临床救治方案是医疗事业的重点研究课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受经济发展与医疗技术不平衡的制约未能在临床上普遍应用,而静脉溶栓治疗则更为便捷,且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2]。我院以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7.6±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3],且均存在超过30min持续性胸痛,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抬高,排除溶栓禁忌证患者,梗死部位:前壁梗塞33例、侧壁梗塞19例、下壁梗塞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7.5±4.5)岁,梗死部位:前壁梗塞17例、侧壁梗塞10例、下壁梗塞3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57.8±4.7)岁,梗死部位:前壁梗塞16例、侧壁梗塞9例、下壁梗塞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梗塞部位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取5000U低分子肝素每12h皮下注射1次,同时取0.1-0.2mg硝酸甘油静脉注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取100-150U尿激酶(厂家:XXXXXX,国药准字号:XXXXXX)兑入浓度为0.9%的1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5d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胸痛症状缓解时间。
1.3判定标准[4]
显效:胸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状态;有效:胸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检查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胸痛症状仍存在,且心电图检查未见好转。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通过比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2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1.6±1.1)h,对照组的则为(15.3±7.0)h,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0.5898,P=0.0000)。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其是由冠脉闭塞所引起,因此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就在于恢复受阻血管与受损心肌,使得患者的生命体征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控制病情、提高预后情况[5]。经临床研究表明,冠脉闭塞后的6h为最佳治疗时间,在这6h内心肌的组织学改变是可逆的,若能使闭塞血管再通、受损心肌恢复血流灌注,即能改善心梗状态。
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快捷、经济,能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尿激酶作为溶栓治疗的首选药物,其能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其能迅速转变为纤溶酶,部分药物还能渗入血栓内部,将血栓内部的纤溶酶激活,从而达到溶解冠脉血栓,使闭塞血管再通的功效[6]。为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展开本次研究,将其与常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效果满意。结果显示:溶栓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其总有效率高达93.33%,胸痛症状缓解时间则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这足以说明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在短时间内保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疏通梗死的心血管,缓解患者胸痛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妮.3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07):64-65.
[2]陈流亮.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0例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05):83+96.
[3]任乐易.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9):1944-1945.
[4]王建海,陆建穷,黄海燕.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01(01):47-49.
[5]周凡.58例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4):553.
[6]陈雪晶.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06):2957-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