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之比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代表两种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本文选取两种音乐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蔡元培和贝内特·雷默作为探究对象,对其理论的不同内涵进行比较和梳理。
  【关键词】:美育;审美音乐教育;审美
  提到“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总有人将二者等同,认为“美育”就是“审美音乐教育”。笔者认为,二者不能等同。这两个名词,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一种是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美育”教育思想,一种是以贝内特·雷默(以下简称雷默)为代表的“审美音乐教育”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改革家,他是近代中国音乐教育中首创美育的教育家,并首先将美学理论付诸美育实践。雷默是当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他提出的“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内涵比较
  (一)、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蔡元培认为,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需要,审美则是人类通过调节情感从而获得精神愉悦的重要方式,审美是人性的内在追求,审美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在于谋求情感的调和。他将知情意三种精神活动对应智育、德育、美育三种教育活动,通过对三种教育活动的比较,指出美育是在陶冶情感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通过这个过程,人的感情得到净化和陶冶,人格得到提升。
  所谓美育,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的感性教育,情感是美育的基本要素,将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并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审美心胸和人生结构,使知、情、意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格的完整和谐;其价值就在于关怀人生、关注人的生命,从而达到一种审美化的人生境界。
  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手段,美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教育。美育的实施以艺术教育为主要的手段,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民众“美的创造”、“美的坚实”的有关知识,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和推动美育的发展。美育不仅是多元的、综合性的教育,还是社会性的教育,通过音乐美育,可以陶冶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教化社会民众的思想,促进民众道德情操的提高,从而使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得到提高。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实现国民道德教育的完成,还能够促进整个国家智育的飞跃。蔡元培还提出“知识之外兼养感情”、“治科学以外兼治音乐”,正是由于音乐教育在智育、德育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蔡元培才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雷默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雷默音乐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内核就是“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雷默认为,艺术是实现自我认识的人性化价值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艺术的主要作用是使人的感觉从主观变的客观。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达到包含在事物的艺术品质中的感觉体验,所以可以把藝术教育看作感觉教育。音乐教育跟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一样,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那么,音乐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提高其生活的质量。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它的审美本质和价值,所以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
  雷默认为艺术教育以及所有与艺术相关的教学中,都应该谋求审美意义,艺术教育应该看作为审美教育。音乐教育要想成为审美教育,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音乐的审美品质上,音乐的非审美性本质与价值不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据核心位置。
  有关审美体验的内容也是雷默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情感在审美体验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伴随着审美体验的产生而产生,而且还是检验审美体验的标准,另外还是审美体验的最终结果。所以,“审美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也就是追求审美体验的教育”。[1]雷默还指出,音乐教育要想成为审美教育,教师使用的作品必须能够让学生做出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其次,教学安排必须以审美体验为中心展开,音乐教育应当由音乐审美体验组成。
  二、蔡元培“美育”思想与雷默“审美音乐教育”思想之间的异同
  从思想来源来看,两种教育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家的影响,两种教育思想讨论的问题都与美学相关。蔡元培提出的“纯粹的美育”与雷默音乐思想中强调音乐教育应该重视音乐的审美品质,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音乐的非审美本质上,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音乐教育的“非功利性”,把注意力放在了音乐的本质上,音乐中不属于音乐本质的部分例如宗教的,政治的部分都是不被提倡的。在教学过程方面,两种教育思想都重视教学过程,蔡元培认为美育在陶冶情操中产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通过这个过程,人的感情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而雷默也提出“教学安排必须以审美体验为中心展开”。
  蔡元培和雷默都提出了音乐教育社会性的教育。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社会性”是贯穿始终的,美育是改造社会的工具,通过美育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美育对人格进行塑造,激励人们追求幸福,鼓励大众奋发向上,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雷默则是认为,艺术作品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完整的,不受阻碍分享的唯一媒介。这种分享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化的,它让人们通过切实的体验来了解人的共同感知条件。教育要想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通过艺术教育要比通过其他途径更有效,人文艺术的社会功能,远远要比一种简单的团体活动深刻的多,。
  美育是蔡元培一生的追求,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为他一直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理论做一本专著,他的美育思想蕴含在他的美育活动中。而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理论则有专门的著作,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对其“审美音乐教育”的思想做了详细的解释,也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美育”思想中,“育”这个字是被强调的。蔡元培反复强调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也就是就是“育人”。通过音乐教育,对人的情感进行陶冶,从而激发出人的内在潜能,激发出美好的人性。所以,“美育”强调的是内在,是对人本身具有的美好品质的激发,把对人“培育”看作教育的主体,激发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而“审美音乐教育”中,强调的则是“审”,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雷默详细的说明了艺术与感觉的关系、艺术的价值,对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做了详细的说明,这都是围绕音乐本身的价值展开的。“审美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发现艺术中的美,通过审美体验挖掘音乐所存在的价值。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影响人们得到审美体验的能力,把艺术的价值看作了教育的主体,通过对审美体验能力的提高,尽可能多的挖掘艺术的价值。这也是两种教育思想本质的不同。
  结语:通过对蔡元培“美育”思想和雷默“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各种比较,发现两种教育思想中既有相通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比较的目的在于,在以后的音乐教育实践中,能更好的运用两种教育思想,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做出具体而又切实的贡献。
  注释:
  [1]谭江梅. “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贝雷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谭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审美与实践之维”[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4]修海林.蔡元培的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11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马卡连科曾指出:“儿童的责任感,对父母、家庭怀有感激之情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起来,将会扩展到对国家和人民的态度上来,扩展到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上来,并且扩展到使我们国家的公民得以幸福生活的一切工作上来。”良好的责任心是社会合作精神的基本体现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重要的财富。声乐是音乐里面的技巧性专业,声乐课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唱歌课是幼儿园里必不可少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声乐课并爱上声乐课,知道聲乐在幼儿教学的重要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声乐课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声乐课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声乐的第一堂课就显得很关键,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清楚声乐课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是第一课
期刊
【摘要】:儿童绘画就是他们眼睛所看到的吗?结果明显不是,儿童绘画更具概括和简练,也不是他们眼睛所看到的。很多心理学家从儿童绘画里研究儿童心理状态和智力。我认同儿童绘画中的代表着儿童的性格和情绪,也认同绘画与智力有绝对关系。既然绘画反应儿童性格和情绪,反之,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性格,有时候甚至是危害,儿童一味的模仿他们老师的绘画方法,慢慢也就丧失了他们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其实就是创造性。
期刊
在教学的课堂中,问与答是课堂教学传递与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创设好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积极的思考。学生的回答和提出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形式,回答可能五花八门,关乎堂课学习的质量好坏。如何处理好学生的这一问题,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在学习中处于有效性?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肯定赞扬,激发热情  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中,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就是学生
期刊
【摘要】:王阳明的成圣之旅充满传奇,其文治武功吸引无数人关注,但如果不理清成圣的一般原理,盲目效范其个人行为,无益于今人的成仁成德。王阳明经历了立志成圣、学佛学道、借雄成圣、苦功朱学、龙场悟道、致良知学说创立与完善、天泉证道等复杂曲折过程。今人成德必须明确成圣内涵,避免希高慕大;懂得成圣艰难,立志长期修炼;找准修炼法门,增进修炼果效。  【关键词】:王阳明;成圣;致良知;启示  传统文化逐渐升温,
期刊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drive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child is the hope of a family, children eat the food is a necessity in life, parents in the premise of the economic f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数据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原外国语科技实验中学体育中考的实施发展历程、目前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为太原外国语科技实验中学今后体育中考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太原外国语科技实验中学;体育中考;现状;对策  1.前言  目前,关于中考体育方面的学术研究的论文有很多,相关论文有中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年太原市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如何才能有效地完成这些任务?我经过亲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小学语文兴趣四部曲教学法,对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已经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从课文的开头做起,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也就是设置疑团,从而引起学生的
期刊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所创建的社会认知理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中被更广泛运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生的发展中也有不可估量的地位。本文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大学生的发展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作用;提升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自我发展等诸多现实问题,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急剧转型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观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行业发展需求,分析目前高职英语授课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思想更新等几个方面对服装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服装英语  一、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在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即懂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中国是世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