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jie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增强民族创造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会思考会创造的人。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教学的途径很多,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方法。通过教师的组织、导练,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拓展思维,达到培育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在启发式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一是不再把知识和能力简单等同起来,知识与能力的权衡点在启发式教学的课堂中有个清醒的认识,教师更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再者,学生的个人思考取代了以往教师的统一分析,学生的思维有充分伸展的空间,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到认可,学习的积极性在无形中得到激发,创新的想法也在此时不断闪现。
  1、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心理学也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从问题开始。激发求知欲的因素不仅在于知识本身,还在于传授知识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精心设“疑”,竭力点燃思维的火花,不仅表现在他所传授知识的内容,还表现在他传授知识的方法。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问题同时也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意味着要动脑筋,启动了思维就会自觉去探究,继而产生表达想法的愿望。
  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传授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在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学习的客体,教师是主体与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外力,当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时,他们的主体作用才发挥出来。
  在语文课上应该鼓励学生放胆地提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想已开始关注这一事物,创造性思维在萌动。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力,鼓励学生质疑、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最终释疑。
  在课堂中,应把文章的阅读自主权交还给学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教师只是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自读中“自我理解”、“主动探究”,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就能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享受,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的训练。
  在解读活动中,学生个体所拥有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对文本的兴奋点也存有差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领悟与理解做出自己的阐释,这就为再造想象打开了一扇窗口。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要鼓励多元化解读,唤醒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
  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撥就可以了。
  三、通过求异思维训练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
  许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苦费心机用尽手段的把学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更何况我们教师,我们的参考,以及我们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
  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发挥他们的独立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   四、通过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
  1、教学目的的确定要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时代形势的发展需求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性的人才,因而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可能形成创造力和竞争力。而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都应成为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有机点,所以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都应尽量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
  2、语文教学具体过程要充分体现培养创造精神。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力求在每个环节都有意识地、有机地体现对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
  ①开课导入要具有创新性。好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带入教学需要的场景和氛围,而有创新性的导语除了这一作用外,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而教师在导语的设计上,应力求新颖、独特,使教学起始环节即具有创造精神的培养功能。
  ②切入教材要具有独创性。独创的切入点应能创设想象环境,激活想象欲望,引导多向思维,鼓励创新见解。
  ③教师设疑要具有激趣性。设疑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疑的成功与否,关系学生的兴趣有无、参与程度及思维的状况等。
  ④诱思探究要具有开放性。“诱思探究”即诱导思维,探索研究。教师要在精心设问的基础上,诱导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研究,以体味到亲自参与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及答案后的快感,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探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答案。
  五、通过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教师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应该是教育最起码的教学民主意识。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创造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勇于探索。首先允许插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对某一知识进行讲解或对某一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时,有可能遇到学生插话,或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有不同意见而进行反问,这都是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真正体现,也是学生創造思维意识与能力得以培植的沃土。其次允许失败,成功来自失败,拨开失败和错误的迷雾,真理就会光芒四射,而且还应在课堂上提倡学生“标新立异”。
  创造思维品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经常的训练而形成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训练,努力改变单一思考模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即指在教学中不要太拘泥于书本,要有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增强自由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藏的丰富的创新性教育资源。如教材中独特的描述、新颖的观点、新异的抒发等必将在学生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至关重要,学校教育要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造者。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最终与其它学科培育的创造性思维组成一个全形的思维结构,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不可少的思维品质。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谈起高中生物教学,授课固然重要,但总复习更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因为总复习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在基本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延伸,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复习时复习的方法和技巧。现在根据本人在赞皇中学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和经验,针对复习中出现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纳出复习时应注意的“十忌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厌恶感。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心灵的花朵开得更鲜艳。  关键词:情感教育 中职数学 教学  数学课程是多数中职学生最为头疼的学科,其实在学习难度上来说,中职学校所设置的数学教学任务比较简单,中职学生只要克服畏难心理,在教师的情感教育以
期刊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理念,不仅重视生物科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而且特别突出以问题驱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把传统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高了各种能力。  关键词:问题驱动 教学  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题和释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具有社会主义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者”。面对这一精神,我们在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小学数学课同其他学科一样它是通过教师适时抓住课堂中的有关内容及时
期刊
摘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新大纲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作为物理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并且要尽己所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力求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尽情地去发挥、去想象、去施展自己的能力、去从事属于他们自己同时也是属于这个社会的富有个性的创造,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步入自由之路。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素养培养  一、引言  新的《物理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不断思索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的学习。首先就要求教师从教材本身出发,分析新教材的功能,与老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教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不段完善,拓宽教学思路,创设新课程课堂教学情景,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幽默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激情 快乐 幽默 情景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
期刊
摘要: 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潜移默化地给小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渗透 语文教学  一
期刊
摘要: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感情的一种流露。多媒体教学走进中学音乐课堂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音乐发展的需要。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教唱为主,辅以录音机、黑板、音乐教具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感到单调而枯燥,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其它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知识材料,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中学音乐课 教学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生机又富有激烈竞争性的时代,在教
期刊
学法指导是当代世界教育的共识和发展趋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学法指导,顾名思义是指学习方法的指导,其含义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通俗的讲,学法指导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呢?  一、有效的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期刊
摘要: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学校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如何使高中生物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为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浅谈心得:  关键词:传统 模式 创新方法  一、转变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