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实践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是语文教学的源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教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与学生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作为教师,应该尽量还原生活,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要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将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我认为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识字教学生活化、阅读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一直是低年级教学研究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是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让孩子们自主愉快并且比较有效的认识生字,让识字教学活起来。
  要使识字课堂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我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形义不能同步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让学生既记住形音,又了解字义,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教学《比一比》一课时,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本课挂图,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二、阅读教学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我认为生活无时不变,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将阅读教学与生活联系,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情感,加强他们对生活的关注与体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品味多彩人生。
  低年级有许多课文与生活有紧密联系。上这些课文时,我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也唤起学生生活的多元化感受,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富有自己生命体验的个性化理解。如在教《爷爷和小树》一课,有这样一个环节:1.课件演示冬天的情景,说说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什么?爷爷是怎么做的?2.演示夏天的情景,夏天到了,小树是怎么做的?他会说些什么?(可做动作理解)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怎么样?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对话,在读中体会,感受到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师生对话活动,以生活化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容,感悟文章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
  阅读教学也讲究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学”,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也各不相同,对事物、对生活的感悟也不一样。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可以把真实感人的生活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认识、体验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
  三、作文教学生活化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搞好习作训练首先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农村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可随着他们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的日渐升高,他们对劳动却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学生将劳动曲解为仅仅是扫扫地、洗洗碗、烧烧水等,缺乏对农村艰苦生活和繁重的农活的真实体验。为此,我利用夏秋两季农忙时间,把学生从课堂带进农田。例如:综合实践课的前一天,为了让学生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我向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稻收,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劳动期间,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稻收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他们讲些秧苗的培育、移植、施肥、滅虫、收割等技术要领及种稻的成本、亩产量、经济效益等问题;晚上,在灯下奋笔作文。回学校后,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有个同学写道:“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劳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不仅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要的作文吗?
  总之,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离开了生活,语文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反映着生活,它们密不可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
其他文献
逻辑思维是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呢?  一、明确要求,把握尺度  由于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在教学当中要把握好“初步”这个尺度,不宜提出过高要求。对逻辑方法运用只是“初步”的。比如,初步的比较,体现在小学教学当中就是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写作是个人知識存储、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的综合作用及表现,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课堂观察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思路,进而从根本上为优化初中语文写作评价提供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评价;对策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重视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各种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存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止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
期刊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和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所谓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主要是指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思维。以下
期刊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逐步发展的过程。就语文教学而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计算机就已经与语文教学联姻,成为语文教师教学、教研的好帮手。今天我们的课堂正一天天地成为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也必将成为现代教师和学生必备的一门用来进行教学与学习的专业技术,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必将替代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发展是不可遏止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所有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特点和爱好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加以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  1.运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体育教学应突破课堂的局限,延伸到课外一系列健康的游戏活动中去,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重视某些课外体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如利用课间十分钟组织适当的游戏活动(如踢毽子等),一改仅做课间操的传统模式
期刊
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如卫生习惯、马虎习惯、积极向上习惯及各种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  一、语文学习应培养哪些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
期刊
名字是人的一种称号,一种代表。小孩出生以后,亲人要为之起名,在古代,男孩长到20岁时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来表示是成年人了,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子要举行“结发加笄”之礼,表示可以嫁人了,这进也要取字。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秋瑾,字璇卿。那么,古人的名与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与字之间  有意义上的联系。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
期刊
初中体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健身体、锻炼自身的各项机能,更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针对现在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适当的锻炼,让学生从高度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提高身体各项技能的目的。  游戏活动体育教学技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
期刊